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丹毒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2023丹毒精品医学课件CATALOGUE目录•丹毒的基本概念•丹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丹毒的治疗与预防•丹毒的并发症及处理•丹毒患者的护理与康复•丹毒的研究进展与趋势01丹毒的基本概念丹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由链球菌属的感染引起,尤其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通常发生在皮肤表面,表现为炎症、水肿和疼痛丹毒的定义丹毒的发病机制细菌进入真皮层并引发免疫反应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渗出和水肿链球菌感染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丹毒的病理生理局部皮肤组织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皮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02丹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丹毒的常见症状皮肤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通常始于一个毛囊或小片皮肤,并迅速蔓延。
皮肤红热肿胀皮肤瘙痒烧灼感水疱患者感到皮肤瘙痒,且瘙痒逐渐加重。
患者感到皮肤烧灼感,疼痛剧烈。
皮肤出现水疱,可伴有疼痛和瘙痒。
丹毒的诊断标准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伴有瘙痒和水疱。
临床表现患者有感染或炎症病史。
病史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加快。
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可见肺部感染灶。
影像学检查丹毒的鉴别诊断由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金属而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瘙痒、灼热感和红肿,无感染病史。
接触性皮炎类丹毒蜂窝织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红色斑块或斑片,中心可有水疱或脓疱,疼痛和瘙痒较轻。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和瘙痒,但无水疱。
由过敏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局限性水肿,常伴瘙痒和呼吸困难。
03丹毒的治疗与预防1丹毒的药物治疗23早期、足量、高效抗生素的应用是关键,外用药物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原则首选青霉素,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生素选择一般治疗时间为2-4周,期间需要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疗程及复诊使用紫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红光照射等方法,可缓解患部疼痛、红肿等症状。
(医学课件)丹毒

THANKS
避免刺激
减少皮肤受冷、热、干燥、潮湿等刺激, 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感染的机会。
避免损伤
避免皮肤损伤,如抓伤、擦伤等,以减少 细菌入侵的机会。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
如出现丹毒症状,应尽早就医,以 便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
抗生素治疗
丹毒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 生素治疗,一般疗程为10-14天。
局部护理
流行病学
丹毒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最常见于成年人。
丹毒在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中 更为常见。
丹毒的发病率和地域、季节等 因素有关。
病因
丹毒的主要病因是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可能通过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传播。
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因素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发热
患者可出现程度不一的发热,通常 表现为持续性高热。
03
治疗方案与原则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以及外用药物如鱼 石脂、红霉素软膏等,可减轻局部炎症和肿胀,缓解疼痛。
局部护理
保持病变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搔抓,以免加重感染。
手术治疗
病变部位切开引流
如果病变部位出现脓肿,需要切开引流,以减轻局部压力和促进愈合。
病变部位切除
对于反复发作的丹毒,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可达到根治效果。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
丹毒患者需要注意营养摄入,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强机 体免疫力。
休息与运动
丹毒精品医学课件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合并丹毒的诊治体会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的丹毒症状往往较为严重,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某糖尿病患者,因腿部红肿热痛入院,诊断为丹毒。由于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机体抵抗力较弱,丹 毒症状往往较为严重。治疗过程中,除了控制血糖和抗感染治疗外,还需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和饮食调 理。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顺利康复出院。
护理方法
休息与活动
局部皮肤护理
在发病期间,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 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 ,以防止感染和扩散。
冷敷与热敷
药物治疗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 和肿胀;在发病后期,可以使用热敷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止 痛药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加速康复。
3
传播途径
丹毒主要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如擦伤、割伤、 刺伤等,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02
丹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炎症
01
丹毒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以及皮肤
温度升高和淋巴结肿大。
皮肤炎症伴水疱
02
在炎症的基础上,丹毒患者的皮肤上还可能出现水疱,且可能
伴有瘙痒或疼痛。
局部症状
03
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丹毒的主要致病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引起局部 炎症反应。
发病机制
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可分解细胞间质,促进细菌繁殖并扩散到皮下组织,引 发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1 2
发病率
丹毒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季节、气 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医案选丹毒(三例)

医案选丹毒(三例)【例一】王×会,男,18岁,门诊号:482833,初诊日期1972年4月17日。
主诉:右侧足背部红肿疼痛、发烧一天。
现病史:前天晚上开始右侧脚面靠外侧疼痛,未介意。
昨天突然开始发冷发烧38℃以上,头疼,局部红肿,疼痛,食纳不佳,大便不干,尿黄。
过去无类似病史。
检查:体温38.7℃,右侧足背靠外踝处有8×6厘米皮肤鲜江色,边界清楚,中央有少量水疱,有明显触痛。
白细胞计数17,5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
脉象:弦数。
舌象:苦薄白。
西医诊断:足背部丹毒。
中医辨证:湿热下注。
立法:凉血解毒,利湿清热。
方药:金银花一两公英八钱地丁一两赤芍三钱生地五钱大青叶一两黄柏三钱牛膝三钱生石膏一两外用如意金黄散(附方6)水调敷。
4月20日,服上方后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局部红肿消退,疼痛已止,局部皮色已转噔,压痛减轻。
白细胞计数5,300/立方毫米。
症系余热未清,拟以凉血活血,佐以清热解余毒:金银花五钱地丁五钱黄柏四钱赤芍三钱紫草三钱茜草三钱生地五钱牛膝三钱继服上方三剂后,症状消失而治愈,【例二】王××,男,64岁,门诊号:327506,初诊日期1965年3月11日。
主诉:面部、前额、两眼睑红肿,发烧十余天。
现病史:患者于十余天前开始发冷发烧。
前额部及两侧眼皮红肿,鼻梁部肿胀,中央起水疱,有少量渗出液。
胸闷恶心,咽疼不欲进食,大便两天未解,小便短赤。
诊为颜面丹毒。
吃药打针,体温稍降,但面部红肿未消。
检査:体温38℃,颜面前额部两侧眼睑及鼻梁部皮肤红肿,边界清楚,颜面鲜红有灼热感,鼻梁中央部有多数小水疱,有些水疱破裂,糜烂结痂。
白细胞计数14,60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7%,淋巴细胞13%。
脉象:洪数有力。
舌象:舌质红绛,舌苔黄腻。
西医诊断:颜面部丹毒。
中医辨证:毒热炽盛,阴虚血热(抱头火丹)。
立法: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护阴。
方药:金银花八钱公英五钱地丁五钱大青叶四钱板蓝根六钱赤芍三钱鲜茅根一两焦山栀三钱桔梗一钱半大黄三钱黄芩三钱竹茹三钱滑石块三钱外用祛毒药粉(马齿苋一两,薄荷一钱,萆红花一钱,大黄—钱,地丁一两,雄黄一钱,败酱一两,赤芍八钱,生石膏八钱,绿豆粉一两五钱,白芨二钱,血竭二钱,冰片一钱)二两,加冰片一钱研匀温水调敷。
(医学课件)丹毒个案护理PPT演示课件

病例介绍
床号: 27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姓名: 王某 性别: 男 年龄: 54岁
入院时间:2016-12-24 11:17步行收入中西科
主诉: 因“双足红肿、热、痛3天”入院
简史: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足红肿,位于双足趾近端,以第二、三 趾明显,伴疼痛、瘙痒,肤温升高,无局部皮损,无皮疹,无水疱,无关节变形,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气促,自行用达克灵粉局部外敷,症状未 见好转,进行性加重,病变面积逐渐增大,今早出现头面、胸前及背部红斑,伴 瘙痒,少量皮疹,呈针尖样丘疹,高出皮面,无皮下出血,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为进一步诊治拟“丹毒”收入我科。
丹 毒 个 案 护 理
.
1
01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丹毒的治疗和护理
目录
02 03
病例介绍
诊疗过程
04
.
2
丹毒的定义和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丹毒的定义
丹毒(erysipelas)丹毒 也称流火,是ß-溶血性 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 伤口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 所致的炎症。
.
由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 急性皮肤感染。致病菌由微 细的皮肤或粘膜的损伤侵入 皮肤引起组织发炎,或通过 血行感染,也可由污染的器 械、敷料等间接传染。颜面 丹毒系由鼻、咽、耳等处的 病灶引起。足癣和下肢外伤 可引起下肢丹毒。
.
护理诊断
时间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结果评价 双下肢Ⅰ度水 皮肤完整性 肿,面部、胸 受损:与局 前及背部有红 部细菌感染 斑,少量皮疹, 有关 可见抓痕。 12.24 ~12.3 0 体温波动 体温过高: 在 与细菌感染 36.2℃~3 有关 7.7℃之间, 最高温为 37.7℃ ① 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并 皮肤完整无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 破损,水肿较 走动。 前减轻,皮疹 ② 皮肤感到瘙痒时,应避免 消退。 抓破,造成再次感染。 ③ 每日冷热湿敷,中药熏药, 消炎止痛对症治疗。 ①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体温恢 ② 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机体 复正常 抗感染能力。 ③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 用退烧药。
丹毒个案护理课件

•丹毒概述•丹毒个案情况•丹毒护理措施目录•丹毒治疗措施•丹毒护理教育•丹毒个案护理总结与展望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表现为皮肤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该病常发生于下肢,且以单侧为主,并伴有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丹毒的发病与感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感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030201丹毒的临床表现患者姓名:张某年龄:45岁性别:男居住地:北京市朝阳区治疗过程:入院后接受抗生素输液治疗,并辅以口服药物,症状逐渐缓解诊断:丹毒体征: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等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喉咙痛、咳嗽等担忧焦虑配合度个案心理状态皮肤护理疼痛管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增强免疫力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皮肤清洁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就医01020403发现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感染。
避免诱发丹毒的因素,如过度劳累、受凉、酗酒等。
预防性护理急性期治疗可使用外用药物,如鱼石脂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涂抹于患处,缓解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热敷在炎症控制后,可使用温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湿毛巾敷于患处,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紫外线照射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中医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避免疲劳患者自我护理教育03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01宣传丹毒的危害02宣传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社区宣传教育1 2 3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掌握丹毒的最新治疗进展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培训教育患者基本情况护理过程护理效果重视局部皮肤清洁和消毒丹毒是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保持皮肤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扩散的重要措施。
抬高患肢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丹毒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加强营养支持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分析-丹毒

(2) 主诉
发现左下肢红肿伴发热2天。
3
02
体格检查
T38.3℃,P87次/分,R20次/分,Bp 135/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黏膜无 黄染,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见肿大,质韧,伴触痛,其他位置未见浅表 淋巴结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7次/分,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右肋缘下4cm,脾脏未触及,未触及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1) 治疗时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可用50%硫酸镁液湿敷或采用中药外敷。 (2) 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静脉滴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 积极治疗与丹毒相关的足癣,避免复发。
9
5
04
思考题
(1) 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 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 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6
05
解题思路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 病史分析:病人主因“发现左下肢红疹伴发热2天”就诊,该病例病史比较简单,病人存在左下肢的红、 肿、热、痛,考虑存在左下肢炎症,需要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主要是针对下肢的感染 性疾病,需要考虑到下肢坏疽引起的感染、外伤所致的深肌层的感染以及表浅组织的感染。同时应考虑到病人 的糖尿病病史及脚癣病史。本病例特点为:①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战;②左下肢皮肤龙骑行红疹。 (2) 体格检查分析: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多集中于左下患肢,包括皮肤红肿,触痛,烧灼感等,但无明显的肢 体活动及感觉障碍,肿胀仅限于皮肤,未见明显的肢体肿胀。提示是一个左下肢的浅表组织感染。 (3) 辅助检查分析:本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中主要是血常规有血象升高的表现,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同时尿 糖升高,符合了病人糖尿病的病史。
丹毒个案护理课件

预后评估与康复指导
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康复 信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丹毒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健能力。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运动 、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康复进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可分为原发性丹毒和继发性丹毒,原 发性丹毒是由皮肤黏膜破损后细菌侵 入所致,继发性丹毒则由其他疾病如 足癣、口腔溃疡等引起。
丹毒的病因和病理
病因
丹毒的病因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感染,该菌可产生多种毒素 和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 中毒症状。
病理
丹毒的病理变化为真皮乳头层水 肿、充血、白细胞浸润,以及真 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 扩张。
辅助治疗
如利尿剂、抗凝剂等,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
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丹毒的病情变化,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是否减轻或加重。
按时服药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错服。
定期复查
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外伤和感染源,预防丹毒复发。
06
丹毒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在康复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 可以预防感染和促进皮肤愈合。
避免刺激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化妆品等,以 免加重皮肤负担。
穿着宽松衣物
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 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某,男,69岁,于两日前出现发热症状,最高38.3℃,伴畏寒。同时发现左下肢皮肤红肿,色鲜红,伴 局部疼痛,呈烧灼样疼痛,不敢触碰。病人近期无下肢骨折外伤史,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足癣病史30年。
(2) 主诉
发现左下肢红肿伴发热2天。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6
05 解题思路
1.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 病史分析:病人主因“发现左下肢红疹伴发热2天”就诊,该病例病史比较简单,病人存在左下肢的红、 肿、热、痛,考虑存在左下肢炎症,需要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进一步检查主要是针对下肢的感染 性疾病,需要考虑到下肢坏疽引起的感染、外伤所致的深肌层的感染以及表浅组织的感染。同时应考虑到病人 的糖尿病病史及脚癣病史。本病例特点为:①全身症状有发热寒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8
05 解题思路
3.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1) 治疗时注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可用50%硫酸镁液湿敷或采用中药外敷。 (2) 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如静脉滴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 积极治疗与丹毒相关的足癣,避免复发。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5
04 思考题
(1) 分析本例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 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3) 简述本例病人的治疗原则。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融合教材
案例分析 丹毒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1
案例分析
目录 01
02 03 04 05
现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思考题 解题思路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2
01 现病史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7
05 解题思路
2.简述本例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要点
(1) 诊断:左下肢丹毒 (2) 诊断依据:①病人主因“发现左下肢红疹伴发热2天” 就诊。②体格检查发现左下肢鲜红皮疹,轻微 隆起,伴烧灼样疼痛。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有血象升高的表现,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 (3) 鉴别诊断:①急性蜂窝织炎:可见于下肢,临床表现与丹毒相似,但多伴有患处局部肿胀,皮肤变色 区边界不清,该例病人患处红肿区域边界清晰,与以上表现不符。②坏死性筋膜炎:病人全身症状较轻,局部 皮下未触及捻发音,皮肤未见显著性缺血坏死表现。③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无外伤病史,无深部组织感染的 风险,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肿胀不明显,同时不伴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全身症状较轻,可排除诊断。
3
02 体格检查
T38.3℃,P87次/分,R20次/分,Bp 135/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黏膜无 黄染,左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见肿大,质韧,伴触痛,其他位置未见浅表 淋巴结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7次/分,律齐,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右肋缘下4cm,脾脏未触及,未触及 腹部包块,肠鸣音活跃。左小腿胫前皮肤可见片状微隆起的红疹、色鲜 红、边界清楚,可见散在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疼痛,患肢皮温升高,双 足趾蹼可见皮屑及小水疱。
(2) 体格检查分析: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多集中于左下患肢,包括皮肤红肿,触痛,烧灼感等,但无明显的肢 体活动及感觉障碍,肿胀仅限于皮肤,未见明显的肢体肿胀。提示是一个左下肢的浅表组织感染。
(3) 辅助检查分析:本例病人实验室检查中主要是血常规有血象升高的表现,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同时尿 糖升高,符合了病人糖尿病的病史。
下肢皮肤红疹,水疱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4
0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6.93×109/L,NEU 90.3%,RBC 3.15×109/L,Hb 120g/L, PLT 302×109/L
尿常规:尿糖 +++ 肝功能:ALT 25 U/L,AST 22U/L,总胆红素 10.1μmol/L,间接胆红素8.7μmol/L,直接胆红素 5μmol/L 肾功能: BUN 4.47mmol/L,Cr 67μmol/L 血糖: 16.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8.4%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