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
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__卷6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 ).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世纪时贫穷的欧洲总希望攀上东方、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富亲戚,希望跟东方扯上关系,那时候西方人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东方杂种”。
漫长的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历史”。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欧洲人已具备世界视野.中国己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启蒙运动拉近东方距离、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
”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的直接原因是( ).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与法国争夺海上霸权.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在世纪年代改行自由贸易政策之前,英国对外国商品实行区别税率,对殖民地商品给以优惠待遇,对棉花、靛青、木材等原材料实行低关税政策,而对糖、烟草、咖啡、茶等所谓奢侈品征收较高的关税,对英国能生产的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
这种灵活的税收政策(). 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将引发与他国之间冲突. 使英国更加依赖殖民地 .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下表为依据《技术进步与新经济》一书整理的年间世界主要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数量一览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①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领先世界②世纪大多数欧美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③后发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④世纪后期世界科研成果总量超过前期.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据—年编辑的《新疆图志》统计,沙俄在新疆地区各主要城镇建立许多“洋行”。
这些俄国“洋行”,不仅将低价收购的新疆土产皮毛、棉花、马匹等驮运回国,以赚取高额利润,而且每运回国一驮货物,就从俄国政府得到卢布的奖金。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
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
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答案】A【解析】【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
《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019 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全解全析1 2 3 4 5 6 7 8 9 10D D D B A A C B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D A A ABC A B D1. D【分析】资料反应出春秋战国期间“养士”之风流行,这有益于推动“士”阶层的兴起,进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发展, D 项正确。
宋朝商业发展、城市繁华,市民阶层兴起, A 项错误。
战国期间社会动乱的主要原由是诸侯争霸,战争屡次, B 项错误。
“养士”之风适应了春秋战国期间诸侯争霸的需要,有益于笼络和选拔出一些实用之才, C 项错误。
2.D【分析】由资料重点信息“昼阅农事,夜治女功,斥卖所作,以佐财用”可知,“女功”属于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 D 项正确。
资料反应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概略, A 项错误。
资料没有表现棉纺织技术,清除 B 。
资料反应的是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状况, C 项错误。
3.D【分析】联合资料信息“设内行省北端的水陆交通要冲”“驻扎有很多蒙古军团”“控制蒙古部众及供应军需”可知,元代设置的行省主要着眼于对地方进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控制,分驭地方,稳固统治,应选D。
资料反应的是元代设置行省的目的,没有表现“分权与制衡”,清除 A 。
设置行省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项与史实不符。
资料反应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增强对地方的控制能够稳固中央集权,清除C。
4.B【分析】由资料“内阁学士典机务,诏册、制诰皆属之”可得出,内阁是中枢机构,依据资料“事竣辄出”“内阁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可得出,内阁出现直属机构和属官,这说明内阁作为中枢机构的地位逐步提升,应选 B 项。
固然内阁是集体议事的,但它并无决议权,清除 A 项;由资料并联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依旧是为皇帝供应顾问的内侍机构,清除 C 项;联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一直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故清除 D 。
2019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终极押题第五次考试历史试题

2019届河北省衡水金卷高三终极押题第五次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道题4分,共140分)24.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左传》中的这一记载说明A.周代礼仪制度周详完备B.分封制生命力极强C.春秋时期数学成就较高D.周王室权力得到巩固25.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
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A.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短期内稳定汉朝政局D.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三部分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版)必修三部分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019全国卷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解析】答案C。
选项A.B无关,排除;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文化政策是专制政策,独尊儒术,非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故选C。
2.(2019北京文综)《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第3课宋明理学1.(2019全国卷Ⅱ·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解析】答案B。
2.(2019全国卷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解析】答案 D。
早期佛教造像应带有异域色彩,龙门石窟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故选D。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无)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2019全国卷Ⅱ·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设问题型分类复习强化训练:背景、原因类(含解析)

---------------------------------------------------------------最新资料推荐------------------------------------------------------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设问题型分类复习强化训练:背景、原因类(含解析)9 2019 届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设问题型分类复习强化训练背景、原因类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 1601 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
1833 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时间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
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
根据 1920 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 1911 年的计划,保险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 250 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
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 400 万工人扩大到 1200 万工人。
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 70 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标准抚恤金(每月 5 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29 年又提高到 10 先令。
在 1919~1939 年,英国共建筑了 130 万幢公用住宅,300 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摘编自蒋蔚《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和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我国借鉴苏联的模式,1 / 14创建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
1951 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 50 人以上规模企业的职工提供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方面的保障,奠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1954 年,宪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8 年后,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停滞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重建。
1993 年后,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涉及社会救济、养老改革、住房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改革等多个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2019届高三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11

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111、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晷、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万国舆图》等图书。
材料表明利玛窦( )A.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B.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C.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D.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2、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提出“变局论”并首倡备战和戎、平等外交的主张。
19 世纪60年代,“变局论”被广泛认同。
为应对变局,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③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科学技术人才④设农工商总部、巡警部、学部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
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
这说明()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C.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D.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4、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
这反映出康有为()A.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 B.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C.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 D.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5、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说中对学生有三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
1918年,他又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这主要揭示了A.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B.新文化运动影响教育观念转变C.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D.社会转型催生多元的价值取向6、20世纪一十年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预言。
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__卷5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多次, 稷字出现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次和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
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无为面治”.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汉元狩四年(公元前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元镇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上述现象最能说明().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该表格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①② .②③ .①③ .②④、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
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2、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
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面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
4、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
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5、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6、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元镇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C.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
7、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
该表格
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
唐
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
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
这反映了()
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9、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人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
这体现了明朝()
A.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C.政府担心外商来华贸易会侵害本国利益
D.朝贡贸易是为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0、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由商人兴起。
大约在战国中期,特別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
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
B.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
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11、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中撰写秦汉至明清的经济时出现模式化体例,分別依次叙述了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土地赋役与租佃制度和商品货币经济的状况。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 )
A.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业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D.农业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12、清政府规定,“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
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若机户工作减。
此辈衣食无所矣。
”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真爱情的向往。
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
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
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
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
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
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材料二 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
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
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
——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材料三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
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
答案
13.(1)材料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材料二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等
(2)观点:重农抑商。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4.(1)背景:海禁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政局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影响:白银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异:隆庆开海是一口通商,晚清自开商埠开放地域范围广;隆庆开海主要是因为海禁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晚清自开商埠则是民族危机加深后的调整。
同:都顺应了世界潮流,维护了国家利益;密切了中外联系。
评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体现了国人的危机认同感及对外观念的近代化;
但是晚清自开商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开口岸”和外国经济势力占优势的不利局面;随着自开商埠的增多和地区的扩大,自开商埠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作用:扩大了对外开放格局;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