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2次作业
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第二次作业一、选择题1.计划投资若超过计划储蓄,那么()A.总供给将大于总需求B.在未充分就业情况下将增加就业C.将产生通货膨胀缺口D.经济将处于非预期状态2.若计划投资支出减少而使原来GNP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A.GNP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3.当边际消费为0.8,税率为25%时,若政府转移支付增加50亿美元,这将使预算盈余()。
A.减少50亿美元B.增加25亿美元C.减少25亿美元D.增加50亿美元4.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A.0.25B.0.75C.1.0D.1.255.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A.投资小于储蓄的组合B.投资大于储蓄的组合C.投资等于储蓄的组合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组合6.政府支出的减少使IS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变化7.根据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
A.提高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B.降低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C.对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D.如果δ<n则如B所述,如果δ>n则如A所述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存在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二、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设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a.增加政府购买;b.或减少税收;c.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2.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0=800。
南开24年秋季《管理者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管理者宏观经济学》作业参考1.下列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节俭悖论”( )。
选项A:存在矛盾选项B:哈罗德-多马模型讨论短期经济增长选项C:节俭悖论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选项D:二者并不矛盾,是适用条件不同,前者是长期分析,后者是短期分析参考答案:D2.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需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区域时,有可能( )。
选项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选项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选项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选项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参考答案:B3.下列充分就业的理解,最准确的说法是( )选项A:存在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选项B:存在技术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选项C:不存在失业选项D:不是100%的就业,存在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参考答案:D4.在古典区域,( )。
选项A:货币政策有效选项B:财政政策有效选项C:财政政策无效选项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样有效参考答案:A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选项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选项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选项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选项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参考答案:A6.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强调:( )。
选项A:交易需求与投资需求选项B: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选项C: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选项D: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参考答案:B7.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
选项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选项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选项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选项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参考答案:B8.AD-AS模型是为了说明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 )。
选项A:投资和储蓄的关系选项B: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选项C: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选项D: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的关系参考答案:C9.下列哪一项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
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会越來越大。
2.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
3.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滞胀〃的现象。
4.基础货币都可以成倍地创造出货币供应量。
5.只要金额相等,那么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
6.货币政策既是需求管理政策又是供给管理政策。
7.企业的存货投资都不计入总需求。
8.在短期,利率可以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
9.调节转移支付直接影响总需求。
10.在使用数据对不同年度的总产出进行纵向对比时,采用实际GDP更好。
11.理论上货币创造过程可以无限的持续下去,因此经济中最终的货币供应为无限大。
12.储蓄率在长期中可以影响经济运行的水平,但不能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率。
13.买卖股票(不考虑佣金)会增加一个国家的GDP。
14.浮动汇率制,完全的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三者不可兼得。
rti于存在挤出效应,政府购买增加最终会导致总需求反而下降。
16.宏经济学中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等于微观经济学中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叠加。
17.即使受到了不利的供给冲击,经济经过缓慢的调整过程也可以重新冋到氏期均衡。
18.日本的生活水平较高得益于日本的口然资源丰富。
19.斯密认为一个人雇佣较多的工人可以变得富有,雇佣较多的穷人可能变得贫穷。
20.调节再贴现率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影响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的。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以下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是()。
A.B.石油C.D.2.假设经济A和经济B都是两部门经济, 经济A屮边际消费倾向为0.6,经济B屮边际消费以下不属于有利的供给冲击的是()。
A.技术进步B.能源价格下降C.经济体制改革D.加成上升3.倾向为0.&其他条件相同。
如果这两个经济的投资都增加100,最终哪个经济的均衡收入增加量更大?()A.经B.经C.一不确定A. B. C. D.3000元303000 元 300000 元 270000元A. 福特汽车公司从其存货屮出售了B. FI 资的本田公司扩其在美C.杰克购买了苹的股票A. B. C.D.因发生通货膨胀,小明选择将本国货币兑换为外国货币,其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属于 ()。
宏观经济学作业2 -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2一、选择题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A )(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C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D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4.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 A )(A)货币需求(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C)储蓄(D)储蓄与投资5.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0.25 (B)0.75 (C)1.0 (D)1.256.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在内的稳定器( B )(A)累进税率制(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社会保障支出(D)农业支持力量7.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 C )(A)非充分就业(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8.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B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隐性通货膨胀9.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C )(A)货币供给量(B)税率(C)银行准备金率(D)银行利息率10.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 C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1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C)GDP折算指数(D)以上均正确12.扩张的货币政策能使总需求曲线( D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13.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4.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
宏观经济学作业2(第3-5章)讲解

D、无关系
( B )12.贝弗里奇曲线表达了在一个给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 中,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的: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不确定 D、没关系
(D)13.产生实际工资刚性的可能性有: A、政府 B、企业 C、劳动者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二、选择题
14.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 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 D ) A、自愿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 摩擦性失业。
解: (1)实际货币供给量=实际货币需求量 πe=ΔP/P= Δ M/M+ Δ V/V- Δ Y/Y =10%+0-0=10%
M/P=L(Y,r+ πe ) =0.01Y/(r+ πe )
=0.01×150/(5%+10%)=10
(2)M/P=L(Y,r+ πe ) =0.01Y/(r+ πe ) =0.01×150/(5%+5%)=15
15.奥肯定律描述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 ) A.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失业率的变化。 B.名义GDP变化的百分比与劳动力的变化。 C.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失业率变化的百分比。 D.实际GDP的绝对变化量与GDP平减指数变化的百分比。
16.下面各种现象都会降低失业率,除了: ( C ) A.失业人口数减少。 B.就业人口数增加。 C.劳动力减少,而失业人口数没有任何变化。 D.放弃找 工作的人数增加。
二、选择题
23.在计算国民收入的时候,投资要被划分为三个子类别,包括以下 各项,除了:?( B ) A.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和设备 B.在证券交易所购买的股票 C.家庭和业主购买的新房产 D.企业增加的商品存货 24.下面各项均属于政府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除了:?( B ) A.购买的新轰炸机。 B.你的祖母每个月得到的社会保险收益。 C.陆军工程兵团建设的新大坝。 D.市政府新雇用的一名警察。 25.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解散,石油的进口价格大幅度下降,那 么:?( C ) A.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CPI)将以同样的速度下降。 B.GDP平减指数下降的速度可能比CPI快。 C.CPI下降的速度可能比GDP平减指数快。 D.CPI和GDP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第二套

一单选题1. 当宏观经济均衡时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2.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 )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3. 理性预期理论暗示:a、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d、总供给曲线是相当平缓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5. 在哪种情况下,GDP会等于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零时d、个人税收为零时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零时--------------------------------------------------------------------------------6. 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生产某种商品的技术提高,则该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需求曲线向左移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8. 下述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凯恩斯学派认为:a、最佳的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给每年增加固定的数量b、总供给曲线是相对平缓的c、财政政策是比货币政策更强有力的稳定经济手段d、私有制经济生来是不稳定的,因而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最佳的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给每年增加固定的数量--------------------------------------------------------------------------------9.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右移B.需求曲线左移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D.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需求曲线右移--------------------------------------------------------------------------------10. 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一般()A.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B.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11. 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则:a、储蓄直线也必然是直线b、随着收入的增加MPS将下降c、随着收入的增加MPC将下降d、在任一收入水平上的APC都相等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储蓄直线也必然是直线--------------------------------------------------------------------------------12. 当一国面临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时( )A.应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以便有更多的钱流入B.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C.应向外国政府借款来弥补赤字D.应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升值以鼓励出口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13.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C.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定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定--------------------------------------------------------------------------------14. 若MPC=0.8,则投资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A.60万B.100万C.250万D.500万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500万--------------------------------------------------------------------------------15. 下列哪种情况下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对利率敏感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对利率敏感--------------------------------------------------------------------------------16. 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双重市场上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上升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下降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下降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17. 卢卡斯供给曲线表示的是()A. GDP 和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B.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 GDP 和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D.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8. 现代主流经济学者赞同货币主义者的观点:a、货币当局应以固定的年增长率增加货币供给b、货币流通速度是高度稳定的c、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率的d、在宏观经济中货币是重要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在宏观经济中货币是重要的--------------------------------------------------------------------------------19. 政府最关心的失业类型是( )A.周期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周期性失业--------------------------------------------------------------------------------20. 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NDP)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可支配收入(DI)d、个人收入(PI)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判断题1. 在市场体系的长期调整时,市场价格最终必然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作业二(IS-LM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1. 认为市场机制可以确保充分就业实现的观点是哪一种学派的观点?()A.凯恩斯经济学派 B.GDP 缺口分析理论C.古典经济学派 D.总支出模型2. 根据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当总支出不足时()A.会引起价格、工资和利率下降,从而增加支出和实现充分就业B.会使消费曲线向下移,将经济推向充分就业水平C.会提高利率并减少较高水平的投资 D.会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增加3.个人可支配收入由1200元增加到1700元,储蓄由-100元增加到100元,可知()A.其边际储蓄倾向为0.6 B.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5C.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1674.下列表达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APS+MPS=1 B.APC+APS=1 C.APC+MPS=1 D.APC+MPC=15.当总收入增加时,()A.消费上升,而储蓄下降 B.消费下降,而储蓄上升C.消费和储蓄都下降D.消费和储蓄都上升6.平均消费倾向表示的是()A.收入超过消费的数量 B.储蓄的变化与由此引致的消费变化之间的关系C.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 D.消费占收入变化量的比重7.边际消费倾向()A.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 B.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C.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的倒数D.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的倒数根据消费曲线函数C=20+0.9Y 回答8、9 题,其中C为消费,Y是可支配收入8.根据以上信息,MPC 应为()A.0.45 B.0.20 C.0.50 D.0.909.根据以上信息,当可支配收入为800 元时,储蓄为()A.180 元 B.740 元C.60元 D.18 元10.在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上()A.MPC 为1 B.APC 为1 C.储蓄等于消费 D.经济处于均衡状态11.如果陈梅的收支相抵点对应的收入为10000 元,她的MPC为0.75,则在她的实际的可支配收入为16000元时()A.其消费支出为14,500 元 B.其消费支出为15,500 元C.其消费支出为13,000 元 D.其储蓄为2500 元12.如果消费函数为C=20+0.8Y,其中C 和Y 分别为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那么当Y 为多少时平均消费倾向为1? ( B )A.80 元 B.100 元 C.160 元D.200 元13.如果储蓄曲线是直线,则()A.MPS 必为常数 B.APS 必为常数 C.APC 必为常数 D.MPC 必然会上升14.如果消费曲线向上移动且并不是由税收变化引致的,则储蓄曲线()A.将不会移动B.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移动C.将会向下移动 D.也将会向上移动15.下述哪一项不会引起消费曲线移动()A.家庭拥有的财富急骤增加 B.消费者的收入增加C.预期会出现经济衰退 D.耐用消费品会出现短缺16.如果经济中所有可能的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都给定,则()A.实际利息率上升会降低投资额 B.实际利息率下降会降低投资额C.实际利息率的变动对投资额没影响 D.实际利息率上升会增加投资额17.在封闭性经济中,只考虑企业与家庭的条件下,总支出水平是由()决定的?A.消费者和企业的投资支出 B.储蓄曲线与45°线相交C.MPC 与MPS 相等 D.储蓄曲线与消费曲线相交18.在封闭经济中,如果只考虑企业与家庭,在什么情况下,总支出等于GDP?()A.当消费等于投资时 B.消费加上投资等于总支出时C.当计划投资等于储蓄时 D.当可支配收入等于消费减去储蓄时19.如果S=-60+0.25Y,Ig=60,其中S为储蓄,Ig为总投资,Y为GDP,则均衡GDP为(单元:亿元)()A.200 B.360 C.320 D.48020.如果MPC为0.70,总投资增加30亿元,则均衡GDP 将()A.增加100亿元 B.增加21亿元 C.减少42.9亿元 D.增加60亿元21.在某封闭经济中,在只考虑家庭与企业的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9,则投资支出减少200亿元将()A.使GDP减少200亿元B.使储蓄减少200亿元 C.使GDP减少1000亿元 D.使消费减少200亿元22.在什么情况下会存在衰退缺口?()A.在充分就业水平的GDP上,计划投资大储蓄时B.如果总支出曲线在任何GDP 水平上都与45°线相交C.如果在充分就业水平的GDP上总支出曲线位于45°线上方D.如果在充分就业水平的GDP上总支出曲线位于45°线下方23.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曲线()A.右移10 亿美元 B.左移10 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24.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曲线()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25.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26.如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K 乘以10 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 D.右移K 除以10 亿美元(即K/10)2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 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28.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收入不变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D.以上三中情况都可能发生29.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第6章消费理论的发展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具有向上刚性。
错误,向下刚性。
2.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社会上年轻人与老年人比例增大会提高消费倾向,而中年人比例增大将降低消费倾向。
正确3.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偏重于对储蓄动机的分析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的问题。
正确二.计算题:1.假设某人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在其前三个阶段收入分别为20 万元、80 万元和60 万元,退休后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试问: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此人一生的消费水平将是多少?哪个时期为储蓄,哪个时期为负储蓄?答:平均消费水平为(20+80+60)/4=40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储蓄,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为负储蓄。
2 .假设某人的消费函数为C=0.045WR+0.72Yp,WR为实际财富,持久收入Yp =0.6Yd+0.4Yd-1,是当年和以前两年收入的加权平均,他拥有的实际财富为30 万元,每年的可支配收入为8000 元,求其消费水平。
答:C=0.045×300000+0.6×8000+0.4×8000=21500三.问答题1.试用永久收入理论分析消费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
2.试述生命周期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之间的区别3.试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4.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当一个社会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是大了还是小了?5.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第7章投资理论一、.问答题1.在厂商的投资决策中,影响意愿资本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实际利率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影响意愿资本数量的?2.存货投资有哪些类型?3.用Q 理论说明企业的投资行为。
第8 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高你的房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甲)》第二次平时作业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 总供给分析
第 1 题: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第 2 题: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第 3 题: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11 .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600+0.8Y ,投资函数为I=400-50r ,政府购买为200 ;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 ,名义货币供应量为1250 ,价格水平为1 。
求:
(1)IS方程和LM 方程;
(2)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3)假设充分就业收入为5000 ,若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
4)当价格水平可以变动时,推导出总需求函数;
5)假定总供给函数为Y=2375+125P, 根据(4)求出的总需求函数,求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收入
12.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 ,税收T=0.25Y ,投资
I=200-50r ,政府购买G=200 ,货币需求Md/P=0.4Y-100r ,货币供给Ms=900 (名义货币量),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 ,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水平为Y 和价格水平为P,假定经济的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850 ,试问该经济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此时政府应采取怎么样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2
16.假定经济的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 2,劳动供给函数是
N s=70+5(W/P)。
求:
(1)劳动需求函数;
(2)在P=1,P=1.25 的水平下,求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
(3)经济的短期产出水平。
三、课外补充题目:
1、根据下列每一个事件,假设决策者不采用任何行动,解释其对产量和物价水平的短期影响。
(1)股市急剧下跌,减少了消费者的财富
AD 曲线左移。
Y↓ P↓
(2)政府增加国防开支
AD 曲线右移。
Y↑ P↑
(3)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
AS 曲线右移。
Y↑ P↓
(4)国外经济衰退引起外国购买的中国物品少了
AD 曲线左移。
Y↓ P↓
2、当我们考虑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问题时,我们通常用到IS-LM 模型。
假定一个经济可以用如下方程描述(其中,利率r 是用百分数表示的,例如,当利率为4%时,r=4 ):C=112+0.8(1-t)Y (C为消费,Y为收入,t 表示税率);I=800-72r (I为投资);G=600 (G为政府支出);t=0.2 (t 表示税率);L=0.2Y-20r (L 为货币需求);M/P=600 (实际货币供给)
(1)请写出IS 曲线方程。
(2)请写出LM 曲线方程。
(3)请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
(4)请借助图形描述模型的均衡条件,并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均衡条件。
(5)在这一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外生的,那么,当价格水平上升一倍时,模型的均衡解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水平变化和均衡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什么关系?
解:
(1)利用Y=C+I+G ,可求得:IS曲线:Y=4200-200r ①
(2)利用L=M/P ,可求得:LM 曲线:
Y=3000+100r ②
(3)求解由( 1)式和( 2)式组成的联立方程,可得:Y*=3400 r*=4
(4)因为只有在交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才处于稳定均衡状态,其他点上,均处于非均衡状态。
(5)当价格水平上升一倍后,IS 曲线不受影响,LM 曲线变为:变化后的LM 曲
线:Y=1500+100r ③ 求解由①式和③式组成的联立方程,可得:
Y*=2400 r*=9
价格水平和均衡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总需求关系,两者之间是成反比的。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第3题: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 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的通货膨胀、加速的通货膨胀和超速的通缩膨胀;按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的现象。
凯恩斯学派认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总产出已经达到最大化,这时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形成过度需求,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其从供给方面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具体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进口型
通货膨胀。
(3)混合型通货膨胀。
(4)结构型通货膨胀,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具体表现为需求结构的变动和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
第4题: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三种形状菲利普斯曲线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表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又称“ 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最先提出的一种表达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逆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它表明失业率减少时,货币工资增长速度趋向上升;失业率增加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趋于减少。
(2)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又称为“ 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一菲利普斯曲线形式是用物价上升代替工资上升,它用来表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3)引申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修改后的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
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
这样,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变动关系。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20世纪五六
十年代的情况。
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逆向变动关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