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维导图 考点8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金属》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结论: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渡】既然钢铁的锈蚀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损失,那么请你结合钢铁 生锈的条件,思考一下如何才能防止钢铁的生锈? 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金属制品是采取了什么措施防止生 锈的?(或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金属制品:搪瓷饭盆、锯条、门把手、 不锈钢剪刀、外壁喷漆的保温杯„„) (自学)课本 P43 内容,归纳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学生活动 2:【讨论】自行车是很多同学上下学采用的代步工具,你 认为怎样保养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小结)防止或减缓钢铁生锈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 2.涂覆保护层; 3.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金属制品使用过程中的新旧更替现象很常见,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 废弃的金属制品?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应该怎样处理这 些金属制品? 学生活动 3:学生结合课本 76 页的内容展开讨论:回收利用废旧金 属的必要性和意义。 (小结)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1.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2.有 利于保护环境;3.节省资金;4.节约能源。
评价要点
1、探究实验设计合理、操作安全、现象明显 2、积极进行自主探究,气氛活跃,大胆交流合作分享, 情绪高昂
专题三
Hale Waihona Puke 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所需课时 课内 2 课时,课外 1 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 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 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 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详细!初中化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全总结

详细!初中化学全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全总结

0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0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0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05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06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0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08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09第九单元:溶液10第十单元:酸碱盐一、化学用语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二、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中考化学学好用好金属活动性顺序表PPT

中考化学学好用好金属活动性顺序表PPT

历年真题演练
选取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 中涉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的真题进行演练,熟悉考 试形式和难度。
错题反思与总结
针对练习和演练中出现的 错题进行反思和总结,找 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强 复习。
感谢观看
THANKS
中考化学学好用好金 属活动性顺序表
•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基本概念与意 义
•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 化学反应中金属活动性判断方法 • 实验操作与现象观察技巧 •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 复习策略与备考建议
目录
0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基本概念
与意义
定义及作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按照金属元素在水溶液里发生氧 化反应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排列 的表格。
填空题答题技巧
1 2
理解题意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描述的化学现象和反 应条件。
联系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将题目中的金属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相对应,确 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
规范书写
在填写答案时,注意化学符号和反应方程式的规 范书写。
计算题答题技巧
01
02
03
04
审题
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要 求解的问题和已知条件。
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能 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 。


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能 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
银白色金属,质硬,密度比水大。能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镁、铝、锌等较活泼金属
01
02
03

银白色金属,质轻,有延 展性。能与热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03
化学反应中金属活动性判断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思维导图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 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 H)2;石灰石、大理石C a 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 Cl ;纯碱、口碱Na2C 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 OH;胆矾、蓝矾Cu 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 O3.10H2O;氨水NH3.H2O;3、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 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 H)2;石灰石、大理石C a 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 Cl ;纯碱、口碱Na2C 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 OH;胆矾、蓝矾Cu 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 O3.10H2O;氨水NH3.H2O。

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 a>Mg>A l>Zn>F e>Sn>P b(H)Cu>Hg>Ag>P 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 a、N a除外)。

酸、碱、盐的溶解性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 a(O 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 a 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 g2S O4(鉴别S O42-和C 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 g 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 NO3、N aN O3、A g NO3、B aS 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中化学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知识思维导图

已知某一反应物计算另一种物质
【分析】图像型计算
【分析】无数据或缺数据型化学方程式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法
质量守恒定律
乳化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
溶液概念及组成
溶液及溶解现象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趋势图-平缓和陡升组合
趋势图-陡升和下降组合
趋势图-下降+陡升+平缓组合
趋势图-先升后降 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综合
溶解度曲线应用
溶解度曲线含义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混合物分离方法
溶解度
溶质析出大小比较 状态转换方法选择
动点问题
流程类计算
文字表述型计算
曲线图型计算
实验操作图型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酸碱盐间转化关系
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的测定方法
pH曲线
pH曲线变化趋势
根据曲线图判断溶液成分
化学肥料
常用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化肥的简易鉴别
考法
微观角度认识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
解释宏观现象
化学式的推断
元素组成判断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确定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确定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方程式
【技巧】含杂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技巧】差量法计算
【分析】表格型计算

中考化学考点八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化学考点八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

B.AgNO3溶液 D.Ba(OH)2溶液
返回
化学
2.(2019广东)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 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B)
返回
化学
3.(2017广东)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 灰浆),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F_e_+_C_u_S_O__4_____F_e_S_O_4_+_C__u_。 4.(2020广东)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 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 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 高 (填“高”或“低”)。

色逐渐变为 浅绿 色
F__e_+__2_H__C__l______F_e_C__l_2_+_H__2↑
返回
化学
续表
化学性质 铁与硫 酸铜溶 液
与盐溶 铝与硫 液反应 酸铜
铜与硝 酸银溶 液
实验现象
铁表面覆盖一层 紫红 色固
体,溶液由 蓝 色逐渐变为 浅绿 色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 紫红 色固 体,溶液由 蓝 色逐渐变为 无
暴露空气中 会变质
空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
乙 光亮金属光泽
表面变黑
丙 有一层氧化膜
表面变黑
稀硫酸中
快速放出 气体
无气体放出
有气体放出
根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B)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返回
化学
4.(全国视野:北京版)有A、B、C、D四种金属。已知C、D与 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A、B不能,向B的盐溶液中投入A 单质,有B析出;在C、D的盐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粒时,前者能析 出C,后者不发生反应。则A、B、C、D的活动性顺序是 ( C) A.A>B>D>C B.D>C>B>A C.D>C>A>B D.B>A>C>D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本课思想导图】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

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

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

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

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

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

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课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课件

电子产品制造
03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合适的导电
材料,以确保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04
CATALOGUE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掌握常见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排列。
验证金属活动性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验证金属活动性规律,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规 律的理解。
通过比较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速率, 可以大致判断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
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的速率与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 位置密切相关。
03
CATALOGUE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判断金属与酸或水发生置换反应的难易程度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的金属,与酸或水发生置换反应越容易。
02
CATALOGUE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按照金属 活跃度从高到低排列的一张表 格,包括氢在内的所有金属元 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 的活跃度越高,其与氢离子的 反应速率越快,置换氢气的能 力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于判断金 属与酸或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以 及置换反应中金属的先后次序 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化学反应
通过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预测不同金属离子在水溶 液中的稳定性,从而指导化学反应的选择和设计。
指导催化剂的选择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速率。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选择具有较高催化活性 的金属作为催化剂。
指导电化学过程
在电化学过程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于电极反应和电池 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设计和优化电化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