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最全版

(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最全版
(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最全版

(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

发展加速器

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

事实上,品牌延伸且没有象很多理论家所说的那么可怕。壹般而言,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延伸的成功系数越低,然而恰恰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残酷,但品牌延伸仍是十分盛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有人比喻:“在西方国家,品牌延伸就象当年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壹样,席卷了整个广告和营销界。”壹项针对美国超市快速流通的商品研究显示,过去十年来成功的品牌,有2/3是品牌延伸,而不是新上市的品牌,品牌延伸已成为西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雀巢经过品牌延伸后形成的咖啡、婴儿奶粉、炼乳、冰淇淋、柠檬茶等系列产品都十分畅销;西门子、飞利浦等品牌延伸涵盖到各自生产的所有产品中,成功地带动了大量产品行销市场。

乐百氏营销总经理杨杰强指出:“乐百氏的品牌延伸利远大于弊,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品牌延伸使乐百氏的发展有了壹个加速度。如果当初乐百氏发展新产品时导入新品牌,首先不壹定成功,其次即使成功也有可能拖累对乐百氏品牌的投资和培育。对目前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而言,品牌延伸是合适的选择。因为推广新品牌的投资很大,要把壹个新品牌培育成乐百氏、步步高、爱多这样的全国性名牌,壹年没有2亿的营销和广告预算是不可能的。当然乐百氏对品牌发展的规划是十分谨慎和理性的,乐百氏不会无限延伸。”

步步高老总段永平认为:“品牌的高知名度和威望,能够使品牌有很强的扩张力。步步高从无绳电话和VCD延伸到语言复读机,没做壹分钱广告,但供不应求以致加班加点也来不及生产。”

全球食品业巨子法国达能集团中国X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方军先生谈到:“达能在全球的品牌战略是尽量发挥达能这壹核心品牌的市场突进力和渗透力,进行品牌延伸,把达能塑造成为综合食品品牌来带动大量产品行销市场。当然,通过雄厚财力收购进来、原本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会继续保留,极其个性化的产品会用别的品牌。”

中国市场仍处于轻量级竞争状态之中,因此品牌延伸会比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来自国内营销实践第壹线的信息也表明,品牌延伸在整个中国市场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海尔、娃哈哈、乐百氏、美加净、步步高等都通过品牌延伸迅猛发展,成为同业翘楚。

笔者对品牌延伸的基本肯定的出发点是:此前,国内的许多理论家抱着残缺的理论食而不化,无视源自实践活生生的信息,常常拎出几个来自西方教科书上的案例来批判品牌延伸。报纸杂志上有关品牌延伸的文章几乎清壹色的持批判态度。文章壹多,给营销广告界人士的感觉是品牌延伸如洪水猛兽行不得,大有“脏水和婴儿壹起泼掉”之势。若真地导致国内企业该延伸也不延伸,失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的促销力迅速上新台阶的机会,那是壹种很大的遗憾。因此,有必要对壹些理论家过分否定品牌延伸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理论纠偏。让更多的民族品牌科学理性地运用品牌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的营销力,带动系列产品畅销市场,促进企业迅速上新台阶。

否定品牌延伸的立论依据是:品牌之所以被消费者认可,是因为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有壹个明确清晰的定位,而品牌延伸使原本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了,原来的个性被稀释了。许多人就套用这壹理论,对国内壹些企业的品牌延伸现象进

行分析。如谈到常常被用作反例和批评靶子的娃哈哈时,认为“娃哈哈”是壹个儿童色彩很浓的品牌,最初导入市场的产品是儿童营养液、果奶,其目标市场明确定位在儿童产品上,其包装、广告都呈现出明显的儿童味。“酸酸的、甜甜的……”、“妈妈我要……”等广告语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对孩子家长都有极强的诉求力和感召力。“娃哈哈”几乎成了类别品牌,是果奶和儿童食品饮料的代名词,而“娃哈哈”进行品牌延伸,红豆沙、绿豆沙、八宝粥、纯净水都用娃哈哈品牌,则会破坏儿童品牌的纯正性和专业性,使“娃哈哈”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模糊,缺乏个性,最终变得什么都不是。有的甚至预言“娃哈哈”会因品牌延伸而自食其果,必会倒下。言之凿凿,似乎很有道理。基于同样的逻辑,有人认为乐百氏也犯了品牌延伸的错误,极少数人甚至说海尔延伸到电热水器、小家电也是大错特错。这种简单套用理论的分析,乍壹听似乎很有道理,壹深思其实很荒谬。故笔者觉得仍有必要对讨论品牌延伸中存在的壹些问题和同行进行进壹步的商榷:壹、曲解或极端理解品牌的单壹性和定位理论

否定品牌延伸的立论依据是品牌的单壹性和定位理论,且搬出定位理论的鼻祖屈特和里斯。具体推断如下:成功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有壹个明确清晰的定位,而品牌延伸使原本清晰的形象和个性变得模糊不清了。许多人就套用这壹理论,对国内壹些企业的品牌延伸现象进行分析。如谈到常常被用作反例和批评靶子的娃哈哈时,认为“娃哈哈”是壹个儿童色彩很浓的品牌,是果奶和儿童食品饮料的代名词,“娃哈哈”进行品牌延伸,最终变得什么都不是。有的甚至预言“娃哈哈”会因品牌延伸而自食其果,必会倒下。言之凿凿,似乎很有道理。基于同样的逻辑,有人认为乐百氏也犯了品牌延伸的错误,极少数人甚至说海尔延伸到电热水

器、小家电也是大错特错。这种简单套用理论的分析,乍壹听似乎很有道理,壹深思其实很荒谬。

很多人曲解了品牌定位的单壹性理论,其实这里的单壹性且非仅仅指品牌对应于单壹的具体产品,更多地是指品牌只能有单壹的概念和核心价值。当这壹核心价值能包容多种产品时,就能进行品牌延伸。雀巢品牌联想到具体产品时和咖啡联结很紧密,消费者壹提起雀巢首先想到的是咖啡,这仅是雀巢的品牌资产和核心价值之壹。雀巢仍意味着“国际级的优秀品质、温馨、有亲和力”,这些才是品牌核心价值的主体部分,能包容咖啡、奶粉、冰淇琳、柠檬茶等许多产品。故雀巢品牌延伸到系列食品都广为消费者接受。

如果极端地理解品牌定位的单壹性,壹个品牌只能对应于壹种具体的产品。那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家,就不可能同时是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思想家和杰出的诗人。这显然和事实不符。这个世界处于中间状态而生命力又很旺盛的事物是很多的,纯之又纯的东西其实也是不存在的。

二、把其它原因造成的失误归咎于品牌延伸

许多有过品牌延伸行为的企业发生了失误后,很多人就想当然地把失误的原因归咎于品牌延伸。实则不然,比如春兰空调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是事实,直接原因且非品牌延伸,而是春兰前几年为适应消费者普通不富裕的现实推中低价格的产品使品牌形象降格和分销通路的重整等问题。即使春兰不搞延伸,空调的绝对老大地位也是无法长期保持的。就算春兰的确是因为延伸到春兰摩托车、自动车、冰箱而导致空调业绩有所下降,那也不能因此就断定春兰的品牌延伸是错的。因

为春兰总的实力和业绩应比格力好多了吧!若春兰不进行品牌延伸,洗衣机、冰箱、摩托车、自动车等系列新产品全用新品牌,那每年要砸掉多少亿才能推广成功这么多新品牌呢?那时,春兰集团仍会有利润吗?

万宝、半球、威力的退步也肯定和品牌延伸关系不大。电器业是最适合进行品牌延伸走“壹牌多品”模式的行业,如三星、夏普,无论洗衣机、彩电、音响、空调、冰箱、微波炉均采用同壹品牌。消费者对电子、电器产品产生信赖的主要原因,能够归结于壹个共同点,即对这壹品牌在技术、品质上的认同。可见,对电器类产品而言,技术、品质等共性形象是否为消费者接受是最为重要的。只要做到这壹点,品牌就能带动多种电器行销市场。至于有些专家谈到国内的家电企业进军新的电器领域会因为技术雷同和行业严重供过于求的压力而失败,这根本就不属于品牌延伸风险的范畴。如果连电器业都无法进行品牌延伸,世界上也就不存在能够品牌延伸的行业和企业了。果真如此,全球各地都应到处存在推多品牌的X公司,而事实上推多品牌的企业远少于推单壹品牌的企业。西门子、飞利浦、惠尔浦、三星、日立、LG等赫赫有名的跨国X公司不都是把品牌延伸用于成千上万种电子电器产品。

万宝、半球、威力的退步主要是体制落后、内部管理不善、核心技术落后和资金匮乏等原因。如万宝壹蹶不振的根本原因之壹就是当年其老总外逃,和品牌延伸真的是关系不大。

三、评价标准有误

品牌延伸不能因为原有产品销量少许下降就认为是错误的。只要总的业绩和销量上升了,就不能说延伸是失败的。刚才对春兰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这壹点;夏士莲大搞品牌延伸,也许其洗发水销量不如宝洁的潘婷,但旗下的雪花膏、沐浴露、香皂都十分畅销,夏士莲品牌所获得的总体利润不壹定比潘婷少,因此夏士莲的延伸是完全正确的;舒洁卫生纸延伸到餐巾纸、面巾纸,尽管卫生纸的头牌位置很快被宝洁X公司的charmin牌所取代。舒洁虽然在卫生纸上不是头牌,但成了在整个生活用纸行业的全球第壹品牌,舒洁每年获取的综合收益要高于P&G 的charmin,故舒洁的品牌延伸也是正确的。

也有人以农夫水的迅速崛起来批评乐百氏、娃哈哈的延伸。但农夫的综合收益就壹定会有乐百氏高吗?大家有没想过养生堂推多品牌财务上是否有压力呢?再说,农夫的成功也不能全归功于“不延伸”策略,养生堂在龟鳖丸的丰厚积累、钟老板本身超级策划水平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注:到千岛湖取水、农夫品牌命名、“有点甜”广告篇创意都是钟的杰作,知情人都知道“有点甜”广告篇对于农夫的崛起能够说居功至伟。)

四、把自己作为壹个专业人士的感觉等同于普通消费者

有人在谈到三九的品牌延伸时,认为三九集团把“999”延伸到啤酒,消费者第壹个潜意识恐怕仍是联想起“999”胃泰这种药,喝带有“心理药味的酒自然不是壹种享受”。虽然广告上说的是“九九九冰啤酒,四季伴君好享受”如果进壹步联想到饮酒过量会伤胃,“999”品牌无疑是在提醒消费者少喝酒甚至不喝酒。“999”胃泰分明是在劝人喝酒,仍算是“胃泰”吗?其实这只是文章作者作为壹个专业人士壹厢情愿的见法,很多消费者不会有那么复杂的想法,对三九的了

解也不可能那么详细,更多的是觉得壹个著名品牌,其啤酒的技术、品质有保障,当“999冰啤”和壹个地方性小牌啤酒放在壹起时,“999”作为壹个全国大名牌给消费者的安全感、可信度是远远超过地方小牌的,消费者壹般倾向于买“三九冰啤”。据笔者所知,“999冰啤”是三九集团收购河北石家庄啤酒厂而生产的。石家庄啤酒厂被收购前累计亏损2880万元,欠缴税金217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2%.。96年被三九收购后,当年实现减亏582万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97年实现利税4500万元。目前销售和效益均不错,比该厂被收购前原来使用的专业品牌好多了。能说这样的品牌延伸式失败的吗?“999冰啤”仅在河北少许地区销售,除了当地消费者和专业人士,极少数的全国人民知道有“999冰啤”,谈何“999”的核心概念被破坏了。三九品牌延伸到感冒灵、皮炎灵都取得了成功,98年营业额双双超3亿元。

同样,娃哈哈有酒、感冒液等和主导产品关联度较低的产品,有人就觉得娃哈哈品牌让人觉得充满药味、酒味,谁仍会喝娃哈哈纯净水、酸奶呢?但这些产品无非搭娃哈哈品牌的便车卖掉壹点而已,广告活动很少,又有多少普通消费者知道且消费过娃哈哈的酒和感冒液呢?酒和感冒液不足以破坏消费者心智中娃哈哈和主导产品的紧密联结。营销和广告界人士千万别把自己的感觉等同于普通消费者。

五、脱离企业实际、过于理想化

理论家易受理论情结驱使,带着理想主义色彩向企业推销自己心目中神圣的东西——类别品牌。但类别品牌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以巨额投入为前提。企业为树立类别品牌,凡是出不同类产品就推新品牌,中国仍很少有企业具备这样的财政

实力,即使有这样的财力,推广和管理品牌的经验也远未达到火候。能象P&G 壹样推出很多类别品牌当然好,但全球能象P&G这样做的企业有多少家,P&G 的财力和品牌管理能力我们有吗?康师傅、福乐都推不动多品牌,更何况国内的壹般企业?在中央台发布“羊羊羊,发羊才”广告的恒源祥品牌,不仅延伸到新产品,而且把原来已有壹定影响的二十多个品牌砍掉(许多是源自解放前的老字号),集中把恒源祥做大、做强。尽管砍掉的品牌都是衬衣、床单、内衣的专业品牌,但出了上海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即连起码的知名度都没有,谈何竞争力,再专业再符合品牌的单壹性原则又有何用?要把这么多品牌推成恒源祥这样的大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恒源祥毕竟是如雷贯耳的全国性大品牌,能带动大量的关联度较高的产品行销市场。

只是抽象地提出品牌延伸对企业长远有害也是脱离企业实际的。长远战略当然很重要,但不能以空洞的、见不见的长远来为企业献计。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当下和当前也十分重要,生存就是胜利。为企业进行长远计虑的同时,也应从近期为企业献策,太远的长远是没有意义的。三十年代,凯思斯以非凡的智慧提出了财政扩张政策来摆脱因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其基本思路和我国正在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十分相似。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凯思斯,西方将处于经济危机中无以自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成就。如此功德无量的经济思想,当初曾引来无数反对声“长远的角度,这壹政策大大有害……”。此时,凯思斯讲了壹句十分意味深长的话“长远的长远,人都将死亡……”。

六、缺乏严谨求实的作风、引用数据严重失真

批评品牌延伸者往往未经核实就引用壹些报刊杂志上的数据和论述。有些观点是根据自己想象发挥和简单逻辑推断就写到文章里。否则,娃哈哈明明已是国内纯净水的大哥级品牌,但有文章说“这些借娃哈哈之名延伸的商品,动用了企业大量的人财物,可市场的反响几乎为零。”其实,只要给娃哈哈打个电话或跑到娃哈哈了解壹下实情,就不会凭空为娃哈哈扼腕叹息,白白浪费感情了。

有壹篇同时批评娃哈哈、乐百氏延伸到纯净水的文章,引用“97年全国销售额乐百氏第壹、娃哈哈第二、可赛第三”的“事实”,认为“可赛仅在华北地区销售就获得全国第三的佳绩,这恐怕要比前二名取得的业绩更为出色”。实际上这壹“事实”只是根据全国主要城市的大商场、超市的统计数据而来,代表性十分有限。

七、低估企业的智慧

“雀巢”延伸的成功是公认的。同为全球食品业巨子的法国“达能”,其酸奶、饼干、奶粉、牛奶都共用“达能”品牌,每种产品都卖得不错。饼干原来在中国市场用的是“金纳”和“LU”品牌,但后来全改用“达能”。正是因为“达能”发现,在中国品牌延伸仍有很多机会。但延伸后,总的效益上升了,哪怕对酸奶销售有少许影响亦是在所不惜的。全球食品业巨子法国达能集团中国X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方军先生在发来的传真件中谈到:“达能在全球的品牌战略是尽量发挥达能这壹核心品牌的市场突进力和渗透力,进行品牌延伸,把达能塑造成为综合食品品牌来带动大量产品行销市场。当然,通过雄厚财力收购进来、原本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会继续保留,极其个性化的产品会用别的品牌。”达能、雀巢的营销专家且不是吃素的。

统壹品牌延伸到旗下所有上百种食品,不照样是是华人第壹大食品企业。其老板高清源是全台湾最有威望的企业家,是台湾青年心目中的偶像。高老板和他的智囊不至于连品牌延伸的风险都不知道,但权衡利弊仍是选择了品牌延伸自然有其合理性。笔者认识壹位延伸得很成功的著名饮料品牌的老板,不仅实战经验丰富,而且十分好学,日理万机之余平均每天读书三小时之上,对屈特、科特勒理论的了解程度不壹定比理论家浅。有些文章言必宝洁、通用和屈特,似乎别人就未见过有关书籍,显然是低估了企业界人士的智慧。被誉为商界奇才的步步高老总段永平在去年中央台投标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专家和媒介的低层次评论时谈到“VCD有没有利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才知道要投多少广告;许多专家、媒介整天为我们瞎操心、瞎着急,VCD行业除了个别人头脑发热外,整体是十分理性的,这次投标又有这么多VCD企业进入,说明产品有市场,大家都挣钱了,有钱才去挣;VCD降价是因为竞争,竞争带来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企业只能赚取合理利润。”

八、未认识到品牌延伸的特殊利益

品牌延伸除了具有能使新产品很快打开市场,节约新产品市场导入的费用等众所周知的好处外,仍有壹些十分重要的利益尚未被业内人士了解:

——品牌延伸能丰富品牌旗下的产品线,给消费者带来完整的选择,给品牌注入新鲜感;

——有助于品牌资产和价值的提升,树立行业综合品牌。在壹定的预算下,集中宣传壹个品牌比分散推广多个品牌,更能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

——同壹品牌麾下的不同产品各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美誉相互呼应声援,有助于拔高品牌形象,如走进大商场。海尔、康佳的各大畅销产品陈列在壹起阵容可观,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内心对海尔的推崇感油然而升。

有些经济学家、策划大师批品牌延伸本身就是很滑稽的,其实他们批品牌延伸的同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地品牌延伸。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学、策划和品牌是不同学科,如果真的极端追求品牌的纯正性、单壹性,娃哈哈是儿童酸奶品牌就不能够是纯净水品牌,那么是策划家就不应是品牌家。策划家在谈品牌时分明已把自己的定位从“策划家”延伸到“品牌专家”。策划家啊!为何如此厚己薄彼,你能够延伸,而娃哈哈、春兰就不能够!

对品牌延伸的讨论不能着眼于理论来理论去的推断。如果从纯理论的角度出发,不进行品牌延伸,每发展壹种新产品就导入壹个新品牌,形成“壹品壹牌”乃至P&G式的“壹品多牌”的格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的企业所具备的财力、品牌推广能力、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要举出几个品牌延伸失败的例子是不难的。就总体而言,品牌延伸成功的案例是远远多于失败的。要举出几个品牌延伸失败的例子是不难的。就总体而言,品牌延伸成功的案例是远远多于失败的。我们在见到P&G式品牌路线十分成功的同时,也要见到另壹全球消费品业巨无霸—P&G的世敌联合利华(UNILEVER)是常常搞品牌延伸的,其麾下品牌夏士莲的沐浴露、雪花膏、润肤霜、洗发水、香皂都很畅销,力士的香皂、沐浴露、洗发水也居同业前茅。联合利华在全球日用品

国内市场相对而言处于轻量级竞争状态,品牌延伸仍有相当大的成功机会,再加上国内企业的财力和品牌管理的经验也决定了在发展新产品过程中主要会采用

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延伸有可能是企业前进中的滑铁卢,但也有可能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只要是不会诱发不良联想、新老产品之间的关联度较高的理性品牌延伸都应大胆进行,以便能尽快促进企业上新台阶。若真的很想推类别品牌,也能够等积累了雄厚财力和丰富的品牌营销经验以后再说。

企业三年发展规划范本12103

企业发展规划范文---企业三年发展战略概要 1、抓住机遇,向外拓展,向内挖潜,扩大品牌美誉,实现跨越 式发展。以XX市场为基础,逐步辐射周边城市; 2、三年内管理面积突破xxx万平米,年服务收入突破xxx X万元,行业资质上X级,成为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最具知名度的物业管理公司之一; 3、申报并力获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强化内部管理,逐步实现从单纯管理到管理输出的转变; 4、通过与“xx投资开发”的合作,增强公司后续发展的能力; 5、通过资本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实现多元化经营,尽快实施和壮大与物业管理相关的配套项目; 6、扩大品牌优势,探讨总结管理经验,形成具有白主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

企业发展规划范文---企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企业发展规划范文---企业发展思路 作为X X房地产业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XX物业将以本〈〈规划书》“抓住机遇,向外拓展,向内挖潜,扩大品牌美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扩大“XX 物业”在xx乃至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力争在3年内让“XX物业” 成为X X以及周边地区物业管理行业的上好品牌,努力在X X地产开发以及物管行业推进的浪潮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企业发展规划范文---外部环境及政策分析 1、企业发展规划范文---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大批新建住宅区的建成、房地广综合开发的崛起和房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而应运而生的,是我国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物业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业的一个亮丽的卖点、一个含 金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深圳万科,其后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就是在物

(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最全版

(发展战略)品牌延伸企业 发展加速器

品牌延伸:企业发展加速器 事实上,品牌延伸且没有象很多理论家所说的那么可怕。壹般而言,市场竞争越激烈,品牌延伸的成功系数越低,然而恰恰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残酷,但品牌延伸仍是十分盛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有人比喻:“在西方国家,品牌延伸就象当年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壹样,席卷了整个广告和营销界。”壹项针对美国超市快速流通的商品研究显示,过去十年来成功的品牌,有2/3是品牌延伸,而不是新上市的品牌,品牌延伸已成为西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雀巢经过品牌延伸后形成的咖啡、婴儿奶粉、炼乳、冰淇淋、柠檬茶等系列产品都十分畅销;西门子、飞利浦等品牌延伸涵盖到各自生产的所有产品中,成功地带动了大量产品行销市场。 乐百氏营销总经理杨杰强指出:“乐百氏的品牌延伸利远大于弊,品牌延伸前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4亿多,延伸后不到三年就达到近20亿。品牌延伸使乐百氏的发展有了壹个加速度。如果当初乐百氏发展新产品时导入新品牌,首先不壹定成功,其次即使成功也有可能拖累对乐百氏品牌的投资和培育。对目前大多数的国内企业而言,品牌延伸是合适的选择。因为推广新品牌的投资很大,要把壹个新品牌培育成乐百氏、步步高、爱多这样的全国性名牌,壹年没有2亿的营销和广告预算是不可能的。当然乐百氏对品牌发展的规划是十分谨慎和理性的,乐百氏不会无限延伸。” 步步高老总段永平认为:“品牌的高知名度和威望,能够使品牌有很强的扩张力。步步高从无绳电话和VCD延伸到语言复读机,没做壹分钱广告,但供不应求以致加班加点也来不及生产。”

全球食品业巨子法国达能集团中国X公司市场发展部经理方军先生谈到:“达能在全球的品牌战略是尽量发挥达能这壹核心品牌的市场突进力和渗透力,进行品牌延伸,把达能塑造成为综合食品品牌来带动大量产品行销市场。当然,通过雄厚财力收购进来、原本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会继续保留,极其个性化的产品会用别的品牌。” 中国市场仍处于轻量级竞争状态之中,因此品牌延伸会比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来自国内营销实践第壹线的信息也表明,品牌延伸在整个中国市场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海尔、娃哈哈、乐百氏、美加净、步步高等都通过品牌延伸迅猛发展,成为同业翘楚。 笔者对品牌延伸的基本肯定的出发点是:此前,国内的许多理论家抱着残缺的理论食而不化,无视源自实践活生生的信息,常常拎出几个来自西方教科书上的案例来批判品牌延伸。报纸杂志上有关品牌延伸的文章几乎清壹色的持批判态度。文章壹多,给营销广告界人士的感觉是品牌延伸如洪水猛兽行不得,大有“脏水和婴儿壹起泼掉”之势。若真地导致国内企业该延伸也不延伸,失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的促销力迅速上新台阶的机会,那是壹种很大的遗憾。因此,有必要对壹些理论家过分否定品牌延伸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理论纠偏。让更多的民族品牌科学理性地运用品牌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的营销力,带动系列产品畅销市场,促进企业迅速上新台阶。 否定品牌延伸的立论依据是:品牌之所以被消费者认可,是因为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有壹个明确清晰的定位,而品牌延伸使原本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了,原来的个性被稀释了。许多人就套用这壹理论,对国内壹些企业的品牌延伸现象进

贸易保护理论发展综述

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 贸易保护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重商主义阶段、幼稚工业保护阶段、凯恩斯主义阶段、战略性政策阶段和新保护主义阶段。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从贵金属或财富积累的角度,汉密尔顿、李斯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梅纳德·凯恩斯从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都对一国保护贸易作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新贸易保护理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从公平贸易的角度对一国保护贸易进行了解释。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它是历史上第一种比较有系统的经济思想。这种思想的要点是,相信货币的重要,把贵金属看作财富的标志,因为金银(特别是黄金)可以交换各物,为人所普遍接受与重视。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拥有金银越多,这个国家便越富,因而千方百计要求获致金银,所以重商主义亦称“重金主义”。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本土或殖民地如果没有金银矿可开采,就得循其他途径获致金银,这主要是靠对外贸易,因为国内贸易无法使国外金银流入,只有从事对外贸易,争取贸易的有利差额,国外金银才能源源而来。而要维持贸易出超,就得奖励输出限制输入,前者采发给出口补助金的办法,后者采提高关税的办法(夏炎德1991,p198)。重商主义的发展有两个历史阶段,一是早期的“货币差额论”;二是晚期的“贸易差额论”。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重商主义,它们都强调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一国可以从对外贸易差额中获得货币财富,而且对于国内的保护政策也一直没有改变。 二、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我们常论及的传统贸易保护的理论和政策主要指幼稚工业保护论,它的思想至今还被很多国家所沿用。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是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提出的,后来由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汉密尔顿明确提出了征收保护关税的重要性,目的是保护本国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产业。在汉密尔顿看来,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使特定的生产部门发展起来,还会产生连带效应,使相关部门也得到发展,从而给一个国家带来生产力,或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保护不仅是有产业选择的,

品牌延伸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指导意义定稿版

品牌延伸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指导意义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品牌延伸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在过去十几年里,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已获得了一些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首先介绍这些研究成果,并通过例子予以说明。然后提出若干的指导性原则。 一、的理论成果 的理论成果很多,包括前两节中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怎么样的产品可以延伸,为什么有些延伸易于成功,有些延伸却难以成功。根据美国着名品牌专家凯勒的归纳,研究主要取得如下一些结论: (一)当品牌有美好及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相匹配(fit)时,就会取得成功 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品牌有美好的(favorable),这点易于理解。这在的定义中已经明确,再说如果品牌没有什么和,与重新推出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评判和接受延伸产品过程中,会根据其产品类知识和品牌所代表的产品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相似性,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只有当延伸产品与品牌产品所代表的类相似或紧密相连时,才会把对已有品牌的美好和积极态度转移到延伸产品上。如果不认为两者之间有足够的相似性,品牌就难以与延伸产品建立有效的。 所以,从类的概念看,评品价的可接受性经过以下两步:第一步,确定——在他们的心理——延伸产品与品牌代表的产品的匹配性;第二步,如果匹配性好,那么就会把对主品牌的已有积极态度转到延伸产品。否则会更仔细地评估延伸产品,以形成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这时延伸产品要成功,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强有力而又令人喜爱的品牌

(二)延伸的匹配性基点可有多种类型:(1)基于产品相关的特性和利益点;(2)基于非产品相关的特性和利益点(如用途、使用场合和使用者类型相同等)为了说明相适性(fit)不必基于产品性质相关的,Park、Milberg和Lawson提出了一个叫“品牌内涵”(brand concept)这一个术语,其定义是由品牌产品的性能、利益和营销努力组合而成的具有高度有序意义的品牌独特形象和。在此基础上,三位专家把品牌的相适性基础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性能—相似性”(Product—feature—similarity),另一类叫“品牌—涵义—一致性”(brand—concept—consistency)。所谓“品牌涵义一致性”是指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包容性。如果延伸产品被认为包容于品牌涵义之中,则一致性就好,延伸就越能成功,否则就难以成功。笔者在几年前也提出了一个类似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就像一个“字或词”一样。并认为若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能相容或拓宽品牌涵义,则可以延伸。反之若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则不应延伸。 Park和他的同事们在提出上述概念之后,又进一步指出品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功能导向品牌”(Function-Oriented brands),另一类是“地位导向性品牌”(Prestige-oriented brands)。功能导向性品牌的延伸,更多地基于产品性能的类似性,而地位导向性的品牌则基于品牌内涵的一致性。如是功能导向性品牌,而鳄鱼就是地位导向性的品牌。前者作连续延伸,后者却可以大范围跨类非连续延伸。不过,为了行文方面起见,我们在下面不打算采用Park等人提出的品牌分类,而是用我们一开始发展起来的概念:功能性品牌和表意性品牌(详见:第二章)。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2016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

建筑装饰企业发展战略

XX装饰企业发展战略 (讨论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装饰装修行业呈现飞跃发展状态,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发展潜力仍然巨大。消费者对品质与品位的追求越来越高,表现出对高档装修的认同趋强态势,装饰装修已成为一种文化,并已逐步呈现连锁化、集团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XX装饰,经过12年的拼搏,虽已成为本地装饰企业的领军企业,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企业的一些困难与不足,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高起点绘制企业发展蓝图,制订长远的、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员工自觉融身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共同为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一、发展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战略目标:巩固发展公装、声装产业,大力发展与装饰行业相关联的产业,整合内外资源,致力走向功能齐全的大型建筑企业企业愿景:赶超国内一流装饰水平,成为全国装饰100强企业 第一阶段:近期发展目标 用1-2年时间,年产值达到2亿以上,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并在起步阶段,必须树品牌、保质量为首选,宁精勿烂,2011年,产值达到1、5亿元,木器加工厂组建、生产并产出效益(配置人员80人以上),2012年,产值到达2亿元,铝合金型材厂,石材厂组建,生产并产出效益(配备人员各40人左右),通过2年的努力,人员:一、二级注册建造师25人以上,注册造价师(员)三人以上,可同时开工的项目部(经理)25人以上,设计人员40人以上,松散型施工队伍1000人以上,资质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筑幕墙升至壹级,机电设备安装升至壹级,嘉华设计升至丙级,XX建筑升至叁级,建立院校结对关系,引进科技创新

国外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1)

国外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一) 关于如何创建品牌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了,这个理论一直在进步着、发展着。但是国内目前很少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综述和评述,供国内的品牌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这是综述(一),还有综述(二)。 一、利用广告进行品牌创建的理论 正如大卫.艾格所说,品牌长期以来是以大众媒体作为工具,通过广告以实现品牌创建的目的。所以,在品牌创建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最早的品牌创建理论也是由广告人在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主要代表性理论是:USP理论,形象论和定位论。 (一)USP理论 USP理论是罗塞尔·瑞夫斯(RosserReeves,1910-1984)在从事广告工作20多年后提出的一个品牌产品的推广理论。1961年在他出版的《实效的广告》(TheRealityofAdvertising)书中,系统地阐述了USP (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论。他在书中对USP做了如下阐述: 1.每一个广告必须向顾客提出一个主张(proposition)。他指出,不只是一些文字表达,不是对产品的吹嘘,不是橱窗广告,而是一个实在的利益点。

要告诉广告的读者(当时主要是报纸广告):购买这个产品,你将得到特定的好处。 2.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不能或没有提出的。它必须独一无二,是品牌的专有特点或是在特定的广告领域中没有提出过的说辞。 3.这个独特的主张必须能够打动(move)成千上万的读者,也就是说,能够把顾客吸引到你的产品上来。 所以,USP的理论核心思想非常清楚,在品牌产品推广时,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并确切告诉顾客:买下它对你有什么好处(暗示不卖它就有害处)。正是这个思想,瑞夫斯被认为是强卖(hardsell)观点代表。 他特别强调消费者从广告中仅仅记住一件事,比如一个强有力的宣称,一个强有力的概念等,这是为什么在一个广告只能有一个USP的原因。此外在他的理论中认为广告应该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对这个USP的观念不断地重复(repeatoverandover)。这样人们才能牢牢记住。 根据瑞夫斯实践,他相信广告更多是科学和研究,而不是艺术作品。因此,瑞夫斯在品牌产品推广中,经常使用科学的证据,就如现在国内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宝洁公司的一些广告。由于强烈地反对广告的艺术性和形象性观点,所以,USP理论中的独特销售主张之基础是产品,是通过挖掘产品的功能性独特点找到USP。此外,USP理论认为,广告在推出产品后,在其生命周期内,其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支基础力量。我们要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就得弄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然后才能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

企业品牌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品牌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从品牌延伸的概念入手,对品牌延伸的影响因素从企业因素、消费者因素、产品因素、市场因素等基本因素和从品牌联想、以及企业的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等其他因素来进行分析。对进一步深入探讨品牌延伸策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标签:品牌;延伸;基本影响因素;其它影响因素 1品牌延伸的概念 品牌延伸是指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将品牌所标识的对象扩大化,将某一著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使用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完全不同的产品上,从而借助原有品牌的优势、影响力及其它有利因素,构造延伸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优势。 2影响企业品牌延伸的基本因素分析 2.1企业因素 成功的品牌延伸至少需要企业满足以下条件:(1)主业地位稳固。企业应处于已有产品的领先地位,应该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储备进行新产品或新行业的延伸。否则,不但新产业易于夭折,更会导致主业下滑。(2)品牌足够强大。有的品牌因为产品品类的细分和功能性烙印强烈,品牌联想主要集中某一产品本身。这样的品牌进行延伸是有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进行延伸时必须先把产品虚化,提炼价值,变为超越产品的“价值品牌”,品牌虚拟并强大到具备“价值”的时候进行延伸才顺理成章。 2.2消费者因素 企业进行品牌延伸决策时,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关注心理。如果一个行业,消费者的品牌关注度不高,企业进行此行业的品牌延伸时,遇到的阻力也会较小。消费者的品牌关注度较高的行业,企业进行此行业的品牌延伸时,遇到的阻力则可能较大。因为消费者在选择此类行业的产品时,通常会更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备选品牌,如观察品牌形象,了解品牌质量、品牌的信誉,不同的品牌诉求等,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的原因,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这个行业中已经存在的最强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充分考虑自身的行业特点及消费者的参与程度,是品牌成功延伸的重要影响因素。 2.3产品因素 谈及品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得不说,那就是品牌联想。品牌联想可以看作是将一个品牌与竞争品牌相区分的属性或利益,或者是与某一品牌相联系的独特涵义。很多品牌会在消费者中激起某些独特的联想,它们可以是抽象的属性如

2020年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建筑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5) 1、业绩再创新高,由“自然增长”向“战略增长”迈进 (5) (1)新增合同额再创新高 (5) (2)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 (5) 2、商业模式创新,由“传统模式”向“新兴模式”迈进 (6) (1)从房建业务到市政业务 (6) (2)从传统承建到EPC、PPP等新模式 (6) 3、资质再上新台阶,由“单一发展”向“集成发展”迈进 (7) 4、奖项荣誉接连斩获,由“市场经营”向“品牌经营”迈进 (8) 5、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由“资源牵引”向“技术引领”迈进 (8) 二、行业发展趋势 (9) 1、各级政府加大对建筑业的扶持,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 (9) 2、建筑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行业发展平稳增长 (9) 3、规范建筑业发展,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10) 4、建筑业将保持稳定发展 (10) 5、城市群+新基建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11) 6、EPC及PPP进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11)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 (12) 1、品牌公众公司,社会形象良好 (12) (1)全省首家新三板建筑施工企业,资质体系完善 (12) (2)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12) 2、现代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完善 (13)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质增效练内功 (13) (2)项目实现标准化管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形势良好 (13) 3、绿色科技建造,创新活力增强 (14) (1)技术研发不断突破,科技成果显著 (14) (2)创新业务拓展,坚持走绿色科技建筑发展道路 (14) 4、金融资本运作,融资能力突出 (14) (1)融资方式多样,融资能力强 (14) (2)行业发展健康,资本收益稳定 (15) 四、公司发展战略 (15) 1、融入国家战略,业务聚焦高端业主和重点基建 (16) (1)提升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加快推进业务模式深度转型 (16) (2)聚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高端业主 (16) 2、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坚持走资本化发展道路 (17) (1)拓宽筹资渠道 (17) (2)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17) (3)升级经营模式。 (18) (4)提升企业知名度及品牌形象 (18) (5)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8) 3、坚持建造方式转变,打造企业规模效应 (18) (1)布局全国,打造“双特”企业和百亿企业 (18) (2)转变建造方式,提升装配式建造和绿色科技建造水平 (19) 五、公司经营计划 (19) 1、立足增强“盈利能力”,确保业绩两增长 (20) 2、立足增强“内核动力”,确保管理再提升 (20) (1)加强内控建设和执行,持续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20) (2)加强制度建设,持续提升公司总部服务质量和效率 (20) (3)优化奖惩考核制度,持续提升公司管控能力 (21)

用户第一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用户第一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2002年,一汽无锡柴油机厂在连续9年各项指标以年均35%增幅的基础上,又继续实现了新的经济高增长,各项技经指标再次居于中国内燃机行业之首,产销量位居单系列多缸柴油机世界第一位。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了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节奏,优化思想资源,以“大讨论”这一思想工程强化全体员工“用户第一”的意识,并使观念转化成了生产力、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 培育用户意识激活企业发展动力源 随着入世,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发展源于市场,用户已真正成为市场的主宰,不但决定着企业的效益,而且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要实现新世纪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全体员工中,真正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观念,将追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切实转移到以用户为中心上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世纪伊始,一汽锡柴开展了以“用户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锡柴人形象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我们紧紧抓住了四个

环节: 纵横并举,全面开展全员大查找。我们组织全厂上下深入开展“四W”查找用户活动(一查我的用户是谁?二查我的用户需要什么?三查我为用户做了什么?四查我还能为用户做什么?)。在“四W”活动中,我们针对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别以举行来自市场和来自本部两次报告会、邀请用户代表来厂诉说用户需求、针对工厂现场、质量、资源、基础等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现场录制反面曝光录象片进行教育,使参加报告会的领导干部和职工受到强烈震动;又在厂报刊登“用户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内部用户满意度情况,通过查找,职工们在各部门内形成了自己的用户档案,部门在厂内形成了用户链。 在大查找活动中,我们共计开用户恳谈会40次,走访用户78次,通过广泛的查找,共梳理归纳了科研开发、质量、生产、管理、营销、生活服务等6大类共137个问题点。 理论引导,全面开展全员大学习。为了提高职工的理性认识,促进自主思考,真正使其心中建树起“用户第一”理念,我们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和职工进行了分层次的学习;邀请先进企业管理专家、大学教授等来厂,进行厂级“精益思想”、“人人都是经营者”思想、CS(用户满意系统)理论专题培训。 同时,我们又以征集四W案例故事、征集形象用语、知

国外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

国外关于品牌创建理论的综述(一)关于如何创建品牌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了,这个理论一直在进步着、发展着。但是国内目前很少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综述和评述,供国内的品牌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参考。这是综述(一),还有综述(二)。 一、利用广告进行品牌创建的理论 正如大卫.艾格所说,品牌长期以来是以大众媒体作为工具,通过广告以实现品牌创建的目的。所以,在品牌创建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最早的品牌创建理论也是由广告人在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主要代表性理论是:USP理论,形象论和定位论。 (一)USP理论 USP理论是罗塞尔·瑞夫斯(Rosser Reeves,1910-1984)在从事广告工作20多年后提出的一个品牌产品的推广理论。1961年在他出版的《实效的广告》(The Reality of Advertising)书中,系统地阐述了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他在书中对USP做了如下阐述: 1. 每一个广告必须向顾客提出一个主张(proposition)。他指出,不只是一些文字表达,不是对产品的吹嘘,不是橱窗广

告,而是一个实在的利益点。要告诉广告的读者(当时主要是报纸广告):购买这个产品,你将得到特定的好处。 2.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不能或没有提出的。它必须独一无二,是品牌的专有特点或是在特定的广告领域中没有提出过的说辞。 3.这个独特的主张必须能够打动(move)成千上万的读者,也就是说,能够把顾客吸引到你的产品上来。 所以,USP的理论核心思想非常清楚,在品牌产品推广时,必须有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有广泛的吸引力,并确切告诉顾客:买下它对你有什么好处(暗示不卖它就有害处)。正是这个思想,瑞夫斯被认为是强卖(hard sell)观点代表。 他特别强调消费者从广告中仅仅记住一件事,比如一个强有力的宣称,一个强有力的概念等,这是为什么在一个广告只能有一个USP的原因。此外在他的理论中认为广告应该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对这个USP的观念不断地重复(repeat over and over)。这样人们才能牢牢记住。 根据瑞夫斯实践,他相信广告更多是科学和研究,而不是艺术作品。因此,瑞夫斯在品牌产品推广中,经常使用科学的证据,就如现在国内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宝洁公司的一些广告。由于强烈地反对广告的艺术性和形象性观点,所以,USP理论中的独特销售主张之基础是产品,是通过挖掘产品的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企业品牌延伸问题的研究

第9卷 第4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9 N o.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 ommerce and T echnology Aug.2009  企业品牌延伸问题的研究 杜春霞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 当今市场正在从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过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一种潜在的竞争优势。本文以品牌延伸的内涵为基础,通过分析品牌延伸的策略、优缺点以及品牌延伸原则的运用,探讨了品牌成功延伸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品牌;品牌延伸;产品线延伸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85(2009)04-010-03 Brand Extension of the R esearch E nterprise DU Chun -xia (Shandong Institute of Finance ,Jinan 250014,China ) Abstract : The market is transiting from product com petition to brand com petition.I f enterprises want to win in the fierce com petition ,they must im plement brand strategy.This is because brand represents profits represent enterprise ’s right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s market com 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brand intangibles become a potential com petitive advantage.This brand extension to the content -ba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rand extension strategies ,and the ad 2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rand extens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xploring a success ful brand extension of the basic meth 2od.T o guide enterprises success ful brand extension i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 ey w ords : brand ;line extension ;products ;market brand extension 收稿日期: 2009-01-01 作者简介: 杜春霞(1978-),女,山东成武人,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 一、品牌延伸作用分析 品牌延伸是指利用原品牌的力量或原品牌的影响力或辐射力推出新产品或开拓市场。从市场的角度理解,品牌延伸以市场为前提,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市场和拓展市场。无论是品牌还是品牌延伸,都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从产品的角度,品牌延伸既可以使用原产品,也可以使用新产品;从使用的品牌名的角度,品牌延伸就是要利用原品牌的优势或者说是原品牌的影响力,这是进行品牌延伸的前提条件。品牌延伸可对企业带来很多作用和益处。 (一)品牌延伸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新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同、接受和信任,这一过程就是新产品的品牌化过程。而开发和创立一个新品牌需要巨额费用,不仅新品牌的设计、测试、鉴别、注册、包装设计等需要较 大投资,而且新产品和包装的保护更需要较大投资。 此外,还必须有持续的广告宣传和系列的促销活动。这种产品品牌化的活动矿日持久且耗资巨大,它往往超过直接生产成本的数倍、数十倍乃至上百倍。而品牌延伸可以利用企业已树立起来的市场形象,使新产品一问世就已经品牌化,甚至获得了知名品牌,这可以大大缩短被消费者认识、认同、接受、信任的过程,有效地防范了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并且可以节省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费用。 (二)品牌延伸有助于降低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对商标的选择,体现在“认牌购物”上。这是因为很多商品带有容器和包装,商品质量不是肉眼可以看透的,品牌 1

2018年建筑设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8年建筑设计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及拟采取的措施 (2) (一)建筑设计业务规划 (2) (二)扩展业务规划 (3) 二、发展规划和目标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4) (一)发展规划和目标所依据的基本假设 (4)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应对措施 (5) 1、融资渠道单一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5) 2、人才储备不足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5) 3、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和应对措施 (5)

一、公司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及拟采取的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华阳国际在建筑设计和研发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良好的品牌优势,与国内众多品牌开发商、知名企业和政府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国内大型的建筑设计企业之一。 在建筑行业新技术的应用层面,随着各级政府陆续推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BIM 技术的政策,国务院、住建部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大力支持住房租赁、绿色建筑发展的产业政策,结合华阳国际在相关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层面,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产业政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作为全国设计企业中第一家获得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公司将有机会很好地把握住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商机。 未来三年,在建筑设计领域,公司将继续做强做大;在新兴业务领域,公司将坚持“以设计研发为龙头,以装配式建筑和BIM为核心技术的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目标,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设计科技企业。 (一)建筑设计业务规划 在建筑设计业务领域,公司将通过“设计平台+人才培养+资本力量”来实现高质量、高品质的可持续增长。

创业加速器的六大发展趋势-创业,企业发展完整篇.doc

创业加速器的六大发展趋势-创业,企业发展 创业加速器的六大发展趋势TECH2IPO Ben Yoskovitz在博客上提到了未来创业加速器的六大发展趋势。他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早期创业加速器yearonelabs的创始合伙人,这家加速器共投资了5家公司,包括Localmind,Massive Damage,HighScore House,qidiq and Happy Stuff,其中三家获得了后续的融资。Ben Yoskovitz早前也曾创办Standout Jobs并且在2010年将其卖掉。 以下是Ben Yoskovitz在密歇根创业会议上的主要观点: 创业加速器最终要能盈利。我认为这对于创业加速器来说是最基础以及最重要的,这才是可持续的。有些创业孵化器/加速器

项目把精力放在了培养人才上(例如TheNext36,加拿大的创业孵化器机构),而更少的关注投资回报率,回报的收益期可能较长。真正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创业加速器既没有把精力放在培养人才,也没有把精力放在创造利润,相反,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社区建设,将人才网罗过来之后创建一个可流动的人才库,这是一个优势,但并不是需要大力投入去做的一件事情。加速器的重点在于培育优秀的公司,然后能够产生回报使得加速器可以持续发展。 不是所有的加速器都能提供所有的东西。仅仅因为复制一家成功的加速器的模式,并不意味着这家加速器会成功。每一个加速器都拥有一个生态系统,而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不同,每一家创业公司都必须适合他们周围的加速器环境。以学校作为类比,哈佛、斯坦福是最好的学校,但他们依然也有自己擅长的学科,例如你会很惊叹林书豪出自哈佛而不是其他传统的篮球名校,是因为哈佛在篮球方面并非强项。所以,对于加速器来说,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特色,选择一家并不知名的加速器并不意味着不能帮到创业者,而在于创业者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有些加速器能帮助你募集到资金,有些则能帮助你建立更好的合作。

拟剧论理论发展综述

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戏剧语言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充分肯定了社会体系这一剧作者及其剧本期望对表演者的决定性作用,也即承认社会结构对个人行动的制约性。提出“戴假面具的人”、“故意演戏”等概念,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一面。对社会互动进行研究时,拟剧论的研究方式显然是一种“别样”的选择。 一、拟剧理论产生发展 (一)历史演变 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有句经典的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戈夫曼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二)思想背景 拟剧论的思想背景来源于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詹姆斯关于人的思想;鲍德温、杜威的社会思想;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托马斯、米德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 2、休谟主张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但我们并没有任何论点、也不能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种习惯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对于世界以外的地方一无所知一样。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