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合料(粉煤灰)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是水泥、砂、石头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人们常采用掺合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其中,粉煤灰是一种常用的掺合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

因此,对粉煤灰掺合料进行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就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合料的检测技术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设备准备常用的检测设备有筛分仪、比表面积仪、密度计、烧失量测定仪等。

2.样品采集样品应在混凝土搅拌前采集,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集点。

采集后应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粉煤灰掺合料的检测项目1.物理性能检测(1)筛分分析将粉煤灰掺合料通过筛分仪筛分,分析其中各粒径级别的含量,以评价其粒度分布。

常用的粒径级别有0.045mm、0.075mm、0.15mm、0.3mm、0.6mm、1.18mm、2.36mm、4.75mm等。

(2)比表面积测定比表面积测定可以反映粉煤灰掺合料的活性程度,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比表面积计法和空气透过法。

(3)密度测定密度测定可以反映粉煤灰掺合料的质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密度计法和水排法。

2.化学性能检测(1)烧失量测定烧失量测定可以反映粉煤灰掺合料的无机成分含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加热法和湿法。

(2)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反映粉煤灰掺合料中各元素的含量,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等。

四、检测结果的判定1.物理性能检测(1)筛分分析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2)比表面积应符合标准要求。

(3)密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2.化学性能检测(1)烧失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2)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五、检测报告撰写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检测项目和方法2.样品的来源、标识和数量3.测定结果及其判定4.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和日期六、结论本文介绍了混凝土中粉煤灰掺合料的检测技术规程,包括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的判定和检测报告撰写。

不同标号混凝土粉煤灰配比

不同标号混凝土粉煤灰配比

不同标号混凝土粉煤灰配比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道路和桥梁等工程中。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常常需要添加掺合料。

粉煤灰是一种常用的掺合料,它是燃煤发电厂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具有环保和经济的特点。

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在工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荷载和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粉煤灰配比。

本文将围绕不同标号混凝土粉煤灰配比展开讨论,包括对混凝土、粉煤灰和掺合料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不同标号混凝土中适宜使用的粉煤灰掺量、掺合料类型等内容。

2. 混凝土与粉煤灰2.1 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人造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久性和强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2.2 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粉末状废弃物。

它主要由硅酸、铝酸和无机氧化物等组成,具有活性高、细度大、胶凝性能好等特点。

粉煤灰作为一种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3. 不同标号混凝土粉煤灰配比3.1 标号的定义不同标号的混凝土代表着不同的强度等级。

常见的混凝土标号有C15、C20、C25等,其中数字表示28天抗压强度(单位:MPa)。

3.2 粉煤灰掺量根据《水泥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GB/T 20491-2006)的规定,不同标号混凝土中适宜使用的粉煤灰掺量如下:•C15:粉煤灰掺量不超过10%;•C20:粉煤灰掺量不超过15%;•C25:粉煤灰掺量不超过20%。

3.3 掺合料类型除了粉煤灰,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掺合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硅灰、膨胀剂等。

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掺合料进行配比。

4. 混凝土性能改善4.1 强度改善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其他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粉煤灰中含有活性成分,可以与水泥反应生成胶凝物质,增强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压强度。

4.2 工作性能改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以便于浇筑和振捣。

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文章标题: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引言:在建筑结构和基础工程中,混凝土是最为常用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骨料、粉煤灰和掺合料等,在这其中,粉煤灰作为一种常见的掺合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粉煤灰的特性及作用1.1 粉煤灰的来源和组成1.2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3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前景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2.1 设计强度等级和要求2.2 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考虑2.3 骨料配合比设计原则2.4 粉煤灰掺量确定方法3. 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 完全替代法配合比设计3.2 部分替代法配合比设计3.3 基于试验结果的配合比修正4. 粉煤灰掺量与混凝土性能关系4.1 强度发展规律4.2 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4.3 经济性和环境影响5. 总结与展望5.1 对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总结回顾5.2 我对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观点和理解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和基础工程中的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工程设计师在配合比设计中常添加掺合料。

粉煤灰作为一种常见的掺合料,具有多种优点,如较高的矿物掺合活性和良好的细度。

将粉煤灰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粉煤灰的特性及作用1.1 粉煤灰的来源和组成粉煤灰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厂的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根据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不同,粉煤灰可分为高温粉煤灰和低温粉煤灰。

粉煤灰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和无机物组成,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填充效果。

1.2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添加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其中,粉煤灰的颗粒形状和细度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分散性有很大影响。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一、前言粉煤灰是指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灰,经过磨细处理后,可用于混凝土中作为掺合料。

与传统的水泥相比,粉煤灰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现代建筑中,粉煤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掺合料。

本文将对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掺合料的种类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包括矿渣粉、硅灰、粉煤灰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分为活性掺合料和惰性掺合料两类。

1. 活性掺合料活性掺合料是指在水泥中具有一定反应活性的掺合料。

这类掺合料能够与水泥中的Ca(OH)2反应,形成新的水化产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活性掺合料包括矿渣粉和硅灰。

矿渣粉是指从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渣滓经过磨细处理后得到的掺合料。

硅灰是指从石英矿中提取的高纯度氧化硅经过磨细处理后得到的掺合料。

2. 惰性掺合料惰性掺合料是指在水泥中不具有反应活性的掺合料。

这类掺合料主要起到填充、缓和水泥胶浆膨胀等作用。

常用的惰性掺合料包括粉煤灰和石灰石粉。

粉煤灰是指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灰经过磨细处理后得到的掺合料。

石灰石粉是指从石灰岩中提取的粉末状物质。

三、粉煤灰的掺量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水泥种类不同种类的水泥对粉煤灰的掺量有不同的限制。

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水泥的粉煤灰掺量限制分别为20%和30%。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粉煤灰的掺量限制越小。

例如,C30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限制为15%,而C80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限制仅为5%。

3. 混凝土的用途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对粉煤灰的掺量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防水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应不超过10%。

根据以上因素,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标准如下表所示:水泥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用途粉煤灰掺量限制普通硅酸盐水泥C10-C50 一般混凝土、预制构件 15%-20%普通硅酸盐水泥C55-C80 一般混凝土、预制构件 10%-15%矿物掺合料水泥C10-C50 一般混凝土、预制构件 25%-30%矿物掺合料水泥C55-C80 一般混凝土、预制构件 15%-20%普通硅酸盐水泥C10-C80 防水混凝土5%-10%普通硅酸盐水泥C30-C80 耐久性混凝土、高强混凝土10%-15% 矿物掺合料水泥C30-C80 耐久性混凝土、高强混凝土20%-25%四、粉煤灰掺量的影响1.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适量的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掺合料(矿粉、粉煤灰)介绍

混凝土掺合料(矿粉、粉煤灰)介绍

矿粉矿渣是冶炼生铁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Cao、、和Mgo以及少量的Feo和硫化物。

应用于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矿渣通常是经高温下水淬或空气急冷工艺而得,急冷后的矿渣呈0.5—5mm的颗粒形状,也称粒化高炉矿渣,内部富含玻璃体,还含有钙铝镁黄长石和少量的硅酸一钙和硅酸二钙,因此具有微弱的自水硬性。

但是当其粒径大于45pm时,矿渣颗粒很难参与到水化反应。

矿粉就是粒化高炉矿渣经过粉磨后的粉体材料,由于其本身兼具有胶凝性和火山灰活性,既可以作为水泥掺合材,也可以经过加工后作为混合材直接掺入混凝土中。

矿粉对于各种收缩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已有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有限材料在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没有深入揭示矿粉对于各种收缩的影响机理。

粉煤灰粉煤灰主要的化学成分是和及,其质量随煤种、煤粉细度、炉膛温度、收尘选粉效率而波动。

大量研究表明,影响粉煤灰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其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细度和颗粒级配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能,如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28天抗压强度比等。

煤粉经燃烧、冷却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晶体,如a一石英、莫来石、磁铁矿、赤铁矿、生石灰、硫酸钙、氧化镁等,其中大部分是惰性的,粉煤灰的活性主要来源于急冷形成的大量非晶态玻璃相。

粉煤灰的颗粒特征赋予了粉煤灰许多优良的效应。

当细小的煤粉掠过炉膛高温区时,会立即燃烧,到炉膛外面受到骤冷将把熔融时因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园珠形态保持下来,粉煤灰的这种球形颗粒具有滚珠轴承的效果,赋予粉煤灰以独有的形态减水效应。

粉煤灰颗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玻璃微珠,一种是碳粒,优质粉煤灰中玻璃微珠是主要的,这种微珠的强度很高,薄壁空心微珠(漂珠)已可承受700MPa的静水压力,实心微珠和高铁微珠的强度更高,因此,粉煤灰颗粒是一种很好的微集料,填充于水泥基体中可提高基体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微集料效应的发挥取决于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发挥程度。

粉煤灰玻璃微珠的结构为:最外层为一玻璃体组成的壳,壳体表面或次表面有一些盐的沉积,接近表面处交错排列着晶相,主要是莫来石,内部则为含有一些小气泡的玻璃质基体,表面玻璃体富钙,内部玻璃体富硅,富钙玻璃体活性高,与水容易质子化,富硅玻璃体不大会参与火山灰反应,主要起微集料作用。

混凝土中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中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中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矿渣粉和粉煤灰是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中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二、矿渣粉和粉煤灰的特点1. 矿渣粉矿渣粉是一种由高炉矿渣经过磨碎处理而成的细粉末,其主要组成成分为硅酸盐、铝酸盐和钙质等。

矿渣粉具有以下特点:(1)细度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化学成分稳定,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碱硅反应。

(3)含有大量的活性硅酸盐和铝酸盐,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 粉煤灰粉煤灰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细粉末,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酸盐和无机氧化物等。

粉煤灰具有以下特点:(1)细度高,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化学成分稳定,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碱硅反应。

(3)含有大量的活性硅酸盐和铝酸盐,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三、配合比设计方法1. 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所选用的掺合料类型确定掺合料的用量。

通常情况下,矿渣粉和粉煤灰的掺量分别为混凝土总重量的10%~50%和10%~30%。

2. 求解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所选用的掺合料类型,结合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求解出合适的水灰比。

水灰比的选择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

3. 确定砂率和骨料率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所选用的掺合料类型,结合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求解出合适的砂率和骨料率。

砂率和骨料率的选择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

4. 确定掺合料配合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所选用的掺合料类型,结合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求解出合适的掺合料配合比。

掺合料配合比的选择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能等因素。

5.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四、总结混凝土中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外加剂—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技术要求及其应用(土木工程材料)

外加剂—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技术要求及其应用(土木工程材料)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Ⅰ级灰可以提高流动性; Ⅱ级灰在掺量30%以内时,使流动性提高; Ⅲ级灰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降低。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优质的Ⅰ级灰掺量小于10%时,早期强度不降低,后期强度
高于基准混凝土。掺量超过一定值后,早期强度略有降低,但 后期强度仍可超过基准混凝土。
粉煤灰的分类 根据技术要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项目
技术要求
I
II
III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 ≤
12.0
25.0
45.0
需水量比 / %≤ 烧失量 / %≤ 含水率 / %≤
95
105
115
F类粉煤灰 C类粉煤灰
5.0
8.0
15.0
1.0
SO3含量 / %≤
3.0
F类
1.0
游离氧化钙 / %≤
C类
4.0
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mm ≤
C类
5.0
粉煤灰的组成结构与作用机理
主要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CaO, 约占85%左右
作用机理:
1.火山灰效应:二次水化;
2.微骨料效应:填充、提高密实度;
扫描电镜图
3.形态效应:粉煤灰含大量球状玻璃微珠,起到润滑作
用,减小混凝土内摩擦力,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学习情境: 掺合料
粉煤灰(Fly Ash)
粉煤灰的定义
粉煤灰是指煤粉炉燃烧煤粉时, 从烟道气体中收集到的细颗粒粉末。
粉煤灰的主要来源是以煤粉为燃 料的火力发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 锅。
粉煤灰的分类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GB/T1596-2005

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和石灰的效果与规格

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和石灰的效果与规格

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和石灰的效果与规格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等特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人们尝试添加一些掺合料。

其中,粉煤灰和石灰是常用的掺合料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煤灰和石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规格。

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粉煤灰中的硅酸铝酸盐等物质可以与水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较强的水化硬化产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但是,如果添加过量的粉煤灰,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2.耐久性粉煤灰中的硅酸铝酸盐等物质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和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此外,粉煤灰还可以减缓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防止混凝土龟裂、脱落等现象。

3.流动性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粉煤灰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内摩擦,从而使混凝土更易于流动和振实。

4.颜色粉煤灰中的灰色颜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颜色,使其呈现出深灰色。

这种颜色可以使混凝土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美化建筑。

三、石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添加适量的石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石灰中的氧化钙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从而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耐久性石灰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和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此外,石灰还可以减缓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防止混凝土龟裂、脱落等现象。

3.流动性石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石灰可以与水形成胶凝体,从而改善混凝土的黏度和流动性。

4.减水性石灰可以作为减水剂使用,从而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和水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粉煤灰与石灰同时添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粉煤灰和石灰同时添加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粉煤灰和石灰中的硅酸铝酸盐等物质可以与水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较强的水化硬化产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耐久性粉煤灰和石灰同时添加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和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煤灰细度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检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颗粒粗细程度,作为评定粉煤灰质量的依据之一。

二、适用范围
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试验和试验结果判定。

三、引用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四、检验仪器设备
1.试验筛:由圆形筛框和筛网组成,分负压筛、水筛和手工筛三种,负压筛和水筛的结构尺寸见图1和图2,手工筛的结构参见《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1-1997),其中筛框高度为50mm、筛子的直径为150 mm。

筛网应紧绷在筛框上,筛网和筛框接触处应用防水胶密封,防止水泥颗粒嵌入。

图1 负压筛示意图(单位:mm)图2 水筛(单位:mm)
1-筛网;2-筛框1-筛网;2-筛框
2.负压筛析仪:筛座、负压筛、负压源及吸尘器组成,其中筛座由转速为30±2r/min 的喷气嘴、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等构成,如图3所示。

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 Pa~6000Pa。

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 mm~8mm。

负压源和吸尘器由功率≥600W的工业吸尘器和小型收尘筒组成。

图3 负压筛析仪筛座示意图(单位:mm )
1-喷气嘴;2-微电机;3-控制板开口;4-负压表接口;5-负压源及吸尖器接口;6-壳体
3.水筛架和喷头:水筛架 上筛座内径为140mm 。

4.天平:最大称量为1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

五、样品描述
粉煤灰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处理方法按GB/T 12573-2008第8条进行。

六、现场测试程序
1. 试验步骤
2.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

3. 称取试样约10g ,准确至0.01g ,倒入45um 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
盖。

4.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 ,开始筛析。

5.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 ~6000Pa 。

若负压小于4000Pa ,则应
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6.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7. 3min 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
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 ~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

七、测试结果报告
45um 方孔筛筛余按式(A.1)计算
F =%1001
G
G 式中:
F ——45um 方孔筛筛余,单位为百分数(%);
G1——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
G ——称取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

计算至0.1%。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等级标准样品,按现场测试程序步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K =
m
m 0
K ——筛网校正系数;
M 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 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粉煤灰抗压强度比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二、适用范围
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三、引用标准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四、检验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主要由主机、搅拌叶和搅拌锅组成,如图1所示,符合《水泥净浆搅
拌机》(JC/T729-2005)的要求。

图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天平、振实台或震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GB/T17671—1999规定。

五、样品描述
1.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2.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中国ISO标准砂。

3.水:洁净的饮用水。

六、现场测试程序
1.胶砂配比按表D.1。

表D.1
2. 将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分别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试体成型和养护。

3. 试体养护至28天,按GB/T17671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

七、测试结果报告
活性指数按式(B.1)计算:
H 28=
1000
R R
式中:
H 28——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
R ——试验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R 0——对比胶砂28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

计算至1%。

注:对比胶砂28d 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粉煤灰需水量比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用于评定粉煤灰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三、引用标准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T2419
四、检验仪器设备
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图1 水泥净浆搅拌机
2.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g 。

3. 流动度跳桌:符合GB/T2419规定。

B.6 结果计算
需水量比按式(B.1)计算:
X =
100125
1
L 式中:
X ——需水量比,单位为百分数(%);
L 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 ); G ——对比胶砂的加水量, 单位为毫升(mL )。

计算至1%。

五、样品描述
1.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2. 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 ~1.0mm 的中级砂。

3. 水:洁净的饮用水。

六、现场测试程序
1. 胶砂配比按表B.1。

表B.1
2. 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3. 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mm ~140mm 范围内,记
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 或大于140mm 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为止。

七、测试结果报告
需水量比按式(C.1)计算:
X =
100125
1
L 式中:
X ——需水量比,单位为百分数(%);
L 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 时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 ); G ——对比胶砂的加水量, 单位为毫升(mL )。

计算至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