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集及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 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生产过程。
()2.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
()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 “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是社会组织基本职能之一。
()5. 生产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6. 生产运作是使一定的原材料转化为一定的有形产品。
()7. 运输公司属于顾客参与的服务生产。
()8. 生产是指一切有形产品的生产()9.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永远是质量、成本、交货期。
()10. 企业的三项基本职能是市场营销、生产与运作和人力资源。
()11. 生产运作是社会组织的唯一职能。
()二、单项选择题1. 生产与运营活动是( )。
A.投入资源要素 B.产出最终产品C.投入—变换—产出过程 D.信息反馈与管理提升过程2. 输入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生产对象B. 生产信息C. 劳动力D. 生产资金3. 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是( )。
A. 品种B. 交货期C. 价格D. 质量4. 在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中,与企业相互依赖,已被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A. 零售商B. 供应商C. 生产对象D. 用户5. 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立足点是( )。
A. 市场导向B. 市场需求C. 企业需求D. 竞争需求6. 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 B.设置的管理 C.运行的管理 D.机制的管理7. 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 )。
A. 营销环节B. 生产运作环节 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8. 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 )。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1)《Management Science》杂志
(2)《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杂志
(3)《预测》杂志
(4)《管理世界》杂志
(5)《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6)《管理科学学报》杂志
(6)美国运营管理协会(/)
七、课程结构导航与学习建议
『基本要求』
1、识记:排序;派工;赶工;流水型作业。
2、领会:流水作业排序特征和意义。
3、简单应用:能运用SPT规则、EDD规则、Johnson-Bellman法进行作业排序。
4、综合应用:能运用作业排序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关键知识』
单台设备的排序;两台设备的排序。
『重点』
SPT规则;EDD规则;Johnson-Bellman法。
2%
综合生产计划及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5%
4%
第八章库存管理划
库存管理概述
3%
单周期库存问题
2%
多周期库存问题
5%
3%
第九章物料需求计划
MRP概述
1%
MRP系统
2%
MRP的计算过程
3%
第十章作业排序
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2%
流水型作业的排序问题
2%
第十一章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1%
网络计划技术
2%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难点』
Johnson-Bellman法。
第十一章项目计划管理
『知识点』
项目的定义;项目管理的目标和内容;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网络计划方法含义和优点;箭线型网络图的绘制;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的目标和内容;网络图的要素和种类。
市场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市场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如何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和生产计划,使得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不浪费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预测是指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量和趋势进行预测和估计。
准确的市场需求预测,能够有效的避免因预测失误带来的业务损失,同时使生产计划和产品研发更加科学、高效。
如何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需求预测首先需要了解市场的变化,包括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因素。
对于消费者需求,可以通过对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反应。
对于市场竞争,可以通过对同行业企业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市场占有率、产品差异和定价战略,从而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
同时,政策法规因素的变化也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以便在生产和销售中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经营活动。
市场需求预测的方法市场需求预测常见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分析现有数据、趋势分析等。
问卷调查是为了获取客户反馈而进行的一种单向交流机制,适合用于获取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度等信息。
分析现有数据是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和预测数据去判断市场需求。
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可以发掘出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进而指导生产计划的制定。
趋势分析是通过对市场趋势的把握,从而预测市场需求。
趋势分析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参数,推断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是在市场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生产规模、生产周期等方面的制定。
生产计划应符合市场需求,遵循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成本优化,充分考虑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如何制定生产计划?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合理规划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制定生产计划;其次,制定生产流程和计划,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生产效率的高指数;最后,制定保质保量的品质标准,保证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生产运作管理考点

生产运作管理考点第三章需求预测一、判断题1.时间顺序预测模型就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
()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必须精确。
()3.预测协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作出规划,同时也协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应用领域作出计划。
()4.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范围的缩短而提高。
()5.德尔菲法就是使专家在一起探讨,以获得共识的方法。
()6.当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时,取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则对实际变化的响应就越灵敏。
()7.直观移动平均法实际上就是给每个数据分配成正比的权重。
()8.指数光滑法也就是一种平均值移动平均法。
()9.平滑系数取0.1,比取0.3能使预测值更快地反映外部需求的变化。
()10.mad等于mse的平方根。
()11.稳定性不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于受到随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12.积极响应性不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于受到随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13.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系数α越大,则预测的响应性越好。
()14.平均绝对偏差(mad)可以衡量预测值的无偏性。
()15.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优点是对近期数据给予更多的重视。
()16.市场调查预测属于定量预测方法。
()17.用一次指数光滑法预测,光滑系数α越大,则预测的稳定性越不好。
()18.预测精度高,经营成本低,因此企业应当崇尚100%的预测精度。
()19.按直观移动平均法预测,移动平均值的时间段越短,预测的稳定性越不好。
()20.市场需求呈现出某种趋势,不必使用移动平均法展开预测。
()21.移动平均值可以分成直观移动平均值和平均值移动平均值。
()22.本期预测值=光滑系数×(上期实际需求量-上期预测值)就是指数光滑法计算公式。
()23.因果关系预测法也表示重回预测法。
()24.一般而言,预测的准确度与预测期长短具有反向关系,预测期越长预测结果的准确度越低。
()25.市场调查预测法,就是以专家为索要信息的对象,获得必要的市场信息。
生产计划预测

预测值同简单移动 平均所选的时段长n有 关,具有滞后性。n越 大,对干扰的敏感性越 低,预测的稳定性越好 ,滞后性越强,响应性 就越差。
简单移动平均法 对数据不分远近,同样 对待。为了反映最近的 趋势,可采用加权移动 平均。
第三节 定量预测方法
二、时间序列平滑模型
2、加权移动平均(Weighted moving average)
新的预测值=旧的预测值+ (实际值-旧预测值)
公式与变数
Ft Ft1 ( At1 Ft1)
指数平滑法给予近期资料较重的权重,历史资料则权重
较轻。 n与α 值间的关系如下:
2
n 1
指数平滑法简例(1)
使用α =0.1、0.2 和0.3 预测下列资料,得到下面结果, 以第10周作为运算范例
4、经常使用于预测时间幅度长的技术预测
二、其他方法
1、部门主管集体讨论法 2、用户调查法 3、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 (略、自学)
第三节 定量预测方法
假设:过去存在的变量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今后仍存在并 继续发挥作用。
一、时间序列: 1、概念:按一定时间间隔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的数据构成的序列。 2、构成: 1)趋势成分:引起原因(人口的变动,经济的增长,技术的进步,生产
指数平滑法简例(2)
以MAD决策使用哪一种α值作为第18期的预测模式。
指数平滑法简例(3)
以上述简例可以得之并非α值越高,其预测值就会越准确。
指數平滑法與實際量比較圖
130 120
真实值
α =0.3
110
100
90
α =0.1
80
具有把实际资料平滑化的效果
70
第3章 需求预测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主讲人:熊小婷
第三章 需求预测
6.1 6.2 6.3 6.4 预测 定性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 预测误差与监控
预测的定义及分类
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计和推 测。 根据预测内容的不同,分为:经济预测、 技术预测、社会发展预测和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预测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预测、 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根据预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 定量预测。
需求管理的概念 需求管理是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衔接 市场、工厂、仓库和客户之间的桥梁。 需求管理需完成以下工作:
预测顾客需求、输入订单、进行产品决策 与顾客协商交货期、确认订单状态、订单 变更的沟通 确定需求的各种来源:包括服务性零部件
需求、内部需求、促销库存和其他渠道库存 需求
MAE
i 1
n
ei n
标准统计度量误差的几种形式
误差平方和SSE(Sum of Squared Error):预测误差平 方的和。
SSE ei 2
i 1
n
平均平方误差MSE(Mean Squared Error):预测误差平 n 2 方的和的平均值 ei
MSE
i 1
MAPE
i 1
PEi n
n
ˆ Yi Y i 1 Yi
n
n
*100
i i
标准统计度量误差的几种形式
平均预测误差ME(Mean Error):预测误差的
和的平均值。
ei
n
ME
i 1
生产计划与需求预测

生产计划与需求预测概述生产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优化资源利用。
而需求预测则是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生产计划与需求预测相互关联,通过有效的需求预测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步骤和考虑因素。
1. 了解市场需求生产计划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市场需求,即了解产品的需求量、需求周期和需求变化趋势。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和销售记录等方式来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
2. 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开发开始到产品退市的整个过程。
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计划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
例如,在产品推出初期,需求可能会逐渐增长,需要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在产品成熟期后,需求可能会逐渐下降,需要适当减少生产量。
3. 评估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评估现有资源和生产能力是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企业需要了解自己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评估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资源调整或优化。
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生命周期和现有资源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生产周期、生产数量和生产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的生产计划应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风险。
需求预测的方法需求预测是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准确的需求预测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需求预测方法。
1. 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场需求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市场分析等方式,结合自身经验和直观感受,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定性分析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主观性较强,准确度有限。
需求预测PPT课件

预测模型
当年和未来三年的预测数据
11
1、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的概念及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调研总体中抽选出一部分要 素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抽样 所得结果推断总体的调查活动 抽样调查克服了普查的缺点,克服了重点调 查、典型调查的主观性,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和科学性
12
抽样技术
从字面上看,从总体中抽选一部分 进行调查的方法都是抽样调查
共和党人兰德与之竞争下一界总统。美国《文学 摘要》杂志对240万人进行了调查,预测兰德将 当选。当时刚刚起步的盖洛普公司对5万人进行 了调查,认为罗斯福将当选。结果是:
调查机构 罗斯福得票率
《文学摘要》
43%
盖洛普公司
56%
实际选举结果 62%
兰德得票率
57% 44%
38%
17
《文学摘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2
问卷设计技术 1.问卷设计的目标 2.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是否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 是否考虑到应答的需要 - 是否考虑到编辑和数据处理的需要
23
问卷是否考虑到应答的需要
一份合格的问卷应该简洁、有趣、具有 逻辑性且问题明确
一份合格的问卷不仅要考虑主题和受访 者的类型,还要考虑访问的的环境和问 卷的长度
平均个人月收入≥3000元
15
调查中发现
1、某人正常月收入为2,000元,但今年获一笔一 次性奖金为12,000元。经折算,月均收入达 到3,000元,是否可作为调查对象?
2、某人本月刚刚开始戒烟,戒烟之前每天吸烟10 支以上,此次戒烟能否坚持下去还不一定。他 是否可作为调查对象?
16
例2:1936年,罗斯福任美国总统第一任期届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的稳定性和响 应性
稳定性:是指抗拒随机干扰,反应稳定需求的能力。稳定性 好的预测方法有利于消除或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适用于 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的预测问题。
响应性:是指迅速反映需求变化的能力。响应性好的预测方 法能及时跟上实际需求的变化,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 的预测问题。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图3-1德尔菲法实施程序
选择 专家
确定 调查 内容 表格
函询 调查
综合 分析
专家 意见
预测报告
反复2~3次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Customer surveys
当对新产品或缺乏销售记录的产品需求进行预测时, 常采用此方法,对现实或潜在客户进行调查,了解用户 对产品及特性的期望,再考虑本企业的可能市场占有率, 对各种信息综合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预测结果。
制定生产计划需要了解市场对产品和服务 的需求,因此,通过市场调查对需求进行科学 预测是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之基础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一 预测
指在具有大量资料和进行调研的基 础上,通过定性的概率分析和定量的科 学计算,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预计或 推测。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需求预测:
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对某产品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 企业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主要侧重于预测产品 数量。 预测是企业经营决策、安排生产计划的前提,尤其 对于备货型生产企业(MTS)。 Forecasting is the process of predicting the future, All business decision and planning are based on a forecast.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Jury of executive opinion
召集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研发等各部门主管开会 讨论,与会人员发表意见,提出预测值,后由召集人按照某 种方法对所有单个的预测值进行综合处理,即得预测结果。
优点: 简单易行; 无需准备和统计历史资料; 汇集了各主管得经验和判断; 若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此法较有效。 缺点: 由于是各主管的主观意见,故预测结果缺乏严格的科学性; 与会人员之间容易相互影响; 因预测是集体讨论的结果,故无人对其正确性负责。
举例:某电子音响器材公司SONY牌单放机的逐月销量参 见下表,取n=3和n=4,试用简单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结 果
n越大,预测 的稳定性高, 但响应性差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加权移动平均法预 测结果
近期权重大, 预测的稳定 性就越差,
但响应性越 高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则有预测公式
Yt+T=at+btT
(4)
其中:
(5)
(6)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例3-1某商品连续12月需求量如表1,试用二次移动 平均法预测 5个月后的市场需求量(令N=5) 解: 已知 t=12, N=5,T=5
求5个月后的市场需求量,即求Y12+5 分别计算一次移动平均值Mt[1]和二次移动平均 值Mt[2]。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 计划
2020/12/8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主要内容
预测的一般程序及常用的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 生产计划的层次结构及制定方法、生产能力需求分析 与规划。
重点与难点
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
学习方法
习题+案例分析讨论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The Delphi method
又称:专家调查法,具体方法: ① 选定预测目标(问题)和预测专家; ② 征询专家意见; ③ 综合、整理和归纳专家意见,并反馈进一步征询意
见; ④ 如此反复,直至专家们意见趋于一致,方可作为预
测结果。
三原则: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Causal Forecasting)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时间序列模型细分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Time Series Methods)
❖时间序列平滑预测
❖移动平均法 (moving average)
(Time Series Stationary)
❖指数平滑法
(exponential smoothing)
11 11.36 12.01 13.55 14.32 15.05 15.51 16.12 15.81 15.11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根据公式St[1]=α xt-1 + (1- α)xt-1 St[2]=α St-1[1] + (1- α) St-1[2]
S2[1]=11
S3[1]=α x2+ (1- α)S2[1]=0.6×12+0.4×11=11.6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
由计算可知 由公式(2)、(3)计算
-
由公式(1)可得6个月后产品销售量的预测值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课堂练习
某公司去年12个月的盈利数据如下:
月
1
2
3
4
5
6
盈利 51.3 35.7 27.9 32.3 48.2 54.6
月
7
8
9
10
11
12
盈利 52.0 47.5 42.3 45.8 43.9 47.2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二 预测的分类
按预测内容 经济预测(economic forecasts) 技术预测(technological forecasts) 需求预测(demand forecasts) 按预测时间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按主客观因素 定性预测方法 (Subjective Forecasting Methods) 定量预测方法 (Objective Forecasting Methods)
❖时间序列分解预测
(Time Series decomposition)
❖乘法模型 (Multiplicative model)
❖加法模型
(Additive model)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间间 隔和事件 发生的先 后顺序排 列起来的 数据构成 序列。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销售人员意见汇集法
发挥基层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由各地区的销售人员根据其个 人判断给出预测,汇总、综合后形成整个企业的预测结果。
优点: 预测值很容易按地区、分支机构、销售人员、产品分开; 由于取样较多,预测结果较具稳定性; 由于销售人员的意见受到了重视,增加了其销售信心;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表1
周期数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需求xt(千吨) 50 50 53 56 59 62 65 68 71 74 77 80
Mt[1]
Mt[2]
53.6
56.0
59.0
62.0
65.0
68.0
59.1
71.0
62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根据公式(5)、(6)有
为计算方便,一般取初始预测值=初始实际值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2)二次指数平滑法
记t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xt为St[1] ,记二次 指数平滑值为St[2] ,则有公式
-1
同时设线性变化规律
-1
(1)
(2)
(3)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例 3-2 某公司最近12个月产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试 用二次指数平滑预测6个月后产品的销售量(α=0.6)。
S3[2]=11
S4[1]=α x3+ (1- α)S3[1]=0.6×13+0.4×11.6=12.44
S4[2]=α S3[1]+ (1- α)S3[2]=0.6×11.6+0.4×11=11.36
S12[1]=α x11+ (1- α)S11[1]=0.6×16+0.4×14.64=15.46 S12[2]=α S11[1]+ (1- α)S11[2]=0.6×14.64+0.4×15.81=15.11
需求预测决定企业的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规划
用到什么?
市预测场要潜客在户什合么同?
1 企业主生产计划 MPS
物料需求计划MRP
4 能力需求计划 CRP
生产什么? 已有什么?
采购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需求预测
需求预 测 Forecasting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第一节 生产计划的前期准备—— 需求(市场)预测
定量预测方法
Objective-derived from analysis of data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Time Series Analysis) ❖因果预测(Causal)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预测的方法
(一)定性预测
基于估计和评价的主观判断
(二)定量预测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少 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需求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偏重于数量方面的分析 重视预测对象的变化程度
缺点: 带有销售人员的主观偏见; 受地区局部性的影响,预测结果不容易正确; 当预测结果作为销售人员未来的销售目标时,预测值易被低估; 当预测涉及紧俏商品时,预测值易被高估。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生产计划
(二)定量预测
定量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Time Series Analysis)
❖因果预测
at=2×71-62=80
根据公式 (4)
Yt+T=at+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