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多功能门铃)(1)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音乐门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音乐门铃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仍按三人一组进行,可以在以下两个设计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设计,要求设计系统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以及相关的电路。

通过现有电子元件和通用板进行实际制作。

课程设计的成绩将由实际电路测试效果决定。

一、名称:音乐门铃二、实验设备(1)焊接工具(2)万用表(3)示波器(4)信号发生器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掌握实际元件的用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提高对电子电路的仿真、设计、调试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础中所学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等知识,结合实际集成功率放大芯片、集成数字器芯片,设计一个可以输出简单旋律的音乐门铃,参考系统框图如下:四、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设计能通过按键自动输出一段简单音乐旋律的音乐门铃电路,其具体旋律可以自行确定。

要求输出时间大于10秒,并且所需直流电源须自行设计。

延时产生可使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也可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或比较器构成,功率放大电路可使用LM386或者TDA2030,其他电路根据具体设计确定。

要求,电路简洁,输出音乐旋律清晰,噪声小,延时效果明显。

另外,电源中所需变压器由模拟实验箱提供。

五、实验步骤(1)分析实验题目,确定系统总体方案;(2)细化系统总体方案,确定实现每一模块拟采用的电路方案;(3)根据现有芯片类型确定电路采用的芯片,并查阅相关芯片的使用方法;(4)采用Multisim对每一部分的电路方案进行仿真;(5)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搭建电路实现实验要求,测试分析结果;(6)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结果、收获进行总结。

六、实验元件清单七、设计提示(1)可通过555产生延时,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

(2)可充分利用模拟开关CD4052配合555电路产生不同频率的音阶。

(3)可利用计数器74LS161按顺序反复选择CD4052的输出达到输出音乐节奏的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普通门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智能门铃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智能门铃系统。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需求(1)远程监控: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远程监控门铃周围的环境。

(2)语音通话:能够实现与访客的远程语音通话,方便与访客进行交流。

(3)智能识别:能够通过人脸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访客的智能识别,确保安全性。

2.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借助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实现拍摄和传输图像、语音的功能。

(2)软件设计:通过编程实现图像处理、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功能。

使用C语言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三、系统实现过程1.搭建硬件平台(1)选择并搭建适合的硬件平台,包括单片机、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2)连接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实现图像处理(1)采集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门铃周围环境的图像。

(2)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等。

(3)图像传输: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3.实现语音通话(1)采集语音:通过语音模块采集访客的语音。

(2)语音处理: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的压缩和编码。

(3)语音传输:将处理后的语音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4.实现智能识别(1)人脸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人脸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2)语音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语音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5.系统调试与测试(1)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整体系统联调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经过系统设计与实现,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智能门铃系统。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该电路采用的是一个多功
能可编程的电子组件,单片机(MCU),以及一些电源安装组件、及一些
基本的电路元器件。

1.首先,施工方应确定要安装的电路的功能,以及其所涉及到的元器件,以便确定所需组件的规格和数量。

2.确定元器件后,可以开始电路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硬件设计:
a.从电源开始,选择合适的电源,例如市电220V或者其他电源,然
后将电源通过继电器控制按钮与电路连接。

b.接下来主要是MCU电路部分,使用Atmel89C2051系列型号的MCU,便于编程和使用,并且可以连接两个按钮,一个用于开门铃,另一个用于
关闭,读取键盘数据,或者控制播放音乐文件等。

此外,还可以连接一些
外部控制组件,如数码显示器,音频模块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c.最后,可以选择一些用于接收和发射门铃声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让用户收到门铃声音,从而实现开门的功能。

(2)软件设计:
a.使用单片机(MCU)提供的软件开发软件,可以轻松设计出一个叮
咚门铃程序,实现在按钮按下后播放叮咚音乐。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多功能门铃)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多功能门铃)

题目___ 多功能门铃____ ___班级_____ _10机设4班___ ___学号___ 201010310435______姓名_____ _马侦___________指导______ 王老师__________时间____ _2012年6月6日__ 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门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3、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3.1、声音报警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3.2、音频放大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3.3、红橙绿闪光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4、夜间照明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65、单刀双掷开关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7、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8、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0、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1)总体方案本文作品设计的是集夜间照明、门铃、声音报警、闪光报警、盲人信号指示于一体的多功能门铃。

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课程设计

电子门铃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电子门铃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组成、传感器功能等。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了解其在电子门铃中的作用。

3. 学生能解释并计算电子门铃中涉及的简单电路计算,如电流、电压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并调试电子门铃电路,解决常见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分析电子门铃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门铃基础知识:-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

- 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蜂鸣器等。

- 电子门铃工作原理: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声音输出。

2. 电子门铃电路设计:- 电路图绘制:使用相应的符号表示电子元件,绘制电子门铃电路图。

- 元器件选型: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 电路搭建:按照电路图,连接电子元件,搭建电子门铃电路。

3. 电子门铃制作与调试:- 动手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电子门铃的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 故障排查:分析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学会解决问题。

电子课程设计门铃

电子课程设计门铃

电子课程设计门铃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组成原理,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功能和应用,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元件设计并制作电子门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门铃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各种电子元件在门铃电路中的作用。

2.电子门铃的设计方法:讲解电子门铃的设计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和焊接等。

3.电子门铃的制作与调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调试电子门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课堂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电子门铃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动手制作电子门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电子门铃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门铃设计与制作教程,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持。

2.参考书:电子元件手册,为学生提供元件选型的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电子门铃的的操作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演示。

4.实验设备:电子实验箱、电路板、电子元件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模电课程设计电子门铃

模电课程设计电子门铃

模电课程设计电子门铃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包括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等模电知识;2. 使学生掌握电子门铃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了解各元件的功能及电路连接方式;3. 引导学生掌握电子门铃制作过程中的调试与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子门铃的制作;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调试技巧;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项目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制作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模电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既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兼顾了实践技能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门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1)电子门铃工作原理:介绍振荡器、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2)电子元件识别:讲解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及符号;(3)电路图绘制:学习并掌握电子门铃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实践操作:(1)电子门铃制作:按照电路图,独立完成电子门铃的组装与焊接;(2)调试与检测: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子门铃进行调试与检测;(3)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掌握相应的排除方法。

3. 教学大纲:(1)第一课时:电子门铃工作原理及元件识别;(2)第二课时:电路图绘制与元件功能讲解;(3)第三课时:电子门铃制作与焊接技巧;(4)第四课时:调试与检测,故障分析与排除;(5)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引言:门铃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设备之一,它用来通知住户有人来访或有包裹送达。

传统的门铃设计多采用电磁铁和按钮的组合,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便携、线路结构复杂和功耗较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名为“叮咚门铃”的电子门铃,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便携性强、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一、电路方案本设计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安装在门口,接收器则放在屋内。

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发射器将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则发出声音或者震动来通知住户。

二、发射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发射器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发射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声音生成电路发射器使用一个微型音频芯片作为声音生成电路,其输入接口通过一个开关按钮连接到门铃按钮上。

当按下门铃按钮时,音频芯片会发出一个特定的音频信号。

3.无线通信电路发射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通信,该模块具有一定的发送功率和信号范围。

其输入接口通过音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

三、接收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接收器同样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无线接收电路接收器使用一个无线接收模块来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射频信号,该模块具有一定的接收范围。

其输出接口连接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声音输出电路接收器使用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以便能够输出更清晰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一个扬声器连接,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

四、电路的调试和测试1.制作和连接电路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板制作出来,并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各个元器件。

2.电源测试测试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池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时间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2、门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3、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3.1、声音报警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3.2、音频放大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3.3、红橙绿闪光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4、夜间照明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65、单刀双掷开关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7、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8、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0、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1)总体方案本文作品设计的是集夜间照明、门铃、声音报警、闪光报警、盲人信号指示于一体的多功能门铃。

电路设计的框架图如下,由4大部分构成。

分别为:①门铃电路部分、②报警电路部分(包括声音报警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红橙绿闪光报警)、③夜间照明电路部分、④单刀双掷控制部分。

实践思路:门铃电路和报警电路是由555芯片构成,报警电路通过断电反馈报警信号。

当有人来访时,出于礼貌,先按门铃。

若长按后没人,则来访者一般都会离开,除非来访者有不好的意图,强行进入以致触断导线反馈报警信号,引发报警器报警,并且闪光灯会连续闪烁,给来访者造成心理威慑。

我把两个电路糅合在一起,使其具有两个电路的所有功能,另外,还可夜间照明,功能很多。

(2)原理说明简易的工作原理说明用下图表示,在后面还会分块对每个电路部分的详细原理进行说明。

图2 简易原理说明图如下:①电路图:本电路也由555与相关器件以及音频放大电路构成,如图:②工作原理:SA为门上的按钮开关,平时处于断开状态。

在SA断开情况下,555的4脚呈低电位,使555处于强制复位状态,3脚输出呈低电位。

当有人按压SA后,电源VDD通过SA,D1对C5快速冲电至VDD,555的4脚为高电位,555振荡器起振。

=1.44/(R2+2R4)C1。

f约为1230HZ,扬声器发出“叮”声,而SA按过后,fc5充电回路为VDD→R2→R4→C1。

时间常数加大,放电时间常数仍为R3C2,此时fc1=1.44/(R2+2R4)C1。

μ得f约为680HZ发出“咚”声,即所谓的“叮咚”。

放电中C5电压变低,当降至0.4v以下后,555处于强制复位状态,即停振。

③电器元件参数:(共13个)1、1N4148型号二极管两个,分别标号D1、D22、电阻4个,R1=R2=10K,R4=5.6K,R16=150K3、电容3个,C5=100μ,C1=0.1μ,C2=0.01μ4、6V直流电源一个5、内阻0.5W/8Ω扬声器一个、单刀单掷开关一个、IC555芯片一个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1、当有客人来访是,可以作为声音信号提示器,示意主人来开门。

2、当门非正常打开时,可以作为警报扬声器,给不法分子以警告和威慑。

3.1声音报警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①电路图:该电路由断线导线和音响发生器以及音频放大器组成,如图:②工作原理:电子开关由T3,R10和T2和R7组成。

T1采用光敏三极管3DU系列器件,将其置于门顶。

光线正常的情况下。

T3呈低阻状态,T2处于正偏置状态饱和而导通,其管压降只有0.3V左右,使IC(555)的4脚处于强制复位状态,即静止状态。

当光线被挡之后。

因无光线照射,T3转呈高阻状态或截止状态,T2无正偏电压而截止,555的4脚转呈高电位,解除了复位状态而起振。

555和R8,R9和C6等组成一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它的振荡频率为发发f=1.44/(R8+2R9)C6,图示参数是按1000HZ设计的(实际为1000.8HZ)。

555输出的振荡方波,使发光二极管LED闪烁发光,并经LM386放大,驱动喇叭B发出标准的1000HZ音频信号。

告诫用户来者不善.③电器元件参数:(共11个)1、T3选用3DU5,T1选用90142、R7=30K、R8=36K、R9=200K、R10=820K、R11=120Ω3、C4=0.01μ、C6=3300μ、发光二极管和IC555各一个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本电路只有在门在正常开启时候响应,通过声音和闪光2种方式警告不法入门者。

3.2 音频放大电路①电路图:通过LM386组成简单的音频功率放大报警电路,其电路如下②工作原理:用LM386组成的OTL功放电路如上图所示,信号从3脚同相输入端输入,从5脚经耦合电容(200μF)输出。

图中,5脚所接容量为20μF 的电容为去耦滤波电容。

1脚与8脚所接电容、电阻是用于调节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电容取值为10μF,电阻R在0~20kΩ范围内取值;改变电阻值,可使集成功放的电压放大倍数在20~200之间变化,R 值越小,电压增益越大。

当需要高增益时,可取R=1,只将一只10μF电容接在4脚与7脚之间即可。

输出端5脚所接10Ω电阻和0.1μF电容组成容性校正网络,以抵消负载中的感抗分量,防止电路自激,有时也可省去不用。

该电路如用作音频的功放电路,输入端接前置放大电路。

③电器元件参数:(共8个元件)1、T2选用LM3862、R3=10K、10Ω和20K电阻一个3、C7=200μ、C3=0.1μ、10μ一个4、0.5W/8Ω扬声器一个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将信号放大,增大其功率使得扬声器发声,提醒主人有客人来,或者来者不善。

3.3红橙绿闪光报警电路①电路图:NE556三色闪光饰电路图如下:②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路由556和一个双芯发光管组成,IC的左半部与R1,R2,C2等组成频率约为2HZ的多谐振荡器;IC的右半部分与R4,R5,C2等组成约为0.5HZ的多谐振荡器,输出端5,9脚分别驱动红,绿色二极管发光。

结果有红,橙,绿三色光点闪烁,光彩夺目。

③ 电器元件参数:(共8个元件)1、NE556芯片一个、发光二极管2个2、电容:C1=10μ、C2=22μ(工作电压16V)3、电阻:R1=R4=10K、R2=360K、R3=R6=1K、R5=180K、R7=330K4、6V直流电源一个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当有人非正常进入门内使,电路断路,警报灯在上面电路的控制下不断闪烁,形成红橙绿三种颜色,起到警示作用。

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4、夜间照明电路①电路图:夜间照明电路的电路图如下:②工作原理:本电路原理比较难简单,当无光照时,光敏电阻相当于绝缘体,电压降几乎全部落在光敏电阻上面,使得基极电位低于集电极电位,PN节反向偏置,电流导通,小灯泡发光照明;当有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基极电位较高,PN节正向偏置,电流不导通,小灯泡不亮。

③电器元件参数:(共4个元件)1、三极管一个2、光敏电阻一个,普通电阻2个,与灯泡串联的100欧姆,另一个20K欧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用于在光线较暗的时候给人照亮。

5、单刀双掷开关控制①原理图:②原理说明:1、当主人从外面回来时,开关处于接通状态,警报器处于警戒状态,主人用钥匙开门时,左端开关从A打到C,警报器解除,可以正常进入。

进入后将右端开关由B打到D,警报器再次接通,继续工作。

2、当有客人来时,主人从里面手动将开关由D打到B,警报解除,让客人进来后再次将开关由B打到D,警报器再次处于警戒状态。

3、当有人以非正常的手段进入室内时,警报器工作原理根据上文中警报电路部分来工作。

③原件清单:(共2个)单刀双掷开关2个,导线若干④在整体电路中的作用:主要用于手动控制,只有主人可以解除警报,这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起到警戒作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机电学院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本文中的电路主要是通过将传统的门铃电路和报警电路以及感光照明电路糅合在一起。

实际上本文中的6个小块电路可以划分成3大块:第一大块,普通的门铃电路;第二大块,音频报警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红橙绿三色闪光电路,单刀双掷控制电路;第三块,夜间照明部分。

第一块:普通门铃电路。

通过来访者手动按门铃,单刀单掷开关接通,扬声器在门铃电路的激发下发出声音,事宜主人来开门,具体的电路原理可以参看上文中的门铃电路一块。

第二块:报警电路部分。

分成4小块,其中声音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音频放大报警电路和闪光报警电路为一部分;单刀双掷开关为一部分。

第一小部分用于当门被非正常打开时,此时,通过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来增大扬声器功率,从而增大扬声器的声音,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NE556芯片控制的红橙绿三色闪光电路(其实是红和绿的交替发光)来进一步警示坏人。

而单刀双掷开关则是有主人控制的另一电路,增加了这一装置之后,报警信号的激发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不会因为分不清来着是敌是友而盲目的发出警报,从而增加了电路的可控性。

第三块:夜间照明电路部分。

此部分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光敏电阻无光照电阻很大,有光照时电阻相对减小很多的特性,从而改变三极管基极电压,使得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PN结可以通过光来控制其正向或者反向偏置,从而控制电路的开路与导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