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综合问题
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F
(1)对A分析:
mgt mv mv0
mg(l
s)
1 2
mv2
1 2
mv02
(2)对B分析: (F mg)t Mv
(F mg)s 1 Mv2
(3)对系统分析:
2
Fs
mgl
1 (M 2
m)v2
1 2
mv02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运动状态及运动状 态变化过程。
V0
A B
F
VA B
F
解:
A
v0
F
B
s
v
AF B
(1)对A分析: (F mg)t mv mv0
(F
mg)(l
s)
1 2
mv2
1 2
mv02
(2)对B分析: mgt Mv mgs 1 Mv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对系统分析:
F (l
s)
mgl
1 (M 2
m)v2
1 2
mv02
解: A v0
B
F
s
v
A
B
A
BB
V0
A
V
B
Mv0 (M m)v
mgl
1 (M 2
m)v2
1 2
Mv02
A
V V0
V
V V0
B BB
B
A B
V0
ABA
A V0
V0
V0
AA
V A
VV00VV00
AB B B
V
A B
V
用能量的 观点列方程 时可以不涉及运动过 程中的细节,比牛顿 运动定律解题 更为方 便。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2)

专题训练——动量和能量(2)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那么( )A .前3 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B .前5 s 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C .在前5 s 内只有第1 s 末物体的动能最大D .在前5 s 内只有第5 s 末物体的速率最大2.质量为g k 1023⨯、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N 310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的最大速度是20m/sB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其速度为5m/s 时,加速度为6m/s 2C .汽车维持加速度2m/s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最多为10sD .汽车以加速度2m/s 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s 末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32kw3.如图甲所示,斜面AB 与水平面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质量相等的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物块,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 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时间后停止。
不计经过B 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B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C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物块a 比物块b 多4.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在另一端施加拉力F ,使重物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加速向上运动。
当重物上升高度为h 时,轻绳断开,不计一切摩擦,则( )A .重物从开始向上加速到轻绳断开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量为FhB .轻绳断开瞬间重物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F -mg )mg 2hC .重物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 .重物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Fh ﹢mgh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A 、B 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高三物理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

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1.(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kg 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m 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m 的41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 ′点相切。
现将一质量m=1.0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
取g=10m/2,求:(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 ′点的距离。
(3)若要使小物块最终能到达小车的最右端,则v 0要增大到多大?2.(19分)质量m A =3.0kg .长度L =0.70m .电量q =+4.0×10-5C 的导体板A 在足够大的绝缘水平面上,质量m B =1.0kg 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B 在导体板A 的左端,开始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滑动,当它们的速度减小到0v =3.0m/s 时,立即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 =1.0×105N/C 的匀强电场,此时A 的右端到竖直绝缘挡板的距离为S =2m ,此后A 、B 始终处在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假定A 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A 与B 之间(动摩擦因数1μ=0.25)及A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2μ=0.10)的最大静摩擦力均可认为等于其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1)刚施加匀强电场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大小?(2)导体板A 刚离开挡板时,A 的速度大小?(3)B 能否离开A ,若能,求B 刚离开A 时,B 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求B 距A 左端的最大距离。
3.(1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绝缘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的光滑板面上放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物块(可以视为质点),小车的质量与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m=7:1,物块距小车右端挡板距离为L ,小车的车长为L 0=1.5L ,现沿平行车身的方向加一电场强度为E 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而后与小车右端挡板相碰,若碰碰后小车速度的大小是滑块碰前速度大小的14,设小物块其与小车相碰过程中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7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7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基础篇一、单选题,共10小题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太空探测器常装配离子发动机,其基本原理是将被电离的原子从发动机尾部高速喷出,从而为探测器提供推力,若某探测器质量为490kg ,离子以30km/s 的速率(远大于探测器的飞行速率)向后喷出,流量为33.010g/s -⨯,则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为( )A .1.47NB .0.147NC .0.09ND .0.009N 2.(2022·陕西汉中·一模)陕西面食种类繁多,其中“刀削面”堪称一绝,从同一位置依次削出三个小面条,分别落在水面上A 、B 、C 三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小面条被削离面团后均水平飞出,假设三个小面条质量相等,从面条削离到落在水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小面条被削离时速度相等B .三个小面条动量的变化量相同C .落在A 点的小面条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D .落在C 点的小面条落在水面时重力的功率最大3.(2022·山东·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模)冬奥会冰壶比赛中所用的冰壶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如图(a )某队员将红壶推出,之后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
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中实线所示。
重力加速度g=10m/s 2。
则运动员由于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少了( )A.0.02B.0.012C.0.008D.0.006 4.(2022·北京·一模)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
图为一则安全警示广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
小明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设一个50 g鸡蛋从25楼的窗户自由落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3⨯,已知相邻楼层的高度差约为3 m,则该鸡蛋对地210s-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10 N B.102N C.103N D.104 N 5.(2022·重庆·模拟预测)如题图所示,水上飞行表演中,运动员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水带缓慢竖直送上来的水向下喷出,可以完成悬停、上升等各种动作。
2021高考物理统考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复习篇 专题2 第讲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建体系·知关联][析考情·明策略]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对动量及动量守恒的考查多为简单的选择题形式;而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性问题则以计算题形式命题,难度较大,常与曲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和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相联系。
素养呈现1。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2。
动量守恒的条件及动量守恒定律3.动力学、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素养落实1。
掌握与动量相关的概念及规律2.灵活应用解决碰撞类问题的方法3。
熟悉“三大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技巧考点1|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和动量定理(1)恒力的冲量可应用I=Ft直接求解,变力的冲量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定理求解,合外力的冲量可利用I=F合·t或I合=Δp求解。
(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典例1](2020·武汉二中阶段测试)运动员在水上做飞行运动表演,如图所示,他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竖直送上来的水反转180°后向下喷出,令自己悬停在空中。
已知运动员与装备的总质量为90 kg,两个喷嘴的直径均为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水的密度ρ=1。
0×103kg/m3,则喷嘴处喷水的速度大约为( )A.2.7 m/s B.5.4 m/sC.7。
6 m/s D.10。
8 m/s[题眼点拨] ①“悬停在空中”表明水向上的冲击力等于运动员与装备的总重力。
②“水反转180°”水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v。
B [两个喷嘴的横截面积均为S=错误!πd2,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每个喷嘴对水的作用力为F=错误!mg,取质量为Δm=ρSvΔt的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2Δmv,解得v=错误!≈5。
4 m/s,选项B正确.]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1)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时,要注意所选取的系统,注意区别系统内力与外力。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

v0 gt 6 m/s
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 总动量守恒: mBv0 (mA mB )v
绳子绷直瞬间,A、B系统获得的速度:v=2m/s
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A 的最大速度为2 m/s
mg
H
h
mg
H h tan
mB
gS
设改变后的摩擦因数为μ′ ,然后将A从P点释放,A恰好能与B再次碰上, 即A恰好滑到物块B位置时,速度减为零,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mgh mg h mgS tan
又据(2)的结论可知:
Wf
2 mgH 15
mg
H h
tan
,得: tan 9
W
1 2
mv22
1 2
mv12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
(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
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 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 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
解析
(3)t 时刻后 A 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 B 碰撞,碰撞前速度的大小 为 vA′,由动能定理有
21mAvA′2-12mAv2A=-μmAg(2l+sB)⑩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 7 m/s⑪ 故 A 与 B 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和 vB″,由动量守 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A(-vA′)=mAvA″+mBvB″⑫ 21mAvA′2=12mAvA″2+12mBvB″2⑬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板块模型》动量和能量综合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板块模型》动量和能量综合一、板块模型——同向快带慢1. (多选)(2021·四川乐山·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木板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 =2kg 的物体B 以水平速度v 0=3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上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4JB .长木板的质量为4kgC .长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mD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水平向右速度v 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车左端,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情景图中上图是初状态,下图是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刚好运动至小车另一端时的状态.下列情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其中B 、C 图都是可能的3. (多选)(2022·河北·模拟预测)质量为M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表面粗糙程度均匀,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水平速度0v 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块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的质量,木板获得的动能增大B .若物块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初速度0v ,木板获得的动能减小C .若物块不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质量,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时间变长D .若物块不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初速度0v ,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时间变短t Ov v 0 t 1 木板木块v 共4. (多选)(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 =3m 的木板,一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最左端,木板质量是滑块质量的3倍开始时,木板与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滑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滑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
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随滑块离左端距离x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B .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C .滑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的速度大小为1m/sD .滑块的初速度v 0的大小为3m/s5. 如图5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 的物块(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A .L B.3L 4C.L 4D.L 2二、板块模型——反向互相阻6. (多选)(改编)如图所示,一质量M =8.0kg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2.0kg 的小木块A 。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高考物理复习

(2)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到B点时速度v的大小; 答案 8 m/s
当小物块第一次回到B点时,设车和子弹的速度为v3,取水平向右为 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0+M)v1=(m0+M)v3+mv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2(m0+M)v12=12(m0+M)v32+12mv2 联立解得v3=2 m/s,v=8 m/s, 即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v=8 m/s.
1234
(2)从C球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
移动的距离;
答案
l 3
对A、B、C组成的系统,由人船模型规律可得mxC=2mxAB, xC+xAB=l 联立解得从 C 球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 移动 的距离为 xAB=3l .
1234
(3)C球向左摆动的最高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
⑩
设在M点轨道对物块的压力大小为FN,
则 FN+mg=mvRM2
⑪
由⑩⑪解得FN=(1- 2 )mg<0,假设不成立,即物块B不能到达M点.
(3)物块A由静止释放的高度h. 答案 1.8 m
物块A、B的碰撞为弹性正碰且质量相等,
碰撞后速度交换,则vA=v0=6 m/s ⑫
设物块A释放的高度为h,对下落过程,根
(3)求平板A在桌面上滑行的距离.
答案
3 8m
A、B碰撞后,A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对B有μmBg=mBaB 对A有μmBg+μ(mB+mA)g=mAaA 解得aA=6 m/s2,aB=2 m/s2 设经过时间t,两者共速,则有v=aBt=vA-aAt 解得 v=12 m/s,t=14 s 此过程中A向左运动距离 x1=vA+2 vt=2+2 12×14 m=1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