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教程[第一章语言学导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教程》中文笔记(完整)

语言学教程笔记第一章语言学导论语言的定义特征:从本质上将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分开的人类语言的区别性特点。
1. 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任意性是语言的核心特征。
例如,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本书读作 a /buk/,一支钢笔读作a /pe n/。
任意性具有不同层次:(1)语素音义关系的任意性。
(2)句法层面上的任意性。
(3)任意性和规约性。
2. 二层性:二层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特性,上层结构的单位由底层结构的元素构成,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话语的组成元素是本身不传达意义的语音,语音的唯一作用就是相互组合构成有意义的单位,比如词。
因为底层单位是无意的,而上层单位有明确的意义,所以我们把语音叫做底层单位,与词等上层单位相对。
二层性使语言拥有了一种强大的能产性。
3. 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指语言有制造无穷长句的潜力,这来源于语言的二层性和递归性。
利用二重性说话者可以通过组合基本语言单位,无止境地生成句子,大多数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或没有听过的。
4.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时间或观点。
因此我们可以提及孔子或北极,虽然前者已经去世两千五百五十多年而后者位置距我们非常之远。
语言使我们能够谈及已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事物。
移位性赋予人们的概括与抽象能力使人类受益无穷。
词在指称具体物体时,并不总是出现在即时、形象化的语境中。
他们通常为了体现指称含义而被使用。
5. 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 互换性: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元语言功能:我们的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
比如说,我可以用“书”指代一本书,也可以用“书这个词”来指代“书”这个词本身。
这使语言具有无限的自我反身性:人类可以谈论“说话”,也可以思考“思考"。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教程[第一章语言学导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语言学教程[第一章语言学导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476bb6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3.png)
语言学教程[第一章语言学导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语言学导论复习笔记Ⅰ.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以口头交流的任意的符号系统。
该定义揭示了语言的五个要素:系统,任意,口头,符号,人类。
Ⅱ.语言的定义特征语言的定义特征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其他动物交流系统的特点。
1.任意性二重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属性,底层结构是上层结构的组成成分,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二重性只存在于这样的系统之中,既有元素又有它们组合成的单位。
3.创造性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它能够使人造出和理解无穷的长句,其中很多句子是以前从未听过的。
4.移位性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事件和观点。
移位性赋予人们的概括和想象力使人类受益无穷。
5.文化传递性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互换性互换性是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Ⅲ.语言的起源1.圣经的记载语言是上帝的恩赐。
2.“汪汪”理论语言是模仿自然的声音,例如动物的叫声,如(鸭子)的刮刮声,嘎嘎声,布谷鸟的叫声。
3.“噗噗”理论语言起源于原始人共同劳动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哼哟声。
5.进化理论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过程,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Ⅳ.语言的功能1.信息功能语言用来陈述某件事情,提供信息或用作推理。
信息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一般出现在陈述句中。
2.人际功能人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人们由此建立和维持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3.施为功能语言的施为功能主要是用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例如在婚礼、判刑,为孩子祈福和在首航仪式上为船命名、诅咒敌人。
在这些言语行为中,语言通常是非常正式的,甚至是仪式化的。
4.感情功能语言的感情功能是语言最有用的功能之一,因为它在改变听者赞成或反对某人、某物的态度上作用非常关键。
5.寒暄功能寒暄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确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表达,例如俚语、玩笑、行话、礼节性的问候、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的转用等。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导言部分一、语言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五、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语言学分为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五、1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
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时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如现代汉语、当代英语)五、2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如汉语史)五、3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五、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
五、5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索绪尔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六、语言学流派: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在19世纪进入了系统的研究,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结构语言学的分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代表作《语言论》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一、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经济发达还是落后,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布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又是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也无法把思维表达出来。
(如普通话是汉民族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一、2语言同社会的联系:语言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人类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不同语言。
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
语言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题型:填空题10,20%;选择题10,20%;判断4,20%(3句话解释原因);简答3,18%(四句话作答);论述1,22%(1/4页纸作答)。
导论1、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言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观点,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5、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能找得到。
相反,如果大脑右半球受损,尽管能找到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找不到,能说出家的位置却找不到,这说明语言功能存在大脑左边。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条很好途径。
5、儿童语言的习得一定具有先天生理基础,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6、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之后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十二三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之一临界期的分工时间也是一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能指形式,形指意义,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通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
形式也叫能指,是符号的外壳,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因而形式具有物质性。
意义也叫所指,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现象事物。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没有本质上、自然属性上的必要联系,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家得·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来的。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导言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00541语言学习知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必备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内容

导言1.语言,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开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3.我国的传统语文学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第一章:语言的动能语言的功能主要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个方面。
语言的两个社会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互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L语言学在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历史比拟语言学的出现。
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4.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语言中的每个符号都可以跟别的符号组合,构成高一级结构。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
符号的组合是横向进行的,在线性序列上展开。
相同的符号成分, 如果线性序列不同,那么会形成不同的组合结果。
聚合关系某些语言符号或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可以互相替换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变。
这些符号彼此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具有聚合关系的成分自然的聚集成群,能够互相替换。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L音素、音位、音节的概念。
音素是人类语音从音质的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音位是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5.国际音标的转写。
汉语拼音里所有的声母,韵母以及调值。
6.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4,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是否受阻。
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
(2)发音器官紧张状况不同。
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局部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拟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
复习笔记
Ⅰ.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以口头交流的任意的符号系统。
该定义揭示了语言的五个要素:系统,任意,口头,符号,人类。
Ⅱ.语言的定义特征
语言的定义特征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其他动物交流系统的特点。
1.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的核心特征,是指符号的形式或者声音与意义之间没有逻辑或内在联系。
虽然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任意的,但也不是完全任意的。
一些词语,例如一些拟声词的发音与其意义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2.二重性
二重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这种属性,底层结构是上层结构的组成成分,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
二重性只存在于这样的系统之中,既有元素又有它们组合成的单位。
3.创造性
创造性指语言的能产性,它能够使人造出和理解无穷的长句,其中很多句子是以前从未听过的。
4.移位性
移位性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并不可及的物体、事件和观点。
移位性赋予人们的概括和想象力使人类受益无穷。
5.文化传递性
语言不是靠遗传,而是通过文化传递的。
6.互换性
互换性是指人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即人作为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Ⅲ.语言的起源
1.圣经的记载
语言是上帝的恩赐。
2.“汪汪”理论
语言是模仿自然的声音,例如动物的叫声,如 (鸭子)的刮刮声,嘎嘎声,布谷鸟的叫声。
3.“噗噗”理论
语言来源于人本能的情感声音,表达疼痛或喜悦。
4.“哟一嘿一吼”理论
语言起源于原始人共同劳动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哼哟声。
5.进化理论
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过程,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Ⅳ.语言的功能
1.信息功能
语言用来陈述某件事情,提供信息或用作推理。
信息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一般出现在陈述句中。
2.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人们由此建立和维持他们的身份和社会
地位。
3.施为功能
语言的施为功能主要是用来改变人的社会地位,例如在婚礼、判刑,为孩子祈福和在首航仪式上为船命名、诅咒敌人。
在这些言语行为中,语言通常是非常正式的,甚至是仪式化的。
4.感情功能
语言的感情功能是语言最有用的功能之一,因为它在改变听者赞成或反对某人、某物的态度上作用非常关键。
5.寒暄功能
寒暄功能是指那些有助于确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表达,例如俚语、玩笑、行话、礼节性的问候、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的转用等。
6.娱乐功能
语言的娱乐功能是指纯粹为了娱乐而使用语言,例如婴儿的呀呀学语,歌者的吟唱。
7.元语言功能
语言的元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可以用来讨论语言本身。
V.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科学的语言,或对语言的科学研究。
它不仅仅关注某种特定的语言,而是基于一些语言结构的综合理论,对语料进行的系统研究。
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可以归纳为:穷尽性、一致性、简洁性以及客观性。
Ⅵ.语言学的分支
1.微观语言学
语音学
音系学
形态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2.宏观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VⅡ重要概念及其区分
1.描写式与规定式
把语言说成描述性的科学是说语言学家试图发现和记录同一语言共同体的成员所遵循的规则,并不是强加给它们其他规则或正确的标准。
规定式的语言学目的在于为正确使用语言定下各种规则,一劳永逸地解决用法上的争议。
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描述事情怎样而后者规定事情应该如何。
2.共时与历时
语言研究可以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也可以是一段时间。
当我们集中在某一点时间来研究语言时就叫做共时语言学。
当我们研究随着时间发展的语言时就叫做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集中研究历史任何时期点的语言现状,而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期内两个或比两个更多的语言状况的差异。
3.语言与言语
索绪尔用语言和言语来区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言语上 (表达的)的实际表现或语料。
语言是指一个语言群体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系统。
言语是指语言的具体实现和运用。
4.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
(1)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的根本区别。
(2)一名语言使用者对于语言规则系统的潜在认识称为他的语言能力。
(3)语言运用指在具体场景中语言的实际运用。
5.唯素的与唯位的
(1)唯素的是指具有“素”的语言单位,如音素、词素,是对语言事实的细节描写,不具有区别性特征,最早用于音素描写。
(2)唯位是指具有“位”的抽象语言单位,如音位、词位,用来描述抽象的语言规则,具有区别性特征,最早用于音位描写。
6.传统语法与现代语法
传统语法是规定式的,是基于“高度的”书面语。
它为语言使用者提供可供遵循的模式。
但是现代语法是描写式的,对法的研究是基于真实的并且主要是口语化的语言数据。
它应该是比较科学和客观的,而语言学家的任务也应该是描述人们如何在实际中使用语言,无论其是否“正确”。
7.语言潜势与实际语言行为
韩礼德认为,通过语言说话者可以在其生活的文化环境里做一系列广泛的事情。
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看,“做”的可能性就被定义为语言潜势。
说话者在某一特定的场所对某个特定的个体来说,是从其所能说得多种可能的内容中挑选而来的。
这种说话者从言语中所做的实际选择就做就实际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