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6)5.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艺术特点 1、气势宏伟、规模巨大、 结构严谨 2、艺术高超、栩栩如生 比例匀称、神态逼真、 色彩绚丽、个性鲜明 3、技术精湛、令人惊叹 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雕塑艺 术史上的奇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价值
1、史学价值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 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 物资料。 2、艺术价值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庄子称之 为“象人”。 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 或金属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 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 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避邪的神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兵马俑一号坑
62米
230米 平均深度为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战场上的较量,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的 较量。您能否从兵马俑中看出秦朝政治、经 济发展的状况?
(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农业发达,国力强大 (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统一货币、度量衡) 从兵马俑看,秦军为何如此强大?
严密的军阵编列体系
军功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 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 ,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第五单元 · 中国的世界遗产文化代表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 选修六
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始皇。这个13岁 即位、 22岁亲政、39 岁统一中国的千古一帝 ,在为后人留下万里长 城的同时,也为自己修 建了骊山陵墓。作为皇 陵陪葬坑的兵马俑, 1974年春天在陕西临 潼偶然发现。1987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 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 产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园,也称骊山陵。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大家平时会关注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吗?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简介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

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已发现了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

兵马俑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

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

其中,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从服饰、甲胃和排列位置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身份,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

意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地理位置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恋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角色,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掘与研究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通过设计虚拟考古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考古发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历史素养。
2.通过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情感态度,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4.引导学生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节课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规模、结构及组成部分。
2.掌握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能够分析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了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考古发掘过程,认识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4.通过研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掌握如何鉴赏古代艺术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 反思与评价的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选修六第5单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选修六第5单元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 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 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 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材料一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guǒ]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 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 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 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兵种更为丰富,作战更加机动
兵马俑三号坑展厅 面积最小;“凹”字形;指挥部
三号坑被认为是指挥部,但坑内仅有战 车一辆,武士俑68个,却没有统帅。请给 出合理的解释。
兵 马 俑 三 号 坑
完成统一后,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为 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一切 大权于一身,政事无论大小,全由一人裁决。三号坑中的军阵指 挥部没有统帅,可能是秦始皇将军权集中于个人之手的象征。
归纳: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 怎样的“突出普遍价值”?
1、历史价值:
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重要实 物资料。
政治:专制皇权、暴政等 军事:军阵的编列方法、秦军的编制、秦军的装备、兵器的配备等问题 经济:秦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等。
文化艺术:雕塑艺术、服饰艺术、彩绘艺术等 科学技术:青铜工艺制造水平等
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
一、“事死如生”的陵园
1、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开创了后 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
2、结构布局
①“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建制布局。 ②陵墓宏伟壮观,专制主义皇权的体现。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遗迹第2课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遗迹第2课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遗迹第2课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测试题 2019.91,下列产生于20世纪,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对论的提出②生物进化论的提出③互联网的出现④电灯的发明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

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更富裕了。

材料三《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材料四《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据此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三、四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3)材料三反映明朝出现了什么新的社会现象?这种新的现象与材料二中提到的经济活动有何关系?(4)材料三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发展是否迅速?根据材料一和四说明理由。

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更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渊源,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回答: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核心什么?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后世称其为“亚圣”。

简要指出他对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贡献。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是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课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课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 三个俑坑,总面积足有50多个 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 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 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 多,共有6000个左右。
一号坑秦兵马俑
为了保护兵马俑,在一号坑的上面,修建了拱 形大厅。
一级爵位:梳椎髻、穿便装的弩兵,最前 面的三排弩兵
二级爵位:穿铠甲、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 的步兵戴着板状的牛皮帽子
三级爵位级以上: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 致
目光炯炯,神态庄 重好像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的统一作 殊死拼搏。
凝视远方,好 像在思念家乡 的亲人。
据专家介绍,兵马俑在最初都是彩绘的,五 颜六色十分生动,只是后来因为深埋地下、 火烧等原因,有的彩绘已经脱落,还有的彩 俑发掘后因为和空气接触变成了灰色。
秦代弩兵、步兵、骑兵、青铜兵器复原图
他抬头挺胸 ,站在队伍前 列,像是在指 挥身后的士兵 行进。
将军俑
他们身材高 大,神态严肃 ,好像一场大 战就在眼前。
武士俑
骑兵俑
他们骑在 马上,一手 握着缰绳, 一手拿着弓 箭。
这是 车马俑。
车马俑
马俑
这是和真马 一样大小的 马俑。
立射佣:头挽发髻,
身着战袍,左腿微拱, 右腿后绷,上身挺立, 微向左转,双目炯炯有 神,屏气凝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课 件:《秦始皇陵及兵马
俑》
2020/8/25
秦始皇陵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是谁?
秦始皇
长城是谁下令修建的?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天下,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撒手人寰。
这位骄横跋扈,
性情不定的始皇帝,
生前动员了近72万人为他 修筑陵墓。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兵马俑-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岳麓书社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兵马俑-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14课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概况与价值。

教学难点:研读史料,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古埃及金字塔提问:这是什么印象如何教师讲解: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目前世界上近乎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大型建筑。

而在这三大金字塔中,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

作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陵墓,修建胡夫金字塔共用了20年的时间,动用了10万人,展示了古埃及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让世人叹为观止。

而在中国,也有这样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大家知道是哪里吗(学生回答)展示:秦始皇陵平面示意图提问:对秦始皇陵初印象用就几个词来形容它预设答案:大、壮观……等等教师板书初印象教师讲解:秦始皇自13岁即位,就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他的陵墓,到50岁去世,都还没竣工。

我们看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修建时间还是劳动力的使用上,都比45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要多好几倍。

其埋葬之多更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比拟的。

整个秦始皇陵其宏大的陵园规模,独特的布局结构,众多的遗迹遗物,所以自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现世起,秦始皇陵就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但实际上,目前对外开放的两个区域,秦始皇陵及秦始皇博物馆占地面积平方公里,面积已经很大,迄今为止,陵区内发现的地下陪葬坑、陪葬墓近400座,出土文物多达5万余件。

但这仅仅只是考古挖掘百分之一不到,仅呈现冰山一角。

整个帝陵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秦始皇陵探索之旅,一起来揭开帝陵的神秘面纱。

(二)小组活动任务说明:一、二小组完成活动一:【成果展示要求】 1.认真研读史料,翻译史记所记载的内容2.展示本小组的最终成果,并进行讲解3.总结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三、四小组完成活动二:【任务要求】 1.呈现本组所收集到有用的资料(图片、文字等等)2.讲解形式不限,建议利用黑板板书结论。

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兵马俑

选修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秦始皇陵兵马俑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秦始皇陵兵马俑深圳宝安中学历史科组唐云波导入新课。

最近发生的一件颇具戏剧色彩的事情:德国青年痴迷兵马俑成狂,跳入坑内扮秦俑被抓。

过渡:读完这则新闻,我不禁在想,秦始皇陵兵马俑究竟有怎样非凡独特的魅力使一个外国人能不远千里奔到中国西安,还不顾一切地跳入佣坑,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通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解析它的魅力所在!正课讲授,师生互动。

一、秦始皇陵·亘古的谜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撒手人寰。

这位骄横跋扈,性情不定的始皇帝,生前动员了近70万人为他修筑陵墓。

最后又将建墓者杀掉,或命其陪葬。

使秦始皇陵墓成为考古史上极难破解的一个谜团之一……下面,我们对谜一般的秦始皇陵进行一番比较全面的了解。

1. 学生阅读教材,形成对秦皇陵的初步印象。

2. 教师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秦皇陵的印象。

①地图中的帝陵:平面地图与高空卫星地图。

②影像中的帝陵:通过以上两则资料,了解帝陵的方位、外部形态。

③文献中的帝陵:了解帝陵的内部结构。

④电脑技术模拟的帝陵:复原帝陵的结构。

⑤科学考古探测的帝陵:印证帝陵的内部结构。

3. 谈谈你头脑中的帝陵①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秦始皇陵墓有哪些了解?(方位、建筑、风格……)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帝陵?4. 总结:“二重证据法”和跨学科研究在以后类似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途径来完成探索之旅:第一、探索历史可以采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第二、探索历史的真相,跨学科研究非常必要。

(地理学、物理学、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对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过渡:面对谜一般的秦皇陵,人们会想,如果现在就打开始皇陵墓,那很多谜团不就解开了。

但是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在我们没有十足的技术把握前,还是应该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将它们完好地留给子孙后代。

所幸的是,无意间发现的兵马俑军团,还是为我们揭开了神秘地宫的一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治上:
3、经济上:
探究2:为什么说兵马俑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三、塑造艺术史上的奇葩
l 陶俑和陶马,造型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 色彩明快、绚丽、对比强烈,是秦代雕塑艺术品中的 杰作。
l 陶俑面部表情丰富、个性鲜明,具有大气磅礴和惟妙 惟肖的形态。
l 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是 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见到秦俑时, 除了激动就是 激动,便不由 自主跳入俑 坑。”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1. 地位:兵马俑是秦陵的一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 2. 兵马俑坑布局:共分四坑,为坑道式地下土木结构。
古 代 军 阵 编 列 体 系
一号坑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 向外。最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步兵组成矩形联合编队。
3.阵容(编排特点): (1)从一、二、三、四,根据古代军队编列分别为右、 左、中军和指挥部,组成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 (2)呈坐西向东排列,体现秦统一过程中自西向东横扫 六国以及威武雄壮的气势。 (3)象征着守卫陵园的职能。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从参观兵马 俑并结合所学知识看,您认为秦军为何如此 强大? 1、军事上: 军阵严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 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 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 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 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 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l 兵器制作工艺非常高超,性能精良,代表中国青铜兵 器生产的最高水平;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堪称世界冶 金史上的奇迹。
l 以“大、多、精、美”征服世界,体现了两千年前的 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將軍俑
體態 身高達一米九六。
姿勢 巍然直立。
表情
凝神沉思,表露出 一種堅毅威武的神 情。
車士俑
裝束 身披鐵甲。
第2课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
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
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
译文: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 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 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 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 以求长明不灭……
一、秦始皇陵
一、秦始皇陵
外城
地宫:长170米,
宽146米,高30米
内城
兵马 俑坑
4、文物: 高车和安车。 从外形看:造型生动,构造精美,装饰华丽,制作工艺复杂; 从本质上表现了秦代我国劳动人民在青铜冶炼、雕塑、彩绘技术方 面的卓越才能
一、秦始皇陵
挖井挖到“硬东西” 1974年3月的一天,由于冬天寒冷干旱,
姿態 右手拿長矛, 左手按車。
武士俑
姿勢 頭微微抬起,兩 眼直視前方。
神態 意氣昂揚而又帶 有幾分稚氣。
戰馬俑
體態
高一米七,身長兩米。 馬個頭不大,腿較短。
姿態
雙耳直豎,雙 眼前視,長嘴 微張,四腿直 立。
跪射俑
手勢 神情 姿態
拉弓射箭。
聚精會神。 緊張而又沉著 的臨戰姿態。
思考:出土文物精品反映秦兵有哪些兵种与武器?
铜剑(一号俑坑出土) 两剑的形制相同,
剑体长而窄薄,中部
力发展秦钢代铁是兵我器国,第但一装个备统军一队的占封主建要制地国位家起出的纵 土。仍脊时秦是,,王近剑青朝锋通铜虽处体兵束光然器腰亮努。。, 秦兵马俑1、2、3号坑内出土青铜兵器达4万余件。兵器数 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整是前所未 有的。从中所反映的秦军武器配备、兵器类别、制造工艺、 管理制(俑土长度一坑)兵等器号出为等。,是古代兵器(矛体戈联一史、合号研究难得的实物资料。
地里的麦子用脚一踢就散开了,急需灌溉,大家 只好挖井解决用水问题。杨志发(时任民兵连长) 和其他两人组成了三人挖井小组,开始在村南挖 井。前两天还顺利,到了第三天中午,杨志发一
头下去就磕到了“硬东西”,他给同伴说: “挖到瓦窑上了。”等把一个兵马俑完全刨出来 后,同伴说:“不是窑,是爷庙,挖出来的是爷 像。”其实,他们挖出来的是个武士俑,和兵马 俑一同被挖出来的还有生了锈的箭,杨志发给同 伴说有铜,同伴说:“有铜好么,拿上来一卖, 还能给你称几斤旱烟。” 秦兵马俑发现者杨志发
3、识得庐山真面目
2000多年前, 秦始皇的军团曾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战争机器。
2000多年后, 他的地下军团依旧能让世人屏住呼吸,肃然起敬。
这八千人马在地下埋伏了八十万个黄昏和黎明, 重见光明之日,
2号坑:面积较小,内容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二、揭开神秘的兵马俑坑
1. 地位:兵马俑是秦陵的一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 2. 兵马俑坑布局:共分四坑,为坑道式地下土木结构。
1号坑:面积最大,临战军阵;陶俑为主;弓弩为武器 2号坑:面积较小,内容丰富,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3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指挥部
俑坑出 土)
四、兵马俑的社会史价值
1、史学价值
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 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2、艺术价值
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 一支奇葩。
●中文名称:秦始皇陵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1)(3)(4)(5)被列入 《世界遗产目录》。
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 “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
弩兵方阵
《孙膑兵法》说:“在骑与 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 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 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 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 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 家的理论图解。
兵 马 俑 二 号 坑
《吴越春秋》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 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