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6.玛利欧家报刊亭里有 收音机 、 闹钟 、 面纸盒 、 火柴盒、 钱箱。报摊里的报刊杂志 有《美国音乐》、 《时代周刊》、 《纽约时报、》
《艺术新闻》。 7.柴斯特:会“鸣唱”、聪明友好、善良诚实、勇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9.蟋蟀音乐事业达到巅峰时,它却突然做出的决定是( B ) A.用自己得名气帮玛利欧家赚大钱 B.回归康涅狄格州的老家 C.找一家公司包装自己
10.柴斯特那个漂亮的笼子来源于( A ) A.冯赛 B.白利尼 C.塔克 D.玛利欧
11.“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应该去做它想做的事。如果成名让 它觉得不快乐的话,那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是( C )说的。 A.玛利欧 B.塔克 C.亨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主要人物关系
白利尼夫妇
孤 独 的 小
男孩螃
蟹
玛利欧
史麦德利 先生
蟋蟀柴斯特
农夫
老鼠塔克
冯赛
猫咪亨利
猜想故事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一只蟋蟀、一只老 鼠和一只猫咪相遇在 纽约时代广场地铁站, 猜猜它们之间发生了 什么故事。
小男孩玛利欧和
蟋蟀柴斯特是什么 关系?他们之间又 发生了什么?
作品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2003年9月新蕾出 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乔治·塞尔登。该书 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 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 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 之声的故事。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案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案第一篇:《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案《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听老师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这本书的相关知识,喜欢上这本书,并知道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该怎样挑选好书,能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
有个作家丹尼尔.潘拉克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
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今天刘老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师:出示书的封面。
《时代广场的蟋蟀》。
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吗?师: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
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同学们,看这本书的书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二、学会看书皮1、人物生:师:是的,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角色。
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
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
(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面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奉献了出来。
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
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
柴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封面上的三个小动物是好朋友,他们不寻常的友谊在书中随处可见!2、师:同学们,再仔细瞧瞧这一封面,吸引读者眼球的还会是哪些信息?(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
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安徒生奖。
纽伯瑞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美国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作品。
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案)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传递的友谊、梦想等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指导学生体验文本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好情感。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时代广场的蟋蟀》的故事背景、主要角色及情节发展。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如:“时代广场”、“蟋蟀”、“纽约”等。
3.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蟋蟀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友谊、梦想、勇气等主题。
4.朗读与表达: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表达对故事中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5.写作训练: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时代广场的蟋蟀》,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文本中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课堂总结时,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以检验他们对《时代广场的蟋蟀》的理解程度。同时,我也会在课后及时与学生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谊、梦想相关的实际问题。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导读课教学设计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导读课教学设计故事梗概:《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乔治·塞尔登(George Selden)的代表作。
主要叙述乡下蟋蟀柴斯特在纽约时代广场的传奇经历。
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却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
在人情冷漠的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男孩玛利欧。
在它还默默无闻,只是乡下进城的一个土老帽儿的时候,它对城市生活还不适应,时不时地闯祸。
一个偶然的机会,它的小主人发现它竟能演奏整段整段的咏叹调。
蟋蟀柴斯特就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挚友情,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功成名就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乡下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来。
在朋友们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教学目标1.通过看封面让学生自己学会选书;2.通过精彩片断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3.激发学生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兴趣,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兴趣,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
有个作家丹尼尔.潘拉克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
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今天翁老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2.出示书的封面:《时代广场的蟋蟀》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
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同学们,看这本书的书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二、学看书皮,了解大概1.书的头衔(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

目 录
• 引言 • 时代广场的蟋蟀背景介绍 • 故事情节概述 • 人物角色分析 • 主题思想与启示 • 阅读技巧指导 • 课后活动建议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时代广场的蟋蟀
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名叫柴斯特的 蟋蟀在时代广场的冒险经历,以 及它与人类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
如何分析人物角色
关注人物特征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观察人物的 言行举止、外貌特征和心理活动 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分析人物的
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理解人物动机
深入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动 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的 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分析人物关系
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更 好地理解人物角色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互动和影响。
对家乡的眷恋与回归
对家乡的眷恋
蟋蟀在追求自由与梦想的过程中,始终 不忘家乡的情感。他怀念家乡的田野、 树木和清新的空气。这种眷恋之情贯穿 整个故事。
VS
回归家乡
故事的最后,蟋蟀选择回到家乡,与亲人 和朋友们团聚。他意识到,虽然时代广场 的生活充满挑战和机遇,但家乡才是他真 正的归宿。
06
阅读技巧指导
作品中描绘了时代广场周边繁华的商业景象和人文环境,同 时也展现了蟋蟀在乡间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不仅突出 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也展现了主人公蟋蟀在城市中 的成长与变化。
创作灵感来源
• 乔治·塞尔登在纽约市时代广场附近漫步时,偶然听到了一只蟋蟀的叫声,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想写一个关于一只蟋蟀在城市中生活的故事,让孩子们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乡间与城市的差 异以及友情、自由和归属感的重要性。
如何理解主题思想与启示
挖掘深层含义
比较与反思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

第九章 中国晚餐 第十章 晚宴
第十一章 不祥之物 第十二章 史麦德利先生
第十三章 大出风头 第十四章 奥尔甫斯
第十五章 中央车站
时代广场位于美国纽约市 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是 娱乐及购物的中心。
(1)作者是乔 治.塞尔登。
(2)国际大奖小 说
(3)纽伯瑞儿童 文学奖银奖。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 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安徒生 奖。纽伯瑞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 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美国出版的原创 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 秀作品。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儿童文 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 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 文学之父”。
“哎呀!哎呀!”塔克老鼠 呻吟着,“你吃下肚的,不是一 块钱的钞票,甚至也不是一块钱 再加上五十分,却偏偏是不多不 少的两块钱哪!而且吃的还是白 利尼家的血汗钱,这可是个两天 也赚不到两块钱的可怜人家呢?”
“经过这么多年的收集,我当然也是找到了
相当数量的零钱。噢,朋友,我常常都是这样 的。”塔克把前脚抚在心口上,“我会坐在我那 个排水管的开口上,注视着那些人类,守候着。 只要他们一有人掉下一个硬币,不管它有多小— —其中一分钱是我最爱的——我就会一个箭步冲 出去,冒着失去生命或四肢受伤的危险,把它捡 起来,带回我的窝里去。噢,只要我一想到那重 重踩下的大鞋子和危险的塑胶鞋套……你想像得 到吗?有好多次,我都因为这些努力,不是脚指 头被踩到,就是胡须被拔掉,但是这一切都是值 得的。噢,的确是值得的,我的朋友,因为我现 在已经有了两个五角钱、五个两角五分、两个一 角钱、六个五分钱和十八个一分钱,就塞在那个 排水管里面!”
塔克:正当它处在巅峰的时候,把一切 都放弃掉,这是多么不凡的举动!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案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听老师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这本书的相关知识,喜欢上这本书,并知道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该怎样挑选好书,能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
有个作家xx.xx拉克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
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今天xx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师:出示书的封面。
《时代广场的蟋蟀》。
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吗?师: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
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同学们,看这本书的书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二、学会看书皮1、人物生:师:是的,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角色。
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
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
(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面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奉献了出来。
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来自xx 乡下的蟋蟀,xx斯特。
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
xx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封面上的三个小动物是好朋友,他们不寻常的xx在书中随处可见!2、师:同学们,再仔细瞧瞧这一封面,吸引读者眼球的还会是哪些信息?(1)国际大奖小说.xx.(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xx之一(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是一个xx的童书大奖。
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xx奖。
纽伯瑞奖由xx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xx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作品。
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xx著名儿童文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现代xx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
导读课,如何上——《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学反思

导读课,如何上——《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学反思本文以《时代广场的蟋蟀》为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以反思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效果为主要目的,探讨导读课教学结构的构建、课堂管理及学生学习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等实践性主题。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一篇充满深刻思考的短文,以人们看到蟋蟀在时代广场上蠕动的景象为线索,描述着当代社会中间层群体的困境及社会缺失,构建了一个拉锯式的画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这篇文章的独特性,使它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成为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
在针对《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的安排和实施上,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一方面,充分准备好课堂的内容背景,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本的内容,不断提出问题,发现观点,充分挖掘文本的隐藏涵义以及时代背景;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参与积极发言,进行思想反思,开启文本本身潜在的哲理,将文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文本,同时打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涌现出更多的观点,重新体会文本带来的熟悉感,并引发课堂的思考气氛,让学生能够做到读书之后有思想,有点子。
此外,在导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中,如探究式教学、团队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的同时还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强学习的乐趣。
总之,《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的实施主要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维技能,让学生能够从读者的角度有更深的感悟,有更深的思考,并能开阔视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老师还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参与进来,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会文本的内涵,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更有深度和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广场的蟋蟀》课外阅读导读课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听老师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这本书的相关知识,喜欢上这本书,并知道什么样的书是好书,该怎样挑选好书,能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最近在读些什么好书?听了同学们介绍,我们又多了几本值得看的书。
有个作家丹尼尔.潘拉克曾经说过,能够从自己整理过的书架上,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书,是件很棒的事。
如果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别人,那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今天李老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师:
出示书的封面。
《时代广场的蟋蟀》。
有同学读过这本书吗?
师:
有人说“看书看皮(封面),看报看题”。
真正会看书的人,往往会先从书的封面看起,而且从书的封面就能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同学们,看这本书的书面,你能得到些什么信息?
二、学会看书皮
1、人物
生:
师:
是的,封面上这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就是故事中三个重要的角色。
这只个头最大的猫,名叫亨利,是一只忠诚、憨厚的猫。
这只老鼠叫塔克,聪明机灵略带一点市侩。
(把金钱看得很重),但是面对朋友,他还是把一生的积蓄奉献了出来。
还有一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文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来自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
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它展开。
柴斯特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
封面上的三个小动物是好朋友,他们不寻常的友谊在书中随处可见!
2、师:
同学们,再仔细瞧瞧这一封面,吸引读者眼球的还会是哪些信息?
(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
(2)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
(3)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这是一个美国的童书大奖。
它在世界儿童文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国际安徒生奖。
纽伯瑞奖由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22年开始设立,每年一次,授予在美国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此鼓励作家为孩子们创作优秀作品。
这个奖项以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纽伯瑞的名字命名,这位出版家因开创了现代英美儿童文学的发展道路而被誉为“儿童文学之父”。
《时代广场的蟋蟀》写于20世纪60年代,感动了全世界,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成为充满友爱与温情的经典之作。
本书在1961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至今还广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师:
现在你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怎样的书?同学们在选书的时候,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选好书籍。
亲近文学就应该亲近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3、作者
师:
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哪位伟大的作家创作的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作家(乔治.塞尔登)。
三、主要内容
师:
一只从小一直生活在康州乡下的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乡下的草场,却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时代广场的地铁站。
在纽约,幸运的柴斯特遇到了聪明又略带市侩的塔克老鼠和忠诚、憨厚的亨利猫。
还遇到了爱它的主人——男孩玛利欧。
其间发生了许多离奇、惊险的故事。
最后蟋蟀柴斯特用它绝妙的音乐天赋回报了朋友们的真挚友谊,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自己也成为了震惊整个纽约的演奏家!然而功成名就后的柴斯特却满心失落,思念起家乡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来。
在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师:
听了内容介绍,你特别想知道故事中哪部分内容?
生:
我很想知道三个动物之间发生的一些离奇、惊险的故事。
生:
我想知道蟋蟀是怎么成为出色的演奏家的?
生:
我很想知道柴斯特为什么成名了却满心失落,最后回到了故乡?
……
师:
看来同学们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有同学刚才说到很想听他们之间的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
李老师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一个有趣故事。
师讲故事:
塔克老鼠一生的积蓄(略)
师:
刚才这一故事中,我们已经能够感觉三个动物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
《出版社周刊》中有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这一本书:
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之间的友情足以温暖一个冰冷的世界。
师:
蟋蟀怎么会成为演奏家?说来话就长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片断让你了解当时蟋蟀演奏时那轰动的场面。
(请一人伴音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现在你就站在时代广场上,聆听柴斯特精彩演奏。
)奥尔普斯
柴思特的演奏,回荡在整个车站之内.就像一颗石子给抛进了一泓平静无波的池水,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般,优美的旋律,以报摊为核心,一波波地向外荡漾开去。
人们在驻足聆听的那一刻,脸上的神情也不禁起了变化。
原本忧愁的眼睛开始变得柔和、宁静,不再喋喋不休,那些时时刻刻充满在耳朵里,属于城市的嘈杂噪音,都在蟋蟀这美妙的音乐里平静下来了。
其他报摊的老板听到了柴斯特的演奏,也不再大声吆喝着卖报纸和杂志了。
午餐台那边卖点心的米奇听到了乐音,也停了下来,不再调理手上的可口可乐。
三个女孩收住了脚步,站在罗夫特家的糖果店门口。
刚从地铁下层上来,本想找警察问路的旅客,这时也不了。
没有人胆敢打扰这片充满了整个车站的宁静。
在蟋蟀笼子的上方,穿过人行道上的一个闸板,蟋蟀的鸣唱也传到了街上。
一个正沿着百老汇大街往下走的人,收住了他的脚步。
不一会儿就有好大一群人聚在一起,一声不吭地盯着地上的闸板看。
“那儿有什么?”“出了什么事?”“怎么啦?”
人群里来来往往地传播着耳语,但只要有一会儿的安静,大家就可以听见由下面传上来的乐音了。
围聚的人开始从人行道上挤到了马路上,警察只好拦
住往来的车辆,以免有人被车撞伤。
这么一来,所有停着的车辆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听到了柴斯特的演奏。
很难想象,一只小小的蟋蟀所发出的鸣唱居然可以传到这么远的地方。
当一切都安静下来的时候,由它那小小的翅膀发出的嘹亮的乐音还真是可以传上好几米远呢!
往来的行人车辆全都静止了.公共汽车、轿车、走路的男男女女……全都停了下来。
最大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感到不满。
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从来还没有发生过像这样的情况。
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停在那里,就好像连呼吸都停止了。
在乐音持续的这几分钟里,时代广场静得就像傍晚的草原一样。
只见偏西的太阳照在那些人的身上,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他们只是长得高高的野草!
师:
你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真是一只( )的蟋蟀?
四、推荐阅读
师:
然而正当蟋蟀柴斯特声名显赫,成为著名演奏家的时候,柴斯特却满心失落,开始思念起家乡自由自在的安静生活来。
在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下,它终于回到了自己深爱的故乡。
柴斯特为什么要放弃眼前美好的一切?这个问题得同学们认真看过书之后再来解答。
喜欢这本书吗?请你们课外好好读读这本作家林子涵说值得我们“读一辈子的书”。
在这里李老师还想再向大家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姐妹篇。
《塔克郊外》(出示图及简介)
蟋蟀柴斯特放弃了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郊外的草原。
可不久之后,郊外也要被人类开发建设起来了,住在这里的小动物们将失去他们的家园。
于是,柴斯特邀请在大城市里见过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来郊外,请他们出谋划策,拯救草原。
和喧嚣杂乱的都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和恬静。
怎样才能保护这自然的美景呢?塔克老鼠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整个草原的小动物们立刻行动起来,投入这让人兴奋的妙计实施中去……
师:
同学们,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