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西南大学)张凌波搜集整理赵银棠(1904—1993),女,纳西族,又名赵玉生,出生于丽江一个纳西家庭,丽江古城区人。

为第一代纳西族女知识分子。

建国前即开始写作。

建国后,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收集研究民间文学。

80年代整理出版《玉龙旧话新编》,并发表散文作品多篇。

奠定赵银棠在纳西族作家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地位的,是她于1947年出版的介绍纳西族文化的集子《玉龙旧话》。

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纳西族历史渊源、风物名胜及纳西族文学的著作,而且出自一名女作家之手。

主要作品有《玉龙旧话新编》《雪影心声》《纳西族诗选》《历程实录》等。

曾获1980年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93年9月9日赵银棠在丽江逝世,享年90岁。

颜一烟(1912-1997),女,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北京人。

中共党员。

颜一烟1912年生于北京,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

早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读书,后又转到山西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便开始文学创作。

1930年,颜一烟考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32年,她与同学一起创办“未名小社”,并编辑《破晓》、《霜宫》等文艺杂志。

1933年,颜一烟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4年,又赴日本继续求学。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曾担任中华留日戏剧协会干事、《东流》杂志编委、中华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颜一烟回国后任上海留日同学救亡会理事,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1938年,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颜一烟担任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

1945年调东北文艺工作团做编剧工作。

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

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著有电影文学剧本《中华女儿》、《一贯害人道》、《陈秀华》、《祁建华》、《烽火少年》(均已拍摄发行)等,话剧剧本《黄花岗》、《九一八以来》、《军民一家》、《渡黄河》、《飞将军》、《先锋》、《秋瑾》,秧歌剧剧本《反巫婆》、《农家乐》、《血泪仇》,散文集《烽火明星》、《大海的女儿》,小说《我的童年》、《初夏》、《一个苍蝇的梦》、《弟弟》,译著《歌德论》《饥饿的人们》、《剧作法》、《给青年导演》,小说《老鼠的尾巴》,短篇小说集《保江山》等。

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是1949年7月23日

中国作家协会的前身是1949年7月23日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

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现有团体会员44个,个人会员9301人。

中国作协荟萃了我国文学界的人才精华,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作协发展史第一阶段:1949年7月—1966年6月期间根据工作需要,作协机构屡有增减,1956年所属单位19个,编制482名。

至1960年,所属单位减为14个,编制400余名。

第二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6月—1976年10月)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成立了文化部、文联、作协干部安置办公室,由吴庆彤(国务院办公室主任)兼主任,王敏(文化部人事局长)、张僖任副主任。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95年5月)1984年12月,中国作协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的专业团体”,“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由各地会员分别选举产生。

”1985年1月,巴金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5年3月,中国作协第四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增补张锲为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并增补4位书记处书记现中国作协共设11个专门委员会,它们是:小说委员会、诗歌委员会、散文委员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军事文学委员会、影视文学委员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协主管和主办的报刊有《文艺报》、《人民文学》、作家出版社、《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作家文摘》、《中国校园文学》、《环球企业家》、《长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网等报刊社。

协会下设机关服务中心、创作研究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等事业单位。

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简介

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简介

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吉狄马加(彝族)、晓雪(白族)、阿尔丁夫·翼人(撒拉族)、舒洁(蒙古族)、木斧(回族)、阿尔泰(蒙古族)、列美平措(藏族)、南永前(朝鲜族)、娜夜(满族)、何小竹(回族)十位诗人获此殊荣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日前在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揭晓并颁奖,吉狄马加(彝族)、晓雪(白族)、阿尔丁夫·翼人(撒拉族)、舒洁(蒙古族)、木斧(回族)、阿尔泰(蒙古族)、列美平措(藏族)、南永前(朝鲜族)、娜夜(满族)、何小竹(回族)十位诗人获此殊荣。

屠岸、喇海青、韩作荣、叶延滨、王必胜、吴泰昌、张清华、敬文东等为获奖者颁奖,洪烛、周占林、潇潇等参加颁奖活动。

此次评奖活动历时一年,组织者从中国当代民族诗人创作群体中选择了十位,他们分属于九个民族,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诗坛前辈,也有人数较少民族的优秀诗人,更多的是活跃在诗坛上的成熟的中青年诗人,代表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获奖诗人诗歌集《中国当代十家民族诗人诗选》在颁奖仪式上举行首发式。

老诗人屠岸欣然为该书作序,在序言中他写道,自古至今,少数民族作家、诗人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与汉族作家共同谱写着光辉的中华文学史。

他认为,当今中国新诗界出现“双轨”现象:一方面,老中青三代诗人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有些人走入诗歌误区,号召颠覆崇高,颠覆英雄,颠覆传统,颠覆语言。

作为当代新诗诗人队伍中一支生力军,许多少数民族诗人抵制诗的堕落,坚守真善美的底线,在弘扬本民族特色的同时,把视野拓展到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以至于全人类,他们身上同样寄托着中国新诗的希望。

本书主编、诗人韩作荣表示,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史大抵是以汉语为中心的文学史,它不应当将一些出自少数民族的伟大作品排除在外。

而获奖的这些诗人都是在中国当代诗坛或在本民族中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诗人。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特点与表现形式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特点与表现形式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特点与表现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传统。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创作特点与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之处。

首先,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题材选择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背景,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中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和民族心理等方面。

他们通过描写少数民族的生活、民族英雄的事迹、民族文化的传承等题材,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例如,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以藏族地区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藏族家族的沉浮兴衰,展现了藏族人民的坚韧和顽强生命力。

其次,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少数民族作家在创作中常常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方言,使作品更加地道和真实。

他们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词汇、独特的句式和语法结构,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例如,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运用了丰富的东北方言,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感。

此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叙事结构上也有独特之处。

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往往与汉族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反映在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叙事结构上。

少数民族作家常常采用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和时间跳跃等手法,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例如,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以及他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和家族命运的变化。

此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之处。

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往往融入了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例如,著名作家蒙古族作家扎西拉姆的小说《尘埃落定》中融入了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以其独特的创作特点和表现形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中国文学奖和文学类图书奖大奖纵览

中国文学奖和文学类图书奖大奖纵览

中国文学奖和文学类图书奖大奖纵览一、体制内公认的第一类文学和图书大奖中国作协重要奖项由中国作协主办的四大奖项分别为: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三大图书奖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国三大图书奖分别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戏剧文学重要奖项曹禺戏剧文学奖二、全国性其它文学大奖中国作协其它文学奖项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国作协全国性一级学会主办的文学大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中国小说学会最高奖)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最高奖)艾青诗歌奖(中国诗歌学会最高奖)中国作协各大期刊社主办的常设文学大奖人民文学奖(《人民文学》年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作家》年度奖)郭沫若诗歌散文奖(《中国作家》双年奖)中国作协诗刊社“华人青年诗人奖”中国作协《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老舍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设有:优秀长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优秀戏剧剧本奖、新人佳作奖、散文奖等冰心文学奖是我国唯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摄影文学奖等四个奖项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由宋庆龄基金会、团中央、中国作协等共同主办,是当今儿童文学评选中最高规模的奖项之一中国人口文化奖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人口文化奖,评选的文艺作品形式分别为影视作品、舞台演出节目和文学、美术、摄影作品。

每三年轮换一次。

该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常设性全国综合类文艺奖项。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创设于2000年,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承办的全国文联系统的一项综合性评论奖项文津图书奖2004年由国家图书馆发起,每年评选获奖图书10种和推荐图书50种,被誉为出版界、图书馆界极具影响力的公益性图书大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试行条例(2008年2月14日修订)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试行条例(2008年2月14日修订)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试行条例(2008年2月14日修订)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项。

这一奖项的设立,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体现了当代各民族文学交流互补、共同繁荣的盛世气象。

一、指导思想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的创作,坚持导向性、公正性、权威性,注意扶植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力求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反映我国各少数民族崭新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二、评奖范围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凡属评选年度内在我国大陆地区公开发表、出版的少数民族作者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均可参评(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评选年度内用汉文翻译发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家,不限民族,均可参加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奖的评选。

此奖根据译者的翻译成就评出,不评单篇作品。

2、评选的体裁、门类包括:小说、诗歌(含散文诗)、散文、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理论评论专著等。

以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度内出版且出版年月前6年内的作品须占全书字数的2/3以上,方有参评资格。

3、“人口较少民族特别奖”专为人口较少民族作家而设。

凡10万人口以下民族(以国家199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为准)的作者,均可以参评。

所参评的单篇作品须在省级以上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或出版。

三、评选标准1、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成就: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鼎钧双年文学奖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名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郭沫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苏童,作家。

江苏苏州人。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蜚声海内外。

《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舒婷女,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祖籍福建泉州。

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较浓意味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

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一、引言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版图中,少数民族文学作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更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有力纽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深度交流,少数民族文学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故事、谚语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为少数民族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三、少数民族文学的主题和风格少数民族文学的主题广泛,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既包括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也包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风格多样,既有朴实无华的民间文学,也有高雅精致的文人创作。

这种多元性使得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四、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少数民族文学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

它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风俗、民间信仰等,是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同时,少数民族文学也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它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少数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影响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屡获文学奖项。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世界。

这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知名度,也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六、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关系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汉族文学作品经常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丰富了创作内容;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作家也经常借鉴汉族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对外翻译资助申请办法
1、凡新时期以来创作发表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出版机构在与原作者签订版权授权协议和出版合同之后,或译者取得原作者授权,并提交相关出版合同后,均可向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程办公室提出翻译资助申请。

2、申请资助时,须填写《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对外翻译资助申请表》,附版权授权协议或翻译授权协议、出版合同及出版机构营业执照。

以上均为复印件。

3、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程办公室将在收到申请之后组织专家评审。

如同意给予资助,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工程办公室将告知评审通过者并与受资助的译者及出版社签订协议,并视情况分期拨付资助经费,在译作正式出版后付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