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记录表格

合集下载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晨检午检制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班主任:负责 班级内学生的 健康监测和报

校医:负责学 校内学生的健 康监测和报告
卫生保健教师: 负责学校内学 生的健康监测
和报告
学校传染病疫 情报告小组: 负责收集、整 理和上报传染
病疫情报告
报告内容与方式
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时间、地点、病例数、病情、治疗情况等 报告方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告 报告频率: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定期或不定期报告 报告责任:学校负责人、班主任、校医等均有责任报告疫情
检查方式:采用体温计、听诊器等工具 进行
记录要求: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时 间、症状、检查结果等
处理措施:对于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 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治疗等
晨检午检的注意事项和处置措施
检查时间:每天早晨和中午进行 检查内容:体温、咳嗽、流涕等症状 检查方式:采用体温计、听诊器等工具进行 处置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记录保存:记录检查结果,并保存至少30天 培训教育:定期对师生进行晨检午检制度的培训和教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晨检方法: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观察学生精神状态,询问学生身体 状况
午检方法:观察学生午餐后精神状 态,询问学生午餐后身体状况,必 要时进行医学检查
晨检午检的流程和要求
晨检时间: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进行
午检时间:每天中午学生午休后进行
检查内容:包括体温、咳嗽、流涕、咽 痛等症状
报告时限和要求
报告时限:发现疑似病例后24小时内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症状、接触史等 报告方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告 报告要求:及时、准确发生时间、地点、病例数、病情等 报告方式: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及时上报 处置措施:根据疫情情况采取隔离、消毒、停课等措施 反馈机制:对报告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确保信息畅通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最新)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流程(最新)

一、设立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一)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长(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园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由各班班长兼任,在园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二、疫情报告要求(一)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三)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四)报告流程一旦疫情发生,疫情报告人应严格遵守报告流程进行疫情报告。

班长→主管领导→园领导→疫情报告人→辖区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个案或聚集性疫情应分别在2、24、24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

在同一班级(≥3例/周)出现同一系统的相似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等)时,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24小时内上报。

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疫情报告人应于 2小时内上报。

报告内容至少包括发病人数、发病时间、班级分布、主要症状、重症或死亡情况等。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副校长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

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

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学校传染病防控督导表.doc

学校传染病防控督导表.doc
1、是否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查看相关资料
是()否()
2、是否坚持开展每日晨检检查,检查有记录,晨检发现问题处理得当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学生
是()否()
3、学生因病缺勤是否进行病因追查与登记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学生
是()否()
4、是否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有查验登记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学生
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记录表
学校/幼托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
督导项目
具体内容
督导方式
督导情况
备注
组织管理
1、是否成立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卫事件防控领导小组,领导重视程度
查看相关文件
是()否()
2、是否有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卫事件应急预案
查看文字资料
有()无()
疫情报告管理
1、是否建立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制度和流程是否规范合理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
是()否()
6、是否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发现疫情是否及时报告
(报告要求: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查看相关资料
是()否()
防病工作
是()否()
5、是否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教师和学生)
查看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
是()否()
6、幼托机构是否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有消毒记录
现场查看、文字资料
是()否()
后勤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

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

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保护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确保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习环境,特制定本制度,并规定了相应的登记和报告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师生,包括教学科研单位、行政部门和学生宿舍等。

三、主要内容:1. 疫情登记:a. 学校所有师生每日都要进行健康登记,包括体温和身体状况等情况。

登记时间为每天早晨8点前完成。

b. 学校将统一发布登记方式和登记表格,并由各班级或部门指定一名负责人负责登记。

c. 任何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师生必须立即报告给所在班级或部门负责人,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隔离。

2. 疫情报告:a.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部门,负责收集、记录和汇总疫情信息。

b. 学校将明确疫情报告的渠道和方式,包括电话、邮件、在线填报等。

c. 任何学校师生发现或疑似传染病疫情,必须立即向学校疫情报告部门报告。

3. 疫情处理:a. 一旦学校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将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包括隔离患者、通知卫生部门、进行消毒等。

b. 学校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疫情调查和追踪,并及时向师生和家长发布相关信息和预防措施。

4. 信息保密:学校将严格保护师生的个人隐私和疫情信息,确保信息安全,任何人不得非法泄露或滥用相关信息。

5. 外部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共同防控疫情,接受相关指导和协助。

四、责任和执法:1. 各班级或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学校师生进行健康登记,并及时报告相关疫情。

2. 学校疫情报告部门负责收集、记录和汇总疫情信息,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学校将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故意隐瞒疫情或拖延报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五、培训和宣传:1. 学校将定期组织疫情防控培训,包括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等。

2. 学校将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视和认识。

六、扩展和完善:本制度将不断进行监督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完善,以提高学校的传染病疫情防控能力。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

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模版1. 简介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学校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保障学生健康的一项重要制度。

本报告旨在规范学校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和流程,确保传染病的及时报告和有效防控措施的实施。

2. 报告的时机和目的学校应在确诊传染病病例发生后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的目的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3. 报告的内容(1)传染病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所在班级、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2)传染病的确诊情况:确认疾病种类,并提供确诊的医学证据和相关诊断报告。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详细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情况。

(4)疫情的控制措施:列出学校已经采取或即将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离患者、洗手、消毒、教育宣传等。

(5)其他相关信息:如有其他需要通报的情况,可以一并在报告中说明。

4. 报告的流程(1)疫情发生后,相关教职员工应立即向学校领导层报告,说明疫情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控制措施。

(2)学校领导层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召集应急工作组,商讨疫情的应对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撰写传染病疫情报告。

(3)报告编写完成后,由领导层审阅并签署,确认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报告完成后,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交正式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及时通知患者家长,保障信息的及时传达。

5. 报告的保密性学校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学生和患者的个人隐私,确保报告的内容得到妥善保管和使用。

未经相关人员同意,不得外泄报告中的任何信息。

6. 报告的时效性和反馈学校应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将报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推进。

相关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复核,对学校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指导。

7. 报告的配套制度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方案、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疫情应急预案等,确保疫情报告制度与其他制度有机衔接,相互支持。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晨检午检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晨检午检制度

张八郢初级中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要求,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员设置1、刘长敏校长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2、学校设置张国柱为兼职疫情报告人.3、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和校长报告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我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实践报告工作;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3、负责检查指导全校的学生晨检及消毒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1、在同一个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37.5度以上)、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报告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学校领导、教办和街道疾病防控中心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与宣传1、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午检因病缺课追查与登记制度。

2、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我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3、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督、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我校全体人员及家长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应严格执行病患学生复课证明制度,复课证明须由原诊断单位开出,并加盖诊断单位公章,由学校疫情报告人保存。

学校传染病上报及管理制度

学校传染病上报及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班主任、卫生老师、校医等人员为成员,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

2. 设立传染病报告人,由校医担任,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上报、监测、防控等工作。

三、传染病上报制度1. 传染病报告范围: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学校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病种: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以及其它可能影响师生健康的传染病。

2. 报告程序:(1)班主任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报告校医。

(2)校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初步诊断,对疑似传染病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并按要求上报。

(3)传染病报告人应及时将病例信息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学校应建立传染病登记册,详细记录传染病病例的发病时间、症状、治疗情况等信息。

3. 报告时限:(1)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应在6小时内上报。

(2)发现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应在12小时内上报。

(3)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上报。

四、传染病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2. 严格执行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5. 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例。

五、责任追究1. 对未按规定上报传染病疫情的,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针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形势,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预防和控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成立由校长XX为组长,各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教育教学组、物资保障组、安保防控组、宣传舆论组、监督检查组等七个小组,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传染病预防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一旦发现本班有传染病疫情,应及时向胡华同志报告。

各班班主任应定期对各班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及疫情报告程序进行培训。

三、办公室(XX)负责利用宣传栏和1.ED显示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政教室(XX)负责利用安全健康教育课对返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提高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控能力。

四、各班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坚持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午检和晚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为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内的发生,各班应把本班的公共区、教室、寝室彻底打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

并加强教室、寝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及时、有效防控疫情。

1、各班每天早上6:00—6:20、中午12:45—12:55、晚上18:55—19:05由班主任及副班主任对每位学生进体温测量,询问检查咳嗽、乏力等身体状况。

如有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红眼睛、水痘等身体不良状况,要立即送往到留观室,值班人员及时联系XX卫生院处置,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

2、各班主任负责每天本班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如有因传染性病缺课要将情况报告学校领导,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3、各班卫生委员负责统计每天班内因病缺课的同学,如发现同学出现不良症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

4、教职员工及在校非教职员工每天晨起后要坚持测量体温。

如有发热、干咳、腹泻、乏力等可疑症状,直入(或发现人护送)留观室,保健教师迅速报告XX卫生院处置,教师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教室上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

一、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传染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必须加强预防的要求。

同时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39 种。

甲例传染病2 种:鼠疫、霍乱;
乙例传染病26 种:非典、水痘、甲流、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
丙例传染病11 种: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二、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1、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组员:(卫生老师)、各班班主任
疫情报告人:
2、工作任务:
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严格疫情报告:
(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 流感以及疑似病人、2 小时内报当地防疫部门。

(2)、发现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和疑似病人24 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

3、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板报、图片等进行传染病知识宣传、(2)、严格执行学生用品、餐具、水果、环境、卫生间等消毒制度。

(3)、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卡,随时掌握学生情况。

(4)、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和登记记录。

(5)、坚持晨、午检制度。

(6)、新生入学索取医院体检健康证明。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8、学校突然出现大量学生不明原因缺课时,要及时上报教育部门
和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

因病缺课监测实施方案
为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确保传染病疫情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治疗,发挥传染病防控监测哨点作用,我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1、基本信息采集:各班班主任提供本班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监护人、监护人联系电话等。

并于新学年开学第一周以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负责人。

负责人每学年汇总学生基本情况并导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预警系统”。

2、因病缺课病因追查:学生生病不能来校上课时,及时向班主任请假,并将准确病情告诉老师;班主任发现学生未来校时,及时与家长联系或家访,做好学生患病及就医情况记录。

3、因病缺课登记:各班班主任或指定的负责学生,每天上午10:30 以前到张爱侠主任那里认真填写当天本班因病缺课的人数、姓名、缺课课时、主要病情、治疗情况等内容,没有因病缺课的情况也要报告(即零报告),班主任老师要给予积极的配合。

如果因漏报或迟报造成严重后果,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4、张主任每天汇总全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并于上午12 点前录入“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预警系统”。

5、一天内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三人或以上时,或者连续三天内有多个学生(五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时,班主任应当立即上报卫生
院,卫生院要当天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或手填表格上报区市疾控中心。

学生因病缺勤人员登记表学校名称: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