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形成、危害及应用

合集下载

防雷基础知识

防雷基础知识

三、雷暴日等级划分
凡在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 区、强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2、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 天的地区; 3、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 天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
三、防雷的知识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
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 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 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 共用接地系统: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 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
电位连接带、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 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第四章 防雷产品及选择
现在的防雷产品琳琅满目,但概况起 来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 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其中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 圆钢;接地装置一般采用角钢、钢管或圆 钢;电涌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源电涌保护器 和信号保护器。
(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 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 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 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 备上。雷电的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 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微电子 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 器件极端灵敏这一特点很容易受到无孔不入的 LEMP的作用,造成微电子设备的失控或者损坏。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雷电防护及应用处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雷电防护及应用处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及应用处理[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计算机应用都已经深层次的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

但是,由于雷电破坏造成计算机与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分析、有效的做好避雷防护系统。

[关键词]雷电防护通信网络计算机一、雷电的危害及形成雷电灾害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机电设备的威胁极大。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通信、高科技电子等设备的广泛应用,雷击造成系统中断,信息丢失,设备损坏的事故逐年增多。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

轻者部分设备被雷电击坏,系统丧失部分功能;重者全系统瘫痪;更有甚者,因系统频繁遭受雷电侵扰,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全部系统功能尽失,造成无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做好雷电防护,首先要了解雷电的形成、雷电的活动强度,同时还应弄清楚雷害究竟是通过那些渠道、途径侵入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雷害的侵入。

只有这样才能使的防护措施达到更高的防护水准。

下面就雷电的形成及危害做详细的分析。

1、雷电的形成:由于大气层中温度、压力的变化使大气中的水分子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无数个小水滴大量积聚便形成了积雨云。

在积雨云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由于起电则成为了雷雨云。

关于积雨云起电的机理有多种解释理论,如辛普森的水珠分裂学说是这样解释积雨云的起电过程:“积雨云中的水滴在高速气流中作激烈运动,分裂成为一些带负电的较大颗粒和带正电的较小颗粒,后者被上升气流带上高空浮于云上部,前者则沉于云层底部,这样正负两种电荷在云层中被分离而分布在上下两层,这就是90%雷云下部带负电的原因。

其它的解释理论如:威尔逊的静电感应学说、沃克曼的相变学说、雷纳德的冰的温度梯度学说等等,都能各自解释积雨云带电形成雷云这一过程。

由雷云进而产生的雷暴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好几种,主要的有三种,①峰雷暴:是指在两个大气团相对运动时,在其分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峰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雷电灾害防范讲座
一、雷电灾害概述
1.1 雷电灾害的定义
雷电灾害是指由雷电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等,其危害性极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2 雷电灾害的特点
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预测和防范等特点。

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100多人死于雷电灾害,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二、雷电灾害防范知识
2.1 雷电发生原理
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电放电现象,主要由于大气中的水滴、冰晶等粒子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带电粒子。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雷电放电,产生巨大的能量。

2.2 雷电灾害防范措施
1. 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雷电灾害的危害性,增强防范意识,遵循安全规定,避免在雷电天气冒险行动。

2. 避免户外活动:雷电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特别是高地、开阔地带和水面附近,避免成为雷击目标。

3. 安全室内避险:在雷电天气,应尽快进入室内避险,关闭门窗,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减少雷电波危害。

4. 正确使用电器:雷电天气应避免使用电器,如必须使用,应确保接地,避免电器损坏和触电事故。

5.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6. 宣传教育: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通过加强雷电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各位能够认真研究和掌握雷电灾害防范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雷电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的种类
包括电场仪、磁方向仪和闪电定 位仪等。
工作原理
通过监测雷电产生的电场、磁场 和电流变化,实现对雷电活动的
实时监测。
数据处理与应用
监测数据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分 析雷电活动规律、评估雷击风险
和指导防雷措施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接收
信息发布方式
包括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
防雷知识培训教材
•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 防雷设施与设备 • 防雷安全知识与措施 • 雷电预警与监测 • 防雷工作的发展与展望
01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雷电的形成
01
02
03
静电感应
当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时 ,会使地面上的物体产生 静电感应,积累电荷形成 电场。
电场建立
随着雷云电荷分布的变化 ,地面附近的电场强度逐 渐增强。
3
不要使用金属物品
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金属物品,如铁锹、锄 头等,因为金属物品容易导电。
04
雷电预警与监测
雷电预警系统雷电预警系统的 Nhomakorabea成包括雷电探测器、数据处理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
工作原理
通过探测雷电产生的电磁场变化,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 分析,进而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级别与内容
根据雷电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预警级别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预警,内容包括预警级别、雷电活动区域、预计影响时间等。
避雷针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
避雷线
避雷线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设施 和线路的防雷装置,通常安装在
输电线路的上方。
避雷线由金属线或带电导线制成 ,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入地下

雷电

雷电

(2)雷电预警的应用 雷电预警作为一种能在雷闪发生之前为客户提供有 效的实时的安全决策的信息系统逐渐地被社会各界 所认同,应用于各种场所。 高尔夫球场 ,公园和 户外休闲运动场所 ,学校 , 机场和直升机停机 坪 ,国防军队 ,大型建筑工地、露天矿厂,易 燃易爆物品储藏库,体育场、滑雪场、大型游乐场, 民用和户外活动场所, 气象部门等。
(3)雷电定位监测系统 雷电定位监测系统为一种先进的系统工程产品, 能够快速定位雷击点,计算出雷击时间、强 度、极性等雷电特征,并且能够做到雷电信 息的实时性和共享性。借助该系统的应用, 可以有效节省查找、解决雷击故障的时间和 人力,掌握雷电活动规律,指导防雷设计和 工程投资决策,为电力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积云
地 面
返回
2.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按其造成的危害 可分为: (1)直击雷。大气中带有电荷的雷云,其对 地电压高达几亿伏。当雷云与地面凸出物之 间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就发生放 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直击雷。
(2)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又称感应 雷,它又分 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雷云接近 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的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 电荷,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或其他雷云放电后, 凸出物顶部电荷失去束缚,并以雷电波的形式 高速传播而形成的。电磁感应是发生雷击后, 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 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形成的。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ppt制作:申雨霏
目录
1.雷电的形成 2.雷电的危害 3.雷电的顶部 空气闷热潮 电荷积累到一
带正电,底部 定数量时,强 湿的时候, 聚集负电,接 大的电场力使 水蒸气受热 大气击穿,发生 近地面时,地 上升,遇冷 面感应出正电, 云层与大地间 空气凝结形 成积云。 这样在云层和 的放电,就是 大地之间形成 雷击,一部分 了一个电容器。 能量以光形式 放出,就是闪电。

防雷 毕业论文

防雷 毕业论文

防雷毕业论文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巨大的能量。

在雷雨天气中,雷电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防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如何保护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免受雷电的侵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雷电是指云与地面之间或云与云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当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时,云内部的电荷会分离,形成正电荷和负电荷。

当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荷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雷电放电。

雷电放电的能量非常巨大,可以瞬间释放数百万伏特的电压和数千安培的电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免受雷电的侵害,人们开展了防雷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防雷技术主要包括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装、接地系统的建设以及防雷材料的使用等方面。

防雷装置是指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上的设备,用于吸引和接收雷电放电,将其导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

接地系统是指将建筑物或设施与地下的大地连接起来,以便将雷电放电导入地下。

防雷材料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耐雷电冲击能力的材料,用于保护建筑物和设施的外壳免受雷电的损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防雷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现代防雷装置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例如,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装置,它采用尖锐的导体材料,可以吸引雷电放电,并将其导入地下。

除了传统的避雷针,现代的防雷装置还包括雷电感应器、雷电保护器等,它们可以更准确地检测雷电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防雷技术也在不断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新型的防雷材料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一些新型的防雷装置还可以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防雷系统。

然而,尽管防雷技术不断进步,但雷电仍然是一个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

在雷雨天气中,人们仍然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雷电安全总结范文

雷电安全总结范文

雷电是一种会在空气中产生强烈电荷的自然现象,能够释放出高达数千甚至数万电伏的电荷。

在自然界中,雷电往往会对生命和物质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在现代社会中,电气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各种电器和设备。

不过,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电力却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雷电安全。

雷电安全事关个人和财产的安全,任何一个环节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1.雷电形成的机理和危害雷电产生的机理是当云层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放电现象。

电荷的流动会引发强烈的电磁场,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能量的释放会导致强烈的闪电和巨大的雷声。

而当雷电直接击中建筑或地面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危害,比如建筑物损坏、火灾爆炸等。

2.如何保障雷电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保护电器设备和自身安全。

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1)为户外建筑物、场馆及其他设施安装避雷针和接地网。

(2)在室内布置好保险柜和防雷插座。

(3)缩短电源线路以降低电气设备的电感。

(4)及时检修电器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5)及时维护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及时排除漏水问题。

(6)在雷电天气时,关掉电器设备并躲入比较安全的处所。

3.如何自救当我们遇到雷电天气时,如果没有地方躲避,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救措施:(1)不要躲在高处,尽量躲在固定的建筑物内。

(2)不要躲在树下或者是在在水面上。

(3)不要躺在地上,应该用双脚跳跃。

(4)不要接听电话和使用家电等电子产品。

4.结语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雷电安全问题。

只要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我们就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和电器设备的安全。

防雷要求

防雷要求

防雷基础知识一、雷电的形成与危害1、雷击是如何产生的?雷击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间迅猛的放电。

其中后一种即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人和建筑物内电子设备产生极大危害,是人类研究的主要对象。

2、雷击主要有哪些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

直击雷: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感应雷: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及发生闪击的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内电子设备。

球形雷:较为罕见。

3、如何评价某一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习惯使用“雷暴日”,即以一年当中该地区有多少天发生耳朵能听到雷鸣来表示该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弱。

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海南岛及广东的雷州半岛100日以上北纬23℃南80日以上长江以南地区>40日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15~40日西北地区<15日4、雷击的危害是什么?雷电流也是电流,它是有电流所具备的一切效应,如热效应、电动力效应、冲击波电磁感应等,不同的是它在短时间内以脉冲的形式通过强大的电流。

直击雷:峰值几十KA~~几百KA,峰值时间只有几个μs到十几μs,其能量巨大,可损坏建筑物,中断通信,伤及人畜。

感应雷:没听到雷声,并不意味着没有雷击。

直击雷过后,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在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过电压,从而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

感应雷主要危害在于:1)、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或高压,使附近线路和导电设备出现闪电的特征;2)、使地电位上升,会使周围电子系统中的设备造成干扰,甚至被过电压损坏;3)、静电场增加,使空气中的放电火花产生高速电磁脉冲,造成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二、雷电防护1、如何防范直击雷?防直击雷系统又称外部防雷系统。

由三部分组成:接闪器、引下线和地网。

其原理在于:通过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经引下线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地把它送回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预防雷电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流光放电 梯级下行先导 上行先导 回击 后续闪击
雷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
二、危害实物
雷电的危害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雷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作用和电动力作用; 二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的具体 危害表现如下: 1.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如此 巨大的电压瞬间冲击电气设备,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 、爆炸等直接灾害。 2.雷电流高热效应会放出几十至上千安的强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热能 ,在雷击点的热量会很高,可导致金属熔化,引发火灾和爆炸。 3.雷电流机械效应主要表现为被雷击物体发生爆炸、扭曲、崩溃、撕 裂等现象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4.雷电流静电感应可使被击物导体感生出与雷电性质相反的大量电荷 ,当雷电消失来不及流散时,即会产生很高电压发生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火 灾。 5.雷电流电磁感应会在雷击点周围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其感生出 的电流可引起变电器局部过热而导致火灾。 6.雷电波的侵入和防雷装置上的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 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
雷电的形成与预防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目 录
一、雷电的形成
雷电的形 成与危害
二、雷电的危害
三、雷电的预防
四、雷电的应用
3
关于雷电
雷电的形成
早在二百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 林,在雷雨天通过放风筝实验,证明 了雷击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并建立 了雷电学说。
雷电的 形成
雷电学说的创立 当年壮举
雷电的形成
雷电的形成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 的积雨云中,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 ,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 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 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 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 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 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 无忧PPT整理发布
避 雷 针
预防雷电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遇到被雷击的情况怎么处理?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 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 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 致病 死亡。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 。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 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 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设想:雷电能治病呢
每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场的作用下,会分离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 研究人员测试表明,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可达1万余个,而晴 天里的闹市区,负氧离子仅几十个。实验表明,被称做“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 对人体健康很有利。医疗专家模拟雷雨的神奇作用,将负氧离子引入病房,结果发 现,当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与正离子的比例调控在9比1之时,对气喘、烧伤、溃 疡以及其他外伤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使居室内细菌、病毒减少;同时,对过敏性 鼻炎、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钓鱼的朋友有一条渔谚云: 宁钓雷雨后,不钓雷雨前。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此外,雷鸣电闪时,强烈的光化学 作用,还会促使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的臭氧。 伴随着雷电的上升气流,可将停滞于对流层下面的污染大气携带到10公里以上的平 流层底部。
预防雷电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遇到被雷击的情况怎么处理?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如 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 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 致病 死亡。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 。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 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 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1752年夏季,在天空乌云密布 时,富兰克林和儿子威廉做了只风 筝放到空中。很快富兰克林就注意 到牵引风筝的线绳开始分裂,这说 明有电荷产生。于是他在牵引线上 挂了把钥匙,摩擦指关节后与钥匙 接触,结果火花出现了,这证明闪 电实际上就是大量的静电。富兰克 林的理论后来被法国人证实,奠定 了他的科学家地位。从此,人类历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史上诞生了一句名言,描绘他的这 一成就,“他从天空抓到了雷电, 5 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了权力”。
预防雷电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紧急时刻,蹲下来,两脚并拢!!!
雷 电 的 应 用
雷电的应用
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闪电 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 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梦 想
理想
雷电中所蕴涵的能量很多,全世界一天的雷电放电的能量可以足够人他能源的依赖大大减少 16 。
谢谢
预防雷电的注意事项与方法
雷电时不要站在高处,更不能在高处开手机。
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 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 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 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层或 干燥的洞穴躲避。
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 、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 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雷电的危害
在建筑物上装避雷针是极为有效的防雷措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