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2024年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2024年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统训练教材》第四章,主题为“触觉与协调”,详细内容包括:触觉辨识、协调能力训练两大方面。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感统训练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触觉辨识的基本方法,提高触觉敏感度。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辨识的准确性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触觉辨识方法的掌握和协调能力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球、平衡木、触觉板、眼罩等。

2. 学具:学生自备毛巾、衣物等日常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触觉来辨识同伴,激发学生对触觉辨识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触觉球、触觉板等教具,讲解触觉辨识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触觉辨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学生触觉敏感度。

4. 协调能力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平衡木、毛巾接力等游戏,训练协调能力。

5. 团队协作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衣物传递”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辨识方法:触觉球触觉板2. 协调能力训练:平衡木毛巾接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感统训练计划。

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设计一个家庭感统训练计划,包括触觉辨识和协调能力训练。

答案示例:触觉辨识训练:每天用毛巾擦拭不同物品,提高触觉敏感度。

协调能力训练:每天进行5分钟平衡木练习,提高身体灵活性。

2. 课后实践:与家人一起进行感统游戏,分享训练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实践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触觉辨识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统训练,如: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触觉辨识练习,参加户外活动,提高协调能力。

感统训练教案通用

感统训练教案通用

感统训练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感统训练教程》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具体将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感统训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认识到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

3. 掌握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感统训练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教材、示范用感统训练器材。

2. 学具:感统训练器材、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个简单的感统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觉统合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感觉统合基本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让学生对感统训练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感统训练方法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示范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感统训练实践,教师现场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3. 感统训练的原则与方法4. 感统训练实践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在感统训练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2. 答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参加感统训练俱乐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感觉统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作业设计中的学生自我分析及改进计划的制定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感统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训练方法的原理:每种感统训练方法背后的理论依据,如平衡木训练对前庭觉的刺激作用,跳绳对本体觉的促进作用等。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导读1.前庭功能失调:这时候,孩子会表现的非常好动,注意力不集,爱做一些小动作,而且还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而有些孩子甚至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统合失调:宝宝能够长时间地看动画片,但是却无法流利地进行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颠倒,甚至不认识字。

3.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感统训练教案第1篇:活动名称:钻(趴、站)滚桶活动器材:塑料大滚桶活动目的:直接目的:刺激前庭和本体感,训练身体机能平衡协调本事。

适用班级:小、、大班导入:语言动作音乐:活动过程:钻滚桶:导师将滚桶打倒,让幼儿钻进滚筒,脚和身在内,头和手在外。

转滚桶:导师能够先用力推一下滚桶,在滚筒的旋转后,幼儿可借助自身的重量按必须方向滚动。

反转滚桶:能够向相反方向滚动。

结束:器材归位:将滚桶放回原位立好。

延伸活动:①趴滚桶:让幼儿趴在滚桶,导师抓着幼儿两脚作前后荡的动作,与大龙球同。

②站滚桶:让幼儿站在滚桶之上,导师双手牵着幼儿双手,然后让幼儿双手慢慢在滚桶上走动。

注意事项:①在幼儿没有钻好或站稳前,不要让滚桶滚动;②整个过程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

感统训练教案第2篇: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训练目的:手臂运动本事手眼协调本事,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忙给予:A.手把手地帮忙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忙。

感统训练教案第3篇: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坚持身体平衡训练目的:平衡本事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一部分)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儿童的自信心、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部分包含五个章节,主要针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和本体感觉进行训练。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儿童对视觉刺激的敏感度,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2. 提高儿童对听觉刺激的辨识能力,增强音乐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对触觉的适应能力,改善触觉敏感或迟钝现象。

4. 加强儿童前庭功能的锻炼,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5. 提升儿童对本体感觉的认知,增强身体意识和运动协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通过寻找隐藏图形、拼图、颜色分类等活动,提高儿童的视觉分辨力和注意力。

2. 听觉训练:通过听觉分辨、音乐游戏、语言表达等活动,增强儿童的听觉辨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触觉训练:通过触觉分辨、泥塑、沙盘等活动,改善儿童的触觉敏感或迟钝现象。

4. 前庭训练:通过平衡游戏、旋转运动、跳跃等活动,锻炼儿童的前庭功能,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5. 本体感觉训练:通过攀爬、跳跃、舞蹈等活动,提升儿童对本体感觉的认知,增强身体意识和运动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将训练内容融入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游戏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采用分组形式,让儿童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个性化指导: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家庭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将训练内容延伸至家庭,提高训练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儿童在各项训练任务中的表现,如视觉分辨、听觉辨识等。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训练情况和进步。

4. 定期进行总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视觉训练(续):通过视觉追踪、记忆游戏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儿童的视觉协调能力和记忆力。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指导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指导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指导第一篇: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指导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教育指导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

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一、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理论。

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于1969年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举例说明:剥桔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圆形的;触觉让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它有芬芳的气味;味觉让我们知道它是酸酸甜甜的;用手掂它时运动觉让我们知道它是沉甸甸的。

综合这些客观的感觉,才形成对桔子整体的主观知觉。

透过这样的认识,孩子知道桔子可当球玩,因为它是圆的;可以用来掷人,因为它是沉甸甸的;可以解渴,因为它是多汁可口的。

因此,孩子以后看到电视或图书上的桔子,就会垂涎三尺,要求妈妈给他买,但是,当他们看到同样是圆形黄色的球时,却不会有同样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的功劳。

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1、本体感觉不良,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本体感功能不足的儿童常表现出穿脱衣裤、扣钮扣、拉拉链、系鞋带等动作缓慢及笨拙;害怕或逃避运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笨拙,运动协调不佳,不敢做跳高、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活动,活动中常常经受挫折,更无创造力;吃饭时常掉饭粒等;常常站、坐姿势异常,端坐十分困难;写字姿势不正确、速度慢、字迹不规则,阅读跳行、漏行。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具体实践操作环节将围绕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三个方面的训练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注意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基本训练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训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理解、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触觉球、跳绳等)。

2. 学具:学生用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因为感觉统合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出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意义及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3. 触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触觉球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触觉球训练。

(3)学生进行触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4. 前庭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平衡木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平衡木训练。

(3)学生进行前庭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5. 本体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跳绳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跳绳训练。

(3)学生进行本体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训练意义3.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特点4. 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觉统合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感觉统合基本理论包括感觉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反馈。

(2)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