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
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与解读问题

历史文献的真实性与解读问题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历史文献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智慧。
然而,对于这些文献,我们往往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它们的真实性如何?以及应该如何正确解读它们?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历史文献并非绝对的真实记录。
这并非是对历史文献价值的贬低,而是基于历史的复杂性和记录者的局限性所做出的客观判断。
历史文献的形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记录者的立场和观点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记录者可能隶属于不同的阶层、团体或具有不同的政治、宗教信仰。
这就导致他们在记录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比如,古代王朝的史官在记录宫廷斗争时,可能会因受到统治者的压力或自身的政治立场而对某些事实进行修饰甚至歪曲。
时代背景也是影响历史文献真实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社会风气和政治需求。
当记录者身处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时,他们的记录可能会迎合当时的主流观念,从而与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存在偏差。
此外,信息的传递和保存过程也可能导致历史文献的失真。
在古代,信息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和手写记录,这中间难免会出现误传和误解。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可能会遭受损坏、丢失或被篡改,进一步影响了其真实性。
既然历史文献存在这样那样的真实性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它们呢?解读历史文献的第一步,是要对文献的来源和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记录者的身份、立场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中可能存在的倾向性和局限性。
比如,当我们研究一份中世纪的宗教文献时,就需要考虑到当时宗教在社会中的绝对权威地位,以及宗教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深刻影响。
多角度的对比和参照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文献来构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时期的认识。
通过查阅不同来源、不同立场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例如,对于一场重要的战争,我们可以同时参考参战各方的记录,以及当时民间的传闻和后世学者的研究。
如何进行深入的文献解读与评价

如何进行深入的文献解读与评价文献解读与评价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并促进学术进步。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深入的文献解读与评价,包括选择适当的文献、全面理解文献内容、提炼核心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撰写评价的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文献在进行文献解读与评价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文献。
选择文献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权威性:选择来源于知名期刊、发布机构权威的文献,以确保其学术可信度。
2.时效性:选择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便了解当前学术前沿。
3.相关性: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的研究观点。
二、全面理解文献内容在阅读文献时,要全面理解文献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摘要与引言:通常,摘要与引言部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献的主要目的、背景和研究方法等。
2.方法与数据:仔细阅读文献中的方法与数据部分,了解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评价文献的可靠性。
3.讨论与结论:阅读讨论与结论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的局限性。
三、提炼核心观点进行深入的文献解读与评价时,需要能够准确地提炼出文献的核心观点。
这些核心观点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要论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献的主旨和贡献。
提炼核心观点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全文:通读整篇文献,整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2.标注关键信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标注并总结出作者的关键观点和论据。
3.归纳总结:在理解整个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文献的核心观点,以便后续的评价和讨论。
四、进行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是进行文献解读与评价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文献的局限性、贡献以及与已有研究的联系等方面。
进行批判性思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方法论:评价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等,以确定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2.实证贡献:评价文献对研究领域的实证贡献,包括对理论、实践或方法的改进等。
学会有效地解读文献

学会有效地解读文献文献解读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涉及到对文献材料的理解、分析和应用。
通过有效地解读文献,我们能够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前沿知识,并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习有效解读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升文献解读能力。
一、明确文献解读的目的在开始解读文献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解读的目的。
文献解读可以有多个目的,比如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获取某个实验方法的详细步骤、获得某一研究成果的数据等。
明确目的有助于我们在解读过程中更加专注和有针对性地获取所需信息。
二、熟悉文献结构和内容在解读一篇文献之前,我们应该先熟悉文献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而言,科技论文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逻辑顺序,掌握这些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的主旨和论证过程。
三、阅读文献的摘要和引言文献的摘要和引言通常是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阅读摘要和引言可以了解文献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在阅读摘要和引言时,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关键词、研究背景、实验设计和预期结果等内容上,以获取文献的基本信息和大致思路。
四、注意方法和结果的解读方法和结果是文献解读中最重要的部分,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实验操作等内容,结果包括数据、图表和统计分析等信息。
在阅读方法和结果时,我们应该关注实验步骤的可行性、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实验设计的优点和缺陷,以及数据结果的合理解释。
五、思考和批判性阅读进行文献解读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文献内容的理解,还要进行思考和批判性阅读。
我们可以思考文献的创新点、局限性和可应用性,进一步思考和提出问题,以拓展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深化研究方向。
六、总结和应用文献成果在完成文献解读后,我们应该进行总结和应用文献成果。
总结可以包括对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的概括,以及自己对文献的理解和思考。
应用可以包括将文献成果应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引用文献进行支撑和论证,或者在学术交流中引用文献提出观点。
古代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与分析

古代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与分析古代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文献解读与分析。
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解读和细致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对古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理解。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一、文献解读的方法1. 文献整体了解:在进行文献解读之前,我们需要对文献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这可以通过阅读文献的题名、目录等部分来实现。
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对文献的主题、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的深入解读打下基础。
2. 逐段解读:在了解了文献的整体内容后,我们需要逐段地进行解读。
这要求我们对每一个段落进行仔细研读,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思想。
对于较长的段落,我们可以根据段落结构和主题将其分解为若干小段进行解读,以确保每个小段都得到充分的关注。
3. 语言解读:文献解读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文献所使用的语言进行解读。
这包括文献的词汇、语法、语感等方面。
通过对语言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4. 背景解读:在进行文献解读时,我们还需要对文献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因素。
只有充分理解了文献所处的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献中所表达的意思。
二、文献分析的技巧1. 内容分析:文献分析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进行内容分析。
我们需要详细研究文献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思想,分析其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
通过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对文献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语言分析:在进行文献分析时,我们还需要对文献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文献所使用的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文献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3. 比较分析:文献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将多个文献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而把握到更全面的信息。
中国古典文献学解读

“文献”通常指任何具有一定的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人为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包括一切印刷型与非印刷型的出版物,诸如图书、期刊、报纸与特种文献。
文献学是指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中国古典文献,一般是指记录中国“五四”运动以前各种知识信息的印刷品与非印刷品。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及有关的文献工作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
1.古代无文献学,称校雠学。
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广集诸本,施以校雠,编定目类,撰写叙录,开创了独特的学术门类。
校:本义是犯人带的木枷。
引申为比堪核对。
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校雠。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郑樵《通志·校雠略》、章学诚《校雠通义》均沿用了校雠之名。
2.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中文世界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
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概况:一、先秦至两汉●商代:甲骨文。
已经发掘出10多万片,而且是有意识地集中存放的。
●西周●春秋战国:教育、学术向民间转移,文献也自然而然流向民间。
有了文章典籍,就会有私学。
孔子、邓析、少正卯等人纷纷创办私学。
孔子整理“六经”的传说;诸子百家对前代文献的传播与解释。
●秦代:焚书●两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献搜集和整理。
刘向《别录》、刘歆《七略》。
根据《七略》记载,当时共搜集整理书籍“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
司马迁著《史记》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
东汉郑玄对经书进行大规模注释。
平息了今古文之争。
东汉刊刻《熹平石经》,也是文献传播的一件大事。
二、魏晋至唐五代图书搜集编制目录魏国:郑默《中经》西晋:荀勖、张华《中经新簿》,分四部,载书29945卷。
南朝宋:王俭《目录》,载书15704卷。
南朝齐:王亮、谢朏《四部目录》,载书18010卷。
隋初,搜集书籍三万余卷。
古代文献的解读与解析

古代文献的解读与解析古代文献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其进行解读与解析,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古代文献的种类、解读方法以及解析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究古代文献的深层含义。
一、古代文献的种类古代文献包含诸多种类,主要有经典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文学文献等。
经典文献如《论语》、《尚书》等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人的思想伦理观念;历史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则记录了古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哲学文献如《老子》、《庄子》等揭示了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体系;文学文献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则展现了古代文学艺术的卓越成就。
二、古代文献的解读方法古代文献的解读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字词解析、古汉语语法解析、上下文解析以及背景知识解析等。
首先,字词解析是对文中出现的古汉字或词语的逐一解释,通过对古代文字的深入解读,我们能够澄清文献表达的含义。
其次,古汉语语法解析是对句子结构、词序等进行分析,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献中句子的意义。
第三,上下文解析注重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把握文献表达的整体含义。
最后,背景知识解析则要求我们具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三、解析古代文献的意义解析古代文献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以一种专业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对待古籍,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首先,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析,我们能够还原古代的历史场景,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
其次,解析古代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经典著作的真实含义,它们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和价值的精神财富。
此外,解析古代文献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继承古代智慧,获得创新灵感,使之能够对当代世界有所启示。
综上所述,古代文献的解读与解析对于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认识历史以及丰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与解析,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古代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到千百年来人类思想的精华所在。
高中:历史文献解读与分析方法

高中:历史文献解读与分析方法历史文献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洞察历史的发展脉络。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历史文献解读与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历史文献解读与分析方法,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献。
1. 了解文献背景在解读和分析历史文献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文献的背景信息。
例如,作者是谁?文献写作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作者的身份和立场如何?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的意图和目的,帮助我们把握文献的信息。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解读一份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文献,我们需要了解作者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的立场和观点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献进行更准确的解读和分析。
2. 分析文献结构文献一般都有一定的结构,通过分析文献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逻辑。
文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阅读文献的引言部分,了解作者的立场和意图,以及文献的主题和背景。
接着,我们可以逐段阅读文献的主体部分,分析作者的论据和证据,理解作者的论点和观点。
最后,我们可以阅读文献的结论部分,了解作者的总结和结论。
3. 理解文献语言文献的语言可能比较古老或者专业,我们需要对文献的语言进行一定的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查找文献中不熟悉的词汇和术语的含义,了解其具体指代的意义。
其次,我们可以分析文献的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逻辑关系。
例如,在解读一份古代文献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陈旧的词汇或者句式,我们可以借助词典或者其他的资料进行查询,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含义。
4. 分析文献观点文献往往包含了作者对某个问题或者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献中的观点来更深入地理解文献的含义和意义。
有时候,文献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观点,我们可以比较不同观点之间的异同,分析其合理性和可信度。
古典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与注释方法

古典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与注释方法古典文献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类古代文献,例如古代经典、史书、文言文作品等。
对于这些古代文献的解读与注释,是古典文献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古典文献学中的文献解读和注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献解读方法文献解读即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去探讨文献中包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在古典文献学中,常用的文献解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文本批评法文本批评法是一种对文献原文的直接解读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来揭示文献中的内在信息。
这种方法强调对文本细节的准确解读,通过对每个字词的研究理解,推断出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2. 史料批评法史料批评法是一种将古代文献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解读方法。
通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研究,来理解和解读古代文献。
这种方法关注文献与历史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情境的理解,来揭示文献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观点。
3. 文学批评法文学批评法是一种将文献作为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方法。
通过对文献中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以及结构特点的研究,来分析文献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写作风格。
这种方法强调对文献的美学评价,通过文学角度的解读,揭示文献的美学意义和作者的文学追求。
二、文献注释方法文献注释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的过程,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在古典文献学中,常用的文献注释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词语注释法词语注释法是一种对文献中生僻词汇或专有名词进行解释的方法。
通过对词语的解释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和文化内涵。
2. 句子注释法句子注释法是一种对文献中难懂句子进行解释的方法。
通过对复杂句子结构和语法的解析,帮助读者理解文献中的长句短语和语法逻辑。
3. 背景注释法背景注释法是一种对文献中历史背景进行解释的方法。
通过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读者理解文献中的史料和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具有争议。相较于通常问题,有争议存在的问题更合适 做meta分析。通过汇总对比数个研究结果,获得更可靠 的结论。
4、问题与结论。问题表述清楚,结论明确。有明确的效 应指标,对于危险因素,可以以OR/RR值为效应指标,如 肿瘤病治疗,XX年生存率为效应指标等。 5、选题合适。纳入研究的文献太多,而且问题也不明确, 研究难以完成。缺乏推广应用的代表性,而且纳入研究的 文献也太少,达不到汇总的效果。通常纳入研究的文献至 少3篇。 6、题材创新。想保证题材的创新,就要选还没有人做过 的方面。可以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哪方面meta分析还 没有人做,如果有人做了是不是质量偏低?
Company Logo
Figure3.funnel plot
Company Logo
漏斗图不对称主要原因
选择性偏倚(selection bias) 发表偏移(publication bias),最多见 语言偏倚(language bias) 引用偏倚(citation bias) 重复发表偏倚(multiple publication bias)
具体统计分析借助应用于计算机软件!!
异质性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因同质的资料才能比较,Meta-分析前先做异质 性分析(最常用的是Q检验)
1)当异质性检验出现p>0.10时,选固定效应模型; 2)当异质性检验出现p≤0.10时,首先进行异质性分析, 如无法消除,选随机效应模型
Company Logo
在Revman 4.2及以后的软件 ,I2为新的异质性 指标,用于描述由各个研究所引起的变异(异质 性)占总变异的百分比. I2大于50%可认为有实 质性的异质性。
Company Logo
研究结论
相较于非ADT激素治疗组,ADT并不增加低风险前列腺 癌患者心血管相关性死亡的发生,反而与降低前列腺癌特异 性死亡以及总死亡率有关
Company Logo
案 例
1.临床药理研究证实恩卡尼(Encainide)和氟卡尼 (Flecainide)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 常的发生率。
1 2 3 4 5
Company Logo
所有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单个样本量足够大的RCT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系列研究 专家意见
最佳证据需 要在应用中 得到验证, 进一步修正 证据,从而 使证据的质 量不断提高 和改善。
6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拟定研究计划 收集资料 根据入选标准筛选文献 复习每个研究并进行质量评估
资料类型与采用的计算方法
Company Logo
7.合并效应量的检验
用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的方法检验多个独 立研究的总效应量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理与常 规的假设检验完全相同 两种方法:
U检验(Z test) 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 根据Z或U值或卡方值得到该统计量下概率(P)值 若P≤0.05,多个研究的合并效应量由统计学意义 若p>0.05,多个研究的合并统计量没有统计学意义
提取数值变量,建立数据库
统计资料异质性检验
Company Logo
敏感性分析
1.拟定研究计划
立足于专业实际
重要性
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title
争议性
合适的原始论文
Company Logo
创新性
研究设计方案--- PICO格式
P I C O
研究对象
Participant /patient
干预或暴露
Company Logo
Meta Analysis的软件
免费软件: RevMan (Review Manager) Meta-Stat Epi Meta
Company Logo
论文结构
前言 选题的重要性;Meta的必要性 方法 纳入排除标准;检索策略; 质量评价标准;统计学方法 结果 文献检索结果(Fig.1) ;纳入基本特征(Tab.1) 文献质量;Meta分析统计结果(Forest/Funnel plot) 讨论 根据结果进行专业层面分析,以及该Meta 分析不足 结论 对该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策略参考
4.入选文献的质量评价
目前用于临床试验文献质量评价的量表不少于25 种,其中Consort声明、Jadad标准应用较多。
随机化方法 恰当(2分) 不清楚(1分) 不恰当(0分) 恰当(2分) 不清楚(1分) 非盲法(0分) 报告具体数量与理由(1分) 未报告(0分)
Company Logo
森林图即是根据各个独立研究的95%可信区间及合并效应 量的95%可信区间绘制的
可信区间95%CI
若选择OR或RR位合并统计量时,其95%的可信 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关系如下:
若其95%CI包含了1,等价于P>0.05,即合并统计量无 统计学意义 若其95%CI的上下限均大于1或均小于1,等价于 P≤0.05,即合并的统计量有统计学意义
Company Logo
Meta-分析的软件
STATA,该软件是美国Computer Resource Center研制的统计软件,从1985年起,连续推 出了多个版本 该软件可完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也可以进行Meta-回归分析,还可以绘制 Meta-分析的相关图型,如森林图(forest plots)、漏斗图(Funnel plots)和L’Abbe图
Company Logo
撰写meta分析必要内容简要
Meta分析的撰写一直是很多SCI论文作者的大难题,我们 都知道meta分析如果写好了,那么相对来说发SCI就比较 容易了,但如何写好meta分析呢?
1、重大意义。通常情况下有较重大意义的临床案例问题才 合适作meta分析。如果分析一开始的选题就是错误的, 那不但会浪费时间,发表成功的机率也不大。 2、理想的原始论文。一个理想的原始论文,就会使meta分 析成功一半。 例:研究危险因素的就应当是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需提供必要的信息,还有质量要高,设计要科学。
Company Logo
Table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Compa计算的主要步骤
Company Logo
计算每个研究的效应量和方差 计算每个研究效应量的权重 计算合并效应量 异质性检验 合并效应量的可信区间 合并效应量的检验
Company Logo
Figure2. Forest plot
Company Logo
漏斗图及用途
漏斗图(funnel plots)采用OR或RR对数值 (logOR或logRR)为横坐标,OR或RR对数值标准 误的倒数1/SE(logRR)为纵坐标绘制的 对处理效应的估计,其准确性是伴随样本含量的 增加而增加 当没有发生偏移时,其图形成对称的倒漏斗状, 故称之为“漏斗图” 常用的检验方式为Begger和Egger检验
若选择WMD或SMD为合并统计量时,其 95%CI与假设检验的关系如下:
若其95%CI包含的0,等价于P>0.05,即合并统计量无 统计学意义 若其95%CI的上下限均大于0或小于0,等价于P≤0.05, 即合并效应量由统计学意义
Company Logo
森林图
线条长短直观地表示了可信区间范围的大小, 线条中央的小方块为OR值的位置,其方块大小为 该研究权重大小。 若某个研究95%CI的线条横跨为无效竖线,即该 研究无统计学意义,反之,若该横线落在无效竖 线的左侧或右侧,该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心律失常抑制试验 RCT(n=2315) (1987-1988)
治疗组4.5%
病死率 安慰剂组1.2% 禁止恩卡尼生产 限制氟卡尼使用
Company Logo
2.阻滞剂由于负性肌力作用,一直禁用于心衰,大规模 临床试验证实: 阻滞剂不仅改善心功能,而且缩短 住院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
研究目的
在低风险、非转移性男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进行激素去 势治疗(ADT)相关性心血管死亡率、前列腺癌特异 性死亡以及总体死亡率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Company Logo
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以及Cochrane相关的临 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1996.1-2011.4.11,检索语言 为英语。 纳入标准:非转移性前列腺癌 干预组为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为主的ADT患者 对照组为没有即刻内分泌趋势治疗而因心血管死亡且中位随 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
intervention
比较
comparison
评价的结局
outcome
P:前列腺癌患者 I:激素去势治疗 C:非激素去势治疗 O:心血管相关性死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资料收集
3.检索合格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图
收集相关文献 阅读标题和摘要
排除
可能符合纳入标准
阅读全文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并交叉核对。 计算发生率、相对危险度以及可信区间,进一步选择固定、 随机效应模型。
研究结果
8个RCT总共4141名患者接受ADT患者心血管相关性死亡较 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255/2200 vs 252/ 1941 events; 95% CI, 8.3%-14.5%; vs 95% CI, 8.3%15.0%; RR, 0.93; 95% CI, 0.79-1.10; P=.41 ) 无论是长期(≥3年)还是短期内(≤6月)接受ADT患者心血 管相关性死亡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11.5%; 95% CI, 8.1%-16.0%; vs 11.5%; 95% CI, 7.5%-17.3%; RR, 0.91; 95% CI, 0.75-1.10 P=.34 or 10.5%; 95% CI, 6.3%17.0%; vs 10.3%; 95% CI, 8.2%-13.0%; RR, 1.00; 95% CI, 0.73-1.37 P=.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