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互感耦合与变压器
007 一般管理学原理(第四版)第七章[30页]
![007 一般管理学原理(第四版)第七章[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dc92cc2d0242a8956aece491.png)
第七章 决策
7.1 计划工作及其制订
7.1.1 计划工作
1.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构成了所有其他管理职能的 基础。没有计划,管理者就不知如何开展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 动。 计划可以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计划指制订计划、执 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整个工作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仅 指制订计划,即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为决策目标的实现做出具体 安排。 计划工作是指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 现途径和方法,它包含计划和目标两个重要因素,是管理过程中 与计划相关的一切工作的总和。 计划工作给组织提供了实现决策目标的明确道路,也给组织、 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 和成员行动的依据。
第七章 决策
7.2.2 决策的地位
对任何类型的组织来说,决策都是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 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组 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对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充 分认识。具体说来,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的地位 (1)决策是管理的起点 (2)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3)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决策的作用 (1)决策能够优化管理目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 率。 (2)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成败。 (3)在现代管理中,决策的作用尤为突出。
第七章 决策
7.2.1 决策的特征和类型
2.决策的类型 (3)依据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 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竞争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存在着确定目标、面临着确定状态、行动方 案具有确定性结果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存在一个确定的目标, 面临多种自然状态。不确定型决策与决策对象所处状态基本上与 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未来究竟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竞 争型决策是一种面对利益相互冲突的竞争对手所进行的角逐性决 策。 (4)依据参与决策的人数,可以划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 策。个人决策是指决策主要由某个人做出,其他人的意见可以参 考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决策主体具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群体决 策是指决策由两个以上的决策者参与做出,决策主体是一个由个 体组成的复合体,这些个体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做出决策。
发育生物学-第七章

二、Wilhelm Roux:镶嵌型发育
Weismann凭直觉认为:染色体是发育的遗传信息 携带者。最为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假‘说是一个可 以立即用实验来验证的模型。德国胚胎学家 Wilhelm Roux( 1831-1904)检验了 Weismann这一假设。他 于 1888年发表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在蛙胚 2一 细胞期,用热针刺死一个裂球(末吸去坏死的细胞 质),剩下的一个裂球发育成半个身体的胚胎(图 7.2)。Roux的实验结果正好和Weismann假设预期 的结果吻合。Roux认为:蛀胚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 分组织在一起形成的镶嵌体,每一部分的发育命运是 不能改变的,因为每个细胞接受一组特定的核决定子, 并依据所接受的核决定子分化成相应的组织。ROOX把 这一类型的发育称为镶嵌型发育。
பைடு நூலகம்
上述观察结果促使horstadius开展胚胎 学发展史上一些最令人激动的实验。首先 对horstadius( 1935)追踪海胆 64一细胞 期胚胎的六层细胞中每一层细胞的正常发 育命运。他发现:正常情况下,海胆64一 细胞期胚胎中的动物极细胞和植物极第一 层(Veg1)细胞形成外胚层,植物权第二 层(veg2)细胞形成内胚层,而小裂球则 形成中胚层骨骼(图7.5)。
三、 HanS Driesch:调整型发育
Hans Driesch是用实验方法研究胚胎学的极力推 崇者,他于 1893年发展了 Roux的实验。他采用分 离实验(isolation experiment)的方法,即通过剧 烈摇晃将海胆胚胎裂球分开培养,结果2一细胞期 分开的两个裂球都能发育成完整幼虫。Dri。sob还 证明:甚至在4一细胞期时,4个分开的海胆胚胎裂 球也能发育成长腕幼虫(pluteus)。Driesch的实验 表明:2一或4一细胞期时,分开的海胆胚胎裂球不 是自我分化成胚胎的某一部分,而是通过调整发育 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一类型的发育称为调整型 发育。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版 第七章 2014

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 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
35 及以上至 110 ≥3 000
220 ≥4 000
330 ≥5 000
500 ≥6 000
第12表 跨越接触网的超高压架空电线路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P90)
第198条 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第199条 接触网的分段、分相设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牵引的列车、动车组正常运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分相的位置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确认,并经铁路局批准。
第203条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 mm;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 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构)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 mm。当海拔超过1 000 m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大风、严寒地区应预留风力、覆冰对绝缘距离影响的安全余量。
2.受电电压根据用电容量、可靠性和输电距离,可采用110 kV、35(63) kV、10 kV或380 V/220 V。
3.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1)35 kV及以上高压供电线路,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
(2)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线路,为额定值的±7%;
(3)220 V单相供电线路,为额定值的+7%~-10%;
电力设备应具备:贯通线路由两端变、配电所供电的互供条件,变、配电所跨所供电的条件,远程监控条件,电气试验设备,快速抢修能力。
电力变、配电所的控制保护测量设备,应纳入远动系统调度管
量子力学第七章习题解答

即
h h 2 2 2 λ − cos γ − (cos α + cos β ) = 0 4 4
2
h λ − = 0 (利用 cos 2 α + cos 2 β + cos 2 γ = 1) 4
2
2
⇒
a h 设对应于 S n = 的本征函数的矩阵表示为 χ 1 ( S n ) = , b 2 2
由归一化条件,得
a 2 2 1 = χ 1 χ 1 = (a , b ) = a + b b 2 2 2 cos α + i cos β 2 2 a + a =1 1 + cos γ
+ * *
2 2 a =1 1 + cos γ
取
1 + cos γ a= 2
,得
b=
cos α + i cos β 2(1 + cos γ )
ˆ 在这些本征态中, 测量 S z 有哪些可能值?这些可 ˆ 能值各以多大的几率出现? S z 的平均值是多少?
ˆ ˆ 解:在 S z 表象, S n 的矩阵元为
ˆ = h 0 1 cos α + h 0 − i cos β + h 1 0 cos γ Sn 1 0 i 0 0 − 1 2 2 2
⇒
b1 a1 = ⇒ a b 1 1
b1 = a1
χ 1+/ 2 χ 1 / 2 = 1 ,得 由归一化条件 a * * 1 (a1 , a1 ) = 1 a 1
即
2 a1 = 1
2
∴
a1 =
1 2
b1 =
第七章 思考题

第七章电化学思考题1.导体分几类,它们间有何不同?答:导体分两类,第一类导体,又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传导电流靠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导电后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所导电量全部由自由电子承担;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
传导电流靠正、负离子作反向运动完成;导电离子可能在电极上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电阻反而变小;所导电量由正、负离子分担。
2.测定离子的迁移数有几种方法?答:通常有三种方法:1. Hittorf 法;2. 界面移动法;3. 电动势测定法。
3.在电镀工业上一般都用钾盐而不用钠盐?答:钠离子的半径虽然比钾离子小,但钠离子的水合作用却强得多,因而迁移速率比较慢。
因此,在电镀工业上,为了减少电解液的电阻,一般都选用钾盐。
4.在电迁移率、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摩尔电导率、电解质扩散系数、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质中,哪些与选择基本单元有关,哪些与选择基本单元无关? 答:与基本单元选择无关的性质有:电迁移率,电导率,电解质扩散系数;与基本单元选择有关的性质有:摩尔电导率,离子摩尔电导率,离子扩散系数。
5.极限摩尔电导率是无限稀释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既然溶液已经“无限稀释”,为什么还会有摩尔电导率?此时溶液的电导率应为多少?答:根据摩尔电导率的概念,极限摩尔电导率虽然要求溶液无限稀释,但仍要求溶液中有1 mol电解质,即对应的溶液体积应为无限大,此时离子之间已没有相互作用,因此,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达最大值。
但这时溶液的电导率趋于纯溶剂的电导率。
6.柯尔劳施经验公式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重要性何在?答:柯尔劳施经验公式:c A −Λ=Λ∞m m ,适用于强电解质水溶液,浓度低于0.01 mol·dm −3的稀溶液。
根据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可以从相关的强电解质的∞Λm 来计算弱电解质的∞Λm ,或由离子电导数值计算出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
《固体物理学》房晓勇主编教材-习题参考解答07第七章 能带结构分析

()
()
间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垂直于 B 德平面和等能面所截成的曲线,显然电子从曲线 k1 点运动曲线 k2 点所需 的时间为
J G
t2 − t1 =
∫
t2
dt =
t1
∫
k2
k1
dk dk / dt
其中 dk 是 k 空间曲线的弧元
3
第七章 能带结构分析
G G J G JJ G J G dk 由= = −ev × B = −ev⊥ × B dt JJ G J G v⊥ 为垂直于 B 德速度分量,可得
N = 2×
S2
( 2π )
2
2 × π kF
N ⎞ ⎛ k F = ⎜ 2π 2 ⎟ S ⎠ ⎝
1/ 2
= ( 2nπ )
1/ 2
7.3 试证明,当 n / na = 1.36 时,费米球和面心立方晶格的第一布里渊区相切,其中 na 是原子数密度。 解:参考陈金富 13.6 面心立方晶格原子数密度 nα = 界的最近距离 km = 4
5
第七章 能带结构分析 同理可用 ω =
2π eB =2
dA ( E ) dE
7.7 考虑两个能带
E (k ) = ±
=2k 2Δ + Δ2 ∗ m
式中Δ为一常数。设所有取正号的正能态都是空的,所有取负号的负能态都是填满的。 (1)在 t=0 时刻加上一个电子于正能带上的 ( k0 , 0, 0 ) ,并施加一个电场 E = Ez k ′ ,求 t 时刻的电流 (2)当 t → ∞ 时,上述情况如何? (3)在相同条件下,如果负能带出现一个空穴,求其电流。 解:参考陈金富 13.16 (1)正能带上只有一个电子,它对电流的贡献,根据《固体物理学》式 7-20
第七章6、7节内容

M x max
b
M y max Wy
f
W 式中x
——按吊车梁受压纤维确定的对x轴的毛截面量;
W y ——上翼缘对y轴的毛截面模量;
b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按附录3确定。
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衔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 必验算
(3) 刚度验算
吊车梁在垂直方向内的刚度可直接按下式近似计算(等 截面时);
式中
M max h QS2 , Wnx1 hw Itw
1 ——系数,当 与 c 异号时,取1 =1.2;当 与 c 同号时,
1 取 =1.1;
h ——梁的高度;
hw ——腹板高度;
S 2 ——计算点以上毛截面(吊车梁上冀缘)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2)整体稳定验算
无制动结构时,按下式验算梁的整体稳定性:
可按《结构力学》中影响线的方法进行内力的计算。
• 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时,按两台吊车考
虑;
• 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和变形时,按作用在跨间内起重量
最大的一台吊车考虑。
•
吊车梁、制动结构、支撑杆自重、轨道等附加零件自重以及 制动结构上的检修荷载等产生的内力,可以近似地取为吊车 最大垂直轮压产生的内力乘以下表相应系数:
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两种墙架的特点:
1. 整体式墙架直接利用厂房框架柱与中间墙架柱一起组
成墙架结构来支承横梁和墙体;
2. 分离式墒架是在框架柱外侧另设墙架校与中间墙架柱
和横梁等组成独立的墙架结构体系。 墙体类型 厂房围护墙分为砌体自承重墙、大型混凝土墙板和轻型
墙皮三大类。
• 砌体自承重墙由砌体本身承受砌体自重并通过基础梁传
吊车梁与柱的连接
读书笔记童年第七章

读书笔记童年第七章
一、主要内容
第七章主要讲述了阿廖沙遇到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是好景不长,小茨冈因为两个舅舅的自私而失去了生命,这让阿廖沙感到非常难过。
二、好词好句
1. 逆流而上:意为逆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努力前进。
2. 格格不入:意为相互抵触,不相契合,形容彼此没有共同语言或无法相处。
3. 如获至宝:意为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4. 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
三、阅读感悟
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了阿廖沙在面对挫折时的坚强和乐观,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
小茨冈的遭遇让人深感痛心,他的离去也让
阿廖沙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这也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的友情和亲情,不要轻易地放弃和伤害他们。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强,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1 R1
- d
U ab 10 / 0oV
. .
.
U ab 10 / 0 I1 R jL1 3 j 4 2 / 53.1o A
o
U cd jM I 1 U ab j 2 / 53.1o 10 4 / 36.9o 10 13.4 / 10.3oV
M k L1L 2
L1
N1
L2
N2
11
21
i1
自感磁通链为
互感磁通链为
线圈1中的磁通为11 交链线圈2的磁通为21
11 L1i1 21 M 21i1
互感系数
思考:若线圈2中通过电流i2,则自感磁通链为? 互感磁通链为?
22 L2i2
12 M12i2
M12 M 21
.
US 4 j2 ( j10 j 5) (30 j 30) 1 j j 20 ( j10 j 5) (30 j 30)
.
应用阻抗并联分流关系求得流
. j10 j 5 I2 I 1 245o ( j10 j 5) (30 j30) .
M
I2
+ jL2 U 2 –
U1 jL1 I1 jMI 2
U 2 jL2 I 2 jMI1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质
一、互感线圈的串联
互感的线圈串联时有两种接法——顺向串 联(异名端相连)和反向串联(同名端连)。
1. 顺向串联
异名端联在一起的串联方式,顺向串联。
Ls ( )2 R 2 (
Ls 18 0.057 2 50
反向串联时,线圈电阻不变,由已知条件可求出反 向串联时的等效电感:
L f (
Lf U 2 60 ) R 2 ( ) 2 242 7 If 2.4
7 0.022 2 50
Φ 11
i1 自感电压
Φ 21
N1 u11 N2 u21 互感电压
Φ 11 Φ 21
表示线圈1的电流在线圈1中产生的磁通。
表示线圈1的电流在线圈2中产生的磁通。
彼此间具有互感应的两个线圈称为互感耦合线圈。耦合 线圈的互感用M 表示。 M12是线圈2对线圈1的互感,M21是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 M的单位:亨(H)、毫亨(m H)或微亨(u H)。 常用耦合系数 k 来反映线圈的耦合程度,并定义:
所以得
M Ls L f 4 0.057 0.022 8.75m 4
二、互感线圈的并联
互感线圈的并联有两种接法,一种是两个线圈的同 名端相连,称为同侧并联;另一种是两个线圈的异名端 相连,称为异侧并联。
I U
.
* L1
M
I * L2
.
* L1
M
.
I1
.
.
I2
U
.
.
I1
L2 *
I2
I
.
*
L1 U1
M
*
L2 U2
.
.
U
.
U 1 U 11 U 12 jL1 I jM I U 2 U 22 U 21 jL2 I jM I U 1 U 2 j ( L1 L2 2M ) I jL f I L f L1 L2 2M
N1 N 2
各类电压互感器图片
高压油浸式
干式电压互感器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
单相油浸式
三相油浸式
二、同名端
1、同名端的定义
12 11
L1
N1
L2
N2
21 22
i1
i2
为了便于反映线圈磁通链的“增加”与“减弱” 作用和简化图形,采用同名端标记方法。 定义:若电流i1、 i2分别从线圈1和线圈2各自的 一端流入(或流出),互感起“增加”作用, 则线圈的这两个端互为同名端。用“.”或“*” 标记。 2、同名端的判断
例 如图所示互感电路中,ab端 加10V的正弦电压,已知电路的参数 为 R1=R2=3Ω ωL1=ωL2=4Ω, ωM=2Ω。 求:cd端的开路电压。
解 当cd端开路时,线圈2中无电流,因 此,在线圈1中没有互感电压。以ab端电压 为参考,电压:
c R2 +
a
I1
.
L2
M Ucd
.
+
Uab - b
某一线圈电流产生的磁通不仅与本线圈交链,同 时还与邻近的线圈交链的现象称为磁耦合现象, 存在磁耦合的线圈称为耦合线圈或互感线圈。
12 11
L1 N1 L2 N2 L1 N1 L2 N2
21 22
21
i1
i2
12
线圈1中的磁通链为 线圈2中的磁通链为
1 11 12 L1i1 Mi2 2 22 21 L2i2 Mi1
理想变压器的复数输入电压 与复数输出 电压 之比等于输入线圈匝数N1与输出 线圈匝数N2之比的负值。输入电压与输出 电压反相。
1
异侧并联时的等效电感:
I
M
1
2
I
I
U
L1
L2
U I
j ( L1L 2 M ) L L1 L 2 M
L
L L M2 L L 2M
I I I U jL I
1 2
1 1
jM I 2
U jL
2
I 1 jM I 1
N1
△
﹡
i2 图1
N2
﹡
△
A
X
B
Y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两个电流分别在两个线 圈中产生的磁通是互相增强的,那么就称A 和Y为一对同名端,用相同的“﹡”标出。
注意: ⑴ 同名端总是成对出现的
⑵ X和B也是一对同名端,用△标出 ⑶ A和B,X和Y均称为异名端 ⑷ 有多个线圈耦合时,同名端一对 一对的用不同的标记标出。
.
(a)
(b)
线圈并联电感量分析:
I1 I 2 U jL1 I 1 jM I 2 U j L 2 I 2 j M I 1
j ( L1 L2 M 2 ) Z jL L1 L2 2M I L1 L2 M 2 L L1 L2 2M U
自感电压正、 负取决于电压 电流的参考方 向 向。
i1
+
M
i2
当耦合线圈的电流均从同名 端流进(或流出)时,互感 电压取“+”,反之取“-”
u1
–
L1
+
–
L2
u2
di1 di2 u2 M L2 dt dt
P226
例6-2
四、正弦交流电路中互感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
I1 + jL1 U1 –
第七章 互感电路与变压器
1、互感及互感电压
i
N — 匝数 Ψ — 磁链 Φ — 磁通 + u –
N
N
电感 L i d
di L 电压 u e dt dt
互感及互感电压
自感电压:线圈中由于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压。 互感电压:如果一个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产生的磁通还穿过相 邻的的另一个线圈,那么在另一个线圈中也会产 生感应电压。 1 2
2. 反向串联 同名端联在一起的串联方式,反向串联。 . M
I * L1 L2 * U1 U
.
U2
.
.
U 1 U 11 U 12 jL1 I jM I
U 2 U 22 U 21 jL2 I jM I Ls L1 L2 2M
同侧并联时的等效电感:
I
M
1
I
I
2
U
L
1
L
2
U I
j ( L1L 2 M L1 L 2 M
2
L
LL M
2
I I I ) L U jL I jM I
1 2
2
1 1
L L 2M
U jL I jM I
2 1
2
i1
i2
为了定量地描述两个耦合线圈的耦合紧疏程度, 定义耦合系数 : 符号如何判断? M
K
L1 L2
关于 M 的讨论:
M 反映了两个线圈互相感应的强弱,即两个电路的
耦合程度
互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是能量借助于电磁场而
在两个电路之间交换 。 –在无铁磁性物质的前提下,互感只与两个回路的形状、 相对位置及周围的磁导率有关,与电流无关。 –M21= M12,理论上: M
jL I
LS Lf 互感 M 4
例 将两个线圈串联接到50Hz、60V的正弦电源上, 顺向串联时的电流为2A,功率为96W,反向串联时的电 流为2.4A,求互感 M。
解 顺向串联时,等效电感为Ls=L1+L2+2M。 根据已知条件,得:
R P 96 2 24 2 Is 2 U Is 60 2 ) 242 18 2
L1
M L2
M I1 L1+ I2 RL
.
L2+ M I2 -M RL C
I1
.
j20
j30
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