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外文翻译

合集下载

详解模糊控制

详解模糊控制
A

x1


x2


xn
例:设论域U={钢笔,衣服,台灯,纸},他们属于学习用品的隶属度分别 为:1, 0, 0.6, 0.8,则模糊集合学习用品可分别用向量表示法和扎德 表示法表示如下:
学习用品 (1 0 0.6 0.8)
学习用品=
模糊控制概述
~ ~
1 0 0.6 0.8 钢笔 衣服 台灯 纸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 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 它是从行为上模仿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的 一种智能控制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操作人员或专家经验编成模 糊规则,然后将来自传感器的实时信号模糊化, 将模糊化后的信号作为模糊规则的输入,完成 模糊推理,将推理后得到的输出量加到执行器 上。

(1)求每条规则的蕴含关系 (Ai and Bi 采用求交运算,蕴含关 系采用最小蕴含)

1.0 1.0 0.6 0.2 A1 and B1 A1 B1 A1T B1 0.5 0
R1的运算
1.0 0.6 0.2 0.5 0.5 0.2 0 0 0
例:若A={a,b,c},B={1,2},则 A×B={(a, 1) (a, 2) (b, 1) (b, 2) (c, 1) (c, 2)} (a, 2) (a, 1) (a , 1) (b, 1)
元素之间可以互换位置。
B×A={(1, a) (1, b) (1, c) (2, a) (2, b) (2, c)} 0.5 0.5 0.5]
模糊推理的例子

(4)计算输出量的模糊集合
C ' ( A ' and B ') R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理论模糊逻辑控制(fuzzylogicalcontrol)简称模糊控制(fuzzy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

在传统的控制领域里,控制系统动态模式的精确与否是影响控制优劣的关键所在,系统动态的信息越详细,则越能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然而,对于复杂的系统,由于变量太多,往往难以正确描述系统的动态,于是工程师便利用各种方法来简化系统动态,以达成控制的目的,但却不理想。

换言之,传统的控制理论对于明确系统有强而有力的控制能力,但对于过于复杂或难以精确描述的系统,则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尝试以模糊数学来处理这些控制问题。

如人工控制反应釜的釜内温度经验可以表达为。

若釜内温度过高,则开大冷水阀;若温度和要求的温度相差不太大,则把水阀关小;若温度快接近要求的温度,则把阀门关得很小。

这些经验规则中,“较小”“不太大”“接近”“开大”“关小”“关得很小”等表示温度状态和控制阀门动作的概念都带有模糊性。

这些规则的形式正是模糊条件语句的形式,可以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过程变量和控制作用的这些模糊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可以根据这种模糊关系及某时刻过程变量的检测值(需化成模糊语言值)用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此刻的控制量。

这正是模糊控制的基本思路。

模糊控制理论发展至今,模糊逻辑推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种,第一种依据模糊关系的合成法则;第二种依据模糊逻辑的推论法简化而成;第三种和第一种相类似,只是其后件部分改由一般的线性式组成。

由于模糊控制器的模型不是由数学公式表达的数学模型,而是由一组模糊条件语句构成的语言形式,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模糊控制器又称模糊语言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的模型是由带有模糊性的有关控制人员和专家的控制经验与知识组成的知识模型,是基于知识的控制,因此,模糊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

可以说,模糊控制是以人的控制经验作为控制的知识模型,以模糊集合、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逻辑推理作为控制算法的数学工具,用计算机来实现的一种智能控制。

matlab模糊控制算法

matlab模糊控制算法

matlab模糊控制算法Fuzzy control is a type of control system that uses fuzzy logic to regulate the output of a system in a manner that resembles human decision-making. 模糊控制是一种利用模糊逻辑来调节系统输出的控制系统,以一种类似人类决策的方式进行。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using fuzzy control algorithms is their ability to handle systems with uncertain or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使用模糊控制算法的关键优势之一是能够处理具有不确定性或非线性特征的系统。

By incorporating fuzzy sets, fuzzy rules, and a fuzzy inference engine, a fuzzy control system can provide robust and adaptive control. 通过结合模糊集合、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引擎,模糊控制系统可以提供鲁棒和自适应的控制。

Fuzzy control algorithms ar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automotive systems, consumer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robotics. 模糊控制算法被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汽车系统、消费电子、工业过程和机器人技术。

One of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fuzzy control is tun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fuzzy sets and rul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ystem performance. 实施模糊控制的一个挑战是调整模糊集合和规则的参数,以实现期望的系统性能。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

Fuzzy control of inverted pendulum and concept of stability usingJava applicationAbstractIn this paper, a fuzzy controller for an inverted pendulum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wo stages. These stages are: investigation of fuzzy control system modeling methods and solution of the “Inverted Pendulum Problem”by using Java programming with Applets for internet based control education. In the first stage, fuzzy modeling and fuzzy control system investigation,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classes and multithreading were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stage specifically, simulation of the inverted pendulum problem was developed with Java Applet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given. Also some stability concepts are introduced.IntroductionAs we move into the information area, human knowledge become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o a theory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human knowledge and heuristic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and put them into engineering systems, together with other information such as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ensory measurements. This aspect is a justification for fuzzy systems in the literature and characterizes the unique feature of fuzzy systems theory. For many practical systems, important information comes from two sources: one source is human experts who describe their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in natural languages; the other is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physical laws and sensory measurements. ; systems are multi-input–single-output mappings from a real-valued vector to a real-valued scalar, but for large scale nonlinear systems the multi-output mapping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collection of single-output mappings as shown in Fig.1.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fuzzy systems theory is that it provides a systematic procedure for transforming a knowledge base into a nonlinear mapping. So we can use this trans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systems (control) in the same manner as we us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ensory measurements.Consequently, by means of fuzzy systems, we can perform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 systems in a mathematically rigorous manner.Fuzzy systems have been applied to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ranging from control, signal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medicine, expert systems to business, etc. However, most significant applications have concentrated on control problems. The fuzzy systems that are shown in Fig. 2 can be used either as closed-loop controllers or open- loop controllers. As shown in Fig. 3, when the fuzzy system is used as an open-loop controller, the system usually sets up control parameters and then the system operates according to these parameters. When it is used as a closed-loop controller as shown in Fig. 4, the fuzzy system takes the outputs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and applies the control action on the controlled system continuously. In this figures, the controlled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pplication process.本文来自网学(),转载请注明出处:/mianfeilunwen/cankaolunwencankaolunwen/1554461/index.htm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模糊控制理论FuzzyControl

模糊控制理论FuzzyControl

模糊控制理论 Fuzzy Control在传统的控制领域里,控制系统动态模式的精确与否是影响控制优劣的最主要关键, 系统动态的信息越详细,则越能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然而,对于复杂的系统,由于 变量太多,往往难以正确的描述系统的动态,于是工程师便利用各种方法来简化系统 动态,以达成控制的目的,但却不尽理想。

换言之,传统的控制理论对于明确系统有 强而有力的控制能力,但对于过于复杂或难以精确描述的系统,则显得无能为力了。

因此便尝试着以 模糊数学 来处理这些控制问题。

自从Zadeh 发展出模糊数学之后,对于不明确系统的控制有极大的贡献,自七 年代以后,便有一些实用的模糊控制器相继的完成,使得我们在控制领域中又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在此将对模糊控制理论做一番浅介。

[编辑本段]概述3.1概念图3.1为一般控制系统的架构,此架构包含了五个主要部分,即 :定义变量、模糊化、知识库、逻辑判断及反模糊化,底下将就每一部分做简单的说明:(1) 定义变量:也就是决定程序被观察的状况及考虑控制的动作,例如在一般控 制问题上,输入变量有输出误差 E 与输出误差之变化率 CE ,而控制变量则为下一个状态之输入 U 。

其中E 、CE 、U 统称为模糊变量。

xn JftfHZItwj? * }D7MMnstM^r I »?R |pane*n ・R ・M |JTI 于■•|| ----------------------------- ------ - ----模糊控制(2) 模糊化(fuzzify ):将输入值以适当的比例转换到论域的数值,利用口语化变量来描述测量物理量的过程,依适合的语言值( linguisitc value )求该值相对之隶属度,此口语化变量我们称之为模糊子集合( fuzzy subsets )。

(3) 知识库:包括数据库( data base )与规则库(rule base )两部分,其中数据库是提供处理模糊数据之相关定义;而规则库则藉由一群语言控制规则描述控制目标和策略。

模糊控制简介

模糊控制简介

R=(NBe × PBu ) + ( NSe × PSu ) + (0e × 0u ) + ( PSe × NSu ) + ( PBe × NSu )
NBe × PBu = (1, 0.5, 0, 0, 0, 0, 0) × (0, 0, 0, 0, 0, 0.5,1) NSe × PSu = (0, 0.5,1, 0, 0, 0, 0) × (0, 0, 0, 0,1, 0.5, 0) 0e × 0u = (0, 0, 0.5,1, 0.5, 0, 0) × (0, 0, 0.5,1, 0.5, 0, 0) PSe × NSu = (0, 0, 0, 0,1, 0.5, 0) × (0, 0.5,1, 0, 0, 0, 0) PBe × NSu = (0, 0, 0, 0, 0, 0.5,1) × (1, 0.5, 0, 0, 0, 0, 0) 0 0 0 0 0.5 1 0 0 0 0 0 0.5 0.5 0.5 0 0 0.5 0.5 1 0 0 R= 0 0 0.5 1 0.5 0 0 0 0.5 1 0.5 0.5 0 0 0 0 0 0.5 0.5 0.5 0 1 0.5 0 0 0 0 0
学习功能
数据存储 单元
y
∗ k
e
r + —


k
e
e
k
c
2
e
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模糊 控制 规则
k

u
u
u
u
k −1
k
+ +
被 控 对 象
y
k
六.思考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两面性 • 优点:模糊逻辑本身提供了由专家构造语 优点: 言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控制策略的一种系统 的推理方法, 的推理方法,因而能够解决许多复杂而无 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系统的控制问题, 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系统的控制问题,所 以它是处理推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不精确 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广义上讲, 和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广义上讲, 模糊控制是适于模糊推理, 模糊控制是适于模糊推理,模仿人的思维 方式, 方式,对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对象实 施的一种控制策略。 施的一种控制策略。它是模糊数学同控制 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智能控制的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

第4章模糊控制

第4章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系统的优势
对不确定性、非线 性和时变性的处理 能力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
形项正文
无需精确数学模型, 易于实现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
形项正文
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和自适应性
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
形项正文
能够处理多变量、 多目标系统 模糊 控制系统的局限性
模糊控制系统的局限

模糊规则和隶属度 函数的确定较为困 难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模糊控制的发展历程
模糊控制理论的 起源
模糊控制理论的 发展阶段
模糊控制理论的 应用领域
模糊控制理论的 未来展望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模糊化处理:将输入变量进行模糊 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模糊集合中的 元素
反模糊化处理:将推理结果进行反 模糊化处理,得到精确的控制输出
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库的组成:包括规则库、事实库和推理机 知识库的设计原则: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使用 知识库的实现方法:基于规则、基于案例和混合方法 知识库的更新和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推理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推理方法:基于规则的推理、基于模型的推理 推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推理方法的实现:详细介绍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模型的推理的实现过程 推理方法的优化:针对推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法
设计和调试过程较 为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 受到硬件限制
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器的比较
模糊控制与模糊神经网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比较
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控制器的比较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1.为什么要提出模糊控制理论?传统控制理论对于明确系统具有强有力的控制作用,但对于复杂或难以精确控制的系统无能为力,因此,引入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方法。

模糊控制可以包含巨大的信息量,而这也更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因此有必要在系统控制领域引入模糊控制。

2.什么是模糊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诞生于英国人 E.H.Mamdani根据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将它应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获得了实验室的成功,但最初的定义及相关的定理是由美国人提出的。

按照定义,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简称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理论实际上是非线性控制,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在空调等家电以及化学反应中应用比较广泛。

什么是线性系统什么是非线性系统呢?3.先从控制系统说起:什么是控制系统呢?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控制系统意味着通过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变机器、机构或其他设备内任何感兴趣或可变化的量。

控制系统同时是为了使被控制对象达到预定的理想状态而实施的。

控制系统使被控制对象趋于某种需要的稳定状态。

按照控制原理的不同,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种形式,开环控制系统顺序执行,抗干扰能力差,精度低;闭环控制系统由反馈输入的量决定,可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性能。

按给定信号分类,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恒值控制系统是一种给定值不变,要求系统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给定希望值的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按未知时间函数变化,要求输出跟随给定值的变化。

如跟随卫星的雷达天线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是给定值按一定时间函数变化的系统。

一般的控制系统分五个主要部分,即:定义变量、模糊化、知识库、逻辑判断及反模糊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模糊控制的matlab simulink仿真摘要:为提高工业上所需温度的控制精度,在本文中详细介绍如何设计模糊控制器,以及如何在在MA TLAB中建立模型,并使用模糊工具箱和SIMULINK在Matlab中实现参数的计算机模拟控制系统。

在该系统中,通过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温度实现了很好的控制,并且该系统正处于实际工业电阻炉温度控制的应用和试行阶段,也达到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实践表明,模糊控制方法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稳定性和精确度,并且实现了操作过程的简化,对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模糊控制,SIMULINK,MATLAB,仿真1介绍系统MATLAB / Simulink是一种世界通用的科学计算和仿真的语言, Simulink则是一个以系统级仿真环境为基础的系统框图和程序框图,这个环境提供了很多的专业模块库:如CDMA参考仿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库等。

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建模,仿真和仿真结果具有以下特点:(1)调用代理模块框图是连接到系统的工程,使建模和仿真系统的框图,更全面,研究信息系统具有高的开放性。

(2)使用户可以自由修改模块的参数,并可以无限的使用所有的MATLAB分析工具,因此MATLAB具有高互动性。

(3)仿真结果可以几乎跟在实验室里显示的图形或数据是一样的。

模糊逻辑控制、自动化的发展和它们未来的发展策略,是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它使用语言规则和模糊集进行模糊推理。

为了解决复杂的系统,包括非线性、不确定性和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问题,就可以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目前,此技术被广泛使用。

温度控制通常采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但是控制效果较不明显的。

当情况的变化时将改变系统参数,PID参数也需要及时调整,否则会产生更糟糕的动态特性,使控制精度下降。

当温度偏差太大时,容易导致积分饱和的现象,导致控制时间太久和其他的问题。

在同一时间,模糊工具箱和SIMULINK在用MATLAB来实现参数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能提高效率和系统设计的精度。

整个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以温度数据采集电路,过零检测和触发电路、键盘和显示电路、记忆电路(CF卡)、声光报警电路、复位电路等组成硬件部分,还有相应的控制软件等构成了完整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其系统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框图2 控制器设计理论上,较高维度的模糊控制器,其控制精度也较高。

但较高的维度会使控制算法也变得困难。

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线性控制规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有助于确保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系统响应过程的超调量。

模糊控制器的核心部分包括模糊化、模糊推理、反模糊化、知识库四个部分。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二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控制复杂性较好,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形式。

本文也设计一个二维模糊控制器,以温度的偏差e 和偏差的变化ec 作为输入量,其相应的语言变量为E 和EC ,输出量为PID 控制参数P K ,I K ,D K ,其相应的语言变量为P K ,I K ,D K .输入输出分别采用正态分布函数的隶属度。

首先将系统的输入温度以及炉温变化的精确量转化为模糊量,该过程称为模糊化,或称为模糊量化。

模糊化的作用是把一个精确的输入变量通过定义在其论域上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其属于各模糊集合的隶属度,从而将其转化为一个模糊变量。

电阻炉模糊PID 控制器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分为以下几个步骤:(l)论域的选择通过分析炉温度变化的特点,选取误差。

误差的基本论域为:{-50,50}设其量化论域为{3,3},则量化因子Ke=3/50=0.06。

电阻炉炉温度变化速率为ec 的基本论域,取为:{一12,12},其量化论域为{-3,3},则量化因子 Kec=3/12=0.25。

(2)量化因子的选择P K 的基本论域为{-0.3,0.3},其量化论域为{-0.3,0.3},则量化因子1。

I K 的基本论域为{-0.06,0.06},其量化论域为{-0.06,0.06},则量化因子l 。

D K 的基本论域为{-3,3},其量化论域为{-3,3},则量化因子1(3)确定隶属度函数根据温度的控制的特性分别将输入和输出的三角形隶属度函数曲线,进行离散化处理,分别得到温度偏差,偏差变化,P K ,I K ,D K 的各个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函数表。

E ,EC ,P K ,I K ,D K 的隶属度函数表,表2-1中值表示论域中的值对应每个模糊集的隶属度。

表2-1 E,EC 和Kp,Ki,Kd 的隶属度表-3 -2 -1 0 1 2 3 NB 1.0 0.3 0 0 0 0 0 NM 0.3 1 0.3 0 0 0 0 NS 0 0.3 1 0.3 0 0 0 0 0 0 0.3 1 0.3 0 0 PS 0 0 0 0.3 1 0.3 0 PM 0 0 0 0 0.3 1 0.3 PB0.31模糊控制规则库由一系列“IF —THEN ”型的模糊条件句所构成。

条件句的前提部分为输入和状态,而结论部分为控制变量。

模糊控制规则是基于手动控制策略而建立的,而手动控制策略又是人们通过学习、试验以及长期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存储在操作者或专家中的一种技术知识集合。

模糊控制规则的生成大致有以下四种方法,即①根据专家经验或过程控制知识生成模糊规则; ②根据过程模糊型生成控制规则;③根据对手工控制操作的系统观察和测量生成控制规则; ④根据学习算法生成控制规则。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是找出PID 三个参数与电阻炉温度偏差和温度偏差变化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中通过不断检测温度偏差和计算偏差的变化,根据模糊控制原理来对3个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以满足不同温度设定和温度偏差及偏差变化时对控制参数的不同要求,从而使被控对象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从系统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等各方面来考虑,P K ,I K ,D K 的作用如下:①比例系数P K 的作用是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

P K 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系统的调节精度越高,但容易产生超调,甚至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P K 取值过小,则会降低调节精度,使响应速度缓慢,从而延长调节时间,使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变坏。

②积分作用系数I K 的作用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I K 越大,系统的静态误差消除越快,但I K 过大,在响应过程的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

若I K 过小,将使系统静态误差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节精度。

③微分作用系统D K 的作用是改善系统温度相应的动态特性,其作用主要是在响应过程中抑制偏差向任何方向的变化,对偏差变化进行进行提前预报。

但D K 过大,会使响应过程提前制动,从而延长调节时间,而且会降低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由以往的经验和温度控制的特殊性得知PID 控制P K ,I K ,D K 参数调整有如下的规律:①当温度偏差|e|较大时,为了加快温度控制的响应速度,应取较大的P K 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开始时温度偏差e 的瞬时变大可能出现的微分过饱和而使控制作用超出许可的范围,导致超调的发生,应取较小的P K ,同时为了防止系统响应出现较大的超调,产生积分饱和,对积分作用加以限制,通常取P K =0即去掉积分作用。

②当温度偏差|e|和偏差变化|ec|处于中等大小时,为使系统响应具有较小的超调,P K 应取得小些,I K 和D K 取值要适当,这时D K 的取值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大。

③当|e|较小即接近于设定值时,为使系统有良好的稳态性能,P K 和I K 均取大些。

同时为了避免系统在设定值附近出现振荡,并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一般是当|ec|较小时,D K 可大些;当|ec|较大时,D K 取小些。

④偏差变化量|ec|的物理意义是表明温度偏差变化的快慢速率,|ec|值越大, P K 的取值越小,I K 取值越大。

根据以上已有的PID 调节规律,结合本设计中实际电阻炉温度对象的控制特点,分别建立了如下针对△P K ,△I K ,△D K 三个参数整定的控制规则表,如表2-2,表2-3,表2-4所示。

表2-2 模糊变量△Kp 的模糊规则表E ECNB NM NS 0 PS PM PB NB PB PB PM PM PS 0 0 NM PB PB PM PS PS 0 NS NS PM PM PM PS 0 NS NS 0 PM PM PS 0 NS NM NM PS PS PS 0 NS NS NM NM PM PS 0 NS NM NM NM NB PBNMNMNMNBNB表2-3 模糊变量△Ki 的模糊规则表E ECNB NM NS 0 PS PM PB NB NB NB NM NM NS 0 0 NM NB NB NM NS NS 0 0 NS NB NM NS NS 0 PS PS 0 NM NM NS 0 PS PM PB PS NS NS 0 PS PS PM PB PM 0 0 PS PS PM PB PB PBPSPMPMPBPB表2-4 模糊变量△Kd 的模糊规则表E ECNB NM NS 0 PS PM PB NB PS NS NB NB NB NM PS NM PS NS NB NM NM NS 0 NS 0 NS NM NM NS NS 0 0 0 NS NS NS NS NS 0 PS 0 0 0 0 0 0 0 PM PB NS PS PS PS PS PB PBPBPMPMPMPSPSPB查询模糊控制表得到三个PID 控制参数的修正量即△Kp ,△Ki 和△Kd,则P K ,I K ,D K 参数按如下式计算。

KdKd K Ki Ki K Kp Kp Kp 0D 0I 0∆+=∆+=∆+= 上式中0Kp ,0Ki ,0Kd 是PID 控制器的原始值,一般根据现场调试由经验值设定。

△Kp ,△Ki 和△Kd 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值即PID 的修正量P K ,I K ,D K 为PID 实际控制量。

3 仿真结果使用模糊控制器在Simulink 中构建整个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图3-1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系统仿真结构图对应的仿真曲线结果如下面各图:图3-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由上面个图看出性能指标:调节时间t s最大约为180s,超调量σ%=0,稳态误差e ss=0。

4 结论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的电阻炉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仿真表明,该模糊控制方法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简化了操作过程。

目前,该系统在工业应用的温度控制和试验阶段也已取得取得了较好效果。

5 参考文献[1]潘新民, 王艳芳. 微机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78-299[2]唐向红,薛恒丽,郑雪峰.MATLAB在电子信息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75-291.[3]朱靓.模糊控制系统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09-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