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制备

合集下载

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环氧树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在材料学科中,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粘接剂和涂料等领域。

它通常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环氧树脂和固化剂,通过化学反应制备而成。

相比于其他材料,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比如高强度、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优秀的粘接性能等。

因此,在不同的领域中,环氧树脂材料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汽车、航天等领域中,由于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作为结构件使用。

然而,制备高性能环氧树脂材料的关键技术依然存在挑战,今天我们将探讨常见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和其性能的研究。

一、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1.1 预聚物法预聚物法是环氧树脂制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它通过在环氧辅基上引入一些化学官能团,如羟基、胺基或酸酐基等,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反应活性。

通常在温度较低条件下,将环氧化合物和固化剂混合,然后进行固化反应。

常见的环氧树脂预聚物包括异氰酸酯预聚物、聚乙醇胺预聚物和酸酐预聚物等。

1.2 反应型稠化剂法反应型稠化剂法是直接将稠化剂与环氧气树脂进行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此方法的优点是产品表面光滑平整,但稠化剂的加入量较大,灵敏度低。

1.3 环氧化合物和酸酐的缩合反应环氧化合物和酸酐的缩合反应是一种通过环氧化合物和酸酐反应得到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该方法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但其缺点在于所得产品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或速度较慢的情况下才能固化。

二、环氧树脂材料的性能研究在环氧树脂制备时,环氧化合物和固化剂的种类和配比会影响所得环氧树脂材料的性能。

为了研究环氧树脂材料的性能,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2.1 压缩和拉伸测试压缩和拉伸测试是一种测试弹性模量、刚度、断裂应变和抗拉强度等材料性能的常用方法。

它通常通过将材料试样在拉伸或压缩作用下进行测试,以分析其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

2.2 动态力学热分析(DMA)动态力学热分析(DMA)是一种耗能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材料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和玻璃化转移温度等。

在DMA测试中,材料试样在一定频率和幅度下施加挠曲应力,并测量其应变响应,以确定其机械性能。

环氧树脂的生产原理

环氧树脂的生产原理

环氧树脂的生产原理
环氧树脂的生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是环氧化合物和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一般是环氧氯丙烷,而活性氢化合物可以是酚、酸、胺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溶剂、催化剂和稳定剂等辅助原料。

2. 反应制备:将环氧化合物与活性氢化合物以一定的摩尔比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

然后,在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和压力,同时加入催化剂和稳定剂,触发环氧树脂的聚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环氧基与活性氢基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树脂分子链。

反应时间一般较长,可达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3. 降粘处理:由于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粘度,为了提高其应用性能,需要对其进行降粘处理。

这一步骤一般采用加热和加入稀释剂的方式进行,以降低树脂的黏度。

4. 过滤和脱泡:将降粘处理后的环氧树脂通过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溶物。

然后,通过真空脱泡处理,去除树脂中的气泡和溶剂残留。

5. 包装储存:将经过过滤和脱泡处理的环氧树脂装入相关包装容器中,并进行密封。

固化剂和其他助剂可以在需要使用时再添加,以延长环氧树脂的保存期限。

总的来说,环氧树脂的生产原理是通过将环氧化合物与活性氢
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树脂分子链的聚合反应。

然后,经过降粘、过滤和脱泡等处理,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环氧树脂产品。

环氧树脂制备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实验报告环氧树脂制备实验报告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环氧树脂,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实验方法1. 原料准备:环氧树脂的制备需要环氧化合物和胺类固化剂。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环氧丙烷作为环氧化合物,乙二胺作为胺类固化剂。

2. 反应体系的构建:将环氧丙烷和乙二胺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反应条件的控制:将混合液置于恒温槽中,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下反应12小时。

4. 产物的分离: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通过蒸馏或溶剂萃取的方式分离出来。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方法,我们成功地制备了环氧树脂。

下面我们将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1. 环氧值的测定:环氧值是衡量环氧树脂含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滴定法,我们发现制备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5mol/g。

2. 粘度的测定:粘度是评价环氧树脂流动性的指标。

通过旋转粘度计,我们测得环氧树脂的粘度为2000mPa·s。

3. 硬化时间的测定:硬化时间是指环氧树脂从液态到固态所需的时间。

通过观察环氧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化情况,我们发现在室温下,环氧树脂的硬化时间为24小时。

4. 热稳定性的测试:将环氧树脂样品置于热水中加热,测定其质量损失情况。

结果显示,在100摄氏度下加热2小时后,环氧树脂的质量损失仅为1%。

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合成了环氧树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制备的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环氧值和适中的粘度,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流动性。

此外,环氧树脂的硬化时间较长,热稳定性较好,这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便利。

然而,本实验仅仅是对环氧树脂的初步制备和性能表征,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添加不同的助剂,来调控环氧树脂的性能。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和微观结构,以深入理解其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环氧树脂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环氧树脂的固化原理和固化过程。

3. 学习如何进行环氧树脂的测试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性、机械性能、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

其基本组成包括环氧基团(-R-CH2-CH2-O-)和交联剂(固化剂),在固化过程中,环氧基团与交联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赋予环氧树脂其独特的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双酚A型环氧树脂2. 乙二胺(固化剂)3. 无水乙醇4. 水浴锅5. 烘箱6. 环氧树脂测试仪7. 电子天平仪器:1. 实验台2. 烧杯3. 移液管4. 玻璃棒5. 量筒6. 滴定管7.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环氧树脂的制备:a. 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b. 将乙二胺(固化剂)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c. 将环氧树脂溶液与固化剂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 环氧树脂的固化:a. 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溶液倒入烧杯中。

b. 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环氧树脂固化。

c. 将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取出,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烤一定时间,使其完全固化。

3. 环氧树脂的测试和分析:a.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固化后的环氧树脂。

b. 使用环氧树脂测试仪测试其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

c. 使用滴定管滴定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测定其固化度。

d. 分析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热膨胀系数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环氧树脂的制备:实验成功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溶液,其浓度和固化剂比例符合要求。

2. 环氧树脂的固化:经水浴加热和烘烤,环氧树脂成功固化,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

3. 环氧树脂的测试和分析:a. 机械性能: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b. 固化度: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固化度达到90%以上。

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17、钛改性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加热,搅拌下加正钛酸丁酯,处理若干小时,分去馏出的丁醇,得改性树脂。
国内外尚有其它环氧树脂,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能一一例举。
双烯化合物1克分子
过醋酸1-3克分子
碳酸钠1克分子
溶剂(苯)适量
操作步骤如下:
双烯化合物、适量溶剂(苯)及纯碱混合,滴过醋酸,然后逐步将其余纯碱加入,加毕维持,当水呈中性时,放去水,再将其余的过醋酸加入,维持,加适量溶剂,水,搅拌。当水呈中性时,放去水,然后真空脱溶剂,再维持,趁热过滤得树脂。
4、三聚氰酸环氧树脂(695)系三聚氰酸与环氧氯丙烷在碱作用下制得
环氧氯丙烷2-6克分子
NaOH(30%) 2-2.4克分子
操作步骤如下:
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搅拌下混合,使双酚A溶解,然后将所需投入的碱量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滴加到混合物中,滴完第一次碱以后维持反应,维持毕回收环氧氯丙烷,回收毕,将其余的碱滴加到反应液中,再维持,然后吸入适量的苯,使树脂液溶解,搅拌后静止分层。>>将上层的树脂苯溶液反入分水锅,搅拌,加热,维持,静止,放去盐脚,然后再搅拌,加热使树脂苯溶液沸腾回流,不时地将带出的水除去,至无水泡出现,再维持回流,然后冷却,静止,压滤。>将压滤液放至脱苯锅中,先常压脱苯,再减压脱苯,至无苯液出来为止,制得淡黄色的液体树脂。
②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双酚A 1克分子
环氧氯丙烷1.5-2克分子
NaOH(30%) 1.6-2.2克分子
操作
将双酚A和液碱、水投入反应锅,加热搅拌,维持,使双酚A全部溶解,然后冷却,将环氧氯丙烷加入,放热维持,再升温维持,抽水样滴定,直至耗用HCl量不变,即为反应终点,反应毕搅拌仃止,吸去水层,再加水洗涤数次,然后常压脱水,再减压脱水,至软化点达要求止,冷下后即为固体树脂。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环氧树脂的制备原理及方法;2.掌握环氧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实验技巧;3.实践操作环氧树脂的制备。

实验仪器和材料:1.氧化剂:苯甲酐;2.环氧树脂:乙二醇二醚;3.稀释剂:乙醇;4.酸性催化剂:氯化钴;5.玻璃容器:量筒、烧杯、活塞;6.温度控制装置:恒温水浴。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一:将苯甲酐加入量筒1.首先,将清洗干净的量筒放在工作台上,并将量筒放平水平。

2.慢慢加入适量的苯甲酐,直至所需量。

实验步骤二:控制温度并加入氯化钴1.在恒温水浴中设置适当的温度。

2.将恒温水浴中的量筒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为60摄氏度。

3.将适量的氯化钴加入到量筒中,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实验步骤三:加入乙二醇二醚1.将乙二醇二醚加入量筒中,并加入适量的少量苯甲酐进行稀释,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混合。

实验步骤四:控制温度再加入氯化钴1.保持恒温水浴温度为60摄氏度。

2.再次将适量的氯化钴加入到量筒中,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实验步骤五:加入乙醇和苯甲酐进行稀释1.将适量的乙醇加入到量筒中,并加入适量的苯甲酐进行稀释。

2.再次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混合。

实验步骤六:恒温反应1.将量筒放入恒温水浴中进行恒温反应,保持温度为60摄氏度。

2.反应时间根据实验需要,通常为2小时。

实验步骤七:取样检测1.在恒温反应结束后,取出量筒,并将其中一部分样品取出。

2.将取样的环氧树脂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结果分析: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恒温反应条件下,环氧树脂的制备是成功的;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对环氧树脂样品进行性质测试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环氧树脂样品。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环氧树脂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实验技巧。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安全问题,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实验通过恒温反应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环氧树脂样品,并且该样品具有良好的性质,可以在后续实验中应用。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环氧树脂制备的实验报告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涂料、粘合剂、塑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环氧树脂的方法,探究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准备材料: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催化剂等。

2. 配置配方:根据所需性能和应用领域,确定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和催化剂的比例。

3. 混合材料:将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和催化剂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4. 除气处理:将混合好的材料放置在真空室中,通过抽气去除其中的气泡。

5. 固化反应:将除气处理后的材料放置在恒温槽中,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反应。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组环氧树脂的制备样品,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结果:1. 外观性状:制备的环氧树脂样品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无明显的杂质和颗粒。

2.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对样品进行测试,得到了一组硬度值。

结果显示,不同配方的环氧树脂样品硬度存在差异,这与配方中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有关。

3. 抗拉强度测试:使用拉伸试验机对样品进行拉伸测试,得到了一组抗拉强度值。

结果显示,不同配方的环氧树脂样品抗拉强度存在差异,这与配方中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有关。

4. 热稳定性测试:将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热稳定性。

结果显示,不同配方的环氧树脂样品在高温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这与配方中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的比例以及固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有关。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配方比例对环氧树脂样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比例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稀释剂会导致样品的硬度、抗拉强度和热稳定性等性能差异。

2. 固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也对环氧树脂样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过长或过短的固化时间都可能导致样品性能的下降。

环氧树脂工艺流程

环氧树脂工艺流程

环氧树脂工艺流程一、环氧树脂的概述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电子材料等领域。

其制备过程包括环氧化反应、缩合反应和固化反应。

二、原材料准备1. 环氧树脂:选择适合用途的环氧树脂,可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型号。

2. 固化剂:通常使用胺类固化剂,如乙二胺、三乙烯四胺等。

3. 添加剂:如增塑剂、填料等。

三、制备工艺流程1. 环氧化反应:将环氧树脂与酚类或酸类进行反应,得到具有活性基团的环氧预聚体。

2. 缩合反应:将环氧预聚体与缩合剂进行反应,形成线型分子结构。

3. 固化反应:将线型分子结构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进行混合并加热,使其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硬质无机聚合物。

四、具体步骤1. 环氧化反应:(1)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2)将酚类或酸类缓慢滴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速率。

(3)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等方法去除副产物。

2. 缩合反应:(1)将环氧预聚体和缩合剂混合均匀。

(2)加热至一定温度,控制时间和温度,使其发生缩合反应。

(3)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等方法去除不溶性物质。

3. 固化反应:(1)将线型分子结构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均匀。

(2)根据需要添加填料、增塑剂等添加剂,并混合均匀。

(3)加热至一定温度,控制时间和温度,使其发生固化反应。

(4)冷却后即可得到成品。

五、注意事项1. 选择适合用途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并按比例混合使用。

2. 控制好每个步骤的时间、温度和速率,以保证产品质量。

3. 添加剂的使用应根据需要和比例进行,过量使用会影响产品性能。

4.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六、总结环氧树脂制备工艺流程包括环氧化反应、缩合反应和固化反应。

在操作时需要选择适合用途的原材料,并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时间、温度和速率。

同时,添加剂的使用也要按比例进行,以保证产品性能。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制备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07-1-26 21:20:04
二、环氧树脂制备
制造环氧树脂的原料很多,但不外乎下例二大类:一是分子中具有环氧基团或是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生成环氧基团的化合物。

另一是含有多元羟基的化合物。

通常见到的环氧树脂是以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为原料而制得。

1、环氧氯丙烷—双酚A型树脂的制备:
由于投料量的不同,投料的先后顺序不同,制得的环氧树脂分子量也有高低之分,在常温下的聚集态也有液、固之分。

618、6101、634系低分子量的液态树脂,601、604系中分子量的固体树脂,607、609系高分子量的固体树脂。

①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双酚A 1克分子
环氧氯丙烷 2-6克分子
NaOH(30%) 2-2.4克分子
操作步骤如下:
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搅拌下混合,使双酚A溶解,然后将所需投入的碱量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滴加到混合物中,滴完第一次碱以后维持反应,维持毕回收环氧氯丙烷,回收毕,将其余的碱滴加到反应液中,再维持,然后吸入适量的苯,使树脂液溶解,搅拌后静止分层。

将上层的树脂苯溶液反入分水锅,搅拌,加热,维持,静止,放去盐脚,然后再搅拌,加热使树脂苯溶液沸腾回流,不时地将带出的水除去,至无水泡出现,再维持回流,然后冷却,静止,压滤。

将压滤液放至脱苯锅中,先常压脱苯,再减压脱苯,至无苯液出来为止,制得淡黄色的液体树脂。

②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双酚A 1克分子
环氧氯丙烷 1.5-2克分子
NaOH(30%) 1.6-2.2克分子
操作步骤如下:
将双酚A和液碱、水投入反应锅,加热搅拌,维持,使双酚A全部溶解,然后冷却,将环氧氯丙烷加入,放热维持,再升温维持,抽水样滴定,直至耗用HCl量不变,即为反应终点,反应毕搅拌仃止,吸去水层,再加水洗涤数次,然后常压脱水,再减压脱水,至软化点达要求止,冷下后即为固体树脂。

③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
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 100
计算量双酚A (Q=W[E1-E2]/[0.8771+E2])
式中:
Q---加的双酚A量
W---用的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的量
E1---用的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E2---所需制备的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
操作步骤如下:
将中等分子量环氧树脂投入锅内,升温,熔化开搅拌,加入双酚A,在一定的温度反应即可制得. 2、环氧氯丙烷—醇类环氧树脂:
由于使用的醇类不同,制得的树脂的性能也不同,目前国内有甘油环氧树脂(662)、乙二醇环氧树脂(669)、氯代甘油环氧树脂(600、630)、丁醇环氧树脂(660)、聚乙二醇环氧树脂(6690)等。

醇类 1克分子
环氧氯丙烷 1-3克分子
BF3-乙醚 0.4cc/克分子醇
乙醇适量
NaOH(45%) 1-1.5克分子
操作步骤如下:
将醇类、溶剂(乙醇、苯等)、BF3-乙醚投入锅内,搅拌混合,升温,滴加环氧氯丙烷,然后升温至使之醚化。

将醚化物中加入适量溶剂搅拌,加NaOH,同时不断测PH值,维持,然后静止分层,压滤上层清液,将其反到锅内真空回收溶剂,回收毕即得所需树脂。

3、双键液相氧化制环氧树脂:国内6201、6207系用该法制得的树脂。

双烯化合物 1克分子
过醋酸 1-3克分子
碳酸钠 1克分子
溶剂(苯)适量
操作步骤如下:
双烯化合物、适量溶剂(苯)及纯碱混合,滴过醋酸,然后逐步将其余纯碱加入,加毕维持,当水呈中性时,放去水,再将其余的过醋酸加入,维持,加适量溶剂,水,搅拌。

当水呈中性时,放去水,然后真空脱溶剂,再维持,趁热过滤得树脂。

4、三聚氰酸环氧树脂(695)系三聚氰酸与环氧氯丙烷在碱作用下制得
5、苯酚环氧树脂(690)系苯酚与环氧氯丙烷在碱作用下制得
6、酚醛环氧树脂(644等)
苯酚 1克分子
水 5克分子
浓硫酸 0.03克分子
甲醛 0.6克分子
环氧氯丙烷 5克分子
碱 1.6克分子
苯适量
操作步骤如下:
将苯酚、水搅拌,加入浓硫酸,升温,滴加甲醛,加完再在此温度下维持,然后用水洗至中性,
再吸去水,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溶解,冷却每隔一定时间加碱一次,控制温度,直到加完碱.然后维持,再减压回收环氧氯丙烷,加苯溶解,补加碱,维持,静止、冷却、过滤、脱苯得树脂。

7、聚酯环氧树脂
双酚A 15.16份
碱(10%) 7.975份
对苯二酸二酰氯正丁醇溶液11.125份
环氧氯丙烷丁醇溶液 11.25份
上述物料混合,反应,静止,分离出有机相,水洗至无氯根,蒸去溶剂,得软化点为41-48℃,环氧基含量为1.6%的树脂.
8、含砜环氧树脂
在氮气流之下,碱作催化剂,4、4-二羟基二苯砜和环氧氯丙烷,于一定温度根据需要反应一定时间,水洗、减压脱溶剂即得。

另一制法:双-(4-氨基苯基)-砜,环氧氯丙烷, 2-甲氧基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加热,然后向混合物中添加丁酮和KOH水溶液,将混合物剧烈搅拌,并加水,分离出有机相,加二氯乙烯稀释,将溶液水洗和真空蒸发,得软化点49℃的固体树脂。

9、多元酚环氧树脂
系由苯酚和二氯代丙酮在酸介质中反应,得1、2、2、3-四羟基-(4-羟基苯基)-丙烷,再在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存在下与碱反应得。

10、聚脱水已糖醇环氧树脂
1、4;3、6-二脱水-D-山梨醇和环氧氯丙烷,加热,加入NaOH(50%溶液)蒸出环氧氯丙烷和水,加完NaOH后加热,全部除去水,然后在蒸出环氧氯丙烷,残余物与丙酮混合。

滤去盐,将沉淀物用丙酮洗涤,蒸出丙酮,得环氧值为0.467,氯含量为0.11%的树脂.
11、荧光素环氧树脂
荧光素,环氧氯丙烷,及异丙醇,在水浴中加热,添加片碱,加热到沸,滤液真空干燥得122%的荧光素量的树脂,环氧基含量为25.6%,软化点95℃,羟基含量3.7,马丁耐热可达250℃。

12、含氯环氧树脂
以氯苯作溶剂,使双酚A与氯气反应,使双酚A带上1-4个氯,然后除去盐酸及氯,再在碱的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

13、自熄性环氧树脂
α-氯代甘油中添加双-(对-羟苯基)-三氯乙烷,于该混合物中滴加NaOH ,然后再反应将树脂溶于苯中,洗去盐,脱苯得。

14、氨基苯酚环氧树脂
n-氨基苯酚,环氧氯丙烷,乙醇和LiOH.H2O搅拌,然后把混合物加热,加入NaOH 溶液,水、乙醇和过量的环氧氯丙烷蒸出,残余物溶于甲苯中,并用水洗涤,除盐和碱,然后蒸出甲苯得树脂,环氧当量为104。

15、溴环氧树脂
四溴双酚A中加环氧氯丙烷,加固碱和水,加热,放热反应至沸腾,待冷却,再加碱,用同样方法~加足碱,然后沸腾,过滤、真空脱环氧氯丙烷和水,用苯稀释并过滤,滤出物用碱洗涤,再水洗,再除苯,得热稳定性为123℃的树脂。

16、磷环氧树脂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沸程120-126℃/4mm),滴加二氯亚磷酸甲酯(沸程66-70℃/4mm)和氯化铁的混合物,将混合物溶于氯仿中,用苏打水及水洗涤氯仿溶液,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真空除氯仿或用石油醚使产物自溶液中沉淀,制得树脂。

17、钛改性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加热,搅拌下加正钛酸丁酯,处理若干小时,分去馏出的丁醇,得改性树脂。

国内外尚有其它环氧树脂,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能一一例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