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简介

合集下载

宗璞作者简介

宗璞作者简介

宗璞作者简介1. 引言宗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以其深入人心的作品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

本文将为您介绍宗璞的个人背景、创作经历以及代表作品。

2. 个人背景宗璞出生于中国的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母亲则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

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宗璞自然而然地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创作,并在学校的文学社团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3. 创作经历宗璞在大学期间选择了文学专业,并在校内的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作品,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毕业后,他开始专注于写作,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创作风格。

宗璞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刻的思考,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精准的笔触刻画出人物形象和情感。

宗璞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曾多次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并荣获了多个国际文学奖项。

宗璞的创作经历丰富多样,从小说到散文,从诗歌到戏剧,他都有涉猎,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

4. 代表作品4.1 《心灯》《心灯》是宗璞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追寻内心真实的故事。

小说中,宗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挣扎。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

4.2 《漫步人生》《漫步人生》是一本集合了宗璞散文作品的精选集。

这些散文以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在散文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幸福的追求以及个人奋斗的价值等主题,引发了读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4.3 《心之旅》《心之旅》是宗璞的一本诗集,其中包含了他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

诗歌是宗璞最为喜爱的创作形式,他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出他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能让读者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5. 结语宗璞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入人心的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广受赞誉。

第二课《丁香结》笔记

第二课《丁香结》笔记

第二课《丁香结》笔记
《丁香结》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宗璞。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笔记:
一、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 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丰华、任小哲等。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她的作品蕴含着东方传统哲学的内涵,语言优雅含蓄,富有诗意。

二、多音字
1. 结:jiē(结实);jié(结构)
2. 薄:báo(薄片);bó(单薄);bò(薄荷)
三、重点词语
1. 宅院:指带院子的房子,泛指住宅。

2. 幽雅:幽静而雅致。

3. 伏案: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4.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5.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6. 单薄:指身体瘦弱;(力量、论据等)薄弱;不充实。

7. 愁怨:忧愁怨恨。

四、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3):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第二部分(4-6):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感受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红豆

红豆

《红豆》一、作者简介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

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二、《红豆》的文学意义及其主旨在五、六十年代的文坛上,知识分子题材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灵魂的透视、爱情的描写几成“禁区”,正因如此,《红豆》的出现就更具有特殊意义。

它在较短的篇幅里,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它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作者通过女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

爱情虽然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作品的主题。

作家想要表现的就是这种人生在“十字路口的搏斗”。

作家之所以选择一个爱情故事来表现这一主题,正如宗璞自己所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出现十字路口,需要无比慎重,无比勇敢,需要斩断万路情丝的献身精神,一次次作出抉择。

祖国、革命和爱情、家庭的取舍,新我和旧我的决裂,种种搏斗都是在自身的血肉之中进行,当然是十分痛苦”。

而作家正需要用这种“在自身的血肉之中进行”搏斗的痛苦,来表现知识分子在十字路口进行选择的艰难和选择成功后的欢乐。

我们从作家的自白中不难感受到与路翎创作《财主的女儿们》相似的精神格调与艺术追求。

但是,由于是不同时代的创作,二者又存在着某种差异:江玫与齐虹的爱情被放置在40年代末动荡的社会背景上。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花朵背后的故事
不料,本是最年幼的他,竟得了肿瘤, 肿瘤取出来了,有一个半成人的拳头大,一 面已经坏死。我忽然觉得一阵胸闷,几乎透 不过气来——这是在穷乡僻壤为祖国贡献才 华、血汗和生命的人啊,怎么能让致命的东 西在他身体里长呢!《哭小弟》
2、应该如何理解第7段中的“生死谜、手足情”?
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紫藤萝 花给人传递的喜悦之情。
悟花语
你知道宗璞为什么要写这代表了生命力 的紫藤萝吗?
(我们来读读7、8、9、10段。)
我(宗璞)在昆明是严重贫血,站 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 学在家。经历了名目繁多的手术。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 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人 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感官沟通起来,从而起都强烈的 艺术感染作用。
美句赏析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 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这句话连用“挨、接、推、挤”几个动词,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表现出花的勃勃 生机和烂漫情趣。
美句赏析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当代女作家,原 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 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 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 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 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红豆》 等 ,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 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本文选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 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 阳光互相挑逗”

《废墟的召唤》宗璞

《废墟的召唤》宗璞

甲 zh òu (胄 热 ch én (忱
2.词语积累
) )
) )
yǐ l ǐ(迤
)( 逦
(1)________ 甲胄 :盔甲。
(2)停滞: 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
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 (3)________
方。 (4)凝固: 比喻固定不变;停滞
迤逦 :曲折连绵。 (5)________ 嗫嚅 :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6)________ (7)凭吊: 。
4.从文中找出作者与年轻人的辩论,谈谈自己的理 解?
作者满怀爱国之心,也想为祖国的振兴尽到 自己的责任。他与年轻人的辩论,反映了两 代人的不同看法。辩论的结果是意见达成一 致,这正是这蒙受着民族耻辱的废墟给后人 的启示。
齐读最后两段,讨论这两段的含义和作用。
作者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要记住废墟的召唤, 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一 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笔名 还有绿蘩、任小哲等。现 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 北京。1984年当选为中国 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 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 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丁香 结》。其中《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 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老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 优秀儿童文学奖。
1.阅读第一段景色描述给我们呈现出怎样的一 幅画面,指出其作用?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 全文奠定了基调,总领全文。
阅读文章第二段回答以下各题
1.怎样理解“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 船只”这句话? 运用比喻形象的写出了圆明园已经成为了 废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历史已经在这 里停滞。 2.作者用三十年前心中的念头和三十年后“他还是 停泊在原野上”的现实,表达出怎样的一种情绪? 本段中还有那些场景的描绘也表达出这样的情绪?

2012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

2012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宗璞作家简介:宗璞,1928年生于。

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等,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宗璞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意蕴为读者所喜爱。

她的散文抒真情,写真意,素朴无华却又感人至深。

宗璞的感情是细腻柔和的,将满腔的真情用冲淡平和的笔调写出来,发乎情止乎理,于沉静中见其情感的浓烈;在创作中又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于细小的生活琐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去体验、去感受人生,而后将深沉的思索诉之于笔端,足见其思想的独到和深邃。

送春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属二月兰了。

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

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

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

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

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

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

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

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

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

那多变化的紫色,贯串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

只在某某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

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

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

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

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许花,甚至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模样。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

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

学者作家:宗璞

学者作家:宗璞

学者作家:宗璞作者:薛坤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4年第06期在北大燕南园三松堂,住着一位学者型作家,那就是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

她生长的门第是世代书香,父亲、姑母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

命运之神对她优厚有加,一下子便置她于中国最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中。

在她的作品所展现的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世界里,我们处处可以寻到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艺术深远的、潜在的影响,看到一种特有的幽雅、淡泊、洒脱、内省的精神风貌。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学者作家的大千世界。

主持人:薛坤作家档案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后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

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发表成名作《红豆》。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作品赏读一冰的画岱岱出疹子,妈妈要他躺在床上,不准起来。

他起初发高烧,整天昏沉沉的,日子还好打发。

后来逐渐好了,还让躺着,而且不能看书,怕伤了眼睛,他真腻烦极了。

白天妈妈不在家,几本画册都翻破了,没意思,他只好东张西望,研究家里的各种摆设。

无非是桌、椅、柜。

橱,他从生下来就看着的。

窗台上有一个纸盒,资格倒还不老。

盒里有一点泥土,土中半露着几棵柏子,柏子绿得发黑,透出一层白霜。

那是岱岱采回来给妈妈泡水喝的,可她总不记得。

晚上妈妈回来,总是笑眯眯地问:“岱岱闷坏了吧?”一面拿出一卷果丹皮,在他眼前一晃。

岱岱知道妈妈累坏了,两只小手攥住妈妈冻僵的手,搓着,暖着,从不抱怨自己的寂寞。

可能是近来睡得太多了,这一天岱岱醒得特别早。

妈妈已经走了。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宗璞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宗璞

六年级语文
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中共党员,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

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