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合集下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在公共健康领域中,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转诊可以帮助控制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传染病的诊断是通过检查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医生在与病人进行初步接触时,需要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病人是否有近期接触传染病患者或疫情暴发地区,以及是否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医生还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例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呼吸道样本检查等,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类型。

有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例如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等,以确诊传染病的具体种类。

在传染病诊断中,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在诊断出传染病后,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控措施,以避免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对于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病人,医生应将其转入专门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传染给他人。

除了病人本身的隔离措施外,医疗机构和卫生部门还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例如对病房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员工培训等,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在传染病诊断和防控的过程中,转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转诊是指将病人从一家医疗机构转到另一家更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专业治疗。

对于一些传染病病人,需要在诊断后尽快进行转诊,以便接受更专业的治疗和隔离。

医生在决定是否要进行转诊时,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当前医疗资源的情况以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

转诊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接收医疗机构进行沟通,提供详细的病史和诊断资料,并确保病人顺利转到目标医疗机构。

为了促进传染病诊断和转诊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制度,并加强各方的合作与衔接。

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他们掌握传染病诊断和转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规定。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诊室进行初诊。

二、接诊医师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组织全院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同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三、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采集信息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对确诊的传染病人视病情酌情转诊至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四、对特殊情况或非我院收治对象的病人,应引导病人转入规定的收治医疗单位,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院,做好病人的信息保密工作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必要时预防保健科上报医务部或分管院长,转诊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

五、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转走后要及时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需更换工作服和帽子口罩后方可重新接诊下一位病人,运送病人的担架和车辆须做好终末消毒并记录。

六、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书写并保存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七、尊重患者隐私,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1、诊断基本原则1.1 临床症状评估1.1.1 疾病症状的描述及记录1.1.2 病人个人史及家族史的收集1.1.3 疾病分类及病理分析1.2 体格检查1.2.1 体温测量1.2.2 心率及呼吸频率检查1.2.3 皮肤指标观察1.2.4 其他相关检查1.3 实验室检查1.3.1 血液检查1.3.2 尿液检查1.3.3 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2、传染病诊断2.1 传染病分类2.1.1 病原体分类2.1.2 传染途径分类2.2 传染病的初步诊断2.2.1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 2.2.2 针对不同传染病症状的鉴别诊断2.3 确定传染病诊断2.3.1 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效性评估2.3.2 确定病原体类型及传染途径3、转诊制度3.1 转诊情况判断3.1.1 疑似病例的转诊3.1.2 临床病情变化的转诊3.2 转诊流程3.2.1 拟定转诊计划3.2.2 转诊信息的记录与传达3.2.3 健康档案的转交与保存3.3 转诊后的后续管理3.3.1 转诊病例的跟踪及评估3.3.2 转诊结果的反馈及记录附件:附件一、传染病诊断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预防控制法 - 指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及防治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的法律法规。

2、传染病 - 指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给人群的具有相同或类似临床表现及致病机制的疾病。

3、转诊 - 医疗机构在原有医疗范围内无法提供必要医学服务时,将患者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
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接诊疑似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病人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疗机构的治疗能力,将病人转诊到其他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可能涉及的内容:
转诊流程:制定详细的转诊流程,包括病人接诊、病情评估、转诊决策、转诊安排等环节,确保转诊工作有序进行。

转诊标准:制定传染病转诊标准,明确哪些病人需要转诊,转诊的时间和方式等,以保证转诊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专用车辆: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采用专用车辆进行转诊,确保病人的安全和隐私。

感染控制: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进行病人的隔离和转运,防止交叉感染。

病例报告:感染性疾病科每天需核查相关科室疫报和转诊情况,及时进行网络报告,核对疫情报告卡和网络报告卡病人数等信息,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转诊记录:门诊医生要对每位疑似病例进行详细的询问,登记相关信息,临床诊断病例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法定传染病要求报告。

门诊治疗病人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或进展,及时转诊到上级定点医院诊
治。

病历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给转诊医院,以便于后续治疗。

应急预案: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包括病人接诊、转诊、隔离、消毒等措施,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等工作。

总之,传染病患者转诊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传染病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

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某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病例诊断、登记和转诊制度
1、传染科门诊或住院病房对所有考虑为传染病的病例,必须严格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处置。

2、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

初诊已报疫情的传染病病人,注明传染病疫情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

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

3、临床科室、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室应建立传染病信息登记册,对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有详细的信息记录,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5、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转传染科门诊或住院病房诊断处置。

感谢您的阅读!。

【实用】医院医疗制度-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实用】医院医疗制度-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实用】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文件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

传染病转诊制度

传染病转诊制度

传染病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病人中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

二、初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如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应及时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同时联系传染病医院转诊,转诊时同时将病人及病历复印件一并转入传染病医院就诊。

三、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烈性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先行隔离,再转诊。

四、对合并患有传染病的危重病人,应当立即就地隔离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治疗。

五、对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成都市实行归管理,诊断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按规定填写传染病及结核转诊卡,转诊至彭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

六、危重传染病病人如使用我院救护车护送,医务人员、救护车司机要做好自身防护,运送车辆在转运结束后应做好消毒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36960 9060 遠33472 82C0 苀39639 9AD7 髗l22479 57CF 埏7\21139 5293 劓)B 32048 7D30 細25520 63B0 掰20970 51EA 凪-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