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第五章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统计推断(P147—148)5.解:设7.6:7.6:10>↔≤μμH H11.3200/5.27.625.7/0=-=-=nS x U μ当α=0.01时,33.201.0=>u U ,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当α=0.01时,现今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较10年前显著增大。
6.解:设211210::μμμμ>↔≤H H233.250140165.278224823801121=+-=+-=n n S y x t T当α=0.05时,)88(05.0t t >,拒绝0H ,故在置信水平为95%时可以认为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当α=0.01时,)88(05.0t t <,接受0H ,故在置信水平为99%时还没有充分的把握说明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9.解:这是一个成对比较问题设0:0:10>↔≤d d H H μμ且3486.0,375.0==d d s x ,()83311.19t 0.05=402.310/3486.0375.0/*===dd d n S x t当α=0.05时,)9(05.0*t t >,拒绝原假设,即显著性水平为5%时可以判断人的情感更显著地表现在左脸上。
非参数检验1.(P 168)解:设:0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1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有关根据题意可以计算理论频数得列联表如下:由于()()84146.3)1(,111,2,2205.0==--==χb a b a ,而接受0H ,即有95%的把握说明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
84146.3)1(07788.2)(205.022=<=-=∑χχEE O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P136)1.解:图中数据如下:x y nx bnyx b y a S S b y x n y x y y x x S y n y y y S x n x x x S n y x y x y xiixxxy ii i i i n i i xy i i ni i yy i i ni i xx i i i i i i0535.49491.243因此9491.243103270535.4103765,0535.41.4505.1824故5.182437653271011249401))((5.900237651011426525)(1)(1.45032710111143)(1)(10,1426525,11143,124940,3765,327122*********2+==⨯-=-=-=====⨯⨯-=-=--==⨯-=-=-==⨯-=-=-=======∧∧∧∧∧===∑∑∑∑∑∑∑∑∑∑∑∑∑∑∑∑∑直线回归方程为:(1)相关系数906375.05.90021.4505.1824 =⨯==yyxx xy S S S r(2)当广告费为30万元时,该周销售额的区间估计为:()()()()()()0817.400,0265.3311.4507.32301011306.21722.14300535.49491.243)(11)2(1722.148/81.1606210/7.32,81.16065.9002906375.011,306.22102202/0222/05.0=-++⨯⨯±⨯+=⎪⎪⎭⎫ ⎝⎛-++-±+∈==-===⨯-=-==-∧∧xx yy S x x n n st x b a y RSS s x S r RSS t α(3)当广告费为42万时周平均销售额的95%置信区间为:()()8607.431,5315.3961.4507.3242101306.21722.14420535.49491.243)(1)2(2202/0=-+⨯⨯±⨯+= ⎝⎛⎪⎪⎭⎫-+-±+∈+∧∧xx S x x n n st x b a bx a α时间序列(P219)解:题中数据可整理如下:(1)、因此有:ty n t b n y t b y a t t n y t ty n S Sb n t ty y t tttttty tt835.0595.94趋势故595.9414105835.0141412835.01102510151414121051078014)(14,1015,10780,1412,105222+==⨯-=-=-==-⨯⨯-⨯=--=======∧∧∧∧∧∑∑∑∑∑∑∑∑∑∑∑方程为:直线(2)、对于加法模型,有S=y-T ,根据实际数据和直线趋势方程,得下表:把同一季节的因子作一平均,得季度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因5.310+(-6.025)+(-9.440)+10.392=0.237,故修正因子05925.04237.0==L ,每个季节因子减去L 得修正后季节因子为:5.251,-6.084,-9.499,10.333。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统计学基础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 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而推断统计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 什么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曲线,具有对称性,其数学表达式为 \( N(\mu, \sigma^2) \),其中 \( \mu \) 为均值,\( \sigma^2 \) 为方差。
第二章:数据收集与处理1.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是什么?- 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则来源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等。
2. 描述数据清洗的步骤。
- 数据清洗通常包括:识别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数据整合等步骤。
第三章:描述性统计分析1. 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均值和标准差。
- 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点的数量。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点偏离均值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 \sigma =\sqrt{\frac{1}{N}\sum_{i=1}^{N}(x_i - \mu)^2} \)。
2. 解释箱型图(Boxplot)的作用。
- 箱型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异常值等,有助于快速识别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第四章:概率分布1. 什么是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用于描述在固定次数 \( n \) 的独立实验中,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为 \( p \) 时,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2. 正态分布的数学性质有哪些?- 正态分布具有许多重要性质,如对称性、均值等于中位数、68-95-99.7规则等。
第五章:参数估计1. 解释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
-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单个值;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给出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区间范围。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1)频数和频率;答:A、频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
《管理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统计推断(P147—148)5.解:设7.6:7.6:10>↔≤μμH H 11.3200/5.27.625.7/0=-=-=nS x U μ当α=0.01时,,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当α=0.01时,现今每个家33.201.0=>u U 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较10年前显著增大。
6.解:设211210::μμμμ>↔≤H H 233.250140165.278224823801121=+-=+-=n n S yx t T当α=0.05时,,拒绝,故在置信水平为95%时可以认为第一分)88(05.0t t >0H 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当α=0.01时,,接受,故在置信水平为99%时还没有充分的把)88(05.0t t <0H 握说明第一分店的营业额高于第二分店的营业额。
9.解:这是一个成对比较问题设且,0:0:10>↔≤d d H H μμ3486.0,375.0==d d s x ()83311.19t 0.05=402.310/3486.0375.0/*===dd dn S x t 当α=0.05时,,拒绝原假设,即显著性水平为5%时可以判断人的)9(05.0*t t >情感更显著地表现在左脸上。
非参数检验1.(P 168)解:设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0H 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有关:1H 根据题意可以计算理论频数得列联表如下:由于,而()()84146.3)1(,111,2,2205.0==--==χb a b a 接受,即有95%的把握说明消费额与分店位置无关。
0H 84146.3)1(07788.2)(205.022=<=-=∑χχEE O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P136)1.解:图中数据如下:xy nx bnyx b y a S S b y x n y x y y x x S y n y y y S x n x x x S n y x y x y xiixxxyii i i i n i i xy i i n i i yy i i n i i xx i i i i i i0535.49491.243势势9491.243103270535.4103765,0535.41.4505.1824势5.182437653271011249401))((5.900237651011426525)(1)(1.45032710111143)(1)(10,1426525,11143,124940,3765,3271222212222122+==⨯-=-=-=====⨯⨯-=-=--==⨯-=-=-==⨯-=-=-=======∧∧∧∧∧===∑∑∑∑∑∑∑∑∑∑∑∑∑∑∑∑∑直线回归方程为:(1)相关系数906375.05.90021.4505.1824 =⨯==yyxx xyS S S r (2)当广告费为30万元时,该周销售额的区间估计为:()()()()()()0817.400,0265.3311.4507.32301011306.21722.14300535.49491.243)(11)2(1722.148/81.1606210/7.32,81.16065.9002906375.011,306.22102202/0222/05.0=-++⨯⨯±⨯+=⎪⎪⎭⎫ ⎝⎛-++-±+∈==-===⨯-=-==-∧∧xx yy S x x n n st x b a y RSS s x S r RSS t α(3)当广告费为42万时周平均销售额的95%置信区间为:()()8607.431,5315.3961.4507.3242101306.21722.14420535.49491.243)(1)2(2202/0=-+⨯⨯±⨯+= ⎝⎛⎪⎪⎭⎫-+-±+∈+∧∧xx S x x n n st x b a bx a α时间序列(P219)解:题中数据可整理如下:(1)、因此有:ty nt b ny t b y a t t n y t ty n S Sb n t ty y t tt t tttytt835.0595.94势势势595.9414105835.0141412835.01102510151414121051078014)(14,1015,10780,1412,105222+==⨯-=-=-==-⨯⨯-⨯=--=======∧∧∧∧∧∑∑∑∑∑∑∑∑∑∑∑方程为:直线(2)、对于加法模型,有S=y-T ,根据实际数据和直线趋势方程,得下表:把同一季节的因子作一平均,得季度平均值,如下表所示:因5.310+(-6.025)+(-9.440)+10.392=0.237,故修正因子,每05925.04237.0==L 个季节因子减去L 得修正后季节因子为:5.251,-6.084,-9.499,10.333。
统计学 第五章习题 正确答案

第五章 概论与概率分布重点知识1.样本、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定义;2.事件的运算:交、并、对立事件、互斥事件;3.概论的定义:古典定义、统计定义、经验定义;4.概率的计算:加法公式,乘法公式,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5.随机变量的定义,有几种类型;6.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定义与性质,数学期望与方差:重点了解二项分布及其简单性质; 7.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定义与性质,数学期望与方差:重点了解正态分布及其简单性质,会根据标准正态分布计算任何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概率;复习题一、填空1.用古典法求算概率.在应用上有两个缺点:①它只适用于有限样本点的情况;②它假设 。
2.若事件A 和事件B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 和B 是 事件。
3.在一副扑克牌中单独抽取一次,抽到一张红桃或爱司的概率是 ;在一副扑克牌中单独抽取一次,抽到一张红桃且爱司的概率是 。
4.甲、乙各射击一次,设事件A 表示甲击中目标,事件B 表示乙击中目标,则甲、乙两人中恰好有一人不击中目标可用事件 表示.5.已知甲、乙两个盒子里各装有2个新球与4个旧球,先从甲盒中任取1个球放入乙盒,再从乙盒中任取1个球,设事件A 表示从甲盒中取出新球放入乙盒,事件B 表示从乙盒中取出新球,则条件概率P(B A )=__.6.设A,B 为两个事件,若概率P (A )=41,P(B)=32,P(AB)=61,则概率P(A+B)=__.7.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0.4,P(B)=0.3,若事件A,B 互斥,则概率P(A+B)=__. 8.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0.8,P(B)=0.4,若事件A ⊃B ,则条件概率P(B A )=__. 9.设A,B 为两个事件,若概率P(B)=103,P(B A )=61,P(A+B)=54,则概率P(A)=__.10.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 )=0.7,P(B)=0.6,若事件A,B 相互独立,则概率P(AB)=__. 11.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0.4,P(B)=0.3,若事件A,B 相互独立,则概率P(A+B)=__. 12.设A,B 为两个事件,若概率P(B)=0.84,P(A B)=0.21,则概率P(AB)=__. 1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ccccPX 4322101-则常数c =__.14.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414121P321X则概率P {3<X }=__.15.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6632P213-X11则数学期望)(X E =__.16.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p 的两点分布,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取1的概率p 为它取0的概率q 的3倍,则方差)(X D =__.17.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X 密度为⎪⎩⎪⎨⎧<<-=其他,0210,1)(2x x k x ϕ 则常数k =__.18.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24)(2rx x x ϕ 则常数r =__.19.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2)(2x xex xϕ 则概率}11{<<-X P =__.20.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21,2)(2x x x ϕ 则数学期望)(X E =_____.21.设X 为随机变量,若数学期望1)12(=-X E ,则数学期望)(X E =__.22.设X 为随机变量,若方差3)63(=-X D ,则方差)(X D =__.二、单项选择1.设A,B 为两个事件,若事件A ⊃B ,则下列结论中( )恒成立.(a)事件A,B 互斥 (b)事件A,B 互斥 (c)事件A ,B 互斥 (d)事件A ,B 互斥 2.设A,B 为两个事件,则事件B A +=( ).(a)A +B (b)A-B (c)A B (d)AB3.投掷两颗均匀骰子,则出现点数之和等于6的概率为( ).(a)111 (b)115 (c)361 (d)3654.盒子里装有10个木质球与6个玻璃球,木质球中有3个红球、7个黄球,玻璃球中有2个红球、4个黄球,从盒子里任取1个球.设事件A 表示取到玻璃球,事件B 表示取到红球,则条件概率P(A B )=( ).(a)114 (b)74 (c)83 (d)535.设A,B 为两个事件,若概率P(A)=31,P(A B )=32,P(A B )=53,则概率P(B)=__.(a)51 (b)52 (c)53 (d)546.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O ,P(B)>0,若事件A ⊃B,下列等式中( )恒成立.(a)P(A+B)=P(A)+P(B) (b)P(A-B)=P(A)-P(B)(c)P(AB)=P(A)P(B) (d)P(B A )=17.设A,B 为两个事件,则概率P(A+B)=( ).(a)P(A)+P(B) (b)P(A)+P(B)-P(A)P(B)(c)1-P (B A ) (d)1-P( A )P(B ) 8.设A,B 为两个事件,若概率P(A)=31,P(B)=41,P(AB)=121,则( ).(a)事件A 包含B (b)事件A ,B 互斥但不对立 (c)事件A ,B 对立 (d)事件A ,B 相互独立 9.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53,P(A+B)=107,若事件A,B 相互独立,则概率P(B)=( ).(a)161 (b)101 (c)41 (d)5210.设A,B 为两个事件,且已知概率P(A)>O ,P(B)>O ,若事件A,B 相互独立,则下列等式中( )恒成立.(a)P(A+B)=P(A)+P(B) (b)P(A+B)=P(A) (c)P(A-B)=P(A)-P(B) (d)P(A-B)=P(A)P(B )11.中( )可以作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a)6321-P321X11 (b)653-21P321X1(c)6321P321X 11 (d)65321P321X 112.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52511015110142101PX-则下列概率计算结果中( )正确.(a)0}3{==X P (b)0}0{==X P . (c)1}1{=->X P (d)1}4{=<X P13.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与l ,且已知离散型随机变良X 取-1的概率为)10(<<p p ,取1的概率为q ,则数学期望=)(2X E ( ).(a)O (b)l (c)p q - (d)2)(p q - 1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0,1)(2x x kx ϕ 则常数k =( ).(a)π1(b)π (c)π2(d)2π15.下列函数中( )不能作为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a)⎩⎨⎧≤≤-=其他,001,3)(2x x x f (b)⎪⎩⎪⎨⎧≤≤-=其他,021,2)(x x x g(c)⎪⎩⎪⎨⎧≤≤=其他,020,cos )(πx x x h (d)⎪⎩⎪⎨⎧≤≤=其他,02,sin )(ππx x x h 16.设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若b a ,皆为常数,则下列等式中( )非恒成立.(a)}{}{a X P a X P ==≥ (b)}{}{b X P b X P <=≤ (c)1}{=≠a X P (d)0}{==b X P 17.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其他,040,81)(x x x ϕ 则数学期望)(X E =( ).(a)21 (b)2 (c)83 (d)3818.设X 为随机变量,若数学期望)(X E 存在,则数学期望))((X E E =( ).(a)O (b))(X E (c))(2X E (d)2))((X E 19.设X 为随机变量,若方差)(X D =4,则方差)43(+X D =( ).(a)12 (b)16 (c)36 (d)4020.设X ,Y 为随机变量,已知随机变量X 的标准差等于4,随机变量Y 的标准差等于3,若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则随机变量X -Y 的标准差等于( ).(a)1 (b)7 (c)5 (d)7四、名词解释1、 数学期望:2、 对立事件:3、 随机事件:4、 事件和:5、 事件积:6、 互斥事件:7、 互相独立事件:五、判断题1.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版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统计学》第四版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统计学原理第5章课后答案【最新精选】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算术平均数)、H(调和平均数)和G(几何平均数)的关系是:( D )A、A≤G≤H;B、G≤H≤A;C、H≤A≤G;D、H≤G≤A2.位置平均数包括(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3.若标志总量是由各单位标志值直接总和得来的,则计算平均指标的形式是( A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4.平均数的含义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C、总体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总体某一单位某一标志值的一般水平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基本原则是( C )A、可比性;B、目的性;C、同质性;D、统一性6.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假定条件是( C )。
A.各组的次数相等 B.组中值取整数C.各组内变量值不同的总体单位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D.同一组内不同的总体单位的变量值相等7.已知3个水果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则计算3个水果店香蕉的平均价格应采用( C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8.如果统计资料经过分组,并形成了组距分配数列,则全距的计算方法是( D )A.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D.全距=最大组上限—最小组下限9.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
A.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的,代表性大C.平均数大的,代表性小 D.以上都不对10.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元,2007年平均工资增长了2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二、多项选择题1.不受极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 BC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2.标志变动度( BCDE )A、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的指标;B、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依据;C、是反映社会生产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D、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的指标;E、可以用来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B 、C 【解析】所谓概率抽样,就是要求对总体的每次观察(每一次抽取)都是随机试验,并且有总体相同的分布。
2:D3:A 【解析】221226'42z n n α==∆⎛⎫ ⎪⎝⎭4:B 【解析】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容量不断增大,样本统计量接近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或者,对于任意给定的偏差控制水平,两者间偏差高于此控制水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接近于0。
5:AC二、计算题 1: x =425 s n 21-=72.049 s 14=8.488s =n s =15488.8=2.1448 ∆=ns n t )1(2-α=2,1448⨯2.1916=4.70 所求μ的置信区间为425-4.701<μ<425+4.70即(420.30,429.70) 2: x =1209 s n 21-=0.005 s 15 =0.0707x s =n s =160707.0=0.017671 )116(05.0-t =2.131)1(2-=∆∂n t n s =2.131×0.017671=0.04所求μ的置信区间为12.09-0.04<μ<12.09+0.04即(12.05,12.13)3:n=600,p=0.1.np=60≥5,可以认为频数n 充分大,∂=0.05.z 2α=z 25.00=1.96 ∆=1.96600.90.10⨯=0.024,因此所求一次投掷中一只概率的置信区间是0.1-0.024<ρ<0.1+0.024,即(0.076,0.124)4: N 16,p ,np 75,,n 0.05====可认为频数充分大,,2z α=0.025 1.96z =0.2431∆== 因此,所求零件长度不合格的置信区间为0.4375—0.2431<ρ<0.4375+0.2431,即(0.19,0.68)5:114820ni i y ==∑, 1114820494(30n i i y y n μ=====∑分钟) 6. n=80 ,p=0.1,np=8≥5,可以认为n 充分大,ɑ≥0.05,96.1025.02==z z α 0657.096.1809.01.0==∆⨯因此,无上网经历的学生所占比率的置信区间为0.1—0.0657<ρ<0.1+0.0657,即(0.0343,0.16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定一个地区地汽油价格服从正态分布,你所收集到地这些数据能够提供拒绝这一想法地足够证据吗?令α.
解:由于只有个样本,所以属于小样本抽样,且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于该题采用单样本检验,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单样本检验地决策规则,,α,根据双侧检验理论,≥α,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所以这个数值和该地区地石油价格是基本相等地,没有明显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对全国交通状况地一份调查,对于那些乘车上下班地人来说,平均通勤时间为分钟,其人数总量为万万.假定一个研究者居住在一个人口为万地城市里,想要验证通勤时间是否增加了,他随机选取了名通勤者作为样本,收集地数据如下所示,令α,并假定通勤时间服从了正态分布,他能得到什么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由于只有个样本,所以属于小样本抽样,且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于该题采用单样本检验,利用表格进行分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假设平均通勤时间没有增加.
根据单样本检验地决策规则,,α,根据双侧检验理论,≥α,所以可以接受原假设,所以该地区地通勤时间和平均时间是基本相等地,没有明显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美国独立保险代理处对参加保险地客户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其中地人会重读他们地保单,地会有时重读一下,地会很少重读,地从来不重读.假定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入大量地时间和金钱对保单条款进行修改,以使他们地保单更具有吸引力、更便于阅读和理解.新保单使用一年后,公司经理想要确定一下保单地修改对那些常要中毒保单地投保人比例是否产生了很大地影响,他们与位参与本公司保险地顾客联系,问他们是否经常重读自己地保单,这位都是过去一年中参加地保险,其中个回答“是”,令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建立假设::π,:π≠
已知,因为>,检验统计量:
当α时,查表得α,因为> α,所以落在不拒绝区域,接受原假设,所以他们对保单地修改对那些常要重读保单地投保人比例没有产生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家公司地审计员认为年,公司地出差津贴补助上涨很大,为验证这种想法,这个审计员从公司年和年地记录中分别选出次、次工作出差剂量作为样本,数据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年
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验证:年平均出差津贴补助是否上涨很大,假定第一类错误发生地概率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两者地抽样个数不等,不能使用配对样本均值之间地检验,选择使用独立抽取地两个样本对两个总体均值只差地检验,利用进行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假设年年地平均出差补助没有显著上涨.
假设两个样本均来自正态总体,检验地值大于α,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原假设不成立,所以认为两个总体方差相等,看倒数第二行地数据.检验地值为大于α,所以我们接受原假设,认为年地出差津贴补助没有明显上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项研究对住在不同地美国以外城市地美国四口之家进行调查,目地是比较各地维持一家一年生活所需地费用,以在美国收入美元地生活方式作为标准,将居住国外地生活与其进行比较,在多伦多和墨西哥城地具有可比性地生活标准大约是美元,假定一位管理人员想确定维持他一家四口一年生活所需地平均费用,在多伦多和墨西哥城是否有差别,他利用下面地数据,这些是由每个城市随机选出地个家庭获得地数据,他假定α,并开始进行验证,他认为年花费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不相等,那他能发现什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利用匹配样本地检验,将数据引入表中,假设两地区地平均费用没有明显差别:
由于在最后地值明显小于α,所以拒绝原假设,多伦多与墨西哥地生活平均费用是有明显差距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市场上房屋地再销售需要多长时间?一项调查表明,在城市再销售房屋平均需要天地时间,当然这个时间长度将随着市场变化而有所不同,假定随机在城市抽取个再售房屋,在城市抽取个再售房屋作为样本,进行跟踪调查,下面地数据表示出每个房屋再售出前地天数,利用这些给出地数据,试确定在城市,房屋再售天数地总体方差是否与城市地不同,令α,假定房屋再售天数服从正态分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解:利用相互独立地两组样本地检验,数据代入表格中,假设、两城市地房屋再售天数没有
因为两个样本均来自正态总体,并且检验地值为大于α值,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原假设不成
立,所以认为两个总体方差相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假定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想验证:每个家庭购买定期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是否大于每个家庭购买终身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为验证这个假设,这家保险公司地一个统计人员随机选出个仅购买了定期人身保险地家庭和个仅购买终身人身保险地家庭.每个样本来自地总体都有一共同特点: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地年龄都小于岁,假定本次研究所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利用这些数据验证这个假设,令显著性水平为,假定保险金额服从正太分布,并且方差不相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定期人身保险(千元)
终身人身保险(千元)
解:利用利用相互独立地两组样本地检验,数据代入表格中,假设每个家庭购买定期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和购买终身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没有显著差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α,所以拒绝原假设.实际上均值也是定期人身保险比终身人身保险大,所以得出结论:每个家庭购买定期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大于每个家庭购买终身人身保险地平均金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工商管理肖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