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阅读答案
23《郑成功收复台湾》解析

把荆棘丛生 的荒凉地开辟 出来,这可以 说是功在千秋 的伟业;把荷 兰鬼子从台湾 驱逐出境,真 可谓是同一代 人中的大英雄!
对联赞颂了郑成 功的历史功绩.
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 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 这场战斗的胜利?
原因一:准备充分,满怀信心。 • “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
水分蒸发快等优越的晒盐条件。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 台湾(1624年)
荷兰侵略台湾
162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又派马尔登·宋克率战舰 “热兰遮”号窜达澎湖。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派兵2000 人攻打澎湖。在中国军队的攻击下,荷军约1000人大部 龟缩于妈宫澳,一部分固守凤柜尾城,企图顽抗。为全 歼敌军,福建省巡抚大量增兵打败荷兰侵略军,恢复澎 湖。侵略军头目高文律等12人被活捉,其残兵败将仓皇 逃往台湾南部。
总结方法: 你能总结一下写好一个场面的注意事项吗? 总的来说,写一个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
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
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 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 烘托出气氛。
② 派 兵 猛 攻 赤 嵌 城 , 切 断 水 源
③ 采 用 围 困 , 强 攻 台 湾 城 。
盘踞(jù)在台湾城的敌军妄 图长期顽抗,等待救援。郑成功 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敌军 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 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 侵略军粮尽水绝,走投无路,只 好举起白旗投降。1662年初, 敌军头目被迫来到我军大营,签 字投降。在我军将士潮水般的欢 呼声中,荷兰侵略者垂头丧气地 离开侵占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郑成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1661年,他带领两万多名将士,乘数百艘战船,历经9个月浴血奋战,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境,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士—台湾。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决定给高山族同胞送去耕牛、犁、锄,向他们传授生产技术,发展农业,和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台湾。
当郑成功一行人来到高山族的村寨时,高山族的长老带领乡亲到村口迎接。
他们高兴地收下了耕牛、谷种、犁、锄和布料,还按照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受礼仪式。
锣鼓响了,民歌唱起来了,在欢歌中,全村老少排列整齐,领头的长老双手捧着金、银、谷、土四盘礼品,恭恭敬敬地献给郑成功,作为他们回敬的`礼物。
郑成功向高山族乡亲们拱手致意,兴冲冲地说:“东渡台湾,收复祖国的河山,为的是同心开发宝岛。
赠给你们东西,为的是生产兴旺,这是应该做的事,怎能收你们这样贵重的礼物呢?”长老们说:“有来有往,兄弟情谊,请收下吧!”郑成功笑盈盈地说:“尊重高山族兄弟的礼节,我收下一盘最珍贵的礼品。
”说着,他双手接了一盘土。
长老们说:“礼品自古是收金收银,怎么能只收土呢?”郑成功把手中的一盘土高高举起,大声回答:“土地,是我们祖国的!有了土地,就能收谷子,产金银!”长老翘起大拇指,兴奋地说:“收土不收金,我们心连心!”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浴血奋战:____________________恭恭敬敬:__________________2、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向高山族同胞提供了哪些帮助?3、郑成功拒绝收取高山族同胞送来的金、银、谷,而收下了土的正确解释是()。
①他并不看重金、银财宝。
②土地代表了祖国,土地能收谷子,产金银。
③收买人心。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1、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表现十分尊敬的样子。
2、送去牛、谷种、犁、锄和布料,传授生产技术,发展农业。
3、②4、本文描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面对高山族同胞的馈赠,“收土不收金”,表现了郑成功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品质,歌颂了全国人民心连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2年全国各地最新历史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五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非选择题)全国通用-专题复习

2012年全国各地最新历史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五、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非选择题(2012三晋课改名校联合体综合测试)19. 在推进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实行科学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保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戍:服兵役),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
”董仲舒也说:秦朝“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材料二唐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三实行“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不使少数人垄断国家财富。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积极探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权利;三是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1)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它统治残暴,因而二世而亡,十分短命。
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暴政哪些方面的表现?(2分)(2)唐朝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并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调整政策,理顺关系,协调发展。
材料二“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贞观政策哪一内容?(1分)此外,贞观政策在经济方面有何措施?(2分)(3)在近代民主革命过程中,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伟大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力图构建社会和谐的哪一具体主张?(1分)请写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4分)(4)列举教材上所讲的新中国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1分)(5)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并在制度上予以保障,请写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
(1分)答案:(1)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
初一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试题答案及解析1.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戚继光抗倭B.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D.郑成功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抵抗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题干中“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分析备选项可以得出“戚继光抗倭”是抗击日本倭寇的侵犯,“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是清朝与俄国之间的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均是反抗外来侵犯,而“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反映的是民族关系,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2. 600年前,有一支规模空前的远洋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驶向遥远的天际。
这是一支庞大的海上商队,其基本成员却是军人;这是一支雄强的海上武装,肩负的使命却是和平。
这支船队指的是A.哥伦布的船队B.麦哲伦的船队C.达·伽马的船队D.郑和的船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
根据材料,可推断出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从江苏苏州的太仓刘家港起锚,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诸国(今东南亚)、东非的联系。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3.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10分)材料一:图二的人物曾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⑴图一事件中、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⑵图一中的人物所带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2分)⑶图二中的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2分)⑷简述图一人物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分)⑸明代图一中的人物下西洋以后,为什么中国海外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2分)【答案】⑴郑和,郑成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尼布楚条约》的意义。
3.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重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1624年,一群荷兰殖民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一张牛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 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的时间:明朝后期(1624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1661~1662年 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的时间:1683年清朝设置台湾府的时间:1684年 台湾府隶属的省份: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沙俄占领我国的地区:雅克萨和尼布楚 清朝皇帝:康熙帝 两次雅克萨之战 击毙俄国头目:托尔布津 结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时间:1689年 签订双方:中俄 《尼布楚条约》 签订方式:平等协商 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雅克萨之战“开辟荆榛逐荷夷”台湾府设置的意义1.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课本第104页)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
【2013中考题】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含答案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5. (2013·梅州)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C)戚继光郑成功雅克萨之战A.中国古代改革家B.和外国的友好交往C.抗击外来侵略D.发展民族经济4.(2013·衡阳)热播电视剧《宫》中的女主人公晴川穿越时空来到了清朝。
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C)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2013·恩施)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17世纪60年代,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A.郑成功B.戚继光C.左宗棠D.邓世昌7.(2013·南京)“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D)A.西行天竺B.抗击倭寇C.七下西洋D.收复台湾4.(2013·扬州)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A)A.荷兰B.日本C.美国D.英国3.(2013·锦州)清朝初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A.郑成功B.戚继光C.康熙帝D.林则徐21.(2013·潍坊)(16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
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更钱造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古代历史史料汇编》(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4分)材料二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2)据材料二,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6分)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
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
《清史·郑成功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郑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
父芝龙,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
顺治三年,贝勒..博洛师自浙江下福建,芝龙撤仙霞关守兵不为备;博洛师次泉州,书招芝龙;芝龙率所部降,成功谏不听。
九年,上命芝龙书谕成功及鸿逵降,许赦罪授官,成功阳诺;诏金砺等率师还浙江。
俄而,上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成功。
十二年,左都御吏....龚鼎孳请诛芝龙,国器亦发芝龙与成功私书,乃夺芝龙爵.,下狱。
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十八年,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且势日蹙,乃规取台湾。
台湾,福建海中岛,荷兰红毛人居之。
荷兰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门。
荷兰人恃鹿耳门水浅不可渡,不为备。
成功师至,水骤长丈余,舟大小衔尾径进。
红毛人弃赤嵌,走保王城。
成功使谓之曰:“土地我故有,当还我;珍宝恣尔载归。
”围七阅月,红毛存者仅百数十;城下,皆遣归国。
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
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
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
是岁圣祖即位,戮芝龙及诸子世恩、世荫、世默。
成功既得台湾,其将陈豹驻南澳,而令子锦居守思明。
康熙元年,成功听周全斌谗,遣击豹;豹举军入广州降。
恶锦与乳媪通,生子,遣泰就杀锦及其母董;会有讹言成功将尽杀诸将留厦门者,值全斌自南澳还,执而囚之,拥锦,用芝龙初封称平国公,举兵拒命。
成功方病,闻之,狂怒啮指。
五月朔.,尚据胡床受诸将谒;数日遽卒,年三十九。
(节选自《清史·郑成功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B.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C.济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纳/易为书/成功依违答之/上又令芝龙自狱中以书招成功/谓不降且族诛/成功终不应。
【小学记叙文阅读】《郑成功》三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郑成功》三年级阅读题和答案《郑成功》三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郑成功一到,村民们就向他打招呼。
走进房间坐下后,阿祥宣布了他的礼物。
四个美丽的年轻女孩跪在郑成功面前,手里拿着精致的盘子。
盘子上有几块金块、一块银块、一束草和一块土。
郑成功很快站了起来,笑着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收复台湾的土地,不是为了金银。
”然后,他请随行人员接过盛有草和土块的盘子。
同时,他把礼物还给了阿祥,并命令下属帮助高山同胞解决生活困难。
阿祥心中的疑云消失了。
他立即吹响号角,撤回埋伏,拿出美酒奖励郑军。
几位高山长老被感动了,说:“不爱金银的官员很少见!郑成功真是个好将军!”
1.在田字格中填上合适的量词。
几块(金)几块(土)几块(银)
一()草一()将领四()姑娘
2.在方框中填写适当的单词。
()地说
()
3.阿祥献了哪些礼品?郑成功接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锭块块束位位…
查看完整
3.阿祥献了几锭金子、一块银子、一束草和一块土。
郑成功接受了草和土块。
(意思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成功收复台湾阅读答案
1、为什么郑成功要率领将士进军台湾。
2、第六自然段的“冒
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争先恐后“等词语,写
出了我军官兵的()。
通过”负
隅顽抗“惊恐万状”等词,写出了侵略军战败后的
()。
2、本文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郑成功给我留下深刻印
象。
我会用三个词语概括,分别举例说明。
1.
2. 3.
3、文中举例的例子是按__________顺序安排的。
4、文中爷爷不断提到“两个机会”,实际上是一个机会和
一个机会。
我这样看到这“两个机会”之间的关系。
5、本文结尾处提到的“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答案:
1、那自古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被侵略者强占,人民不断反
抗斗争。
2、第六自然段的“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争
先恐后“等词语,写出了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突出了进
攻的猛烈)。
通过”负隅顽抗“惊恐万状”等词,写出了侵
略军战败后的(溃不成军,狼狈不堪)。
4、本文写作顺序是(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留下深刻印象。
我会用三个词语概括,分别举例说明。
1. 志向远大(少年时代的他就对侵略者十分憎恨,成为将领后决心进军收复。
) 2. 沉着果断(面对敌人的反扑,他沉着镇定,指挥我军战船和战舰展开激战。
)3.义正辞严(面对敌人的求和,他喝退使者,不受其所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