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ppt课件免费

THANKS.
激光治疗
使用激光照射曲张的静脉,使 血管内膜粘连、闭塞,达到治 疗的目的,但术后容易形成瘢 痕。
射频消融术
通过射频消融仪的热效应,使 曲张的静脉内膜粘连、闭塞, 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术后容易
形成瘢痕。
下肢静脉曲张的预
04
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久坐或长时间站立时,要适时活动下 肢,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纤 维的食物,避免便秘和肥胖,减轻下 肢静脉的负担。
02
静脉曲张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 但最常见的是下肢,因此常称为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静脉曲张有家族遗传倾向 ,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职业因素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工作的 人群,如教师、医护人员 、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容 易发生静脉曲张。
其他因素
肥胖、妊娠、慢性咳嗽、 长期便秘等可能导致静脉 压力增高,引发静脉曲张 。
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浅静脉扩张
下肢浅静脉扩张,血管明显突出皮肤 表面,弯曲、扭曲、蜿蜒屈曲。
02
酸胀不适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出现酸胀不 适、沉重感等症状,特别是在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后加重。
01
03
疼痛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特别 是在病变严重时。
溃疡形成
严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能会出现溃 疡形成,溃疡面常伴有感染和炎症。
药物治疗
口服或外用药物,如地奥 司明、迈之灵等,能够减 轻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但需要长期使用。
硬化剂注射
通过注射硬化剂,使曲张 静脉内膜粘连、闭塞,达 到治疗的目的,但容易复 发。
手术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ppt课件

造成3大主要原因的相关因素: 1、先天因素:有的病员静脉瓣膜 缺陷及静脉壁软弱都是遗传相关。
2、后天因素:长期站立、重体力 劳动、妊娠、习惯性便秘等。
9
临床表现
10
• 主要并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
湿疹或溃疡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11
• 特殊辅助检查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 test)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 test)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 test)
1.非手术治疗 ⑴促进静脉回流:避免久站久坐,弹力绷带包扎。 ⑵注射硬化剂 ⑶处理并发症
2.手术治疗:适用于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者 ⑴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分段剥脱。 ⑵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17
护理评估
1.术前评估 ⑴健康史和相关因素:职业及工作特点、是
否妊娠、有无腹内压增高等病史;是否用 过弹力袜或紧身衣裤 ⑵身体情况 a局部 b辅助检查 c心里和社会支持情况 2.术后评估 ⑴患肢血循环 ⑵局部伤口
4
5
6
• 下肢静脉瓣膜
向心单向开放的瓣膜,阻止静脉逆流,保 证下肢静脉血由下向 上,由浅入深单向回流
• 静脉壁结构 外膜、 中膜、 内膜组成
7
下肢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而向心回流,主 要依赖于:
⑴ 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 ⑵肌肉泵的动力功能 ⑶心脏的搏动和胸腔内负压对周围静脉血的向心吸引作用
12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Trendelenburg test)
平卧,抬高患肢 ↓
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 ↓
病人站立,10s内松开止血带
【意义】: 静脉迅速充盈提示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13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 试验)
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REPORTING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方法与措施 • 并发症与风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目的和背景
01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和治疗 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02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和 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 据。
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需求,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 满意度和依从性。
提供持续的健康教育
定期为患者提供下肢静脉曲张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和预防措 施,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非甾体抗炎药物
对于合并局部疼痛和不适的患者,可局部外涂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物。
其他药物
如纤维蛋白分解药物、前列腺素El等,也可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
手术治疗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
01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包括大隐静脉汇入股总静脉处
结扎主干后行主干全程抽剥。
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
02
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曲张静脉团,尤其适合作为其他治疗方式的
症状识别
教育患者如何识别下肢 静脉曲张的症状,如下 肢水肿、疼痛、色素沉 着、溃疡等,以便及时 发现病情变化。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 调整,如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久坐、穿弹力袜、 定期运动等,以减轻症 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缓解焦虑情绪
下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患者外观上的变化,引发焦虑、自卑等心 理问题,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这些情绪。
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级及治疗策略

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级及治疗策略一、下肢静脉曲张的分级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静脉血液逆流和静脉扩张,使得血管形成了呈现蜘蛛网状或者树皮样的外观。
根据临床表现和图像学检查结果,下肢静脉曲张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等级。
1. C0级:正常下肢C0级表示下肢没有任何明显的疾病表现。
没有可见的静脉曲张或任何相关症状。
2. C1级:静脉纹理增加C1级指的是在正常外观下,可以观察到一些细微变化。
这包括隆起的静脉表面纹理增加,但尚未形成明显突出且可见裸眼的扩张或异常曲张。
3. C2级:明显静脉曲张C2级表示已经出现明显可见的静脉曲张,并且可能伴有一些相关症状,如轻度水肿、反复发作性沉重感、针刺感或程度不同的疼痛。
4. C3级:静脉湿疹或色素沉着C3级代表患者出现了进一步的血管功能异常,表现为慢性静脉淤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变。
这包括静脉湿疹(静脉性皮肤炎)、色素沉着或皮肤黏膜增厚。
5. C4级:皮下硬结和/或静脉溃疡C4级表示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出现了明显硬结、黑色素沉着,在受累部位形成了难以愈合的溃疡。
6. C5级:废用综合征和/或愈合的静脉溃疡C5级指的是曲张引起了损害神经和肌肉功能,导致丧失正常生活能力并产生明显依赖他人。
此外,曲张也可能引发溃疡形成。
C5级主要与通过治疗避免开展丧失正常生活能力相关。
7. C6级:陈旧性溃疡愈合C6级表示之前存在的溃疡已经通过治疗愈合,但留下了面积较小的、瘢痕组织。
二、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策略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应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分级采取相应的策略。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1. C0级和C1级: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改变对于C0级和C1级的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
主要建议患者注意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静脉曲张恶化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避免站立或坐立时间过长,保持适当体重、穿着舒适支持袜等。
2. C2级:保守治疗和药物干预对于C2级患者,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课件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水肿护理: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疼痛护理: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溃疡护理:保持溃疡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谢谢
03
保持正常体重:减轻下肢负担,降低静脉曲张风险
04
手术治疗
01
手术方式:静脉曲张切除术、静脉结扎术、静脉剥脱术等
02
手术目的:消除静脉曲张,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03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静脉血栓等
04
术后护理:压迫绷带、抬高下肢、避免久站等
康复治疗
穿戴压力袜:通过压力袜对下肢静脉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肥胖:肥胖人群体重过重,下肢静脉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导致静脉曲张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腿部肿胀: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症状,表现为腿部肿胀、沉重感。
01
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导致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
02
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静脉曲张,表现为静脉凸起、扭曲。
03
皮肤溃疡:静脉曲张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溃疡,表现为皮肤破溃、感染。
演讲人
下肢静脉曲张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
下肢静脉曲张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
1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
病因和病理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静脉曲张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
职业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的职业,如教师、售货员等,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怀孕: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导致静脉曲张
穿合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下肢静脉曲张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曲张健康教育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血管曲张、扩张和瓣膜功能障碍。
这种疾病通常会引起下肢疼痛、肿胀、瘙痒、抽筋和疲劳感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皮肤溃疡和出血等并发症。
二、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是什么?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下肢静脉曲张。
2. 静脉瓣膜功能障碍:静脉瓣膜是保持血液回流的重要结构,如果瓣膜功能不良,血液就会逆流,增加静脉压力,从而导致静脉曲张。
3. 静脉壁弹性减弱:静脉壁的弹性减弱也是静脉曲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静脉壁弹性减弱时,静脉容易被血液压力撑大,形成曲张。
4.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因为这会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5. 妊娠:妊娠期间,子宫的增大会增加对下肢静脉的压迫,导致静脉曲张的发生。
三、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方法如下:1. 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对预防疾病很重要。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所以要适当休息,多活动。
3.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健康,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4. 避免穿紧身裤和高跟鞋:紧身裤和高跟鞋会限制下肢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压力,因此应尽量避免穿着。
5. 定期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
四、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压力治疗:通过穿着弹力袜或绷带来提供适当的压力,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2. 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如消炎药、抗凝血药等。
3.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静脉曲张科普文

标题:静脉曲张,你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血管扩张、迂曲和变形。
这种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多个部位,但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曲张。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也称为“蚯蚓腿”,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下肢表浅静脉迂曲、扩张。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局部成团、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二、下肢静脉曲张的成因1.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站立或坐着,会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
2. 肥胖:肥胖会增加身体的重量,从而增加下肢静脉的负担,容易导致静脉曲张。
3. 遗传因素: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静脉曲张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4. 其他因素:如妊娠、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三、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1. 下肢沉重、酸胀不适:患者常感到下肢沉重、酸胀不适,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重。
2. 下肢水肿: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
3. 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等症状。
4. 溃疡、出血: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皮肤溃疡、出血等严重后果。
四、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1. 压迫治疗:使用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对下肢施加外部压力,以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
2. 药物治疗:针对静脉曲张的病因和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使用黄酮类、七叶皂苷类等药物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下肢静脉曲张,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皮下曲张静脉透光旋切术等。
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措施1.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时改变姿势,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2. 减肥:减轻体重,降低下肢静脉的负担。
3. 运动: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促进静脉回流。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出院宣教
出院指导: 1、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1~2个月。 2、睡觉时将患肢抬高20°~30°; 3、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坐时双膝交叉过久。 以防静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和微血管血栓形 成; 4、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和紧身衣裤。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肥胖。 6、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的体操,促进下肢静脉血液 回流,防止下肢静脉淤血,减轻患肢沉重、肿胀、疼痛等一 系列症状。方法如下:a.全身放松,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 曲运动10次;b.足背带动踝关节,做背屈和跖曲运动10次, 必要时可重复; 7、戒烟,坚持适量运动;
下肢静脉曲张症状
单纯原发静脉曲张,又无踝部交通支瓣膜 功能不全,多不发生肿胀;如果有交通支 瓣膜功能不全,也可出现轻度肿胀,其特 点是经一天活动后出现,休息一夜后即减 轻或消失。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
后期并发症:①静脉曲张性静脉炎;②溃疡形成; ③淤滞性皮下硬化症;④出血;⑤静脉曲张性湿疹。 静脉曲张任其发展的其中一个后果是:加重了深 静脉的负担,久而久之,导致或加重了深静脉瓣 膜病变的程度,严重的可直接导致截肢。 手术治疗下肢 静脉曲张较少出现并发症,但有少 数并发感染、手术区水肿、皮下血肿等。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一、知识缺乏:患者对疾病的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病人能够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内容 。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 知识。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治疗及护理的目的, 注意事项。 3、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 要性。
部。
(4)皮肤色素沉着,缺乏弹性,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曲张病理及治疗方法一、什么是静脉曲张?中医学将下肢静脉曲张称为筋瘤,形成小腿溃疡称为臁疮。
历代医家对其认识有以下几种:《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中于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外科正宗~瘿瘤论》对筋瘤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西医学则认为,血柱的重力以及任何增加重力作用的后天性因素,如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等都可以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使瓣膜正常关闭功能受到破坏,而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西医上认为: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可以简单的记:血管瓣膜受损,血液回流受阻,血液蓄积下肢,造成曲张现象出现)。
二、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寒邪治病为主因《黄帝内经》认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湿为重浊之邪,其性粘滞。
是故寒湿侵袭,易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末,肢体失其濡养而发生静脉曲张。
湿性趋于下故下肢、精索部位更明显,更容易受邪。
因此寒湿的因素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什么叫寒,打个比方中焦脾胃的血脉,因为受寒过后,立即收缩,气血郁滞不通,局部马上作痛。
那种感觉像刀绞一样,有人会说揪着疼,如果你没得过再比如冬天寒冷,冻得打哆嗦,浑身蜷缩在一起,这就是寒邪的收引。
中医里有一种方法叫取类比象,再看看静脉曲张,腿部的弯弯曲曲收缩成团像什么,此为寒主收引的具体表现。
精索静脉曲张呢,一个道理,阴囊居下焦之极,厥阴之地,阴寒易袭之,气血为之凝塞,故基本病机为寒邪侵袭、凝滞于肝经。
具体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证。
肝经的循经绕阴器抵少腹,寒邪凝滞肝经,气血运行不畅,故少腹及睾丸阴囊冷痛、畏寒喜暖、痛连少腹、坠胀,并互相影响牵引股侧。
这种痛患处必然不红不肿,发凉怕冷。
寒为阴邪主收引,寒邪侵袭则筋脉拘急,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拒按或遇寒加剧得温则缓。
男性阴囊处的疼痛尤为突出,若严重起来,冷得疼痛不堪,患者根本直不起腰来。
这里面肝肾亏虚是本,寒凝经脉为标,此为虚寒证。
肝经,作为一条和生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脉,千万别受寒。
那些平时生活中隐隐感到睾丸胀痛,或者走路一长就有些疼痛的人,更应该及时就医,查一下精索静脉曲张的问题。
西医上按人群的发病分为以下几种:(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问题,加上后天压力,便形成了静脉曲张;(2)血管毛病:曾经患有静脉血管栓塞的人,瓣膜功能可能因而受损;(3)穿孔失效:连系表层静脉与深层静脉的穿孔静脉,也有瓣膜,防止血液由深层静脉流向浅层静脉,然而,当穿孔静脉瓣膜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任意流动,便会对浅层静脉构成压力,静脉扩张;(4)吸毒人士:利用针筒吸毒的人士,深层静脉的瓣膜容易受损;(5)怀孕妇女:女性荷尔蒙会使静脉扩张,瓣膜不能覆盖静脉,不能阻止血液倒流;(6)肥胖人士:因为下肢需要支撑庞大的身躯,静脉压力增加。
三、症状表现1、静脉血栓形成: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硬块形成,疼痛影响行走。
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有肺栓塞危及生命的风险。
长期静脉曲张的病人静脉曲张病人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
2、出血、溃疡:小腿曲张静脉所经过区域的皮肤由于营养不足,是十分脆弱的,轻微外伤,就很容易导致曲张静脉的破裂从而引起大出血。
由于出血时没有疼痛等其它的症状,患者常常没有察觉,如果发生在夜间睡觉时,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3、静脉损伤:长期静脉曲张的病人静脉曲张病人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
4、水肿、皮肤色素沉着:由于静脉出现返流,患者常呈现晨轻晚重的患肢水肿。
而长期的静脉高压导致小腿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后破裂,铁红素在皮下沉积,使得皮肤变黑,从点状到片状发展。
5、影响腿部美观:静脉曲张除了影响腿的美观外,发病初期,病人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后期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以小腿大隐静脉行程为重。
6、坏死:这种溃疡多发生在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1/3处。
由于组织供血不足,溃疡周围组织变薄,皮肤发黑变硬,溃疡伤口长久不愈,愈后容易复发。
总结一下症状表现: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3.肢体有异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5.局部坏疽和溃疡。
(中医上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很多患者都会伴有痛感)四、静脉曲张疾病诊断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断并不难,根据临床实践总结诊断标准如下。
1.患者下肢静脉明显迂曲扩张,站立时更为明显。
2.有长期站立和使腹压升高病史,或下肢静脉曲张的家族史。
3.深静脉通畅,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4.可伴有色素沉着,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5. 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瓣膜功能不全。
五、检查方法深静脉通常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也称踢腿试验。
是识别下肢深静脉是否通畅的体征识别方法。
尤其是下肢静脉曲张是否可以手术的重要体征。
先让病人站立,在患者的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此时下肢静脉曲张可能会比以前更明显。
再让病人用力伸屈患侧下肢的膝关节10-20次(也可用力下蹲10-20次)。
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患者仰卧,患肢抬高,使曲张静脉空虚,在大腿上1/3处扎一根橡皮止血带,阻止大隐静脉血液倒流.然后让患者站立,30秒钟,松解止血带,密切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的充盈情况:①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萎隐空虚.当松解止血带时,大隐静脉立即自上而下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②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分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③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用于定位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
六、按照严重程度分级别0级、是表面看看正常,但站立久了有明显的酸胀感;1级、可以看到鼓起,但不是很严重;(小腿酸胀伴有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呈蜘蛛网状)2级、就会看到典型的“蚯蚓腿”;继续发展就是(腿部出现明显静脉凸起,伴有麻、累、沉重感等)3级、这样的人长期站立后会觉得腿部水肿;(静脉凸起明显、水肿加重,湿疹、疼痛等症状明显)4级、皮肤就会出现营养障碍,皮肤变黑;(患肢皮肤颜色改变、皮炎、硬化,有明显的瘙痒)5级、皮肤溃烂;(患者皮肤发黑,伴随溃疡糜烂症状,久治不愈)6级、是顽固性溃疡,怎么换药都换不好的老烂脚。
(溃疡加重,糜烂面积加大,出现坏疽,形成老烂腿)七、下肢静脉曲张的危害1、淤积性皮炎:多发生于小腿下l/3或小腿下2/3,现象皮肤营养障碍,皮肤萎缩、脱屑、干燥,色素沉着,渗液,瘙痒。
2、浅静脉出血:由于静脉压力高,曲张静脉的静脉壁厚薄不一,稍微的损伤就可引发静脉破裂出血,甚至有时小静脉可自发破裂而导致出血。
3、淤血性溃疡:常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外侧,稍微外伤,即可发生小腿慢性溃疡(老烂腿),很难愈合。
4、继发被传染:由于患肢抵抗力减弱,轻易发生继发被传染。
通常的有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急性蜂窝织炎等,病人可有高热,恶寒,舌苔黄,舌质红绛。
由于丹毒反复发作,淋巴管阻塞,最后发生象皮肿。
5、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曲张的静脉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沿曲张的静脉可触及硬结节或条索状物,有压痛。
若并发静脉四面炎,则浅静脉四面发生红、肿、热、痛。
急性炎症消退后,局部遗留硬结节或条索状物。
备注:严重者下肢溃疡,腐烂需要截肢。
八、保健方法1、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粘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
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
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2、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4、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
此法能增强腿力。
5、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6、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
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7、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
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
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九、平时饮食及护理饮食方面:静脉曲张饮食上可选金橘、山楂、油菜、丝瓜、赤豆、芝麻等活血之品,还可选食牛肉、羊肉、鸡肉等温性食物,不要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要忌烟酒。
静脉曲张的护理:(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步行可以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来促进静脉回流;(2)抬高下肢能够缓解水肿等症状;(3)穿戴带有压力梯度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多发生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者,如售货员、教师及搬运工、军人等。
女性生育多胎者及明显肥胖的人也较多见。
静脉曲张的预防:女性(尤指产妇)、长久站立者(每天大于6小时)、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
预防静脉曲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抬腿.静脉曲张是因静脉无力将血液送回心脏,因此抬腿有助于减缓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