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
三七粉的检验标准

三七粉是以中药材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为原料,经过加工研磨而得的粉末。
以下是三七粉常见的检验标准和指标:
1. 外观特征:三七粉应为细腻均匀的细粉末,呈灰白色或微黄色。
2. 鉴别:通过对三七粉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和药材特征鉴别,判断其是否符合三七的特征。
3. 水分含量:检测三七粉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不超过10%。
4. 正品指标:包括三七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如三七皂苷(总皂苷含量)、三七酮等。
不同地区、不同标准对有效成分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5.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三七粉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砷等)和农药残留物的含量,以保证其安全性。
6. 微生物检验:包括总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含量,以及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检测,以确保三七粉的卫生质量。
这些检验标准和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地区、行业和产品要求而有所差异。
建议选择正规的实验室或机构进行检验,确保三七粉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购买三七粉时应选择有信誉的品牌或商家,以减少风险。
三七粉含量标准

三七粉含量标准
三七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
为了确保三七粉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其各项含量进行标准化控制。
以下是三七粉含量标准的主要方面:
1.皂苷含量
皂苷是三七粉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三七粉中的皂苷含量因产地、生长年限、采收季节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优质三七粉的皂苷含量应在8%以上。
2.多糖含量
三七粉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等生物活性。
多糖含量也是三七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优质三七粉的多糖含量应在10%以上。
3.挥发油含量
三七粉中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芳香性气味和一定的药理作用。
挥发油含量也是衡量三七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优质三七粉的挥发油含量应在5%以上。
4.蛋白质含量
三七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优质三七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应在10%以上。
5.脂肪含量
三七粉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成分,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但是,如果三七粉中脂肪含量过高,会影响其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优质三七粉的脂肪含量
一般应在10%以下。
6.微量元素含量
三七粉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如钙、磷、镁、铁、锌等,这些元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优质三七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应丰富且比例适当。
7.水分含量
三七粉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其质量和保存期。
因此,优质三七粉的水分含量一般应在10%以下。
三七粉检验报告

三七粉检验报告1. 引言三七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医药行业。
为了确保三七粉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对三七粉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三七粉的详细检验结果,以及对三七粉质量的评估。
2. 检验方法实验使用了以下检验方法来评估三七粉的质量:2.1 外观检验对三七粉的外观进行了检查和描述,包括颜色、形状、有无异物等。
2.2 水分含量检验使用干燥烘箱法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以判断样品的干燥程度和储存稳定性。
2.3 药品标识的检验对三七粉的相关药品标识进行了检验,包括产品名称、成分、制造商等信息。
2.4 含量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七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评估其药效。
2.5 重金属含量检验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评估其安全性。
3. 检验结果及分析3.1 外观检验结果经过外观检验发现,三七粉呈灰白色细粉状,无明显异味,并没有发现任何异物。
3.2 水分含量检验结果对三七粉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分含量为7.8%,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3 药品标识的检验结果经过对三七粉药品标识的检验发现,产品名称标明为纯正三七粉,制造商信息齐全,说明书中也详细列出了成分和用法用量。
3.4 含量测定结果通过HPLC测定,发现三七粉中三七总皂苷含量为3.2%,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
3.5 重金属含量检验结果对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镉、铅、汞、砷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符合安全要求。
4. 结论通过对三七粉的全面检验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七粉外观无异物,干燥程度良好,符合标准要求;•三七粉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适合长期储存;•三七粉药品标识完整,产品名称、成分、制造商信息清晰明确;•三七粉中三七总皂苷含量达到国家药典规定的标准;•三七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本次三七粉的检验结果显示其质量良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三七质量标准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50~80µ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温浸30分钟(或冷浸振摇1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干,国醋酐1ml一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另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1滴,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文件名:三七质量标准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7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生产部、仓管部
[品名]三七
[拼音]Sanqi
[拉丁文]RADIX NOTOGINSENG
[代号]Y36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痕,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性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若回甜。
筋条呈圆柱形,长2~6cm,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及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
三七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三七粉成品检验操作程序,以规范操作过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三七粉检验操作规程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2、鉴别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µ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µm。
2.2 薄层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三七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三七的质量标准及检测
三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质量和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和形态:三七的外观应具有块根、佛手状、颜色鲜红,表面结节状或多皱褶。
形态上应无明显虫蛀、淤泥、外来杂质等。
2. 组织结构:三七的横切面应呈肉红色,并有清晰可辨的脉络组织。
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根茎部分应由多层的表皮细胞和含细胞浆的柔软纤维组织组成。
3. 含量分析:三七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皂苷,其含量是评估三七质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 杂质:三七中的杂质主要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微生物检测一般包括总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检测需要符合国家药典或相关标准的限量要求。
5. 其他指标: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三七的质量标准还包括水分、挥发性物质、灰分等其他理化指标的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三七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可能会因国家、地区和企业而有所不同,具体以相关标准和规范为准。
三七的质量标准

三七的质量标准三七的质量标准研究三七,又称人参三七,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独特的药效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三七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七的应用价值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认可。
本文将围绕三七的质量标准展开探讨,分析影响三七质量的因素,历史质量要求与现行标准,技术进步在三七品质管控中的作用,实际检测方法及操作流程,不合格产品处理措施与监管机制完善方案,以及结论和展望。
三七质量标准指标外观:优质的三七通常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黄色,质地坚实,断面呈灰绿色或灰黑色。
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纵皱纹。
劣质三七表面多有破损,颜色暗淡或表面粗糙。
颜色:优质三七的颜色为灰黄色或淡黄色,颜色均匀一致。
劣质三七的颜色则往往不均匀,颜色偏深或偏浅。
杂质:优质三七应无杂质,无霉变,无虫蛀。
劣质三七则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甚至有霉变或虫蛀的现象。
历史质量要求与现行标准在历史上,三七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其药效和安全性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三七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行标准不仅关注三七的外观、颜色、杂质等物理指标,还对其成分、药效、安全性等化学和生物学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进步在三七品质管控中所体现及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三七品质管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子监管码技术可以实现对三七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全程监控,提高监管效率;权威实验室认定可以准确检测三七的成分、药效等指标,为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和保证道地三七实物规范性与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际检测方法及操作流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和操作流程:1. 外观检查:对三七的形状、颜色、杂质等进行检查。
2. 成分检测:通过光谱、色谱等方法检测三七的主要成分含量。
3. 药效测试: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等手段测试三七的药效。
4. 安全性评估:对三七进行毒性试验、不良反应监测等,确保其安全性。
5. 实验室认定:将三七送至权威实验室进行成分分析、药效测试等,为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三七超细粉介绍

三七超细粉介绍500克/袋三七又名田七,是五加科植物,味甘、微苦,性温,也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常用的养生延寿中药之一。
目前98%以上的三七都集中在云南文山、广西那坡靖西,文山因其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成为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更是著名的三七道地产区。
云南“文山三七”是历代医家和现代医学公认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高效药材。
1、三七超细粉及质量标准三七超细粉是用三七主根拣选,洗净,干燥,粉碎成极细粉,细度达1200目。
质量标准是《云南省饮片标准》云YPBZ-0091-20082、三七超细粉饮片的特点三七超细粉是现代最新剂型的中药饮片,克服了传统饮片煎熬麻烦、服用不便的缺点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通过对原中药材的细胞破壁,从而使1g的超微饮片的有效成分利用率相当于传统饮片的5g。
从而大幅度提高药效。
3、三七超细粉的成分及其作用三七超细粉的成分和三七主根一样,富含三七皂苷、三七多糖、三七素、黄酮有效成分,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4、三七超细粉的用途可用于外伤出血、瘀血、胃出血、尿血等各种内、外出血症;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预防高血脂、胆固醇增高、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等肝病以及失血、产后、久病等原因导致的体虚症。
5、超细三七粉的用法:每次2-3g,温水吞服,每日两次。
置干燥阴凉处。
6、适用人群(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高血压、高血脂及贫血人群(3)各类血症患者(吐血、呕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瘀血)(4)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人群(5)妇女经期及产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七粉成品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三七粉的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包括来源、主要产地、炮制、性状、检查等内容,提供检验依据,确保饮片产品质量。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
【产品代码】
【产品包装规格】
【包装形式】纸箱
【取样方法】参照ZLSOP000500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操作规程】参照ZLSOP500100三七粉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本品为三七的炮制加工品。
【炮制】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性状】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粉末,气微,微苦回甜。
【鉴别】(1)本品粉末灰黄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复粒由2~10余分粒组成。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
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μ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μm。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以水饱和的正丁醇5m l ,密塞,振摇约10分钟,放置2小时,离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饱和的水,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取正丁醇层,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及三七皂苷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H 第一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总灰分不得过6.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Ⅹ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6.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
理论板数按三七皂苷R1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
0~12 19 81
12~60 19→36 81→6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三七皂苷R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人参皂苷Rg1 0.4mg、人参皂苷Rb1 0.4mg、三七皂苷R1 0.1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0.6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放置过夜,置80℃水浴上保持微沸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人参皂苷Rb1(C54H92O23)和三七皂苷R1(C47H80O18)的总量不得少于5.0%。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
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