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绿色的朋友——植物(中班)教案
中班自然教案《我和动植物的朋友》

中班自然教案《我和动植物的朋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动植物,并能够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3.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植物。
2.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保护动植物,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主题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分享自己对动植物的认识和感受。
认识动植物1. 学生观察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观察和记录1. 学生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
实践活动1. 学生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如种植、饲养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体验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总结与反思1. 学生通过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考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培养交流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资源1. 动植物标本或图片2. 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3. 记录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4.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种子、土壤等)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程度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能力等。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4.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热爱大自然、关心动植物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用幼儿园科学教案,教孩子如何做好植物的伙伴

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一直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并且参与到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来。
而植物是人类生活和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帮助幼儿成为植物的伙伴,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植物学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了让幼儿参与其中的机会。
而好的植物园伙伴不仅应该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特性,更应该知道如何与植物合作、保护和爱护植物。
下面,我们将结合幼儿园科学教案,针对如何帮助幼儿学会做好植物的伙伴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特征、分类以及对人类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培养幼儿积极关心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具体来说,通过本次科学教育,我们希望培养幼儿们具有以下能力:1、对植物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知道植物的特征和分类;2、了解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它们对人类生命的贡献;3、知道如何与植物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学会保护和爱护植物;4、发扬自我创造精神,设计并实现自己的植物栽培计划。
二、教学设计1、主题介绍第一步,通过简洁、生动的介绍,引起幼儿们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知道植物在自然界中是多么重要,而人与植物之间是多么的互惠互利。
幼儿园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和探究不同种类植物的区别和特点,向幼儿讲解植物的基本生命现象和植物对人类生命的巨大贡献,增加幼儿的生物学知识。
2、参与式教学设计第二步,让幼儿通过参与式教学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在幼儿园中,可以设立一个植物园,将其留给孩子们观察和照料。
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命特征,在自由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做一些实验,让他们参与其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例如,可以让幼儿观察植物不同的生长条件,如不同的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有何变化,让孩子们了解植物对营养状况的依赖关系。
中班爱护花草树木教案

中班爱护花草树木教案【篇一: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们的好朋友——树木】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们的好朋友——树木一、活动设计意图二、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活动准备:沙尘暴纪录片一盘;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你刚刚看到了什么?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二)展开部分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三)结束部分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请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
你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延伸部分欣赏儿歌《植树歌》【篇二:幼儿园国旗下讲话(爱护植物)】爱护植物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幼儿园?(喜欢)为什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呢?因为我们的幼儿园环境很美。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花、有草,每个教室门口都种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清洁工人把我们的幼儿园打扫得很干净。
可是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把那些好看的花摘了?为什么不能摘?能不能把那些刚长出来的小树苗拔起来了?(不能),为什么不能拔?(因为拔起来小树苗就会枯死了,我们的校园就不美丽了)。
对呀,正是有了植物,才会有和谐美丽的校园;有了植物,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植物,才会有高楼和房屋。
植物,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通用10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植物》含反思 1活动目标1、了解新奇的猪笼草、毛毡苔、捕蝇草等吃虫草的特性,对一些奇怪的植物产生兴趣。
2、在游戏中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的特征。
3、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游戏音乐。
2、多__图片:奇怪的植物——吃虫草。
3、幼儿用书第12页。
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了解新奇植物——吃虫草的名称和特性,知道它们的样子。
2、活动难点: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愿意在游戏中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3、指导要点:通过故事引导、多__图片观察认知来了解吃虫草的样子和特性,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帮助幼儿理解吃虫草吃掉虫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1、欣赏故事《失踪的苍蝇》__:小虫子哪去了?(被吃虫草吃掉了)2、运用多__图片逐一了解吃虫草的名称及特性,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1)认识吃虫草,说说吃虫草的本领。
__:图中都有哪些吃虫草呢?它们有什么本领?小结:这些都是吃虫草,它们不声不响地长在野外,悄悄地吃掉很多令人讨厌的害虫。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呢?(引导幼儿说出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名字)(2)观察吃虫草的样子,猜猜它们是怎么吃掉虫子的。
请幼儿说说不同吃虫草的样子,__:它们会怎么吃虫呢?小结:能吃掉苍蝇的草叫捕蝇草。
捕蝇草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周边还长着牙齿,像很多蝇索。
苍蝇来了,叶子就会合拢起来,把它关在里面,然后把她消灭掉。
猪笼草,椭圆形的大叶子下长着一个长口袋,虫子来了若掉进这个长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被猪笼草吃掉了。
3、幼儿分组翻看幼儿用书。
(同伴之间轮流讲讲不同的吃虫草是怎样吃掉虫子的`)4、游戏:吃掉小虫子(1)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虫草的特征。
__:刚刚我们看了这些吃虫草的图片,它们都是一样的吗?谁能用动作表现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的样子呢?(2)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吃虫草(可以是捕蝇草、猪笼草、毛毡苔,提醒幼儿吃虫草的动作是不一样的),一人扮演小虫子,在吃虫草里飞来飞去。
幼儿植树节活动教案6篇

幼儿植树节活动教案6篇通过写教案,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创新化,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幼儿植树节活动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植树节活动教案篇1活动主题:绿一方净土,多一份温暖。
浇一棵小树,放一颗童心。
松一片土地,飞一片梦想!活动时间:#年3月12日——4月12日活动场地:幼儿园大操场周围绿化带和小操场周围绿化带(具体划分见“植树节各班活动场地划分表”)活动班级:幼儿园保教一部、保教二部各班级活动准备:1、各班级教师知道各班绿化场地。
2、各班自备水桶、洒水壶、小铲、植树用工具若干。
活动具体安排:植树节当天活动流程:第一项:“绿色小卫士”进场活动(依年级组次序: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第二项:园领导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第三项:主持人给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第四项:幼儿一起唱响《小树之歌》、喊出植树节活动口号“你来我来大家来,植树造林、绿化幼儿园”。
活动阶段:(初期、中期、后期)一、活动初期:(3月12日——3月19日)活动内容:“我给小树浇浇水,我给小树松松土,我给小树修枝叶”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为单位,划分绿化场地,给幼儿园内的小树浇水、松土、修枝叶。
二、活动中期:(3月22日——3月31日)活动内容:“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绿色植物种植活动。
活动流程:以各班级为单位,在各班种植园地,请幼儿撒播种子,进行“绿色种植活动”。
三、活动后期:(4月1日——4月12日)活动内容:“放一颗童心、飞一片梦想、我与小树一起成长”,心愿树祝福活动。
活动流程:各班幼儿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心形纸上,在种植园地祈祷祝愿后,悬挂在小树上,并与小树合影留念。
幼儿植树节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植物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植物这是幼儿中班科学教案100篇植物,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科学我们的种植园教案反思活动意图: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越,网络、电视等虚拟的世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在生活中,很多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
此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动手种植,在观察、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种植的要领及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1、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了解一些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2、了解种植的过程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3、尝试自己参与种植,体验种植的乐趣。
4、爱护植物,尊重劳动成果。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园种植园的蔬菜:水萝卜,生菜,大葱,油麦菜:还有幼儿园种植区的树:山楂树,2、活动前准备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3、活动前请家长引导幼儿了解种植的方法。
活动过程: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我们的种植园的植物,看看种子它们长大没有?(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种植园,并提问:前几个天这里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参观幼儿园的各类植物请幼儿观察,并了解其名称以及特征。
A.你知道这些植物的名称吗?B.教师为幼儿介绍各类植物的名称以及特征。
3、分组讨论: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师提问:种子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助于它的成长?为什么?”(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好,阳光充足,浇水方便)教师总结:种子生长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土壤,空气4、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土壤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5、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经验,明确种植方法。
中班植物区教案30篇

中班植物区教案30篇《中班植物区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植物区教案30篇!(1)中班美术教案《一排生长的植物》含反思设计意图: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美术活动不仅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更丰富幼儿想象力和大胆创作能力。
因此,在根据幼儿的状况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当的指导。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真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大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
2.让幼儿知道植物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并让幼儿练习用直线表现植物的根、茎、叶。
并进行线和形的排列表现。
活动准备:图画纸、白板笔、植物图片活动过程:1. 导入:小朋友们好,你们抖擞见过哪些植物呢?(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知道的植物。
)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植物,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和你见过的一样吗?2. 通过观察,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叶子有什么形状?”“怎样长在茎上?”3. 通过讨论,启发幼儿想象力。
作画引导:A、植物是怎样从土中长出来的?教师小结: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由下向上长,"屈,老师.教,案,网"在长长的茎上长出许多叶子,叶子分左右两边长在茎上。
B、在一片植物里,它们长得是不是一般高,一个样子呢?教师小结:实际上植物生长有快有慢,因此是高高低低的,有的茎粗些,有的茎细些,有的植物长得直直的,有的植物长得弯弯曲曲的。
C、植物结出果实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植物的什么部位?教师小结:有的长在植物上面,有的长在植物叶子下面。
4. 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排植物.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见过的或想象的植物把它的茎、根、叶画出来。
5.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画的好的可以当面点评,与幼儿一起分享,激发其他幼儿的作画兴趣。
6. 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则可引导幼儿通过启发和联想,让幼儿在画中添加土壤、水分、阳光、、、7. 幼儿作完画,教师给予评价,培养幼儿审美观。
让我们和树做朋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让我们和树做朋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活动目标:通过参与亲身接触植物及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爱植物意识,进而提高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背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树木被砍伐,导致城市中植被的面积不断缩小,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教育幼儿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准备: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观察性、易知晓的植物,如树木、草木等,为幼儿做好相应的实物准备。
2、准备宣传手册、图册、资料等,向幼儿解释和说明植物的重要性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
3、活动时需要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设施,如草地或花坛。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对植物进行直观的观察和认识教师带领幼儿到校园内或公园附近的草地或花坛参观,观赏和了解植物的形态、构造等特点。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问,逐步引导幼儿对植物进行初步的认知。
2、开展亲近植物的活动幼儿可以在场地内散步,观察周围花草树木的各不相同之处。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草丛中寻找、观察蜗牛、蚯蚓和昆虫等小动物,加深幼儿对植物和自然环境的认知。
幼儿可以尝试着亲近植物,如轻轻抚摸树干、触摸树皮或靠近树叶欣赏它们的形态等。
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量,进一步加强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通过手工活动巩固幼儿对植物的认知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植物形态的手工模型,可以让幼儿动手拼装、粘贴树枝和树叶等,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受植物的外形,进一步巩固其对植物的基本认识。
4、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启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讲述有关植物和自然环境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人类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启发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例如,可以讲述《小树成长之路》等儿童故事,让幼儿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量和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
5、总结活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整个活动,以良好的氛围为幼儿传递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的信息。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植物及自然环境的感受,并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绿色的朋友——植物(中班)教
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主题目标:
1、初步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及简单的生长过程。
2、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知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二、主题网络:
领域
教学内容
活动目标
健康
1、体育活动《拣树叶》
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了解其名称。
2、体育游戏《爱护小树》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3、体育游戏〈冲出原始森林〉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言
1、木偶剧《树公公的生日》
让幼儿知道树可以净化空气。
2、故事《小蜜蜂与梨树公公》
掌握一棵树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3、儿歌〈爱护人类的朋友—森林〉
了解植物对人类、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社会
1、《认识植树节》
知道植树节“3、12”,以及植树的重要性。
2、劳动:植树
了解、实践植树过程。
3、参观:植物园
了解各种树木的名称、形状、作用。
科学
1、可爱的种子
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及过程。
2、小实验《植物生长》
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艺术
1、歌曲《种树》
从歌曲中体会、巩固种树的过程及乐趣。
2、音乐游戏《美丽的树林》
通过歌曲萌发幼儿对植物的情感。
3、律动《花儿朵朵》
对美丽环境的向往。
4、剪贴〈美丽的花圃〉
让幼儿表达对美化环境的体验。
5、手工《树叶拼印画》
让幼儿对树叶的美好想象。
三、环境创设:
1、壁画〈植物真有用〉
2、活动室四周摆放各种盆栽植物。
3、图书角:提供有关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的书籍。
四、区域设置:
1、自然角:种子发芽
准备各种豆子(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蚕豆)
2、语言角:木偶戏〈树公公的生日〉
准备故事图片、角色指偶。
3、手工角:制作小树
准备彩纸、瓦楞纸、剪刀、胶水
4、游戏角:有关〈植物的生长〉、〈保护植物〉等自制的游戏棋。
五、家园互动:
1、丰富孩子关于植物的知识。
2、和孩子动手美化家庭。
3、带孩子外出时,提醒孩子要爱护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