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拓延伸设计方案
煤矿扩建开工方案

煤矿扩建开工方案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作为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作为国内重要的煤矿企业,我们的煤矿产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需要扩建煤矿,增加产能。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煤矿扩建开工方案,为扩建工作提供指导。
方案1. 扩建场地选择扩建场地应当选择符合煤炭资源储量、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经过调研,决定将扩建工程选址在新疆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
2. 项目总体规划按照5年生产能力,选定项目占地面积约为100亩,大致投资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矿井开拓及修建,选矿、输送,安全建设、其他工程投资分别为2500万元、15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
3. 主要工程建设1.矿井开拓及修建:选址后,需先进行矿井选址和地质勘探工作,确定采选方案,开展矿井主要的房和辅助设施工程建设,按照《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的五防工程标准建设矿山通风、排水、充电、安全、消防设施等防护工程。
2.选矿、输送:依据选矿工艺和生产工艺,按照选矿厂、筛池、输送机、垃圾清理、回收化等流程建设。
3.安全建设: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修建和实施矿山通风、排水、充电、安全检查、消防逃生、矿山瓦斯灭火、矿井安全监测、防治矿井火灾等措施。
4.其他工程建设:包括生产生活水源、电力设施、厂区围墙和宿舍楼房等。
4. 实施计划新疆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扩建项目计划于2022年1月份开始实施,根据煤矿建设工程的特点,实施计划安排以下步骤:1.安排充足的人员力量,开展项目扩建前期调查、勘探、设计工作。
2.安排土建施工队伍正式进场,进行土石方施工工作。
3.安排选煤机组、输送设备和安全措施等设备及材料配套供应。
4.安排生产用电和生活用水。
5.在项目实施期间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检测。
6.严格落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保障工人人身安全。
风险控制1.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矿山管理能力,避免任何不安全因素存在。
矿井开拓方案优化设计

副 立井 :井 简直 径为6.5 m,垂直深度310 rfl。副井 内布设有轨距600 mm的多绳双 车单层 窄型罐笼与宽型罐 笼各 1个 ,罐笼载重1 t,作为全井生产辅助运输设施 。
On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 ine Developm ent Plan
Ll Junwei (Liangdu Coal Industry,Fenxi Coal Mining Group,Shanxi Coking Coal Group。Lingshi 031 302,Shanxi,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detailed engineering example of Xiaogou Coal Mine,this paper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 s of original developm ent plan, put forward optimization m easures of developm ent plan,m ad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original and current plans,and proved the correctness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optim ization scheme. Key words: mining field overview;development plan;problems;plan optimization
采煤方法之矿井开拓延伸和技术改造

21
Ⅰ
3
Ⅱ
m1 m2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合用条件: ❖ (1)地质条件或技术经济等原因,原井筒不
宜直接延深; ❖ (2)用平硐开拓旳矿井,延深水平因地形限
制没有开阶梯平硐旳条件时,一般多采用暗 斜井。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三)直接延深一种 井筒,新打一种暗井
❖ 这种延深方式是直接 延深原来旳主井或副 井,另一井筒采用暗 井延深,介于直接延 深和暗井延深方式之 间。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三)充分、合理地利用既有井巷设施 ❖ 新水平开拓延深应充分利用既有井巷以及提升、运
送、通风、排水等大型设备,力求降低开拓延深旳 工程量和费用。 ❖ (四)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 在新水平开拓延深时,应选择先进旳采掘技术,选 用高效能旳机械装备,使新水平技术经济效果有明 显旳提升。 ❖ (五)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产量和可采期。 (3)根据生产工作面结束时间顺序,考虑采煤队力量旳强
弱,依次选择接替工作面。 (4)将计划年度内开采旳全部采煤工作面,按时间顺序编
制成接替计划表。 (5)检验与接替有关旳巷道掘进、设备安装能否按期完毕,
运送、通风等生产系统和能力能否适应。
第一节 矿井旳采掘关系
❖ 2、编制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旳原则及应注意旳事项 ❖ (1)年度内全部进行生产旳采煤工作面产量总和加上掘进
第三节 矿井技术改造
❖ 二、合理集中生产 ❖ 生产集约化——生产手段和劳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
旳集中,在单位时间及较小空间上,用至少旳劳动 消耗,取得最大旳产量和最佳旳经济效果。 ❖ (一)水平集中 ❖ 一是降低水平数目;二是开采水平内实现集中开拓。 ❖ 水平合理集中生产,简化了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降低了早期旳井巷工程量,便于生产管理,可取得 很好旳效果。
煤矿井田开拓方式设计

矿井设计一、井田概况某井田含有两层煤,煤层厚度分别为1M 6m,2M 8m,走向长度8km ,倾斜长度1860m ,煤层间距10m ,煤层倾角34°,煤层露头深度为72m ,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t/a 。
瓦斯等级属于低瓦斯矿井。
地表较为平坦,水文地质简单,煤层顶底板均为中等稳定砂岩。
初步设计矿井开拓方式,并初步分析大巷布置方式,同时设计井底车场。
二、井田开拓一、储量计算1、矿井地质资源量计算t 2604025.1)86(18608000万=⨯+⨯⨯=Z Z2、矿井资源/储量计算以勘探地质报告为基础,矿井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计算按下式计算:k Z Z Z Z Z Z M M b b g 333222112122111++++=g Z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b Z 111——探明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b Z 122——控制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112M Z ——探明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22M Z ——控制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333Z ——推断的资源量;k ——可信度系数,取0.7~0.9,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的取0.9;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的取0.7。
根据钻孔布置,在矿井地质资源储量中,60%是探明的,30%是控制的,10%是推断的。
根据煤层厚度和地质,在探明和控制的资源量中,70%的是经济基础储量,30%的是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则矿井工业/资源储量:t Z b 万8.10936%70%6026040111=⨯⨯=t Z b 万4.5468%70%3026040122=⨯⨯=t Z M 万2.4687%30%6026040112=⨯⨯=t Z M 万6.2343%30%3026040222=⨯⨯=因为地质条件简单,k 取0.9,则t k Z 万6.23439.0%1026040333=⨯⨯= 则g Z =10936.8+5468.4+4687.2+2343.6+2343.6=25778.8万t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可按下式计算)(1P Z Z g S -=式中S Z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1P ——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筑物煤柱、露头煤柱、水平面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之和。
裕源煤矿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 ) 根据 2号煤层赋存 及顶底 板条件 , 主、 副井 筒落
底 于 2号煤 层 与 1 0号 煤层 之 间的灰 岩 中 ,落 底标 高 + 6 3 8 m, 落底 后设 + 6 3 8 m东 西 向卧式 井底 车场 , 主、 副 井筒均不再延深 。初期 回风立井落底于 2号煤层 , 落底 标高 + 6 6 0 m; 后期回风立井延深 到 + 5 6 5 m。
择经 济合 理方案。
煤层底板布置 , 胶带大巷进入 2 号煤层后沿煤层底 板布
置; 回风大巷沿煤层顶板布置 。
3 ) 主立 井井底 设置 井底煤 仓 , 煤仓上 口与 + 6 3 8 n l 水平胶带 大巷相连 ; 煤仓下 口与主井井筒 间通过箕 斗装 载水平胶带 机巷相 接 , 其又通过定量装载水平 检修联络
西宽 2 . 5 k m。地质储量 9 4 . 7 3 Mt , 可采储量 6 0 . 6 5 M t , 设 计 生产能力 1 . 2 0 M t / a , 服务年限 3 8 . 9 a 。 井 田位于河东煤 田南部 , 采煤 层为 山西组 2号煤 ( 主焦煤 ) 和太原组 1 0 号煤 ( 瘦煤 ) 。煤层倾角 3 ~ 1 0 。。
立井开拓南北向布置大巷方案 。它 的井筒装备 、 水 平划 分 、 落 底水平 、 车 场形式 、 工 作面装 备均 同于 方案
一
。
主要 区别为 : 方案一布置东西向大巷 , 方案二布置南 1 )初期 ,在选定 的工业场地 内布置主立井和 副立
要: 裕 源煤矿要在立井开拓的基 础上 , 选择大巷开拓方案。 根据大巷实际 , 提 出两种方案进行 分析 , 进 而确 定经济
简述急倾斜煤层条件下矿井开拓方案设计

2019年第4期倾斜煤层作为一种开发难度较大的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煤炭开采生产的集中化要求,如何提高倾斜煤层回采率与经济效益,增加安全度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急倾斜煤层的矿井开拓中,要对其开拓技术进行研究,并根据煤层区域的地质,采用科学的技术,提高急倾斜煤层的开拓水平和效率,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一、急倾斜煤层概述急倾斜煤层是一种开拓难度较高的煤层,在开发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极高,如果开发技术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开采质量,因此,加强对急倾斜煤层的了解至关重要。
急倾斜煤层主要是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受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煤层的结构较为复杂,煤层及其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倾角和厚度变化不一,遇到的断层较多,煤层比较破碎,在开采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开采技术来保障其开采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急倾斜煤层由于其外部煤层在产生过程中受到变形破坏的影响,一般出现在煤田的浅部,因此,在开采过程中,煤层的地质因素和矿山压力显现与缓倾斜、倾斜煤层有着较大的差异,在矿井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采煤机械化、通风与安全等方面独具特色,加强对其开采可以保障煤层开采的质量。
二、急倾斜矿山的影响及其技术选择在进行急倾斜矿山的开采中,由于急倾斜煤层倾角对顶板压力的影响,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其开采的方式进行创新。
同时,由于其煤层倾角超过顶底板岩石移动角,采空区垮落的岩石会自动由上部向下部滚动,对下部采空区产生局部充填作用,因此,在进行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其开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在进行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是急倾斜煤层开采中常用的一种开采技术,这种方式主要是借助综采支架放顶煤技术,在开采过程中能够使急倾斜的煤层稳定,并减少落差,进而提高急倾斜煤层的开采质量。
其次,巷道放顶煤采煤法也是急倾斜煤层开采中的重要开采方式,这种开采技术对于开采理论和开采程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巷道放顶煤采煤法需要对破煤、放煤以及运煤等程序进行严格地监督,同时,在采煤的过程中,不用支护采空区和进行顶板管理,采煤工艺分为初采、正常回采和终采三个阶段,这样就可以保障整个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
矿井开拓延伸与技术改造

矿井开拓延伸与技术改造0引言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是煤矿矿井中最关键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煤矿矿井开采的整个局面,对煤矿矿井的开采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讲,煤矿开采的开拓延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建设发展、运营情况、生产环境、生产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等方面。
而且,随着煤矿采煤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企业为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为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采出率,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技术。
让煤矿企业投入最低的成本却能收获最大的效益。
1 煤矿矿井开拓延伸的方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斜井开拓的延伸方式这种方法既有优点也同时存在缺点,优点:(1)沿着煤层斜井不仅在建井的时候生产可以照样进行,还能对地质材料及时给予补充;(2)斜井井筒的机械设备、井底车场、施工安装技术以及一些工业设施都不复杂,运用起来比较方便;(3)建斜井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初期的投入资金比较少、掘进的速度比较快、见效比较快;(4)皮带斜井可以为大型的煤矿提供需要,方便延伸,不会给矿井生产带来大的影响。
缺点:(1)因为斜井的井筒较长,在同等开采深度条件下,所用的管线程度要比较长,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2)用绞车进行提升时,它的提升力比较小,耗电比较大,让提升成本大大增加;(3)斜井穿过厚表土层、流沙层以及含水层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4)把斜井布置在煤层里,受到开采震动的影响,会造成煤柱损失比较大,让井下作业安全得不到保证。
2)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广泛运用于大中型煤矿中。
这种延伸方法井筒比较短,有力于透风,提升速度比较快,而且提升能力比较大,井筒断面比较大,让最大风量得到满足,保证了井下作业的安全。
另外,这种方式还对各种的煤矿地质都适用。
3)综合开拓延伸方式(1)主斜井和副立井互相结合的开拓延伸方式在大型的煤矿中,一般都把胶带斜井当成主井,这种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存在优势,但对副斜井的辅助提升有一定的难度,给井下的通风和排水工作带来了不便,把立井当成副井刚好弥补了这方面的弱点。
龙山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井 田构 造 总体 为 一 向东 倾 斜 的单 斜 , 并伴 随着
次 一级 的褶 曲 , S 、 S 向斜 , S : 背斜 ; 3条 断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向北
等) , 又要使井下 的开拓 、 开采合 理 , 还要有利于矿
井 上下 煤炭运 输 及井 下 辅 助 运 输 、 通风、 排水 、 供 电 系统 的合理 布置 。根据 该井 田的地 质条 件 , 对主、 副 井 井 口位置选 择 了 2个 方案 。
2 井 田的 主 要 特 点
井 田的主要 特点 为 : ① 矿井 地面地 势较 为开 阔 、
1 开 采 技 术 条 件
1 . 1 煤层 条件 井 田 内含煤 地 层 主要 为 山西 组 和太 原 组 : 山西
平坦 ; ②井 田东西长 , 南北窄 , 在井 田 2 、 4 、 5 煤层 采空 区较 多 , 尤 其矿井 西部 ; ③井 田可 采及 局部 可采 煤层多达 5 层, 薄至中厚煤层多 , 压茬关 系复杂 ; ④ 井 田内褶 曲及 断 层 构 造 较 多 , 煤层赋存形似一 “ 簸
摘
要
根 据 龙 山矿 井 的地质条 件及 特点 , 确定 主要设 计原 则 , 对井 口位置 、 开拓 方式 、 大巷布
采 区划 分 1 . 3 煤 层顶 、 底板 条件
置、 采 区划分 等方 面进行 了分析 、 比选 、 论证 , 最终选 定合理 的 开拓方 案。
关键 词 井 1 : 7 位置 开拓 方式 大巷 布置
矿井设 计 服务年 限为 6 1 . 4 a 。
2 、 4 煤层 容易 自燃 ; 5 、 9 +1 0 +1 1 煤层为 自 燃煤层 ; 一 般温 度为 1 6~1 8 c I = , 地 温梯 度小 于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华集团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开拓延伸设计前言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是国家六十年代投资建设的年设计能力150万吨的大型矿井。
该矿井1970简易投产,1983年达产,1990年产量曾突破200万吨。
三十年来,五虎山矿共生产煤炭2316.1万吨。
2000年五虎山矿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矿井主采4#、7#煤层,主产品是低硫精煤、电煤。
截止2003年6月,技改后圈定的4#、7#煤层可采储量约为365.4万吨,按年产150万吨计,只能维持二年多,矿井接续紧张。
五虎山矿井开拓延伸涉及的煤层是9#、10#、12#。
根据乌达矿区煤层分布及开采状况看,苏海图矿主采12#、13#、15#煤层,已没有9#、10#煤层,黄白茨矿现主采9#煤层,但储量有限,只能开采2年,五虎山矿井9#、10#煤层可采储量约1837.3万吨。
9#、10#煤层虽然属高硫煤,但灰分低,发热量高,经市场调研,高硫煤市场前景是明朗的,具有开采价值。
本次矿井开拓延伸方案主要设计开采9#、10#、12#煤层,其中先期开采9#、10#煤层,后期开采12#煤层,矿井设计能力可提升至240万吨/年。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交通五虎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为贺兰山北部煤田乌达矿区的一部分。
包兰铁路、110国道从乌达矿区东侧通过。
矿区铁路专用线在包兰铁路的乌海西站接轨。
区内有乌达通至巴音浩特和吉兰泰等地区的主要公路。
第二节地质概况五虎山矿井范围拐点坐标:1:X=4376543 Y=36384241;2:X=4376553 Y=36380481;3:X=4376296 Y=36380464;4:X=4374958 Y=36381152;5:X=4374110 Y=36381610;6:X=4372800 Y=36382371;7:X=4372800 Y=36383131;8:X=4371973 Y=36383446;9:X=4372303 Y=36383601;10:X=4372303 Y=36383921;11:X=4372813 Y=36383981;12:X=4372953 Y=36384101;13:X=4375453 Y=36384491;14:X=4376553 Y=36384241;井田走向长4.5KM,倾斜长2.5KM,面积为11.5665平方公里。
井田地质构造北部简单,南部较复杂,北部呈单斜构造,倾角10°左右,南部呈一向斜构造,倾角为20°~30°。
井田内的断层以逆掩断层或逆断层为主,于主要断层两侧往往伴生有波状褶曲,中部有F37、F38断层组,南部有几个辐射状断层。
断层落差除乌达逆掩断层达200~600m外,其它一般均在10~20m。
井田内共有煤层24层,可采煤层14层,煤层总厚度36.5m。
其上部煤系地层为下二迭系山西组,含煤8层(1#2#、3#、4上、4#、5#、6#、7#)可采5层(1#、2#、4#、6#、7#)下部煤系地层为石炭统、太原群,含煤16层可采9层(8#9#、10#、12#、13上2、13#、15#、16#、17#)。
井田内原始能利用储量3.06亿吨,其中可采储量2.3亿吨。
截止2002年底,井田保有储量1.8亿吨,可采储量1.4亿吨。
井田内7#煤层以上,煤质属1/3JM,8#煤层全部9#、10#煤层局部属FM,其余下部煤层属于JM。
原煤灰分除4#煤层大于30%外,其余煤层均小于30%,各煤层发热量均大于20.5MJ/kg。
五虎山矿井属低瓦斯矿井,2002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CH4和CO2相对涌出量分别为2.41m3/T和2.80m3/T。
井田深部局部煤层和地段瓦斯涌出异常,涌出量较高。
各煤层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煤尘爆炸指数均大于30%,有爆炸危险。
井田水文地质比较简单,主要煤系地层含水不大。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近年来矿井的涌水实测结果分析,矿井生产时正常涌水量为53m3/h,最大为100m3/h。
第三节原设计概况五虎山矿井1965年由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07年。
设计采用斜井开拓,分两个水平开采。
一水平标高+1100,二水平标高+950,水平分界线为+1025。
一水平地质储量为2.14亿吨,服务年限75年,二水平地质储量为0.92亿吨,服务年限为32年。
一水平井底车场布置在4#煤层底板岩石中,由南北主要运输大巷、石门与盘区巷道相联接。
矿井设计开采方式为盘区石门上下山开采。
盘区双翼走向长度1000m。
开采顺序自上而下,两翼交替回采。
采煤方法为单一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
原矿井采用中央压入式通风。
主要通风机型号为70B-No25型,电机功率800kw,新风由进风立井经南、北主要运输大巷进风,污风从各盘区轨道上山排至地面,井下运输采用石门装车,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至井底煤仓经主井皮带运往地面。
根据生产需要,五虎山矿2000年以盘区合并,加大盘区走向长度为重点,对矿井原生产,通风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改造。
在井底车场开凿暗斜井,与7#煤层轨道上山以车场进行连接。
主井延伸124m通过煤仓及皮带联络巷与7#层皮带上山相连,中盘区4#、7#层上山南翼拟布置走向长度2000m和1500m的工作面。
4#层上山北翼已采完,7#层上山以北与五采区之间能布置走向长度为350m的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
主要通风机型号BDK-8-No24,电机功率160×2kw,为实现4#煤的分装分运,从工业广场地表掘4#层运输反斜井,至东石门4#煤仓,地面配套建有跳汰选煤厂,洗选4#煤。
第二章矿井开拓延伸设计第一节矿井开采现状五虎山矿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保持150万吨/年,服务年限12年,经圈定7#层工作面可知,7#层南翼被地方小窑侵蚀,小井越界进入大井井田500m之多,致使煤量损失严重,服务年限骤减。
从1999年初至2003年6月,4#煤储量除大井动用外因小井开采和地质条件、火区影响而减少。
中盘区4#层已圈定范围内,还可布置2个工作面,406和408两个工作面由于留井底车场保安煤柱需提前停采,目前圈定范围内的地质储量为277万吨。
其中可开采储量为168万吨。
中盘区6#煤层属开采不经济煤层。
7#煤层因工作面走向长度减小而损失的地质储量为148.5万吨。
中盘区7#层上山北翼可布置走向长度350m的工作面2个。
南翼还可布置三个走向千米的工作面,已圈定的7#煤层地质储量为324万吨,可采储量为197.4万吨。
矿井技术改造后圈定范围内的4#、7#层剩余的地质储量总计为601万吨,其可采储量为365.4万吨。
按150万吨/年计,只能维持二年多。
矿井通风,在技改初期,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后由于4#煤上部火区影响,中盘区主要通风机采用压入式供风,五采区主要通风机仍然是抽出式,矿井形成两套相对独立的通风系统。
第二节矿井开拓延伸的必要性一、矿井正常生产接续的需要近年来,由于井田周边地方小井的无序越界开采,使得中盘区4#、7#煤层南翼的工作面,其走向长度比原设计缩短500多米,煤炭储量损失严重,与4#、7#煤层技改所设计的服务年限差距甚远。
现五虎山矿大井圈定范围内的4#、7#煤层的可采储量按1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计算,只能维持二年多。
而9#、10#、12#煤层开拓延伸的工程需二年多方能投入生产,所以矿井的接续问题十分紧张迫切。
现在矿井正常生产的同时,加快施工开拓延伸工程,可实现上下组煤的正常接续,否则日后将面临停下生产搞延伸的境地。
二、适应市场的需要考虑到高硫煤现有一定的市场,黄白茨矿的高硫煤储量只能维持2年,因此五虎山矿的9#、10#层可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开发,抢占高硫煤市场。
第三节开拓延伸设计方案此次五虎山矿9#、10#、12#煤层开拓、延伸设计方案,改变以前盘区划分的界限,加大盘区走向长度、优化巷道布置,在充分利用原有巷道和系统的基础上,本着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本设计方案。
本方案暗斜井上部车场的开口选择在井底车场内,延伸见9#、12#煤层处各设下部车场与其轨道上山相连。
主井从现在位置继续延伸至15#煤层底板。
以煤仓和皮带联络巷分别与10#、12#煤层皮带上山相通。
盘区走向长度3000m,上下山布置在井田中央,南北两翼各1500m,以利于集中生产。
开拓延伸的通风系统与现在中盘区4#、7#煤层生产的通风系统相互独立,能保证开拓延伸工程始终不影响4#、7#煤层的正常生产。
本方案优点归纳如下:一、从生产格局上看,上下山布置在井田中央,南北两翼各为1500m,以利于均衡生产,随着五采区7#煤层,中盘区4#、7#煤层回采结束,北大巷、中盘区4#、7#上下山、380皮带巷及东石门等井巷可随之报废,有利于采面连续推进,可实现高产稳产。
二、从经济上分析,该方案暗斜井延伸避开7#层暗斜井,可在不影响7#层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顺利实现上、下层的接续。
并且随北大巷、东石门、380皮带巷等井巷的报废,可取消电机车运输,降低巷道维护及辅助运输费用。
三、从分装分运的情况来看,本方案增加了一条从主井至4#层反斜井的皮带运输巷,充分利用反斜井和地面的跳汰洗煤厂,实现9#、10#层和12#层的分装分运,体现煤炭的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
四、从安全上考虑,本方案井巷布置较为合理,三个层位布置在同一盘区内,主运输设备布置在一条巷道内,运输环节少,设备利用率高,生产系统集中,便于管理,因而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安全生产。
第四节开拓延伸设计一、盘区巷道布置本次开延工程将所揭露的9#、10#、12#煤层分成两个盘区,分别是9#、10#层为一个盘区;12#层为一个盘区。
其中9#、10#层盘区在井田中央布置四条上山巷道,三条布置在9#层,一条布置在10#层,分别是9#进风上山,10#皮带上山(进风)和两条9#回风上山,形成两进两回。
12#层盘区在井田中央布置两条上山巷道,即12#皮带上山和12#轨道上山,形成一进一回。
两个盘区两翼的走向长度均为3000米,斜长为1500米。
工作面走向长度1500米,斜长一般为180米,受构造影响的采面,局部地方小于该尺寸。
煤柱尺寸的确定:采区边界:由采区边界线后退10米,上山煤柱:一侧留20米,区段煤柱:中——中20米。
二、采煤方法(一)9#、10#、12#煤层均采用走向长壁全部陷落采煤法。
9#、10#层一次采全高;12#煤层沿底留顶。
(二)落煤方法和顶板管理9#层工作面采用MG-250/600-1.1D机组和SGZ-764/400刮板机,配合ZY-35型液压支架进行采、装、运、支工作。
10#工作面采用MG-375/150W机组和SGZ-630/220刮板机,配合轻型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采、装、运、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