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广场总体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

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文化广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既要满足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要承担起展示和传承本地文化的重要使命。
因此,文化广场的建设实施方案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广场的功能,以及挖掘和展示本地文化的特色。
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一、规划与设计2.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持文化广场的原有环境特色,尽可能融入本地文化元素,使其在设计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考虑到广场的功能多样性,规划充分利用空间,划分出适合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表演、举办文化活动、展示艺术品等多种活动的区域。
二、设施与建筑1.根据人们需求,在广场内设置舞台、音乐喷泉、露天电影院、户外游乐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
2.建设供人们展览和观赏艺术品的展示区,提供给本地艺术家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举办临时展览和文化展示活动。
3.引入绿植和景观,美化广场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休闲空间,增加人们的文化体验。
4.建设文化广场的建筑可采用现代设计风格,注重结构的美观与实用性,并根据广场用途的不同划分出合理的空间,确保广场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三、活动和管理1.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群体,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书画展等,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2.注重群众参与,鼓励人们自发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形成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生活氛围。
3.设立文化广场的管理机构或委托管理单位,负责广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维修、安全保卫工作以及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等。
4.建立广场活动管理制度,规范广场活动的举办和组织,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创造力,在管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四、宣传与推广1.制定宣传计划,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文化广场的建设和活动情况,包括新闻媒体、社交媒体、户外广告等。
3.鼓励媒体和文化艺术机构与文化广场合作,共同举办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提升广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挖掘地域文脉层,塑造广场新景观——西湖文化广场环境景观方案设计

L n s ap orW es a e Cul a d c ef tL k tr ue S u rli a yn . uSh o n q ae J Xio ig L a mig n
I b l i t As … |srcl r… b P bIc PaB f i e o
It s fs  ̄ e be u ee p c Onyi hswa … l nt i yc
n ew  ̄ ar a s a ndcar n h qu r qu e lnd c pe a rv0 Ie s a e ty c l ei hia ut C n ur n
IOI l d lW e a e ut Sq Sq r I I orS stL k C l I V u a e r ua e
c l ∞ Vso a e e on l 0 日 Flxb s uI u iin Sp c R gi a n c e il u e e
为各种类型肫文化诘动 供 州珊今城市景观的又啸 埋 即提练杭州城
’ 南的 量现 要 素 , 如城 市 的王 性 、钱耩 江 的情 里 造一个极具时代气 息和文化特 色的新现代城 适 宜 的条 件 第 晨 内 涵是 』 场 景 观 设计 V I  ̄}的古韵 西勰的宁静、 的起伏,惜 , J 市 公 共 空 间, 使 西 湖文 化 广场 成 勾面 向新 世 功 能 与活 动 裁 体 厂 场 空 问 H有 杖 注^ 活 动 。 ,i u
t e c omm u ia on qu r sha edie e tc nc t s a e v f r n h i
s ̄ i i a iernt ]t  ̄ l er d fi ei hn l t f e sod o s O t d h p i m nC ia an rad dabo A ̄ l n s o d b adt fe s f en o h ul e p i h u e o o
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滨湖景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绿地,既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区的有机延伸,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
如何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的景观,是设计这类场地的关键问题。
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建设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喷泉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创作出绿树如荫、优美舒适、富有节奏、文化内涵深厚的滨湖带状绿地。
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湖景区;文化内涵;绿化景观;建筑设计;杭州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8-0053-04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9-05-08;修回日期:2009-07-12Abstract:Lakeside scenic spot in city is a unique green space,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whole scenic spot,which connects the streets and is also a beautiful stage for people.The key point of designing this kind of scenic spots lies in how to guide the dense streams of people and to construct penetrating and delicate landscap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spects from urban plan,landscape design,instantiation of the history culture connotation,architectural design,design of illuminating system,design of fountain,trying to build a lakeside greenbelt of the West Lake which is full of greenshades,beautiful,comfortable,rhythmic and also with profound cultures included.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lakeside scenic spot;culture concept;landscape planting;architecture design;Hangzhou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keside Scenic Spots of the West Lake,Hangzhou 毛翊天邢晓明华星星MAO Yi-tian,XING Xiao-ming,HUA Xing-xing杭州西湖湖滨景区是城区与西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结合的纽带,西面湖光山色旖旎,群山起伏;东面是精致的湖滨国际名品街(图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文本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园林设计院二ΟΟ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规划 (3)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 (3)第二节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三节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8)第四节风景名胜区容量及生态原则 (10)第三章专项规划 (14)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 (14)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 (21)第三节植物景观规划 (31)第四节地质地貌景观规划 (35)第五节建筑风貌及园林景观规划 (36)第六节文物古迹及西湖龙井茶保护规划 (36)第七节游览设施规划 (38)第八节道路交通规划 (40)第九节电力电讯规划 (41)第十节给水排水规划 (42)第十一节燃气规划 (44)第十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4)第十三节西湖湖体及水质保护规划 (45)第十四节防灾规划 (46)第十五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8)第十六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0)第十七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1)第十八节分期发展规划 (53)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57)第五章附则 (6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为风景资源“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编制与实施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在确保具有高度自然与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完整保护、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务院建城国函字(1983)99号《关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报批稿)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国发(1982)136号《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3号《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设部(2001)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建规[2002]20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第四条景源特征评价1、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西湖风景名胜区”或“风景区”)与杭州城区紧密相融,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共生互依关系。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行为记住第六部分广场改建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166665 m2总建筑面积:252915 m2地上部分:152241 m2地下部分:100674 m2总计:252915 m2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建筑高度: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容积率: 1.20绿化率:49%(含水面)广场总平面图设计背景: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创意分析摘要: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世纪杭州市中心城区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该项目被定位为集科普、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
它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总建筑面积34.8万m²。
环境设计面积10hm²。
关键词:文化名城风格各异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底蕴多角度内涵时代风华正文: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地处杭州市中心,距西湖仅2公里,占地13.3公顷。
西湖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
西湖文化广场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
整个西湖文化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
整个广场设计将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并结合列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在西湖文化广场上,有一幢高达170米的标志性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大楼。
该大楼共41层,由写字楼和底层群楼商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购物中心包括地上一层至五层,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写字楼包括6至41层,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
大楼整体风格采用渐收与发散的几何体外形设计,形成旋转而相贯的块面结合,展示了一种现代韵味和极富升腾开放的性格,同时透露着吴越传统建筑的精神。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文化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民进行休闲、文化娱乐、艺术演出、展览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文化广场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够丰富城市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演出、艺术展览、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包括广场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设施配套、文化活动经费等。
项目建设周期约为一年。
二、建设内容及规划布局1. 建设内容(1)广场景观改造:对现有广场的地面、绿化、灯光等进行全面改造,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城市特色的广场环境。
(2)搭建舞台设施:为举办各类文化演出活动,搭建可容纳百人以上观众的露天舞台,同时配置音响、灯光等设备。
(3)建设文化展示馆:设立文化展示馆,用于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手工艺品展销、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
(4)设置休闲娱乐设施:配置凉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5)提升绿化景观:增加各类花草树木,打造绿意盎然的城市绿化中心,为市民提供清新的休闲场所。
(6)配置公共设施: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基础设施,提升广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规划布局(1)广场中央景观区:设置主题雕塑、音乐喷泉等,成为广场的标志性景点。
(2)舞台区:位于广场一侧,为开展各类文化演出、庆典仪式等提供场地。
(3)文化展示区:位于广场的一角,设有文化展示馆和临时展览帐篷,用于展示和销售各种文化产品。
(4)休闲娱乐区:位于广场的周围,配置各类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5)绿化景观区:布置各类树木、花草,提供美丽的绿色环境。
(6)公共设施区:位于广场四周,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提供便利设施给广场使用者。
三、建设目标及效益预期1. 建设目标(1)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通过文化广场工程建设,让广场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环境景观创意分析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文晖路南地块,占地面积为12.9平方千米,环境景观设计面积为12.4平方千米。
西湖文化广场是古运河生态链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节点,是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武林广场的延伸,并且它作为城市中轴的北端开放空间,与南端的吴山自然风景区形成了呼应。
在这一及其重要与敏感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又由于广场的底下土建部分已经完成了设计,正在施工,整个环艺景观设计要求在保持原总体设计、建筑设计、设备管线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整个广场的景观设计要有所创新有极大的难度西湖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方案始终以“广场文化”为契合点,通过多维创新的景观设计理念,使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完美契合。
创造一个极具时代气息和文化特色的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使西湖文化广场成为面向新世纪的高品位城市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以古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城市广场。
“广场文化”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内涵:从景观视觉信息传达的层面上看,广场中的各景点与景观要素要“有所指”,而且“有所指”必须是地域文化,这是城市风格构成内容之一。
第二层内涵:从景观空间弹性使用的层面杀昂看,广场应拥有各种尺度,高质量,几集的交往空间,为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
第二层内涵是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与活动载体,广场空间只有被注入活动功能,才能激活城市的生命力,体现场所精神;如果只有第一层内涵,那么城市文化广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两层内涵缺一不可。
因此,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1)创造一个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成就文化广场,并从分利用古运河文化作为广场的景观线索,创造一个与古运河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亲水休闲空间。
(2)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手法,创造具有新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与空间体验活动,并使西湖文化广场与原有发的武林广场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