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广场
游西湖文化广场作文

游西湖文化广场作文哇塞!今天我可太开心啦,因为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湖文化广场!这地方可真是个神奇的所在!一到那儿,我就被那大大的广场给震撼到了。
那面积,就跟我们学校操场好几个加起来那么大!广场上好多人啊,有放风筝的小朋友,有跳广场舞的爷爷奶奶,还有拍照留念的叔叔阿姨。
我心里不禁想:“这难道不是一个欢乐的大聚会吗?”我们先去了浙江自然博物馆。
一进门,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就好像它们还活着一样。
那只大老虎,张着血盆大口,仿佛在说:“谁敢靠近我?”还有那一群群的小鸟,像是正在叽叽喳喳地聊天呢。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些标本是怎么做出来的呀?怎么能这么逼真?”爸爸笑着说:“这可都是科学家们的功劳啊!”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又去了科技馆。
里面的东西可太神奇啦!有能和人对话的机器人,有模拟太空飞行的设备,还有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
我自己动手操作了一个电路实验,灯泡亮起来的那一刻,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喊着:“我成功啦!我成功啦!”旁边的小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卖小吃的地方。
那香味,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有甜甜的棉花糖,有香喷喷的烤肠,还有五颜六色的冰淇淋。
妈妈看我那馋样儿,笑着给我买了一个冰淇淋。
我舔了一口,哇,凉凉的,甜甜的,心里别提多美啦!我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看着周围的热闹景象,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广场上还有一个大大的音乐喷泉。
随着音乐的节奏,喷泉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像盛开的花朵,一会儿像飞舞的巨龙。
好多人围在那里观看,大家都忍不住发出赞叹声:“这也太好看了吧!”我也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舞来,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喷泉中的一滴水。
这一天下来,我虽然走得腿都酸了,但是心里却充满了快乐。
西湖文化广场,就像是一个装满了惊喜的大宝藏,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宝贝。
我真想对全世界的小朋友说:“你们一定要来这里玩一玩,保证让你们开心得不想回家!”我觉得西湖文化广场不仅是一个好玩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人学到知识、感受到快乐的地方。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从2005年至今,杭州市的第一高楼更换许多,但相对而言,杭州市地标性建筑仍然是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环球中心。
当时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从而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
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 258 米,高 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 270 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
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
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广场设计案例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
未来信息文化层的景点主要 有琥珀广场 景观雕塑球环绕 着整个琥珀广场,球体上有夔 龙雕刻纹营造出夔龙争珠的 景观意象这使整个广场充满 了勃勃生机,琥珀广场的中心 为景观旱喷泉整个琥 珀广场也可以作为大型活动 的庆典表演舞台 广场东侧陈列盆景桂花树 这 是考虑到1方面可以杭州市花 来点题,另1方面桂花 的色香味姿韵多为古往今来 的诗人墨客所赞咏,可营造浓 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景规 方案设计始终以“ 广场文化 ”为契台 点,通过多维创新的 景观设计理念,使景 观空间与场所精神 完美契合,创造1个极 具时代气息和文化 特色的新现代城市 公共空间, 使西湖文 化广场成勾面向新 世纪的高品位城市 文化活动场所.形 成以古运河历史文 化为基础的特色城 市广场
பைடு நூலகம்
上海铁路南站广场是集多种 功能于1体的现代化都市综合 交通广场,各种轨道交通、铁 路运输与长途汽车运输汇聚 于此,寻求交通转乘的1站式 便捷服务 另外,广场在以交通 功能为主的同时必须考虑休 闲、娱乐功能
这就形成了矛盾,即快速的交通与安静的休闲 、杂乱无序的火车站广场特征与景观化要求 、周边混乱的现状与秩序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规划需要1种整合,即对时间和空间、历 史和现状、多种功能之间的整合
西湖文化广场
细部设计
硬铺面集中区设置 在靠近主建筑中心 广场和轴线的地方 铺装设计着重体现 文脉肌理和现代良 渚文化,广场文化 还体现在通风口的 设计中 设计师在 通风口设计中将文 化艺术功能相结合, 使之成为广场上的 景观小品
西湖文化广场
通过西湖文化广场设计,我们了解到文化 广场的设计只有结合各类弹性空间设计,充 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才能使城市广场避免 千篇1律,才能避免只求气势而忘了以人 为本;只有注入文化信息与交往活动才能使 城市广场具有意义,强化场所特征塑造广场新 景观构筑都市风格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行为记住第六部分广场改建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166665 m2总建筑面积:252915 m2地上部分:152241 m2地下部分:100674 m2总计:252915 m2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建筑高度: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容积率: 1.20绿化率:49%(含水面)广场总平面图设计背景: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杭州值得去的几条街

杭州值得去的几条街杭州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拥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值得一去的街道,它们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
一、湖滨银泰湖滨银泰是杭州的一条著名商业街,位于西湖边,是杭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这里有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同时也有各种特色小吃和美食,是购物和品尝美食的好去处。
在湖滨银泰,你可以逛街购物,欣赏西湖美景,还可以在湖边漫步,感受杭州独特的魅力。
二、南宋御街南宋御街是杭州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位于西湖景区内。
这条街道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杭州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在南宋御街,你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和庭院,品尝传统的小吃和茶馆,还可以购买到许多有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文化追寻者,都能在南宋御街找到自己的乐趣。
三、清河坊清河坊位于杭州市中心,是一个以传统文化和艺术为主题的街区。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和艺术品展览馆,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艺术作品。
在清河坊,你可以参加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活动,还可以欣赏到许多传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清河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四、河坊街河坊街是杭州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也是一个充满浓厚历史氛围的地方。
这条街道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了解杭州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在河坊街,你可以品尝到许多传统的小吃和特色美食,购买到许多有特色的纪念品和工艺品。
此外,河坊街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和茶馆,可以让你领略到杭州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五、武林路武林路是杭州的一条繁华商业街,也是一个时尚和购物的好去处。
这里有许多时尚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可以买到各种国际和国内品牌的时尚商品。
在武林路,你还可以找到许多特色小吃和美食,品味到不同地方的口味。
此外,武林路还有许多咖啡馆和酒吧,可以让你享受到杭州的都市生活和夜晚的独特魅力。
六、西湖文化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是一个集购物、娱乐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游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作文

游杭州西湖文化广场作文在杭州这座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城市里,西湖文化广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繁华的都市之中。
早就听闻它的大名,终于有机会亲身去感受一番。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前往西湖文化广场的旅程。
刚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宏伟壮观的建筑,独特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广场,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一片开阔的绿地。
草地上的草儿嫩绿嫩绿的,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
我忍不住走上前去,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小草,它们柔软而富有生机,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草地上还有不少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跳舞。
我凑近一朵小花,仔细地端详着,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是美极了!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广场的中心区域。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音乐喷泉,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跳跃,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如仙女散花,真是太壮观了!我站在喷泉旁边,感受着那飞溅的水花带来的丝丝凉意,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周围的人们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驻足欣赏,还有的小朋友在喷泉中欢快地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广场上空。
沿着喷泉旁边的小路,我来到了一座石桥上。
石桥横跨在一条清澈的小河上,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我趴在石桥的栏杆上,向下望去,只见河水中有一群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它们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是黑色的,还有的是红白相间的,真是五彩斑斓。
这些小鱼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分散开来,仿佛在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河边捉鱼的情景,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快乐是那么简单。
走过石桥,我来到了西湖文化广场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文化气息。
走进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和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在一幅古代山水画前停住了脚步,画中的山水栩栩如生,仿佛让我置身于那美丽的仙境之中。
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才华,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如此美妙的世界。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环境景观创意分析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文晖路南地块,占地面积为12.9平方千米,环境景观设计面积为12.4平方千米。
西湖文化广场是古运河生态链和历史文脉的重要节点,是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武林广场的延伸,并且它作为城市中轴的北端开放空间,与南端的吴山自然风景区形成了呼应。
在这一及其重要与敏感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又由于广场的底下土建部分已经完成了设计,正在施工,整个环艺景观设计要求在保持原总体设计、建筑设计、设备管线设计系统的合理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整个广场的景观设计要有所创新有极大的难度西湖文化广场景观设计方案始终以“广场文化”为契合点,通过多维创新的景观设计理念,使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完美契合。
创造一个极具时代气息和文化特色的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使西湖文化广场成为面向新世纪的高品位城市文化活动场所,形成以古运河历史文化为基础的特色城市广场。
“广场文化”有两层内涵。
第一层内涵:从景观视觉信息传达的层面上看,广场中的各景点与景观要素要“有所指”,而且“有所指”必须是地域文化,这是城市风格构成内容之一。
第二层内涵:从景观空间弹性使用的层面杀昂看,广场应拥有各种尺度,高质量,几集的交往空间,为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
第二层内涵是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与活动载体,广场空间只有被注入活动功能,才能激活城市的生命力,体现场所精神;如果只有第一层内涵,那么城市文化广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两层内涵缺一不可。
因此,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1)创造一个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成就文化广场,并从分利用古运河文化作为广场的景观线索,创造一个与古运河文化息息相关的城市亲水休闲空间。
(2)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手法,创造具有新现代风格的景观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与空间体验活动,并使西湖文化广场与原有发的武林广场成为一个整体。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从2005年至今,杭州市的第一高楼更换许多,但相对而言,杭州市地标性建筑仍然是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环球中心。
当时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从而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
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 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 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
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
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文化广场创意分析
摘要: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世纪杭州市中心城区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该项目被定位为集科普、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
它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总建筑面积34.8万m²。
环境设计面积10hm²。
关键词:文化名城风格各异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底蕴多角度内涵时代风华
正文: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地处杭州市中心,距西湖仅2公里,占地13.3公顷。
西湖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
西湖文化广场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
整个西湖文化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
整个广场设计将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并结合列
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在西湖文化广场上,有一幢高达170米的标志性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大楼。
该大楼共41层,由写字楼和底层群楼商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购物中心包括地上一层至五层,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写字楼包括6至41层,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
大楼整体风格采用渐收与发散的几何体外形设计,形成旋转而相贯的块面结合,展示了一种现代韵味和极富升腾开放的性格,同时透露着吴越传统建筑的精神。
中心广场是西湖文化广场的主题,建筑群的环绕使主广场轮廓呈现若干个扇形区域,其中科技馆和剧场区间各自形成一个具有仪典氛围的场地,可用于举行相关的主题性集会。
整个广场以建筑的平面母体为构成,通过圆及弧的各种组合形式表现西湖和杭州的各种文化内涵。
最初是在北面的商务大楼入口前设计了礼仪性问候大门,铺装采用交叉的界面分隔方式来强化主体建筑与跨河大桥的空间关系。
广场西南侧的硬质景观铺装、台地布置向运河接近,形成亲水的岸边环境,使绿地沿河岸向北向东连成整体。
广场东面的几何形绿地设置一系列造型简洁的历史对比性“文化长廊”,展示过去与现代的文化成果。
现代简洁的抽象门廊用于传统的长廊意境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最终方案将中心广场西侧的场地设计采用对角线切割的空间处理方法,并对植物的种植点位进行了相应的限定,所布雕塑隐约期间,构成了包容文化内涵的林荫休息空间。
“京杭大运河”位于广场的东南、西南和西部,是广场的水脉,采用了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
西南部运河河岸主要是分别布设休闲台架、放射状嵌草树阵广场、绿篱迷宫、绿荫跌水、架空木平台、亲水平台(踏步)、大型水景、跨水木栈桥等。
通过复杂的竖向设计和一系列的高程变化,创造了各种亲水的可能性。
这些河岸水景设计是整个广场设计的点睛所在(图7)。
西段大运河的沿岸景观设计,则采用乔木与竹子相间而植。
东南段是以两座亲水木平台为焦点布设相应的游路,设置人性化雕塑点缀空间。
植物种植方式以规则自然相融合的方式与路网相协调。
东南段河岸设计成一条文化展示街,保持古貌,并配合商贸活动,展示古运河京杭的生活片断。
名为“临安街”
跨运河的桥有新旧两个。
新桥在通往主塔楼商务大楼的南北轴线上。
此桥为人行桥,两端通过数段台阶(中间是多级跌水景观)升至主桥面,并辅助无障碍通道及电梯,新桥
面两侧采用规则种植,中间绿带用于休憩(内设散石步道),并起分隔双向人流的作用(图10)。
旧桥从华浙公园跨运河到达西湖文化广场,要求需对旧桥进行材质等改造,从而变成一座景观运河桥。
广场的主要人流集散地全部采用照明与喷雾结合的灯具设计,做到了景观与功能真正地结合。
酷暑中的一点清亮,也是浙江省政府“亲民”的另一种表现。
整个广场的灯光设计主要有地下射灯、草坪灯、广场灯、水下灯等。
背景音乐的设计贯穿全场,音箱建议全部隐藏在绿植或小品中,这样的音乐效果带给人的乐律感觉似是从空中“飘”出来的。
中心广场区预留多处水电接口点,以备大型集会或临时舞台时使用。
绿化设计主要采用点、线、面、及乔、灌、草、花相结合的手法,并采用立体种植,尽力扩大绿化面积。
为了给西湖文化广场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体现杭州文化特色:秀、润、文、雅,植物配置上主要采用竹和桂花,再配以加拿利海枣、香樟、红枫、含笑等。
竹子寓意浙江人民虚怀若骨的高风亮节,桂花是杭州市花,香樟是杭州市树,它们与加拿利海枣、红枫、含笑等形、色、香的植物品种有机搭配,不但四季色彩浪漫,而且香气宜人。
植物大小、色彩、形态、质地、香气及总平面和周围环境力求完美统一,除观赏功能外,植物构成的室外空间还要能遮挡不利景观,统一建筑物的观赏效果,以及调节光照和风速。
一年四季,游客可以在广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春天植物开花发芽,黄白色小花堆满各个角落,夏天阳光透过竹林树梢投影水面上,并且从早到晚不断变化移动着,形成一幅变幻无穷的“图画”,秋风带来的落叶情思让人浮想联翩,冬天的苍翠是美的另一种体现。
铺装景观从功能角度讲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
物质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城市活动中的具体使用要求,如散步和交通的要求、功能分区要求、休闲和交往的要求;精神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使用中的美学、心理学要求,进而满足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深层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这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的:
(1)主入口铺装图案采用水波纹造型,突出“水”的文化主题。
(2)最大面积的铺装采用了不同类型而又相互呼应的图案组合,用以强化“西湖文化”
的中心主题。
(3)利用铺装景观为人们的活动提供运动的轨迹和停留的焦点,并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姿多彩的变化,有时还赋予空间某种寓意和神奇色彩,使空间饶有兴趣,耐人寻味。
雕塑设计有入口的“汇”——蚂蚁喷泉雕塑组合、东北角的3 个主题雕塑、东广场水幕浮雕文化墙、中心广场的地面雕塑、西北边的镇水乾坤雕塑和运河西岸的5 个历史文化系列雕塑。
历史文化雕塑从北至南,反映杭州历史文化的5 个时期,第一个反映旧石器时
代的良渚文化,取名为“刀耕火种”;第二个反映杭州的钱塘文化,名为“钱塘异彩”;第三个是反映浙江鱼米之乡,名为“富贾天下”;第四个反映杭州著名的偏安醉文化,名为“擎天之柱”;最后一个表现杭州的现代文明,取名为“现代之光”。
灯饰是广场最美的装饰,与星月、与漆一般黑的天空相呼应,人工的、自然的,不同的美感构成了西湖文化广场的夜晚脉络。
射灯、水下灯、喷雾降暑灯、草坪灯等依次而设,不同色彩,散落成排,如夜空的星映射在大地的影子;流线型设计,如波浪般起伏延伸。
灯的侧壁用蓝绿色的材质,如西湖清波一般,具有象征意义。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中轴城市干道延安路南侧,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节点。
它的开发使城市轴线空间北跨运河扩展为新的城市广场环境,并和运河以南的武林广场联成一个整体。
此外,广场景观设计在保持建筑设计和设备管理系统上的合理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文化传统、地方风格、气候和当地居民、以及他们的信仰、精神等诸多要素,达到人、建筑、文化、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
通过空间艺术处理、都市环境塑造,集中体现广场的文化、城市的文脉和时代特征,并充分表现杭州园林人文与自然统一和谐的特色和西湖文化的时代感,使广场成为浙江省政府亲民的一个亮点。
作为大型综合性公共环境设计,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利用了当地的人文环境条件,也与建筑规划及桥梁设计做了非常好的专业衔接,是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的一个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