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广场分析报告
西湖文化广场的以人为本设计浅析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r t i s t i c s t y l e . At t h e s a me t i me , i n t e r ms o f f u n c t i o n f o r p e o p l e t o p r o v i d e s p a c e f o r a c t v i i t i e s a n d r e c r e a t i o n , s i c o n d u c i v e t o e n r i c h p e o p l e 。 S c u l t u r a l l f i e
广场 为例 ,分析 探讨 西 湖文 化广 场 以人为 本设 计方 面的 不 足之 处 ,
并提 出 适当 的合 理 化 改进 策 略 ,以此 从 以人 为本 设计 的 角度 提 高 城市 广场 设计 。
本 文通 过对 城 市广 场 设计 中 以人 为本 设 计 思想 的 研究 ,梳 理
以 人为 本设 计 的要 素 ,以 实 际案 例的 分析 研 究寻 找 目前 城 市广 场 设计 中的不 足 ,寻 求 更以 人 为本 的设 计 方法 ,用 东 方设 计 的哲 学 促进 城 市广 场 设计 的 进一 步提 升 ,使 城 市广 场真 正 成 为为 人 民服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d e r n co e n o my a n d u r b a n c h a n g e s , p e o p l e 。 S d e ma n d f o r r e c r e a t i o n a l a c t i v t i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p a l c e s i s g r o wi n g, t h e p a s t u r b n a s q u a r e h a s b e e n u n a b l e t o me e t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i mp o t r n t” a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d e s i g n n e e d s T h e r e f o r e , t h i s a t r i c e l t a k e s t h e p e o p l e ・ o i r e n t e d d e s i g n i d e a o f o i r e n t a l d e s g i n , t a k e s t h e d si e g n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目录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行为记住第六部分广场改建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 166665 m2总建筑面积: 252915 m2地上部分: 152241 m2地下部分: 100674 m2总计: 252915 m2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建筑高度: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容积率: 1.20绿化率: 49%(含水面)广场总平面图设计背景: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创意分析摘要: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世纪杭州市中心城区第一座标志性建筑。
该项目被定位为集科普、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
它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总建筑面积34.8万m²。
环境设计面积10hm²。
关键词:文化名城风格各异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底蕴多角度内涵时代风华正文: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地处杭州市中心,距西湖仅2公里,占地13.3公顷。
西湖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
西湖文化广场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
整个西湖文化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
整个广场设计将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并结合列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在西湖文化广场上,有一幢高达170米的标志性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大楼。
该大楼共41层,由写字楼和底层群楼商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购物中心包括地上一层至五层,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写字楼包括6至41层,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
大楼整体风格采用渐收与发散的几何体外形设计,形成旋转而相贯的块面结合,展示了一种现代韵味和极富升腾开放的性格,同时透露着吴越传统建筑的精神。
城市更新 优秀案例

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优秀的城市更新案例有很多,下面我将列举其中的十个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一座老旧工厂区,经过改造和更新,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艺术区。
更新后的798艺术区保留了原有的厂房建筑,同时引入了大量的艺术机构、画廊、设计工作室等,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创意人才,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乃至全球的艺术和文化中心。
2.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但在城市更新之前,外滩一带的建筑大多为老旧的民国时期建筑,状况不佳。
经过城市更新,外滩一带的建筑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高端商业、餐饮和娱乐场所,成为了上海的繁华地段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业机会。
3. 广州珠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中心的一个新兴商业区,经过城市更新,原来的老旧工厂和居民区得到了改造和拆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新城引入了大量的高楼大厦,建设了多个国际级的购物中心和高端住宅区,成为了广州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原为明清时期的老街区。
经过城市更新,宽窄巷子得到了修复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建筑和风貌,同时引入了众多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店和文化活动,成为了成都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5. 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西九文化区是香港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旨在将西九龙码头改造成一个集文化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为一体的文化区域。
经过改造,西九文化区成为了香港的文化艺术中心,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演艺人才,举办了许多大小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
6.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市西湖景区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原为一片老旧的建筑群。
经过更新,西湖文化广场成为了一个集文化、艺术、商业和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广场,引入了众多的文化活动、时尚品牌和餐饮场所,成为了杭州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从2005年至今,杭州市的第一高楼更换许多,但相对而言,杭州市地标性建筑仍然是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环球中心。
当时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从而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
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 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 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
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
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西湖文化广场科技馆观后感

西湖文化广场科技馆观后感
我最近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的科技馆,完全被展示的内容所吸引。
这个科技馆很现代化,有许多展示区域,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和文化的信息。
在这个科技馆里,我看到了许多非常有趣的展品。
其中一个我最喜欢的展品是一台干洗机,它可以在不使用水的情况下干洗衣物。
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机器人和虚拟现实的展示,以及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和交互式展览。
这个科技馆的环境非常舒适,而且展品的质量也非常高。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科技和文化的知识,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我强烈推荐这个科技馆,无论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文化追求者,你都会在这里找到你感兴趣的内容。
- 1 -。
杭州值得去的几条街

杭州值得去的几条街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许多值得一去的街道。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条杭州值得去的街道。
一、河坊街河坊街位于杭州市区,是杭州最有名的历史街区之一。
这里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街道风貌,是游客感受杭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河坊街上有许多特色店铺,可以购买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当地美食,如龙井茶、古法糕点等。
此外,河坊街还有许多文化表演和活动,可以让游客近距离了解杭州的传统文化。
二、西湖文化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街区,位于西湖边上。
这里有许多时尚的商店、餐厅和咖啡馆,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外国游客。
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各种时尚的服装、配饰和家居用品。
此外,西湖文化广场还有一些艺术展览和演出,可以让你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三、南宋御街南宋御街是杭州的一条古老街道,位于南宋宫城遗址附近。
这里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可以让你感受到古代杭州的繁华和风貌。
南宋御街上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店铺,如绣品、剪纸等,可以购买到许多特色的纪念品。
此外,南宋御街还有一些传统的表演和活动,可以让你近距离了解古代杭州的文化和历史。
四、钱江新城CBD钱江新城CBD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商业区,位于钱江新城附近。
这里有许多高楼大厦、购物中心和餐厅,是杭州的商业中心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各种国际品牌的商品,品尝到各种美食,还可以欣赏到钱江新城的美丽夜景。
此外,钱江新城CBD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可以让你领略到现代杭州的魅力。
五、武林路商圈武林路商圈是杭州市的一个传统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地区。
这里有许多商店、百货公司和餐厅,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如服装、鞋子、化妆品等,还可以尝试到各种美食。
此外,武林路商圈还有一些娱乐设施,如电影院、KTV等,可以让你享受到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条杭州值得去的街道,每一条街道都有独特的魅力,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一探究竟。
无论是感受古代文化还是体验现代时尚,这些街道都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
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从2005年至今,杭州市的第一高楼更换许多,但相对而言,杭州市地标性建筑仍然是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环球中心。
当时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以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重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从而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
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 258 米,高 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 270 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
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
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第五部分行为记住第六部分广场改建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166665 m2总建筑面积:252915 m2地上部分:152241 m2地下部分:100674 m2总计:252915 m2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建筑高度: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容积率: 1.20绿化率:49%(含水面)广场总平面图设计背景: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
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
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体规划•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
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
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
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
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将南面沿岸进行重新规划;基地的东北角结合不同地势变化作了相应标高的景观处理。
立面设计手法•整个建筑群落的材料选择铝合金和表现力丰富的玻璃。
•圆型裙房二至四层立面被三条带型窗贯通,纵向分成四层。
•广场四周的建筑立面延续外侧的处理方法,顺理成章地形成相对独立的五个功能分区。
•建筑首层层高6米,在层高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支柱与围护结构相互剥离的作法使建筑物的轻盈感更加强烈。
•商业办公综合体依靠三段圆柱体造型,获得强烈的高耸感,并吸收西湖灯笼的造型特征,体现了杭州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塔楼纵向一分为三,其中下面两段为办公用房,上部一段为酒店,顶部为可俯瞰杭州城市全貌的餐厅和观光层。
•在塔楼的底部依靠少量的透空空间直接与周边的商业用房相连。
:广场与地下室•岛下二、三层为车库和机房,整个基地依靠三条河底隧道顺利地解决人车分流,减轻了基地现有的交通负担。
•基地中部东侧有一下陷式广场,广场底标高与地下室一层地标高相同。
既为商业、杂技、健身,展览中心提供主要通道,又为机动车与自行车提供了主要安全出口。
•广场两侧舒缓的坡道与台阶为露天音乐会和表演提供了可能机动车通道•专为机动车辆设置的地下车库,使步行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地表空间。
•地下二、三层便捷的机动车入口,规则的车行通道,大面积的停车空间共同组成了利用率极高的地下交通系统,同时预留了消防车道。
•东北部沿岸新建带状景观区,基地南侧的环北公园在设计中被改造。
•在展览中心顶层预留一个空中花园。
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西湖文化广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
现正在西湖文化广场做一个关于市民在广场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以期为广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卷中任何有关您的个人信息将受到完全的保密,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认真填写,您的配合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您的合作!注:1.请您在符合您情况的答案编码上打“√” 2.没有标注多选的题目为单选题。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2011年5月您的性别: A. 男 B.女您的年龄:A.18-29 B.30-39 C.40-49D. 50-59 E .60岁以上1. 您来广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步行B.自行车C.公共汽车D.出租车/旅游巴士E.私家车2. 您到达广场所需时间?A. 15分钟以下B.15-30分钟C.30-60分钟D.1小时以上3. 您通常喜欢在哪个时间段来?A. 上午B.中午C.下午D.晚上4. 您一般多长时间来广场一次A.每日B.每周2-3次C. 双休日、节假日D.每月1次E.大于每月1次5. 您在广场游赏停留的时间大约是A. 30分钟以内B. 30分钟-1小C.1小时-2小时D.半天E.一天6.您来此的结伴方式是什么?A. 独自一人B.家人C.朋友、同学、同事D.情侣E.单位组织G.其他__________ 7.您在广场都参与了哪些活动?(多选)A. 去场馆锻炼身体B. 带孩子玩C. 约会D.参观展览或参加广场举办的活动E.散步F. 拍照留念G.其他__________8.您觉得广场的植物种类的丰富度A.很好B.一般C.较差9.您觉得广场的植物的数量A.很好B.一般C.较差10.广场内垃圾桶的数量、布置是否满意A. 满意B.一般D不满意11.广场内座椅的数量、布置是否满意A. 满意B.一般D不满意12.广场公厕的位置是否满意A. 满意B.一般D不满意13.1、您认为西湖中心广场需要增设健身器材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14、您认为西湖中心广场需要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15、您认为西湖文化广场需要设立文化宣传栏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16、您认为在周末西湖文化广场需要举办文化活动如书画展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17、您认为西湖文化广场需要指向标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18.您认为需要增设与设计相配合的饮水器吗?A、非常需要B、一般C、不需要问卷数据分析1.您来广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与步行。
2.您到达广场所需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所需时间集中在30-60分钟这个时间段。
说明大家都在离广场很近。
3.您通常喜欢哪个时间段来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是在上午。
4.您一般多长时间来一次广场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及节假日5.您在广场游赏停留的时间大约是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停留时间主要集中在1-2小时6.您来此的结伴方式是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的结伴方式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7.您在广场都参与了哪些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市民来西湖文化广场以带孩子、参观展览,参加广场举办的活动、散步居多。
8.您觉得广场的植物种类的丰富度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的植物种类一般。
9.您觉得广场的植物的数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的植物数量一般10.广场垃圾桶的数量,布置是否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对广场的垃圾桶数量和布置表示满意11.广场内座椅的数量,布置是否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对广场的座位数量和布置表示一般及满意12.广场公厕的位置是否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对广场的公测位置表示一般13.您认为西湖中心广场需要增设健身器材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健身器材14.您认为西湖中心广场需要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儿童娱乐设施15.您认为西湖文化广场需要设立文化宣传栏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文化宣传栏16.您认为西湖文化广场需要设立文化活动如书画展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文化活动如书画展17.您认为西湖文化广场需要指向标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指向标18.您认为需要增设与设计相配合的饮水器吗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来西湖文化广场的市民认为广场非常需要增设与设计相配的饮水机。
第五部分行为注记时间:2011年5月28日天气:多云目的:观察周末西湖文化广场使用状况原始纪录摘要:7:00~8:00:少数清洁工作人员、少数早锻炼者、少数上班人员8:00~9:00:少数清洁人员、早锻炼者离开、少部分游客9:00~10:00:游客人数逐渐增多(其中多数人是带孩子出游,带孩子出游的大部分是年轻夫妻,少数是老年夫妻)期间广场变成孩子们的乐园(孩子选择在广场中心学自行车或做其他游戏)、老年人多选择在树荫座椅下休息聊天。
广场活动人数维持在30—40人10:00~11:00:游客人数逐渐减少广场中心人数维持在10人左右11:00~12:00:人流量增加(多为暂时下班去吃午饭的工作者)12:00~13:00:人流量增加13:00~14:00:人流少,广场停留人也少(考虑天气炎热原因)少量游客和清洁人员14:00~15:00:游客人数增加(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和孩子人数较少)15:00~16:00:游客人数基本维持不变(不过较之上午,游客人数比较少)16:00~17:00:人流增多(以下班的工作者为主)游客人数迅速减少17:00~18:00:基本没人18:00~19:00:老年人增加,附近居民饭后散步总结:☐“夏天太晒,能遮荫的树木较少,通常都等晚上五、六点以后才过来活动!”☐“公共厕所只有一个且位置较偏僻,很多游人都找不到。
”(一位保安叔叔提到)☐“铺地有点滑,特别是在下雨和下雪天,最好能有专门用于室外的防滑地面!”(一位晨练的老人提出)☐“缺少固定的自行车存放处,感到存车不方便。
”“对小孩子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太少。
”第六部分广场改建广场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它常被称为“城市客厅”,意为该空间如客厅一般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交流与交往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