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9: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知道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重点难点』1、重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现在中国学术界有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弄虚作假,抄袭成风。
论文不是在实践中研究出来的,而是在电脑前用别人的文章拼凑出来的。
甚至一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也抄袭他人的文章和著作。
以至于有一句话叫:“天下文章一大抄”。
以前的学者一年也就发表一两篇论文,一辈子只能出两三本著作。
现在有些学者,一年就能写50篇论文,而且一篇论文动辄上百万字,不抄袭才怪呢。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学生:······老师:我喜欢原创。
在我看来,抄袭别人的文章是不诚信的表现,是无耻的行为,这和偷盗别人的财物有什么区别?中国公民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拿到诺贝尔奖?(杨振宁、李政道等是美籍华人,没有中国国籍)因为中国公民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课《文化创新》。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老师:任何文化要想发展,必须得创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文化发展要求我们怎么做?学生: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使继承的必然要求。
这要求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也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老师:那么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就在于文化创新。
老师:做多选题。
下列属于文化创新的有()A文学家写小说 B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C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学生:······老师: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精品教案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精品教案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程中会提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精品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创新意义;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意义;分析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作用教学过程音乐家雅尼音乐会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导入新课】教师:喜不喜欢?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学生回答:(预计回答新颖、创新)教师小结:它把古典音乐、现代交响乐以及现代电声技巧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这种新的器乐表演方式,顿时让人眼球一亮,耳目一新。
讲授新课(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小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1.创新的意义2.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传播手段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认识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要求我们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含义2.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3. 文化创新的源泉4. 文化创新的动力5. 文化创新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含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源泉、动力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文化创新案例,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2. 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解释文化创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文化创新是什么。
3. 分析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从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阐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4. 探讨文化创新的源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来源,如社会实践、传统文化等。
5. 讲解文化创新的动力:介绍推动文化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如科技进步、市场需求等。
6. 分析文化创新的作用:探讨文化创新对国家、民族、个人的积极影响。
7.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文化创新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8.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文化创新应用于实际生活,并提出具体建议。
9.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文化创新的要点。
10.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文化创新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引入文化创新的相关话题,如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等。
2. 分析文化创新在当代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如新媒体、网络文化等。
3. 探讨文化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商业化等。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定义:文化创新是指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产品。
2. 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文化创新的例子,如流行音乐、电影、时尚等,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2.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成功的文化创新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因素。
第二章:文化创新的源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
2. 让学生理解不同源泉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源泉包括社会实践、文化传承、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
2. 不同源泉对文化创新的影响:不同的源泉可以激发文化创新的灵感和动力,促进文化创新的发展。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源泉,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成功的文化创新案例,探讨其源泉是什么。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文化创新的源泉,进行创意设计和展示。
第三章:文化创新的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
2.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 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文化创新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作用,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成功的文化创新案例,探讨其作用是什么。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文化创新的作用,进行创意设计和展示。
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通过比较鲁迅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四.预习学案批阅小结:学生预习情况较差,还沉浸在假期的休息中,未还原过来, 看来还需要调整.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活动:通过教师的简单描述,说出电影的名称《哈利波特》教师归纳:《哈》不仅深受外国青少年的喜欢,也成为中国青少年的最爱。
CCTV每年的暑假寒假都会播放《西游记》,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部电视剧,其中的重要人物孙悟空更是深入人心。
但是,现在很多中国的小朋友却说:“我不要孙悟空,我要哈利波特”。
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从吴承恩写《西游记》算起,孙悟空已经有400多岁了,而哈利波特只有几年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如此高龄的孙悟空却没有哈利波特招人喜爱呢?原因很简单,《西游记》每年都会播,很多人看了几遍之后就很熟悉其中的故事情节了,看多了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会腻的,所以,孙悟空斗不过哈利波特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注:这里把《西游记》与《哈利波特》做比较,并不是否认《西游记》的经典)学生活动:通过教师的分析,得出结论:文化要发展就必须有所创新。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性)(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
社会实践在不断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文化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创新。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案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3.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积极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2.文化创新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2.如何开展文化创新教育。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概念、原理、案例等,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2.学生参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通过小组活动、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文化创新有什么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进行初步理解。
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 文化创新的源泉(25分钟)3.1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教师讲解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文化创新的。
3.2 社会环境与文化创新教师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例,讲解社会环境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
4. 文化创新的作用(25分钟)4.1 促进经济发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统计数据,讲解文化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2 增强民族凝聚力教师介绍文化创新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如何凝聚人心。
5. 文化创新教育(20分钟)5.1 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介绍创新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创新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5.2 如何开展文化创新教育教师分享开展文化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多参与创新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文化创新的小论文,思考文化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范文

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介绍文化创新的定义,解释文化创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的源泉:探讨文化创新的来源,包括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科技进步、外来文化等。
文化创新的作用:分析文化创新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介绍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化创新的看法和体验。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创新的实际作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包括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科技进步和外来文化。
培养学生对不同源泉文化创新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历史传统:介绍历史传统如何激发文化创新,以具体的传统文化为例进行说明。
社会实践:探讨社会实践作为文化创新源泉的例子,如民间艺术、社区文化项目等。
科技进步:分析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如互联网、数字媒体等。
外来文化:讨论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创新的影响,以跨文化交流为例进行说明。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包括历史传统、社会实践、科技进步和外来文化。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源泉的文化创新。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源泉文化创新的看法和体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交的讨论报告质量。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文化创新源泉的理解程度。
[VIP专享]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
![[VIP专享]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5a5e3f58fafab069dc0293.png)
态度: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辩证地认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其中_______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
Hale Waihona Puke 容,应该___________,对于其中________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要加以 _____________;
基本形式:①________的继承②_________的继承(凝固的艺术)③_________的继承(民族精神的火 炬)④__________的继承。 特点:①__________性;②_________性。
作用:①传统文化如果能______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______________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 发展起_____作用;②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______社会进步、_________的______作用。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教学内容
本课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本课分为两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 2.课程标准 2.5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 要途径。 2.7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重要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浠水实验高中谭贤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手机、加工、整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难点: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情景设疑、讨论探究
手段:使用电子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简要回顾前两课的内容:第三课和第四课我们学习了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有关知识,无论是传播还是继承,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
由此可见文化发展的实质是?
生: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师:文化创新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教学目标。
(幻灯片展示)
【新课教学】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师:谈到文化创新,大家都知道有哪些文化创新的例子?
生:……(教师引导由近及远,由古及今)
师:不错,大家知道不少。
诚然,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由此可知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是——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我这里选取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先请大家看这个视频。
播放视频《云南印象》之《月光》。
师:你看了《月光》之后有何感想?
生:(略)
师(点评):它由我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编导主演。
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月光一样有形或无形,在“月光”中,她是一棵树、一只鸟、一条蛇,她与自然交流、融合,
犹如月光下的精灵,展示着女人的柔美和月光的圣洁。
《月光》、《云南印象》不愧是一部文化创新的杰作。
杨丽萍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她是云南白族人,从小酷爱舞蹈,有着惊人的舞蹈天赋。
下面看一组图片,请观察她的舞蹈元素。
(展示图片,引导说明)为进一步了解《云南印象》的创作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则材料(展示并请一位同学朗读材料)。
为创作《云南映象》,杨丽萍用一年时间在云南各族的田间地头采风寻觅,观看了无数民间舞蹈,再将其中精彩的动作“剪辑”下来浓缩在歌舞之中。
而演员中,70%是来自云南各地民间,很多本身就是常年在田间地头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演出服装也是各民族民间生活着装的原型。
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云南不少民族民间艺术濒临消失。
在大力打造文化强省的背景下,杨丽萍等人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挖掘抢救,并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独特的习俗、历史、思维、哲学和生活方式等。
“给观众和后人留下一个活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杨丽萍在创作札记中说:“云南有数不清、用不完的民族文化资源,它本身就是一块瑰丽的宝石……我的工作只是把云南民族文化资源这块宝石上的灰尘擦干净,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了解,我们一起来探讨《云南印象》创作成功的原因。
(展示探究一)
1、看过《云南印象》人们感叹杨丽萍舞蹈天赋。
你认为她的文化创作为什么能够成功?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杨丽萍为什么要创作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对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明白天赋很重要,但社会实践也很重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天赋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得激发灵感;离开了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作品。
第二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不仅要从材料中得出结论,还要结合教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动力的原因。
)
师:大家发言很积极,对问题认识也比较准确。
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文化创新不尽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
(多媒体展示)
2.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过渡)
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那反过来,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和文化本身有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则材料。
(展示材料)探究二:《云南印象》一经上演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国内外游客纷纷奔赴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观光,这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杨丽萍的原生态歌舞也向世人宣传了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它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云南印象》及其姊妹篇《云南响声》的上演,使杨丽萍的舞蹈和纯朴的音乐成为原生态的代名词以及云南的身份证。
经过挖掘、开发,云南各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发展;云南亦成为兄弟省市进行文化建设的典范。
请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创新有哪些积极作用?
(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不能仅仅从材料中找到材料,还应得出理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得出结论)
二、巨大的作用 深刻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2)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看: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2)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看: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过渡)
在现今社会,文化要不断地创新以实现其发展。
请大家结合《云南印象》的创作过程,思考文化创作的主体是谁?从杨丽萍等人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得知中国文化工作者有怎样的使命和职责?(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2、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自觉投身于、充分认识、关注、理解、学习……(参照课本P51本框最后一段)
【小节】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这个知识框架。
【课后讨论】
【知识结构】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 _______ 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______的繁荣。
文
化
创
新
的
源
泉
和
作
用 源
泉
作用
文化工作
者的使命
和职
责 1. 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我们应投身于 ________
1.文化发展的实质:__________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________
是文化自身发展的________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和 ______。
蕲春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先后都出现过哪些名人?今天,蕲春要实现新的发展,必修利用古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将李时珍和教授县这两张“王牌”和独特的自然条件相结合,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请你说说蕲春的发展为什么要倡导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