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汽车尾气计算

合集下载

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

地下停车库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r)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等。

汽车废气的排放料系统的泄漏等。

汽车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HC、NOX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一般住户家庭用车基本为小型车(轿车和小面包车等),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有代表性的汽车排出物的测定结果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5-1。

表5-1 机动车消耗单位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污染物CO HC NO X车种轿车(用汽油)191 24.1 22.3本项目设有地下停车库,停车场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和车流量有关。

一般汽车出入停车场的行驶速度要求不大于 5 km/h,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如按照50m计算,汽车从出入口到泊位的运行时间约为36s;从汽车停在泊位至关闭发动机一般在1s-3s;而汽车从泊位启动至出车一般在3s-3min,平均约1min,故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约为100s。

根据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为0.20 L/km,则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计算:g= f·M其中:M= m·t式中: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汽油),具体见表4-2;M—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L);t—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总和,由上述分析可知,约为100 s;m—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约为0.20L/km,按照车速5km/h 计算,可得2.78×10-4 L/s由上式计算可知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一次耗油量为0.0278 L(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以50m计),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HC与NO2的量分别为5.310g、0.670g与0.620g。

停车库对环境的影响与其运行工况(车流量)直接相关。

本次评价取最不利条件,即泊车满负荷状况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停车场汽车尾气计算环评案例

停车场汽车尾气计算环评案例

停车场汽车尾气计算环评案例
该停车场位于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停放和行驶
进出。

为了评估该停车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需要进行汽车尾气的计算和
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需要搜集停车场的相关信息,包括停车场的面积、车位数量、
每天的车辆进出量等。

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其次,需要确定停车场内各种类型车辆的数量和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
规定,不同类型的汽车有不同的排放限值,例如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货车等。

通过调查和统计,可以得到停车场内各种类型车辆的数量,并通
过查询相关资料得到其对应的排放标准。

然后,需要进行汽车尾气的计算。

根据停车场每天的车辆进出量,可
以估计出每天停车场内的车辆数量。

再根据各种类型车辆的排放标准,可
以计算出每天停车场内的尾气排放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停车场内车辆的
停留时间,因为长时间停放的车辆尾气排放量会比短时间停放的车辆更大。

最后,需要进行尾气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

将计算得到的尾气排放量
与周围环境的容忍度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资料评估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
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情况。

如果尾气排放量超出了环境容忍度或对环境和人
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那么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来减少尾气排放,例如增加空气净化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提供鼓励政策等。

综上所述,停车场汽车尾气的计算可以帮助评估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通过合理的排放控制和环保措施,可以减少尾气
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细说地下车库通风问题

细说地下车库通风问题

细说地下车库通风问题时间:2012-4-4 发布:环舒通风阅读:552次细说地下车库通风问题目前我国大量兴建高层建筑, 设计中都设有地下停车库. 它占有建筑空间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投资的经济性. 本文从探讨地下车库的常规设计出发,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推广的诱导通风方式在车库中的应用.1、停车库的通风量计算1.1 考虑因素通风量的确定和车库内许多因素有关. 例如, 停车库规定的停车数量(即每个车位的面积指标)、单位时间出入车库的车数与额定停车数之比(称出入频率)、车库内车辆行驶的平均时间及每辆车的CO排量、车库内容许CO浓度以及室外CO浓度.众所周知, 停车场的换气量是按有害气体(一般以CO为准)稀释到容许浓度来决定的,同时也要符合当地法规的规定.1.2 换气量的基本公式室内全面通风换气量与有害气体发生量和容许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通风量: L=G/(m1-m0) (1)式中: L—通风换气量(m3/h);G—有害气体发生量(m3/h);m1,m0--分别为室内容许有害气体浓度和进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浓度,m0一般取5ppm(即容积百分率0.0005)因此: m1=G/L+m0 (2)虽然车库的有害气体成份有CO、CO2、NO2、HCHO、Pb、SO2等多种,但按劳动卫生法规, 以稀释汽车排气中CO含量(0.01-0.1%)到容许浓度的新鲜空气倍率为最高, 故通风量能满足CO的卫生标准时, 其它有害物成份均在可容许范围内.停车库中CO容许浓度规定为0.01以下(居住房间为0.001).1.3 CO发生量的确定车库内CO的发生量可按下式计算:G=mrqt (3)式中: G—车库的CO发生量;m—停车库容纳车位(辆);t—停车库内汽车平均停车时间, 一般为2分钟;r—汽车出入频率(1小时内进出车量与停车位之比);q—每辆小汽车的CO排量(m3/min).小汽车CO发生量理论上为排气中CO含有率与总排气量之积, 实际上因引擎的排气量、型式、负荷比例、运行状态而异, 一般使用实测结果的平均值. 表1为汽油发动汽车因运行状态而产生的CO浓度的比例, 当为4缸引擎时, 总排气量q值可按下式计算:q=0.4 ξVN×10-3 (4)其中:q—总排气量(m3/min)ξ—负荷比例(全负荷时ξ=1)V—行程容积(L)N—引擎转速(r/min)通常计算时可取ξ=0.5, V=1.5N=1500,故q=0.45 m3/min出入频率一般按统计得的经验数据,可取35~55%.汽油发动机汽车运转条件与排气中CO的比例2、确定车库通风量的法规对于此规定各国不尽相同, 如日本, 对于停车场车库, 停车场面积大于500m2时, 如开口面积不足地板面积1/10, 应采用机械通风,每平方米每小时需提供25 m3以上的新风量; 对室内停车场, 开口面积不足1/10时, 换气次数取10次/时以上.美国对于地下车库的通风换气次数建议为4~6次/时或按每m2面积4L/s确定通风量. 对于部分与室外相通的车库, 则应具有2.5~5%的开启面积供自然通风之用. 芬兰建筑法规规定办公大楼地下车库最小新风量为2.7L/s. m2. 我国有关技术措施规定, 换气量计算当无计算资料时, 可按排风不小于6次/时,送风不小于5次/时作设计依据.3、地下停车库的通风装置设计车库通风要求有全面均匀送风和全面均匀排风的机械通风装置. 排气量应大于进气量, 以便场内有一定的负压, 防止场内空气流入与之相邻的房间. 在布置送风和排风口时, 应防止产生场内局部的气流滞留. 目前, 在我国停车库通风设计中,依据GB19-87及GB50067-97中的规定, 常采用上部送风, 上、下部同时排风的系统,通风换气量为6次/h,此为我国卫生部门的最低标准.在送回风口布置时, GB19-87中规定, 对于分子量大于空气分子量的污染物采用三分之一上排风三分之二下排风方式来处理负荷; 分子量小于空气分子量的污染物采用三分之一下排风三分之二上排风方式来处理负荷; 当然从理论上讲, 排出的污染物不应通过人区, 采用完全下部通风量最有力, 但在实际上, 很难做到.高层建筑内的地下停车场一般均处在交通密集的闹市区, 交通车辆的排气CO污染本已严重,故新风取入口应避开环境较差的区域, 或是将采气口做得较高. 若该地区风速大于3m/s以上, 则CO浓度与高度关系不大. 此外, 进排气塔与建筑物一般都较邻近, 故噪声问题亦应予以关心. 停车库风机一般风量较大, 风压较小, 故都采用轴流风机. 风机运行时间长, 全年不停, 从节能考虑, 应选择运行效率高的风机, 我国在工程中也有采用混流风机代替轴流风机, 此外, 也可通过CO浓度的监测来调节风量, 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在排烟设计方面, 对于2000m2以上的停车库, 应考虑有效的机械排烟措施. 我国目前在设计中一般是利用排风系统的上部风口作为排烟风口. 排烟时换气亦为6次/h, 此时主要考虑避免由于汽油挥发引起的火灾或爆炸危险, 排烟口及排烟管的风速在火灾时可较日常通风的风速适当提高. 日本在地下车库设计指南中并未规定具体的做法, 建议与消防当局协商确定.4、诱导通风方式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4.1 问题的提出仅从计算公式上看,常规地下车库通风方式在CO控制方面可以达到要求. 但实际工程中常因气流短路使车库中CO浓度高于卫生标准. 这主要因为以下原因:首先, 对于常规通风换气系统属于完全混合式换气系统.但完全混合式换气系统有着其先天的不足, 即经一次换气之后, 其通风有效度(排气之CO浓度与换气前空间内CO浓度之比)不可能大于50%, 有时甚至更低. 对于常规通风换气系统其通风有效度不大于50%容易理解, 而更低则是因为产生了气的短路, 无法完全混合后再换气而造成的.短路原因主要因为车库层高要求十分严格, 室内布置送、排风管系统与建筑结构矛盾较大.对于送回风口位置布置,设计人员十分被动. 所以难以实现极佳的气流组织.其次, 因为在常规的系统中还忽略了一个概念,即呼吸地带浓度. 由于CO比较特殊, 分子量与空气相近 (空气分子量约为29), CO 从汽车排气管中排出后,虽因尾气温度会有一定升腾,但由于热量相对太小,立即被平衡掉,之后CO将按浓度梯度自由扩散. 因此在GB19-87中规定的针对污染气体分子量与大气分子量的差别采用三分之一上排三分之二下排或三分之一下排或三分之二上排的这两种方式对于CO都不十分适合,由于排风出口风速衰减很快, 没有能力抑制汽车尾气的升腾,所以此时CO会在送风风压和浓度差的共同作用下, 从升腾后的位置开始向上、下回排口移动, 而升腾后的位置正好接近人员的呼吸区, 从而使在人的呼吸地带的CO浓度反而高于整个空间的平均CO浓度.再有, 对于常规的通风换气系统, 使用CO传感器会发现传统方式在各区段的每个送风口和每个排风口之间CO的分布是相同的. 即从送风口到排风口浓度逐步增加. 从而使CO浓度曲线沿程为锯齿状,使人员行经时经过区域的CO浓度值反而大于整体平均值.最后, 对于停车库的CO负荷产生并非一个连继稳定的过程.通常会在上午8:00和下午3:00出现两个峰值, 且峰谷与峰底值有很大差别.下午3:00时CO浓度最高,这主要因汽车引擎由低温起步效率较低而此时车辆移动难度亦较大的原因.而常规通风系统由于换气方式的限制,使之处理尖峰负荷的能力较弱,通常需很长时间才能把CO负荷处理掉.综上所述,换气次数6次/h虽为卫生部门的最低卫生标准,但由于常规系统中的弊病使气流短路;送、排风口的不连继性使CO浓度。

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目录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网 选址及总图布置………………………………………………(3)
3.1 选址………………………………………………………(3) 3.2 总图布置…………………………………………………(3)


1总 则
网 为适应本市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使机动车停车库(场)
环境保护设计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的要求,特制定 本规程。
询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除家庭停车库外的新建、扩建
和改建工程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和管理。 机动车停车库(场)的环境保护设计应遵循经济、适用、可靠
的原则,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并满足城市规划、交通、消防、人防、
咨 劳动和卫生监督方面的要求。 机动车停车库(场)及其相关设施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设 建 海 上
1
2 术语
网 环境敏感目标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target
指环境变化引起反应的对象。本规程指环境敏感建筑物和人员 活动区域的总称。
5.3.2 在两个及以上独立通风系统的机动车停车库,不宜合用通
6
风机房。 5.3.3 机动车停车库专用风机房应设置在车库内,但不应与环境 敏感目标以及对噪声和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功能用房贴邻设置。
网 询 咨 设 建 海 上
7
6 噪声及振动控制
网 6.0.1 机动车停车库的通风系统应按所在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功能区标准,采取相应的降噪隔振措施。 6.0.2 专用风机房的外墙、楼板、隔声门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露天停车场废气计算

露天停车场废气计算

1、废气治理措施(1)项目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

CO是燃料在发动机内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取决于空燃比和各种汽缸燃料分配的均匀性。

NO x是汽缸内过量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高温下形成的产物。

根据对机动车运行过程的耗油量调查,在40km/h等速状态下,小车耗油量约7L/百公里;大车耗油量约20L/百公里。

经折算成单位时间耗油量为:小车耗油量约0.05L/min;大车耗油量约0.13L/min。

当机动车处于怠速(空挡、预热或减速)状态时,5min耗油量约等于机动车在40km/h等速状态下1公里的耗油量,经折算后该状态时:小车耗油量约0.02L/min;大车耗油量约0.04L/min。

当机动车处于低挡等速(5km/h)状态时,机动车耗油量按在40km/h等速状态下耗油量的1.5倍考虑,则小车耗油量约0.08L/min;大车耗油量约0.20L/min。

A.产生情况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包括车辆怠速(主要是预热等最低转速状态)排放尾气和在停车场内低速行驶的汽车尾气。

本项目停车场主要用于停放项目教学车辆、通勤车以及教职工私人用车,约58辆车,除5辆通勤车为大车外其余均为小车。

项目区停车场机动车运行耗油量情况见表5-8。

表5-8 停车场机动车运行耗油量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源强按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推荐的排污系数进行估算,详见下表。

表5-9 机动车辆大气污染物排放表单位:g/L.油耗经计算,项目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各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5-10。

表5-10 项目停车场机动车尾气各污染物产生量教学活动过程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项目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主要为进行科目二教学活动时教学车辆排放的尾气。

科目二教学活动中,教学车辆长期处于低挡等速(平均5km/h)状态,学员换乘时,车辆处于怠速(空挡不熄火)状态。

根据业主介绍,项目教学活动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共7h,其中2h为安全教育及教学时间。

关于停车场废气的计算

关于停车场废气的计算

⑴ 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废气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营运期废气主要来自地下车库高空排放的汽车尾气、居民厨房、居民燃用天然气废气、居民住宅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尾气、垃圾转运站恶臭等。

1.1.1.1 停车场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 )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

汽车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 、HC 、NO X (NO 2)等。

项目建设地下停车位1988个,地面停车位8个,主要停泊小轿车。

因户外停车位较少,且户外汽车尾气易于扩散且排放量相对较小,本次环评只计算地下车库排放的汽车尾气。

⑴ 汽车废气中污染物源强计算公式汽车在进出停车库(场)时均为怠速行驶和启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汽车将有大量尾气排放。

根据对其它同类型车库的类比调查和相关资料,车库中主要的污染物是汽车尾气中所含有的HC 、CO 、NO X (NO 2)等,测试表明:在怠速状态下,以上三种污染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CO :HC :NO x =7:1.5:0.2。

根据《地下车库通风量的确定与控制》(陈刚著)中推荐的公式计算:地下车库单位地面面积CO 排放量:EABCDQ式中:Q ——单位地面面积汽车排放的CO 量,mg/h·m 2;A ——单位地面面积车位数,m -2;B ——汽车出入频度;C ——每辆汽车发动机在车库(场)内平均运行时间,s ;D ——某类汽车单位时间内CO 的排放量,mg/s ;E ——CO 的排放量站总排放量的百分比,0.98%。

对其进行推导,得出整个地下车库CO 小时排放量:EABCDQ 式中:Q ——汽车排放的CO 量,mg/h ;A ——地下车库总车位数;B ——汽车出入频度,根据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尾气检测标准

尾气检测标准

尾气检测标准尾气检测是指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排放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一项检测工作。

尾气排放是机动车污染大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尾气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尾气检测标准,以规范机动车尾气排放。

首先,尾气检测标准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这些污染物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

因此,尾气检测标准对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保护大气环境。

其次,尾气检测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动车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例如,对于汽油车和柴油车,其尾气排放标准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两者的燃烧特性和尾气成分有所差异。

此外,针对不同排放阶段的车辆,也有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逐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质量。

另外,尾气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方法和设备的要求。

对于尾气检测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检测人员也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操作规范、技术熟练的能力,以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此外,尾气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频次和监督管理的要求。

根据车辆使用性质和排放情况,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定期检测,并建立档案记录。

同时,相关部门对尾气检测机构和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最后,尾气检测标准还规定了违规排放的处罚措施。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相关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暂扣车辆、责令整改等措施,以推动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持续改善。

总之,尾气检测标准是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它涉及污染物种类、排放标准、检测方法、监督管理和处罚措施等方面,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

只有严格执行尾气检测标准,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尾气排放问题,共同推动尾气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改善环境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计算公式(优化版)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计算公式(优化版)

空燃比
K+1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0
高峰
平时
容积比 C 0.0407 0.0006 0.0012 0.0407 0.0006 0.0012 0.0407 0.0006
1
高峰
1
高峰
平时
2
高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1.25 2.05 3.21
编号
单位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高峰 平时
车流量 时间
v/h Q min T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同上 D CO NO2 HC CO NO2 HC CO NO2
燃油耗量
kg/min A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废气排气量
m3/h D=QT(K+1)A/1.2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车场汽车尾气计算
项目共设357个停车位,其中地上停车位162个,地下停车位195个。

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CO、NMHC(非甲烷总烃)和NO2等有害成分,主要在汽车怠速状态或启动时产生,对周围空气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面停车场废气根据类比调查资料,取单车排放因子NO2为0.014g/min,CO为0.480g/min,NMHC为0.207g/min。

按每辆车位每天停车4次,每次5分钟计算。

地面停车场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

表1 地面停车场排放尾气污染物产生量
项目停车位(个)NO2(t/a)CO(t/a)NMHC(t/a)地面停车场162 0.0165 0.5676 0.2448
汽车在地下车库内要经过怠速、慢速行速过程,这两种工况恰恰是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状况。

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Q=S·H·M·C×10-6
式中:Q—车库中某污染物排放量,kg/h;
S—车库面积,m2;
H—车库高度,m;
M—换气频次,次/h,根据《汽车库设计规范》要求换气率为6次/h;
C—车库某污染早晚高峰浓度,mg/m3。

C值取于《环境保护》杂志2003年第8期《公共地下车库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中住宅类车库空气污染物NO X监测浓度均值0.457 mg/m3,CO监测浓度均值13.1 mg/m3,总碳氢化合物(非甲烷总烃)监测浓度均值3.4mg/m3。

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2。

表2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产生量
车库面积车库高度换气频次污染物产生量(kg/h) 浓度(mg/m3)
2000m25m 6次/h
NOx 0.0274 0.457 CO 0.7860 13.1 非甲烷总烃0.2040 3.4
本项目地面、地下停车场排放尾气污染物量汇总见表3。

表3停车场排放尾气污染物产生量
项目停车位(个)NO2(t/a)CO(t/a)NMHC(t/a)项目全部停车场357 0.0765 2.2889 0.6915 备注地下停车场按照每天早晨、中午、晚上3次使用高峰时间计,共6h
地下停车场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应小于
6次/h,送入新鲜空气的进风口宜设在主要通道上。

废气排放口位
于绿化带中,排气口的朝向要背离住宅楼。

此外,在废气排放的
周边,可选择种植对有害气体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如洋槐、榆树、垂柳等,这对废气也能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