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高考理综考试大纲及与2011年的对比

合集下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安徽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安徽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安徽卷,解析版)试题总评:2012年安徽理综生物试卷与去年相比既保持稳定又有所创新,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生物学能力与方法的考查。

全卷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考查重点突出。

试题围绕高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展开,科学规范、设计新颖、简洁流畅、难度适中,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总体上看,今年试卷有以下3个特点:1.试题立足教材,注重基础2012年试题延续了去年生物试题的特点,突出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来自生物学的核心内容。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不仅考查了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了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让考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让考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引导考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

3.倡导探究学习,关注体验在今年的试题中,实验仍是考查考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实验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没有脱离教材的实际,又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结果的处理与表达。

如第29题的Ⅱ小题所涉及的实验情境在教材中能找到其原型,是课本内容的变式,强化考生在实验全过程的体验。

这成为今年生物试题的亮点之一。

总之,今年生物试题较好地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经济活动等的关系,关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着眼于考生的全面发展。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生物部分解析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2011-2012两年新课标全国卷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2011-2012两年新课标全国卷物理部分试卷分析

2011-2012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部分)试卷分析及对策潘富军测量考生对物理学史、物理学基本方法的了解与掌握情况;测量考生对物理现象的了解和物理概念的理解;测量考生对物理规律的准确理解与灵活应用;测量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测量考生从背景材料、图表等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测量考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估算能力;测量考生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与感悟;测量考生对物理学基本观点的掌握与应用。

二、选择题分析1.四个必考模块大致按内容比例出题,个别题出现了跨模块的知识综合、或数理结合(如正弦函数、对数函数、三维坐标、极值问题等)。

2.物理学重要发展史出1题,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发展重要史实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体现物理课程的特点和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要求。

3.图象2-3题,突出对物理图象的考查。

试题配图较多,考查考生从画图、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物体的平衡、电场、行星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力与运动、功率各出1题。

5.物体的平衡、力与运动、功与功率、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电场、闭合电路、磁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是出题的重点。

6.突出物理模型和建模能力的考查(如对象模型、结构模型、运动模型、环境模型或实体模型、过程模型、状态模型等),物理学方法的使用(极限分析法、等效替代法、对称分析法、图象分析法、假设推理法等)、物理学基本观点的应用(力与运动的观点、能量观点、功能关系等)等考查。

7.设置情景,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科技、医疗、体育等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题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实验题一小、一大的格局基本形成。

小实验考查的是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注重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考查;大实验讲求探究的思想,关注能力的考查,常常是大纲规定的实验的适度的迁移、创新(这些实验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2012安徽高考大纲解析

2012安徽高考大纲解析

2012安徽高考大纲解析语文:出题方式更加灵活看变化:设题方式更灵活在“考试范围与要求”中,考查形式有显著变化:“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古代诗歌鉴赏板块的考查,“可以采用选择题形式,也可以采用非选择题形式。

”主、客观题型并重,增加了设题的灵活性。

标点符号要重视沉寂数年的标点符号似乎又“活跃”起来。

2012年的《考试说明》删去了“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一般不单独设题”一句,不排除单独设题的可能。

名句名篇有变化名句名篇默写范围除人教版普通课程必修部分未变外,其他有增有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默写篇目: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爱莲说》、《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删去《钱塘湖春行》、《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篇目:删去《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念奴娇》(大江东去)。

人教版普通课程选修部分:增加《蜀相》、《李凭箜篌引》、《菩萨蛮》(其二);删去《夜归鹿门歌》、《阁夜》。

给建议:一、基础小题,查缺补漏。

对字音、字形、熟语、病句、名句名篇默写等小题常练,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不忘回归课本。

二、阅读写作,注意技巧。

在阅读板块,要注意答题区域的前后关联,快速找到关键句;在作文板块,一方面,应当逐步积累新鲜有效的素材;另一方面切实培养审题、立意、架构的思维层递能力。

三、规范答题,巧用答案。

学生的答题模式普遍不够规范,应届考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考生应学习从标准答案中寻找奥秘,由答案反推设题者的意图,领悟一般性问题的常规解法。

四、考前训练,青睐真题。

在考前两个多月,做什么题?如何做?历年来的和安徽卷风格相近的真题是首选。

小提示:留意生活不读死书近年安徽高考题设题灵活,选材新鲜。

题目往往从课程考纲中来,从民俗文化中来,更可能从社会生活中来。

应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社稷民生,不读死书,留意观察本地民俗文化特色。

2012高考理综:理综试卷结构变化大

2012高考理综:理综试卷结构变化大

2012高考理综:理综试卷结构变化大2012高考解读:理综试卷结构变化大2012年与2011年山东卷考试说明理科综合的变化首先体现在第I卷的选择题上。

第I卷选择题的题目数量由前几年一直保持的22道题减少为20道题,选择题总分由前几年的88分降至87分。

生物由8道题变为6道题,化学仍为7道题不变,生物和化学每题分数不变,仍是4分。

物理7道题,但每题的分数由4分增至5分,选择不全由2分变为3分。

I卷选择题上物理的比重有所提高,而生物的比重有所下降。

其次,第II卷的必做题和选做题也有变化。

第II卷必做题部分,题目总数由前几年的8道题增至10道题,增加了2道生物必做题,总分由120分增至129分;II卷选做题部分由“8选4”变为“8选3”,减少了一道物理选做题,总分由32分减少为24分。

II卷部分物理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生物的比重有所提高。

另外,由于第II卷的必做题部分题目数量改变,使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中的题目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综上所述,理综科目中在分值分配、题目位置和选考题目中都涉及到了一些“全国卷”的影子,就连给考生们复习备考的示例也引入了“全国卷”中曾经出现的试题。

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暗示着,虽然山东在今年没有使用“全国卷”,但是在《考试说明》中多次出现“全国卷”的影子,后部的高考备考中确实有必要再次认真研究“全国卷”。

鞠洪亮,荣成三中生物组教研组长、威海市优秀教师、荣成市师德标兵。

连续9年从事高三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且成绩名列前茅。

组织《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高二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课题获得省二等奖。

目前正在参与威海市组织的《高效课堂》的子课堂。

生物考试说明解读2012年生物部分考试说明与2011年相比,虽然总体保持生物总分值不变(73分),选修考查方向、形式、分值(8分)不变,但其它方面的改变还是比较大的。

变化首先体现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上。

第I卷的选择题上由原先的8道选择减为6道。

第II卷的必做题部分,生物简答题由以往的2道题增加为4道题,分值也由以往的33分增加到41分。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

2012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新课标: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宁夏,海南,河北、内蒙、贵州等省份)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012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修改稿2

2012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修改稿2

2012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安徽省桐城中学吴雄光一、从《说明》看考试内容调整2012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理科综分为三大部分:Ⅰ.考试性质;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Ⅲ.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

其中“Ⅰ.考试性质;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没有任何变化。

在第Ⅲ部分物理学科中又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有个别文字作也修改,如在对“学习能力”的描述中,删去..了“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如在对“应用能力”的描述中,段首增加.了“强调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把“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改为..“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描述中,把“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删去..”两字;将“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了“经历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改为..“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这些文字的修改对考试内容没有直接的影响。

对“实验与探究能力”后面的例题做了调整,如下表格所示附表 2011年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二)非选择题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2012年安徽卷考试说明的物理部分基本上与2011年相同。

其中,从考核目标看:考核目标仍然是考查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从考试范围看:与去年相同,但是分值有调整,选修的比重加大。

考查范围主要是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3-2(电磁感应,交流电)和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其中3-2,3-4和3-5模块的内容分值比例由2011年的15%提高到20%左右,即选修部分所占分值增加了。

从知识点看:与去年相比,总共有10点变化:①运动的描述中,内容“质点、参考系”增为“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②相互作用中,内容“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和胡克定律”变为“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和胡克定律”;③抛体运动中,删去了“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的说明”,要求有所提高;④万有引力中,Ⅱ级要求的“环绕速度”改为Ⅰ级要求的“第一宇宙速度”;⑤静电场中,新增了“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场强度的叠加、等势面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等内容,且“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⑥恒定电流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由Ⅱ级要求变为Ⅰ级要求;“电阻定律”和“电功率、焦耳定律”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⑦交变电流中,“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推导”和“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⑧机械振动中,“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机械波中,“横波的图像”新增为“横波的图像(正弦波)”;⑨光学部分“介质的折射率”增加了公式;“光的干涉”中删除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新加了“光的颜色、色散”;⑩动量守恒定律中,“动量、动量定理”由Ⅰ级要求变为Ⅱ级要求,难度相应增加。

2012安徽高考考试范围变在哪儿

2012安徽高考考试范围变在哪儿

2012安徽高考考试范围变在哪儿?!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发布。

这意味着今年高考的考点范围明晰,广大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轮复习了。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考点范围有哪些变化?考生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如何更高效地来备考?本报特邀各个学科的知名教师为广大考生支招。

语文--- 默写篇目调整幅度较大“语文在阅读、标点符号等题型可能会出现变化”,合肥七中语文教师苏卫兵提醒广大考生,要注意题型方面的新趋势,还要做好诗文默写方面的功课。

具体变化: “在现代文阅读部分,样题做了较多、较大的调整”。

苏卫兵说,近几年安徽省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均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采用选择题形式、“文学类文本阅读”采用非选择题的形式。

但是,今年在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样题中,特别增加了《家园城市》、“日本大灾难与科技文明的脆弱”等非选择题形式的样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样题中,特别增加了《血的故事》一道选择题形式的样题。

“据此推测,今年现代文阅读必然要调整命题形式。

”苏卫兵认为,论述类文章阅读会命制1个非选择题形式的题目;文学类文本阅读,可能会命制1个选择题形式的题目。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一句话,“考查时,可以采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样题也做了部分调整。

苏卫兵推测,今年“鉴赏古代诗歌”可能也要调整命题形式:命制一道非选择题形式的题目、一道选择题形式的题目。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部分,删除“标点符号的考查具有综合性,一般不单独设题”一句,并在样题中增加了一道关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选择题。

苏卫兵推测,今年可能会单独命制一道关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选择题。

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删去的篇目为《钱塘湖春行》《江城子》《锦瑟》《念奴娇》《夜归鹿门歌》《阁夜》,增加的篇目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爱莲说》《过零丁洋》《己亥杂诗》《蜀相》《李凭箜篌引》《菩萨蛮》其二。

默写范围由原来的30篇增为32篇。

复习建议:“要加强论述类文章阅读中简答题答题练习,学会在准确、全面、具体地提取文章信息的基础上规范答题,答案力求简明扼要、一语中的”,苏卫兵建议,要加强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选择题答题练习,全面掌握散文、小说、古代诗歌等各个考点的答题专业术语及技巧。

2012年高考安徽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

2012年高考安徽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试题评析整理者: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强来自人教网整体感知:该份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能力考查;结构合理,设计精巧,科学规范,很好地保持了与前几年试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但与2011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难度分布有梯度,具有良好的选拔功能;很多试题来源于教材,素材经典,对学习、理解和应用课本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平时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012年《考试说明》较2011年有所变化,在该份试卷中有明显的体现, 启示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第Ⅰ卷选择题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与航天 答案:B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航天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得222224Mm v G m m r m r ma r r T πω====向,解得v =ω=,“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半径比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半径大,所以答案为B 。

解题技巧:熟练掌握这一连串公式222224Mm v G mm r m r ma r r Tπω====向的灵活应用,推导出,线速度、周期、角速度等物理量与半径的关系。

点评:典型的定轨运行特征量分析问题,实为送分题。

难度:易15.一列简谐被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度为10m/s 。

则t=0.1s 时正确的波形应是图2中的-----考点定位:机械波 答案:C解析:由图1可得波长λ=4.0m ,其周期T=λ/v=0.4s 。

而t=0.1s=T/4,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即图1的波形向x 轴正方向移动1/4波长,得到图2的C 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笔试、闭卷(二)考试时间150分钟(三)科目分值试卷满分300分。

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只涉及本学科内容。

(四)试卷结构试卷分第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计120分。

其中物理7道题、化学7道题、生物6道题。

第I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共计180分。

(五)组卷试卷按照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III.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物理制定《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物理部分,是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制定的。

本说明对安徽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予以解释,并选编题型示例,为高考命题提供依据,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学习能力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了解和体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阐明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二)应用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物理模型;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和各种资源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密切。

高考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极限、微元等思想方法也有初步的要求。

(三) 实验与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表达等。

能独立完成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2年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2、3-4和3-5模块的分值内容约占物理试题20%左右。

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附表。

附表所列出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其含义如下: Ⅰ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一般只要求“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

Ⅱ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列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Ⅰ,重力势能的标记为Ⅱ。

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知道关系式212p E kx;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Ⅰ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介绍,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Ⅰ所标记的要求。

附表 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Ⅰ位移Ⅱ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Ⅱ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Ⅱ自由落体运动Ⅱ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和胡克定律Ⅰ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Ⅱ矢量和标量Ⅰ力的合成与分解Ⅱ只要求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和求解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包括共点力的平衡超重和失重Ⅰ物理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Ⅱ抛体运动Ⅱ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Ⅰ离心现象Ⅰ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第一宇宙速度Ⅱ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Ⅰ只要求知道其物理意义机械能功和功率Ⅱ动能和动能定理Ⅱ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Ⅱ弹性势能Ⅰ不要求运用关系式212p E kx =进行计算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物理3-1 主 题 内 容要 求 说 明静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Ⅰ 静电现象的解释 Ⅰ 点电荷 Ⅰ 库仑定律 Ⅱ 静电场Ⅰ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Ⅱ 电场线 Ⅰ 电势能、电势 Ⅰ 电势差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Ⅱ 常用的电容器Ⅰ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Ⅰ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Ⅱ 示波管Ⅰ恒定电流导体中的电场与电流 Ⅰ 包括关系式:q I t=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Ⅰ 欧姆定律 Ⅱ 电阻定律 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 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Ⅱ 电功率、焦耳定律Ⅱ 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Ⅰ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Ⅰ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Ⅰ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Ⅱ安培力的计算只要求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Ⅰ洛伦兹力的公式Ⅱ洛伦兹力的计算只要求速度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Ⅱ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Ⅰ物理3-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Ⅰ磁通量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楞次定律Ⅰ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自感、涡流Ⅰ交变电流能结合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sinme E tω=的推导过程,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Ⅰ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Ⅰ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Ⅱ理想变压器Ⅰ远距离输电Ⅰ物理3-4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运动简谐运动Ⅰ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Ⅰ简谐运动的图像(即x-t图像)Ⅰ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即2lTgπ=)Ⅱ受迫振动和共振Ⅰ机械波机械波Ⅰ横波和纵波Ⅰ横波的图像(正弦波)Ⅰ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间的关系Ⅱ光光的折射定律Ⅱ介质的折射定律(即绝对折射率)n=c/v(c、v分别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Ⅰ光的干涉,1xdλ=Ⅰ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Ⅰ全反射(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临界角)Ⅰ物理3-5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Ⅱ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只限于一维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Ⅰ单位制与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等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与探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计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6: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8: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12: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4.关于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只要求会使用多用电表正确进行电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点烟的测量。

2012安徽省考试说明变动(化学)一、变动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二部分(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不包括波谱方法)变动为: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氢谱等)。

二、删除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二部分3.氨基酸(1)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化学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题型示例变动选择题:【例10】、【例13】、【例14】、【例18】、【例19】、【例20】、【例22】、【例23】非选择题:【例29】、【例36】2012安徽省考试说明变化(生物)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3-6生态环境的保护(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由Ⅱ类要求变化为Ⅰ类要求;生物技术在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中删除“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增加“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