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画面造型语言之光线

合集下载

影视摄影创作02《第二章-影视摄影的光线创作》教案资料

影视摄影创作02《第二章-影视摄影的光线创作》教案资料
特点: 1作为主光使用能够 产生浓重的阴影 2如果处理得当,侧 光能够给人一种神秘感 3有助于表现被摄体 的侧面轮廓和立体感 4不利于平衡曝光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侧顺光:投射的角度在顺光和侧光之间的光线 我们一般称为侧顺光
特点: 1造型感非常突出,所 以,将它作为重要的塑 形光(造型光) 2在被摄体的表面,形 成丰富的影调层次,有 助于产生空间感和立 体感
影视摄影创作02《第二章-影视 摄影的光线创作》
一,影视光线的作用
一,影视光线的作用
2.情绪、情感和气氛
光线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它是没有情绪的 而在视觉心理学意义上,就有情绪、情感和气氛了
实际上,就是人的主观情绪投射到被光线照明的不同物体上 ,所以,才有了不同情绪的光线感觉。而影视摄影正是利用了 人类对光线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情绪投射,来利用光线进行表情 达意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4)容易在被摄物体上产生局部光斑,尤其是在明亮 金属等反光率极高的物体上产生的强光反射而影响 物体的正确再现 5)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立体形状、轮廓特征、表面 结构和粗糙物体的质感 6)直射光可产生更多的戏剧效果,同时也更多地渗 透出了人为加工的痕迹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散射光:光源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通过一定 的空气介质或者反光、散光材料的作用,而呈 现出漫射的光线,在被摄体上受光的一面和非 直接受光的一面没有十分强烈的反差,没有明 显的投影,光线效果比较平淡柔和(软光、柔 光)
具体体现在:
(1)光线能够形成特定的气氛 (2)光线能够昭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时间 (3)运用不同的光线或光线形式,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命
运、喜怒哀乐
一,影视光线的作用
一,影视光线的作用
3.叙事

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

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 艺术与设计浅析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刘亚楠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不同的影视工作者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有不同的审美经验,影视画面造型,以及光影色彩构图便是影视工作者这一部分审美意识不同的展现。

不同的审美形态化会构筑出来形态不一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色彩,按照一定的意图规律组合成为凝聚者创造者审美情感的画面艺术形象。

在世界影视争相发展的现当代社会,不同影视画面中具体光影色彩以及构图的应用可以提高艺术创作工作的层次感,同时可以弘扬中华民族具体的传统造型元素,构建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影视文化人物形象。

关键词:影视画面;光影色彩;造型构图光线是一种可以流动着向观众表情达意的语言,利用光线和色彩的变换可以完成通过对影视作品中具体内容的营造。

高级的光线层次感可以通过对影片故事氛围的讲述再现民众熟悉的日常事物,同时也能够诱导民众感受日常平凡事物中存在的独特魅力,达到调节整体气氛的深刻作用。

一、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处理观众在欣赏中多的影视作品时,其欣赏到的色彩构造与影视创作工作者具体表达的内涵不谋而合,影视作品的色彩被观众群体赋予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美学意义。

(一)对光线的巧妙利用光影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是通过不同颜色的明暗变化呈现出来的,而在具体的影视画面中则可以通过色调的深浅层次变化进行反应。

在影视画面色彩的调配过程中,光线是以流动的方式进行展示的,是一种较不稳定的视觉现象,通过自然的变换以及人为打造展现出光影的不同强度。

影视工作创造者在利用光源进行视觉色彩创造时,会对光感进行深层次的表现和探索,高级的光源可以为影视作品增加可观赏性,并且其中隐含着的层次感会进一步提高影视作品的高级感。

在拍摄影视作品进程中,不同的片段和场景要求运用不同的光感,光的层次感被影视工作者广泛应用于提升整体影片的立体感和画面感,高级有深度的光感可以着重提升观众探索影片的空间层次感,使得影视作品中的每一样艺境的创设都有光线的参与。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1.相对比较固定,
类型化
2.人工光源为主,
种类复杂
3.自动化程度较高
4.没有一个放之四
海而兼准的解决办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演播室照明灯具 1.性质 直射光 散射光
影视摄影创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2.类型和功能 泛光灯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散射光:光源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通过一定 的空气介质或者反光、散光材料的作用,而呈 现出漫射的光线,在被摄体上受光的一面和非 直接受光的一面没有十分强烈的反差,没有明 显的投影,光线效果比较平淡柔和(软光、柔 光)
自然光:阴天的天气条件下,或者晴朗天气的背 阴处,太阳光只能通过天空反射的光线来照明, 或者是经过云层“过滤”过的光线来照明 人工光:在聚光灯前面增加遮挡光源或散射光源 的材料,或者使用柔光灯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特殊照明技巧: 2.交叉照明
发挥了一灯多用的 功能,使得布光和 拍摄快捷,光线效 果也不错。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特殊照明技巧: 3.大范围照明 (群像照明)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不同人物的光比控制
散射光容易塑造女性柔美、妩媚的形象;而 对于男性来说,则过于平淡,缺乏个性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相比来讲,男性更适宜使用较大的光比,来 塑造立体感较强、较为硬朗的人物形象
影视摄影创作《第二章影视摄影光线创作》
二,光线的人物造型 ·不同气氛的光比控制
特点: 1作为主光使用能够 产生浓重的阴影 2如果处理得当,侧 光能够给人一种神秘感 3有助于表现被摄体 的侧面轮廓和立体感 4不利于平衡曝光

【全文】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第二章

【全文】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第二章
开放式构图是在长镜头理论提出来后才产生的。由于强调 画面的连续性,以摄影机和演员的运动取代蒙太奇的切换,单 幅画面就会出现一些不完整、不衡和不统一的现象。通过空间 观念的变化,使观众意识到画外空间的存在,并在其头脑中产 生想象的画面,以此来消解单幅画面的不完整和不均衡(如图 2-10)。
图2-9 选自《大闹天宫》
图2-19 选自《魔兽争霸》
图2-20 选自《魔兽争霸》
5. 跟镜头 这是一种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主体的拍摄方式,被摄体 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不变,其前后景则发生相应的连续变化(如 图2-21)。 6. 升降镜头 摄影机在空间中上下运动拍摄,视觉变化鲜明,背景更替效 果明显。升降镜头可以是平常角度的升降,也可以是带有俯视 角度的升降,还可以是仰视角度的升降(如图2-22)。
我们知道不管是动态的画面或者是静态的画面,它都是作 者表现的主题思想,创造具有一定美感效果的活动。如果要打 动别人,就必须创造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画面来。合理的构 图就是通过创造现实的或者是非常规角度的画面效果来刺激观 众的眼球,吸引观众的注意。
美术作品中的构图主要是将形式美诉诸于视觉的点、线、 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强化需要表现的主体,弱化 或者去除繁冗的物体,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 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想以 增强艺术效果。
图2-3 选自动画片《骑士歪传》
注:画面主体位置是主角, 后面是活动的景。这张画面交代 了人物活动的舞台。
中景是表现角色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中景可 以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人物的造型、动作、运动或者一部分场景 的设置,从而交代人物之间、人物和场景的关系(如图2-4)。
近景是表现角色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其面积占画幅 一半以上的景别。近景也是很日常化的视点(如图2-5)。

视频语言-2画面造型语言

视频语言-2画面造型语言
的关系,立体感十分明显。
4、侧逆光: 又称后侧光、反侧光,是指光源方向和摄影机 光轴成130度左右的照明形式。
5、逆光: 逆光照明光源方向基本上对着摄像机的照明称逆光照明。
6、顶光: 来自被摄对象顶部的照明,称顶光照明。
7、脚光: 光源低于人的头部,由下往上照明人物成为脚光照明。
二、按光的形式分类
十字形式构图:
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而得到 极为平衡之构图,代表安定的感觉
十字形式构图:
第二节、景别与景别的运用
一、景别的概念——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 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 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 上形象的大小。
1、散射光: 散射光的存在是由于外景自然光被云彩遮住或者
是某种散射物质遮挡光线所形成的一种散射的效果。
2、效果光: 效果光的光源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是由于某种
特定光源所产生的效果。
第六节、视点
客观镜头: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和角度来观察一个事件 主观镜头:从一个个人观点的角度来拍,观者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优点:有利于勾勒对象的侧面轮廓。
斜面拍摄:介于正面、侧面之间的拍摄角度。 优点:能够在一个画面内表象对象的两个侧面,给人以鲜明
的立体感,是最常见的拍摄角度。
垂直夹角之仰摄:摄影机从低处向上拍摄。以低处为己方心 理位置,往上拍摄的镜头就是仰视镜头 。仰拍的画面表现 为从下往上、由低到高的仰视效果 。
圆形椭圆形式构图:
椭圆形形式构图: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
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对称形式构图:
对角线形式构图:
动态形式构图:
S 型曲线构图 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的动态构图

视听语言光线色彩

视听语言光线色彩
(2)、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
(3)、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不同的 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叙事态度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4、视点 镜头视点是指镜头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 (1)、客观镜头 客观镜头是指代表摄影机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镜头。客观镜头代表
俯 镜头高于被拍摄对象 被拍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达蔑视、

贬义的态度
3、拍摄角度的作用
(1)、叙事的作用。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更完美 地刻画人物、叙述情节,能不能把场面表现好。随着叙事的展开,选择最佳的 角度,并且不断调整角度,对于完成叙事至关重要。
侧面拍摄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外部轮廓,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还适合表现人物运动、动作、人与人的交流。
(3)、背面角度 概念:摄像机在被摄主角人物或物体的背面位置拍摄。 特点: ①、通过镜头背面角度,观众不仅能看到主体背面的轮廓线,更能看见主体所
关注的背景画面,体察到主角心理感受和内心感情。 ②、演员表演所呈现的信息几乎为零,引发观众想象空间,可以制造悬念。
由长焦距调整为短焦距变焦摄影焦距推向或离开一个静态对象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景别景深改变拍摄运动中的对象摄影机位置不变被摄对象处于运动中调整角度和焦距避免失焦摄影机移动的同时变焦机位焦距不断相应调整难度较大
视听语言
影像 声音 剪辑
画面造型语言:景别、角度、景深、构图、光线、色彩 镜头语言:运动、场面调度
着创作者的眼睛,它全知全能,且无处不在,类似于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叙事。
(2)、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是指代表剧中人物视线或心理活动,如回忆、想像、幻觉的镜头。主 观镜头往往带有特定人物独特的心理感受、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鲜明的情感色 彩,因此,主观镜头用来作为人物心理刻画的主要手段。

第二章4 影视光线概述

第二章4 影视光线概述

空间里的线条只要有距离的差别就存在透视现象。 在造型艺术中,线条透视是塑造画面空间感的基础。每种造型艺术都用 自己特有的方法来处理线的透视,摄影是利用拍摄的角度、距离、高度 和光学镜头焦距的选择,处理画面线条透视,从而塑造画面空间感。
2、调子透视

调子透视又叫大气透视。

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空气,空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由于空气中充满尘 埃和水蒸气,光线在穿透过程中,一部分光被吸收、扩散或反射,特别 是短波光更容易被扩散,使无色的大气染成淡蓝色。造成物体的色彩随 着空间距离的远去而发生向蓝色偏转,构成了大气透视现象,人对大气 透视现象的感觉与光线有关;逆光条件下最为强烈,而顺光状态最弱。
摄像可以通过光线方向的选择,控制画面中间感的表现。也可以影调构 成模拟大气透视现象,获得空间感。


反差:近强远弱。
影像:近实远虚。 影调:近浓远淡。
色彩:近暖远寒。
3、用光再现画面空间感

影响大气透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空气的浑浊度和光线方向。空气越污 浊,含尘埃和水蒸气越多,调子透视现象越强烈;光线越逆,大气透视 效果越强。 拍摄中,不仅可以利用放烟雾增加大气透视,而且还可以利用阳光照明 方向的选择控制画面空间感。影片《故乡的旋律》镜头,拍摄时放白烟, 增加大气透视,形象鲜明,画面空间感很强。
第六节 光与造型
光与立体感 光与空间感 光与质感
光与物体轮廓形态
光效的构成 光在造型中的作用
一、光与立体感

物体在空间里都有一定的位置和占有一定的空间体积。 体积基本构成元素就是点、线、面。物体是由许多不同形态的简单几何 形体组合而成。所以物体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由无数个方向不同、形态不 同、大小不同的面所构成。在画家眼中可以把一个人的头部看成一个长 方体,由六个大面构成;而每一个面中又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个几何形体 装配而成,如眼睛是半圆球体,鼻子是圆椎体等。

《视听语言》第2章_画面元素_04灯光与色彩

《视听语言》第2章_画面元素_04灯光与色彩

2.辅光:
辅光也称为补光,是在主光的暗面补充亮度的光源,作用是削弱主光 的死黑阴影区域,平衡亮度,辅助造型。辅光的角度往往区别于主光 的角度,常使用散射光来制造柔和的光照。
在室外拍摄中,辅光一般会使用反光板来实现。在室内拍摄时,辅光 一般都会使用柔光灯或者柔光罩。
辅光布设要点: 1.亮度与柔度一定要低于主光,避免光照的主次不分。 2.辅光的数量不一定唯一,在拍摄中会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辅光的照 明工具也不唯一,反光板、反光罩、柔光罩等等都可以使用。 3.辅光的核心是平衡亮度消除死黑让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在暗部造型 方面其着重要作用,应注意暗部形态与明暗交界线的位置。
正光
侧光
背光
顶光
底光
1.正光: 也称为顺光。光线来自被摄物体的正 面,根据其角度的高低还可细分为平 射顺光、高位顺光和低位顺光。 正光的有点是照明均匀、阴影少,能 柔和地表现凹凸结构。但是缺点也在 于立体感较弱,明暗与层次感小,因 此正光也被称为平光。 正光位常用于肖像、新闻摄影中。
油画肖像中使用的正光
• 汉尼拔博士与克拉瑞斯的两次会面(1991,沉默的羔羊)
布光案例分析:
• 超脱与写意(2011,生命之树)
布光案例分析:
• 风格化的灯光表现,灯光成为角色(1993,霸王别姬)
影调:
灯光元素对画面表现的直接影响就是影调。影调又称基调或者调 子,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等关系。影调是镜头画面表述 的专业用语与拉片分析的专业词汇,需要熟悉。
侧光斱向来自被摄物体的侧面根据具体斱向的变化又可分为正侧光前正侧光的斱向不拍摄斱向基本成90度夹角正侧光下被摄物的受光面不背光面几乎均等有助于表现特殊主题和情境下的人物角色
第二章
画面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硬光 硬光光源是直射光,在物体上产生明显投射的
光线,强调明亮处和黑暗处的对比,物体显得线 条分明,强硬沉重、粗糙。 硬光多用于主光或轮廓光。 优点是造型感较强,适合表现棱角分明的被摄 体,展示人物性格,一般塑造有力量感的人物形 象。 缺点是在单一光源照明时,造型显得生硬。在 拍摄时,如果不想让阴影区太突出,可以适当补 充一些光线,调整对比度设置。
一、光的类型与画面造型特点
影视作品中的光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它 们在画面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 画面造型特点。
(一)按光源的性质分类
1、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主要来自太阳的天光,亮度强、范围广
而均匀,色温也比较一致。 自然光源的不同和很多种因素相关。 在现实主义、纪实风格的影片中,导演会有意识
2、软光
软光是散射光,被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的投射光线不明显, 物体亮度均匀,人物轮廓比较柔和,物体显得柔 软细腻。
优点是调子柔和,经常用来表现温暖平和,没 有尖锐矛盾的生活场景,塑造较为温柔善良的人 物形象。
缺点是不利于突出被摄体的主体形状,画面的 影调反差不容易拉开。
(四)按光的造型性质(主次)分类
(一)再现派
1、理念 再现派强调用光的逼真性,追求接近生活真实的
用光效果,对光源的处理充分生活化、合理化。 2、代表人物 再现派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摄影师阿尔芒都。他一
直在做摄影质朴化的努力,希望展现出事物的本来 面目。阿尔芒都认为实用的光线就是美的光线,他 尽力做到光线从逻辑上比美学上更容易讲得通。 代表作品:《天堂的日子》《克莱默夫妇》《最 后一班地铁》等
三、光的功能
光在电影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 与画面其它造型手段一起,共同完 成影片的叙事,营造影片的情绪氛 围。
1、人物形象的塑造
(1)用不同的造型光效塑造不同的 人物形象。
在影片中,摄影师、照明师可以 为影片人物设计一种主要造型光效, 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就为这种特 定光效所笼罩,光线就成为这个人 物的外在形象符号之一。
——斯托拉罗
光是摄影的基础,也是人们视觉感受的基础。银 幕上的影像的形状、轮廓、结构、色彩、明暗、情 调等,都受光的作用和影响。
爱因汉姆对艺术光效做过论述:
由于巧妙光线的帮助,不端正的容貌可以变得好 看;一张脸可以显得憔悴或丰满,苍老或年轻。就 室内或户外的风景来说也是如此。随着光线,一间 屋子可以显得温暖而舒服,或是寒冷而简陋;或是 大,或是小;或是清洁,或是肮脏;可能一下子令 人眼界一新,也可能灰溜溜地引不起人的注意。
(二)按光源的位置分类
1、正面光(顺光) 正面光成像清晰,但会减弱空间的立体感,因此
又被称为“平面光”。 2、侧面光 侧面光明暗反差大,层次比较清楚,可以加强空
间的深度感、立体感,因此也称“立体光”。 3、逆光 背面水平方向的光源,可以体现被摄体的轮廓和
线条,因此称“轮廓光”。 强烈的逆光,会使人物形象突出,显得可怕;柔弱
(二)表现派
1、理念 表现派追求光的唯美效果,希望通过光线设计表
达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他们看重光线的装饰性,在 光线处理上比较细腻,细节处理也十分用力。 2、代表人物 表现派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摄影师斯特拉罗。他 强调用光线来参与影片的表意,甚至要干预影片的 叙事。他每拍一部新片,都有意识地开掘光的新的 表现力。 代表作品:《巴黎最后的探戈》《现代启示录》 《末代皇帝》等
阿尔芒都:
“摄影贵在真实。
我出发于写实主义。我的观点追求光线和视觉的 真实。我就是展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带任何扭曲。
三四十年代的一些影片,总是打上光彩夺目的逆 光和花哨的效果光,现在不允许。因为现代电影要 求自然。”
再现派追求生活化的光线处理,并不否定光线在 塑造形象时的作用,对摄影师的要求也没有降低, 相反可能更高。他们既要寻找能够体现自然形态的 光线,又不能让人觉察出人工的痕迹。
第六节
光线
当导演给我剧本阅读时,我主要是极力考虑怎样 用光写这个剧本。用文字写一部电影剧本有它的素 材,而用光写也有它不同的素材,如颜色、阴影、 光线。若改变一部影片的光的基调,便能改变整部 影片给人的感受,也会影响影片的情节。所以,摄 影师也是作家。只不过他是用光写作……用一系列不 同的视觉形象,不同的画面,即运动、变化着的光 叙述。我每次仔细考虑一部影片该怎样拍的时候, 完全像写作的构思过程一样,考虑全片光线的发展 和变化。
地利用自然光源,而避免使用人工光。 拒绝刻意的人工光源,并不意味着拒绝拍摄的精
确与影像的美感。摆脱摄影棚刻意的灯光照明,也 就在某种意义上摆脱了这种空间,进入了一个更为 真实,同时也是更为开放的空间。
2、人工光源
人工光源指用灯光为主要提供照度的设 备。
人工光提供的创作自由度比较大,能够 对人物形象和场景气氛进行某种造型处理, 达到需要的艺术效果。
1、主光 在一个固定的构图中,只允许存在一个中心光所
形成的照明系统和影调结构。这个光就是主光。 在这个系统中,来自其它方向的辅助光的亮度,
不能超过主光,不能破坏主光产生的影调结构。 主光多使用硬光。 2、补光(辅光) 补光是起辅助作用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被摄物
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还要使被摄 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补光多用软光。
光效的反差性质 光的主次
光的方位
硬光 软光
主光 补光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顺光 侧光 逆光 顶光 底光
二、用光观念
不同类型的影片会选择不同性质的光效: 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钟情于自然光效, 而带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创作者往往 会在光线处理上作文章,让光线参与到叙 事中,使光线作为造型元素,达到隐喻或 象征的目的。
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显得神秘动人。
4、顶光
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光的反差大, 造型效果反常,常用来塑造恐怖、凶恶的 形象,有丑化的效果。又称“蝴蝶光”。
5、底光(脚光)
光线来自下方,也是一种反常规的视觉 体验,往往用来塑造恐怖形象。又称“魔 鬼光”、“骷髅光”。
(三)按光效的反差性质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