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笔记、画面造型语言(景别景深焦距镜头)分析学习资料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知识学习景别概念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一、景别概念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深:是从纵深的画面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景别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
按照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我们可以把景别分为两个系列: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1.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我们在创作电影电视画面时,选择怎样的结构和画面,首选是从对景的感受开始的。
(1)景别意味着距离。
这个距离包括被摄物之间的物理距离以及观众与被摄主体的心理距离。
全景意味着距离远,近景特写意味着距离近。
(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
也就是空间在银幕成像上的大小,全景系列景别的空间开阔,近景系列景别的空间狭小。
(指的是荧幕空间的范围)2.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景别具有叙事功能:交代特征:远景系列景别交代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特征。
强调细节:近景系列景别交代被摄人物的具体特征。
导演对电影电视拍摄的把握从对画面内容的控制开始,而景别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重要手段,画面内呈现什么内容,呈现多大的面积,需要强调什么、忽略什么,都是景别控制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不同景别的造型特点和叙事特点。
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的划分有两种标准,一、按照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大小来划分;二、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种划分标准,将景别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图例巴顿将军)1.大远景大远景: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和展示空间的功能性景别。
远景和大远景都以表现环境空间为目的,不以清晰呈现人物为画面构图的任务。
(图例情书开场画面)在画面造型上,大远景画面中的主要面积都是景物,是一种景物景别。
大远景通常用在影片或者段落的开场,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明确人物所处的地理概念。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标准镜头:
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 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 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 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
快速变焦: 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 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 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 细节人物的注意。)
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 焦距变化。(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 与变化)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 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 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 们可以把它区分为: 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 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 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 (《我的父亲母亲》)。
提问同学, 随后讲解 (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
景深: 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 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 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 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 的那一点距离。
摄影镜头的类型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 分为变焦镜头和定
焦镜头。定焦镜头中, 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 分为 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 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 和 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 长焦镜头 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 最近的是短焦 (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 视角范围越小, 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 背 景越虚;而焦距越短, 视角范围越大, 画面背景越 实。(配合举例讲解)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 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 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
第一章笔记、画面造型语言(景别景深焦距镜头)分析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视听语言概述。
1、视听语言最小单位——镜头2、镜头的三个概念:A、物理——光学透镜B、拍摄——开关机之间拍摄的画面C、剪辑——两个剪辑点之间的画面3、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禁锢的摄影机: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
4、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人声(对白、独白、旁白)5、影视声音发展:无声电影——现场乐队伴奏——胶片同步记录——后期配乐——有声电影6、视听语言:它是影视特有的一种语言,同时依托视觉、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进行表达,并形成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节景别1、景别概念:画面所展示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或景物称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为景别。
2、景别大小变化方法:A、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B、通过光学镜头的变焦来改变取景框范围,改变景别。
3、景别的划分标准:A、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为标准,凡拍摄主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其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B、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4、景别分类:A、【大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待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常用于片头或片尾。
表现功能: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B、【远景】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幅大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能看清基本形状,但看不清细节。
表现功能:相比大远景,远景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C、【全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全貌,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
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表现功能:客观展示被摄主体全貌,交代空间环境,是主观镜头;可以制约一场戏的总角度。
D、【中景】对画面主体人物为膝盖以上。
电影学院摄影技术基础——景深与焦点上随手笔记

电影学院摄影技术基础——景深与焦点上随手笔记喜欢摄影请关注吧!我们今天这节课来认识景深,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眼睛不会对景深有很敏锐的感觉,因为人的眼睛会自动对焦。
那么无论我们看到那里,眼睛的焦点就会跟到那里。
我们用广角镜头来创建一个大的画面,从前景到后景都处在一个非常清晰的范围内,这种画面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觉感受。
下面这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从前景的第一个元素,到后景的最后一个元素,都处在一个清晰的范围。
通过我们学到的知识可以断定他用的是短焦镜头(广角镜头)加比较小的光圈,控制出这种大的景深。
我们来看这幅画面,前景中的雪堆上面脏的这种尘土都能看的见,依着画面中间景深房间的人物,再到画面的后景,一层后景、两层后景、三层后景到最后的窗户都处在非常清晰的画面景深里面,创造出这种很锐丽独特的视觉风格。
下面这幅画面,通过这种透视的基变,我们明显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短焦镜头所拍摄。
在画面中从前景到后景都处在一个非常清晰的视觉范围内。
下面这幅画面也是如些,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近大远小被加大了。
他是一个广角镜头所拍摄出来的视觉效果。
通过非常清晰的前景后景来讲述这个故事。
大的景深加广角镜头所带来的这种透视基变,来突现这种独特的视觉张力。
那么大景深我们在电影的拍摄里面,运用了其实很多,30年代在好莱坞为了增加更多的叙事内容,发明了一种深焦距的这种拍摄技术控制。
很多导演在用了这种深焦距的技术控制,避免了大量的剪切,通过前景与后景在一个画面里面来讲述小小的故事。
举个例子。
一个母亲在厨房做饭,她的身边有声音,我们透过窗户看到外面他的儿子在打闹,那么我们原本需要剪切的两个镜头,现在可以融合到一个镜头里面。
而且我们把两个镜头融合在一个画面里面它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视觉联系。
这个视觉联系有助于我们叙事,有助于我们情感的表现。
观众这时通过窗户看到她的孩子摔倒了或者掉到河里一直在挣扎,而她的母亲还在做饭,什么也不知道。
这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反差,这种反差给了观众极大的心理压力,极大的叙事张力,这就是我们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这种大景深的用法。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第一章电视画面1、摄像机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象信号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2、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是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可以得到成像于各对应的摄像器材靶面上的红(R)、绿(G)、蓝(B)三幅基色光像。
3、摄像机根据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分为哪三类?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
4、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是什么比例?电视1:32;电影黑白片1:128;电影彩色片1:64;5、什么叫电视画面?电视画面的特性是什么?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象。
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地一个片段。
电视画面的特性指它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6、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
7、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单向性;(2)连续性;(3)同时性。
8、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1表现具象;(2)表现运动;(3)运动表现。
9、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般有哪些方面?(1)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能力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1、什么叫电视景别?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哪两方面?电视景别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两方面因素: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2、电视景别划分哪五种不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5、电视拍摄角度分哪三种角度?电视拍摄方向通常指哪三个相对位置?平角(平摄)、俯角(俯摄)、仰角(仰摄)。
正面、背面和侧面。
6、电视拍摄的要领指哪四方面?稳、平、匀、准。
考研 视听语言复习 第一至三章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1.景别的定义: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
2.景别的分类:全景系列-------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 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3.景别的划分与功能中景以上的都是远景系列景别;中景以下的都是近景系列景别。
4.景别的意义a.暗示、描绘电影空间b.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c.建构整理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5.景别的剪辑规则在一般的电影类型叙事中,尽量追求画面之间的平稳流畅,避免产生使观众脱离叙事情景的视觉跳跃。
规则:a.相邻景别不相接,以免产生跳跃感。
b.不轻易使用两极镜头。
两极镜头指远景系列和近景系列的镜头。
c.景别越往远景系列,画面的时长越长,景别越往近景系列,画面时间越短。
6.焦距的定义:也叫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焦距是导演对画面视觉中心、造型效果控制的重要手段。
焦距改变景物中的主体成像清晰度,从而控制视觉中心,也改变画面中的景物和主体的关系,实现某种造型效果。
7.焦距的分类a.定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b.变焦镜头8.景深的定义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画面,其影响清晰的纵深范围。
即所表现的分置再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的空间范围。
9.角度的定义:又称摄影角度、镜头角度、拍摄角度、机位角度。
指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产生的几何角度,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角度。
角度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视听语言的理解中的重要技术要素。
10.角度的意义体现在:a.角度是一种重要的画面造型手段b.角度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和叙事信息c.角度是一种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人物和场景情感态度的导演手段。
11.角度的画面造型特点和基本功能a.俯瞰:又称大俯角,摄影机垂直于被摄体。
特点功能:表现力极强,能表现景物全貌,画面中人物渺小,是反常角度,希区柯克的电影中常用此角度来表现人物命运的扑朔迷离。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第一章基础概念第一节景别与构图景别:画面的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景别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
景别的特性和影响因素:1.景别的强制性是指摄影者和剪辑者对客观世界和观众的双重强制,对景,对人取景范围的强制性。
叫人看什么就看什么的强制性。
2.距离与景别1)首先表现在直接影响画面间的景别及其内容含量2)其次通过改变距离和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结构以至能改变画面内容含义。
景别的五分法。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作用:被摄主体只占用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位于远处或深处相比大远景,远景的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1.展现场景全貌2.场景段落的总角度,具有定位的作用3.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5.场景段落的开始或结尾镜头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1.以描写为主,兼顾叙述和描写双重功能的构图景别2.在叙事作品中,中景多用于展开情节,能完美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和面部情绪,可以清楚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特定关系。
有利于表现人物间的感情交流,展开故事和矛盾冲突。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1.一般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2.人物面部神态,头部形态居于画面的主导位置3.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成为表现的主要部分,通过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近景1.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一般对主体人物的取景到腰部以上。
2.近景和中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的物体或人物表情。
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的意义。
特写:局部以上被摄对象细节特写镜头是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强调出来,因而增加其重要性。
常具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则更进一步,甚至只表现某人的局部,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直接影响暗示观众心理。
1.展现人物神情,揭示内心世界2.表现人体某一部位和突出物体的细部特征3.戏剧转场4.表现动作,突出视觉冲击力5.引起节奏上的变化6.特写镜头的残缺不完整,给观众提供了想象空间7.具有强迫性的指向作用,有效约束了观众的注意力。
镜头的语法笔记

标准的屏幕横纵比比例:4 :3 、 16 :9宽屏的取景范围大,屏幕小会造成信息的缺失,画质变差(类似于放大效果)。
同样的场景,屏幕大,可能由于取景范围大,而不需要很多镜头转场、剪辑。
比如一个宽屏框住两个对话人物,但是窄屏需要镜头的转场,但是特殊情况下窄屏取两个人的镜头,也可以表现出人物亲密的镜头语言。
三种基本景别+九种景别扩展:(观察者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决定了画面的景别)全/远景(extreme/very/medium/long shot)又被称为广角镜头(wide shot)更具包容性的镜头,包含更多的信息,通常拍摄环境镜头大远景(ELS)通常用于户外拍摄视角很大,多展现电影空间里的环境常用于电影开始或者定场镜头用于不需要细节刻画,只是模糊的轮廓的镜头全远景(VLS)可以在室内或室外拍摄只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环境仍然占据镜头的主要部分,但是对主角的刻画比大远景更加细化、清晰远景/广角(LS/WS)视角很广,但是距离很近人物的头和脚全部在画幅内可以在室内或者室外可以把观众从环境中吸引到人物的身上,但是仍然保留很多环境不大适合做定场镜头中远景(MLS)一般切到膝盖或者腿部室内或者室外人物形象、性别、动作等细节清晰可见中景(medium shot) 是最接近人类观察周围环境方式的景别。
(影响因素:焦距、被摄物体的大小等)中景(MS)一般切到腰部室内或者室外人物的发色、视野、服饰等清晰可见由于画幅有限,限制了人物的运动/动作,避免出框中近景(MCU)一般下框线切到胸部,而且一定在肘关节上方多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电影中最常用的镜头特写(extreme/big/medium/close up)是比较亲密的镜头,表现的是某些人物、或动作的放大影像,它可以给观众提供相当具体的细节信息。
特写(CU)也叫头像镜头(head shot) 下框线多切到下巴和肩之间的任意一处把镜头集中在人脸上尤其是眼睛和嘴巴表现微妙的情感大特写(BCU) 人脸占据整个画面表现人物的情感/情绪变化如愤怒、多情、开心等极特写(ECU)纯细节镜头多表现被摄物体的某一部位,比如手、眼睛、嘴巴、耳朵镜头的语法第一章:镜头如何取景①什么是镜头镜头是摄影机一次捕捉一个特定动作或者事件的视觉信息的最小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视听语言概述。
1、视听语言最小单位——镜头
2、镜头的三个概念:
A、物理——光学透镜
B、拍摄——开关机之间拍摄的画面
C、剪辑——两个剪辑点之间的画面
3、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禁锢的摄影机: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
4、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人声(对白、独白、旁白)
5、影视声音发展:无声电影——现场乐队伴奏——胶片同步
记录——后期配乐——有声电影
6、视听语言:它是影视特有的一种语言,同时依托视觉、听
觉两种感觉器官,以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进行表达,并
形成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节景别
1、景别概念:
画面所展示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或景物称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为景别。
2、景别大小变化方法:
A、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
B、通过光学镜头的变焦来改变取景框范围,改变景别。
3、景别的划分标准:
A、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为标准,凡拍摄主
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其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
B、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
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4、景别分类:
A、【大远景】
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待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常用于片头或片尾。
表现功能: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给观众留下自由的
想象空间。
B、【远景】
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幅大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能看清基本形状,但看不
清细节。
表现功能:相比大远景,远景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C、【全景】
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全貌,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
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表现功能:客观展示被摄主体全貌,交代空间环境,是主观镜头;可以制约一场戏的总角度。
D、【中景】
对画面主体人物为膝盖以上。
(人物访谈、过肩拍)
表现功能:既交待环境,又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叙事性非常强的功能性景别。
E、【近景】
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为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一半以上;又称“人物半身镜头”。
表现功能: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制造交流感。
F、【特写】
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为肩部以上,画面构图是头肩关系;
表现功能:突出表现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用来刻画一个人物的性格,表现其心理情绪。
G、【大特写】
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为一个完整的面部表情的局部,比如一双眼睛,一张嘴巴,一只耳朵。
表现功能:呈现拍摄主体最微小的细节,最丰富最细腻的情绪表达和细节变化。
5、【注意】
特写镜头重点用来突出平时不易察觉的对象,不能滥用,持续特写会分散观众注意力,表达无重点。
6、景别影响影片风格
A、戏剧性较强的影片,依赖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突出戏
剧化特征,把观众带入波澜曲折的戏剧化情境;
B、纪实性较强的影片,追求生活化,更多使用全景、远景
等大景别,减弱人为的戏剧化倾向,把观众带入朴实自
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戏剧化情境;
7、景别剪辑规律
A、相邻景别不接
B、不轻易使用两极镜头
C、景别越往远景系列,画面时长越长,景别越往近景系列,
画面时长越短。
第三节景深与焦距
1、概念
景深——通过光学镜头拍摄的画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
焦距——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2、【景别与景深辨析】
景别——是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景深——是从纵深画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3、变焦方法
A、光学变焦——通过光学镜头的结构变化变焦;
B、数码变焦——通过软件处理,插入像素增加图片面积,达
到放大。
以牺牲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为代价。
4、摄影镜头分类:
A、【标准镜头】
通常指焦距在40~55mm之间,视角为45°~50°的摄影镜头(单眼所看范围)。
又称中焦镜头,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还原人的空间透视感最真实,有纪实性的视觉效果。
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常用于拍摄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或者一些固定机位的对话访谈。
优势:空间还原度高,画面亲切自然;质量上佳,能有效表现被摄物细节;
劣势:画面效果普通,平淡,难以渲染戏剧氛围;
B、【长焦镜头】
焦距长于标准镜头,一般从85~ 300mm为普通长焦,300mm 以上为超长焦镜头。
视角在20°以下。
焦距长,视角小,相当于把远处物体拉近拍。
被摄物放大,现实环境中纵深方向物与物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前后景模糊,纵深感和空间感减弱。
为保持镜头稳定,最好使用三脚架固定。
优势:有效虚化背景,减少干扰,突出对焦主体。
适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劣势:镜筒长,重量重,因此价格较贵;另外景深小,难对焦,故常用于专业摄影。
C、【短焦镜头】
又称广角镜头,焦距短于标准镜头、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大
于标准镜头、小于鱼眼镜头。
一般焦距范围是28~38mm之间,视角范围是75°~95°之间。
短焦镜头透视力很强,拍摄画面前景很大,后景越远越小,对深度表现明显,可以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
适合拍远景和全景。
优势:透视感很强,善于营造纵深感和速度感,拍摄由远及近的画面容易表现速度变化。
劣势:拍摄对象容易变形,建筑的直线和平行线会变成弯曲,人的形象会扭曲失真。
D、【鱼眼镜头】
也属于广角镜头,焦距约在6~16mm之间,为达到最大摄影视角,镜头前镜片呈抛物状向前凸出,类似鱼眼,故称“鱼眼镜头”。
视角范围可达到220°。
优势:为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创造了条件,画面具有强烈感染力;
劣势:景深太深,近大远小对比明显,会造成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