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 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 血清
• 根据有无测定值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
定值质控品的说明书有检验项目的均值和预期范围。但是在不同的检 测系统应有不同的均值和预期范围。用户不能以测得值接近均值来判 断自己的检测是准确的,反之有差异也不能判断说明用户的准确度有 问题(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检测系统不一样造成)。非定值质控品 除了没有提供均值以外,其余性能指标均与定值质控品一样。且价格 要便宜。 无论定值或非定值,用户均应建立自己的均值和标准差。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学习交流PPT
1
一、前言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质控措施发现产生 误差的原因和程度,进而缩小误差幅度,使检验结果的误差限 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以便提供确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检测系统的选择 检测仪器的校验 检测系统与分析性能评价及验证: 准确度、精密度、线
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 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及偏差评估 质量控制: 室间质控、室内质控
学习交流PPT
5
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 结果审核
• 报告单发放?
• 检验危急值监控
• 检验结果周转时间(TAT)监控与分析
• 检验后标本的保存
• 临床反馈与检验咨询
学习交流PPT
6
二、室内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 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 否可发出的过程。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血气分析(包括PH)数据的误差很大,(有高达15%-30%).而且血气分析往往是抢救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因此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根据以上的讨论,结合有关的资料,将保证质量的要点归纳如下.(1)要特别注意标本的采集及保存方法。
(2)定标用的混合气浓度必须准确,不可用质薄的聚氯乙烯管连接气体,而且用氯丁橡胶管,以免与大气相互渗透交换。
(3)由于电极对气体与血液的反应有差别,最好是将血液在张力计中以指定浓度的混合气平衡后再用于定标。
根据不同的张力计,用血量及平衡时间也不一样,不完全的平衡可导致重大的错误。
血细胞比容高的血液要求的平衡时间较长.(4)近年来,对血气质控材料的研究颇多,理想的材料应具有与血液相似的理化特性,包括对PH,CO2及O2的缓冲量、黏滞性、表面湿滑性及温度系数等,而且要求能在保持稳定,可以较长期的储存,打开安瓿与空气接触数分钟后不影响血气的指定值。
血气分析的质控物有两类,一类是全血性人造血液,另一类为水性缓冲液,人造血质控液是比较到理想的,如美国IL公司的ABC是一种氟碳化合物乳剂,具有许多与血液性质相近的优点,较稳定,便于储存,在开启使用时,表面有一层泡沫状氟碳化合物,可使质控与空气隔绝,至少3min内不致造成质控液内气体组成的改变。
由于以上特点,ABC的气体含量受室温影响极小,比水性缓冲液有较大的优越性。
使用时混匀后开启安瓿,使质控液直接进入测量池即可。
每种质控液都标明有允许误差范围,可作质控图。
目前较通用的质控物是水性缓冲液。
以丹麦Radiometer公司为例,用Na2HPO4、KH2PO4及NaHCO3配成不同pH缓冲液,再与不同浓度的CO2及O2平衡,以提供PH、CO2、O2 预定参考值,加入防腐剂存放。
此系统具有三种规格:酸血症+低氧血症(红色标志);碱血症+高氧血症(蓝色标志);正常(黄色标志)。
此种缓冲液与血液比较,其黏度、温度系数及缓冲液容量均较小;随温度增加,CO2在水相中的的浓度下降,;pH则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血气分析室内质控

• 2、抽血方法
抽血方法不当,会由于负压吸引导致血中的O2和 CO2溢出 PO2和PCO2 正确方法: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 借助血压自动将针芯推动而不直接抽取。 抽血完了,一定要将注射器封口严格封闭
• 3、血液质量 (1)动静脉血的混合 老人)
(小儿 、体弱
pO2 和sO2
PCO2变化不明显
血的酸碱情况
(2)标本死腔凝血的排除: 标本中有肉眼看不见 的没有明显凝集的微血栓存在, 这是标本死腔凝血, 此标本并不代表患者体内血气动态, 而且极易堵塞仪器管路, 引起结果不准确和仪器的损坏
分析后
仪器维护
测定完一个标本后, 要及时擦拭仪器进样孔 多余的残留血液。 每做10个左右标本, 手动定标1次且冲洗管路1次,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防止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仪器故障。
检测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的各项指标 积极联系临床 结果和临床不符时, 要及时查对原因 异常时
• 二、器材
现临床多用肝素钠抗凝,浓度 1000U/ml。据文献报道浓度为 1000U/ml 的肝素液pH 为7.229, • 2、抗凝剂 优点是比其它浓度肝素更接近 正常人血液pH 和良好抗凝效果
• 量多可造成血液稀释,改变血气检测值
• pH
PO2
PCO2
• • • •
三、采血的过程 1、抽血部位 最佳标本:动脉血 常取部位:桡动脉、股动脉
• 一些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 脂肪乳剂 • 短期内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 • 干扰血气电解质,仪器测定的准确性。
• 建议:抽血前半小时停止 相关药物治疗 。 • 输注乳剂之前或输注12h之后 。 • 化验单注明使用了该类药物和输注的结束时间。
3、体温 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O2将增加 7.2%,PCO2增加4.4%,pH 则降低; 体温低于37℃时,对pH 和PCO2影响 不明显,而对PO2影响较显著。 化验单上注明患者体温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解读

标本的运送?
特殊标本运送时间控制? 标本的接收和核对? 标本的处理?
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检测系统的选择 检测仪器的校验 检测系统与分析性能评价及验证: 准确度、精密度、线
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
•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及偏差评估 质量控制: 室间质控、室内质控
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1)质控品的种类
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不同分为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
血清
根据有无测定值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
定值质控品的说明书有检验项目的均值和预期范围。但是在不同的
检测系统应有不同的均值和预期范围。用户不能以测得值接近均值来
判断自己的检测是准确的,反之有差异也不能判断说明用户的准确度 有问题(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检测系统不一样造成)。非定值质控 品除了没有提供均值以外,其余性能指标均与定值质控品一样。且价 格要便宜。 无论定值或非定值,用户均应建立自己的均值和标准差。
3)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 致性; (4)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 控品; (6)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一、前言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质控措施发现产生 误差的原因和程度,进而缩小误差幅度,使检验结果的误差限
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以便提供确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精选课件
9
2) 质控品的特性
人血清基质,以减少基质效应; 无传染性; 添加物的数量应少而纯; 成分分布均匀,瓶间变异小; 稳定性:临床化学的质控品应该有1-2年的稳定期。到实验室至少
也应该有1年以上的保质期。全血质控品稳定期往往只有1个月。 冻干品复溶后成分稳定;(2-8 ℃ 时不少于24h ,-20℃时不少于
质控品:为质量控制目的而制备的样品。用来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 测量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 偏差等,可用于能力验证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不能用作校准。
校准品:仪器或试剂公司指定用来校正某一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方法程序) 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的参考物质。考虑到它具有基质 效应,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因此,校准品必须专门用于某一检测系 统。如先使用公认的参考方法检测病人样品,再以具有参考值的病人样品 去校准某检测系统。此时该检测系统在检测其他新鲜病人样品时,这些病 人样品结果的溯源性可上溯至公认的参考方法。也即用新鲜病人样品是校 准系统的最佳校准品。
精选课件
15
(二)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1、确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实验室选用的质控方法(包括质控规则和质 控品测定的个数)所需达到的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和 CV%的形式表示。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各项目的总允许误,可 参考美国和欧洲提出的各项目可接受的允许误差范围。
精选课件
16
精选课件
17
2、设定靶值和控制限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精选课件
1
一、前言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质控措施发现产生 误差的原因和程度,进而缩小误差幅度,使检验结果的误差限 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以便提供确实可靠的检验结果。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检测系统的选择 检测仪器的校验 检测系统与分析性能评价及验证: 准确度、精密度、线
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 •检测系统间结果比对及偏差评估
质量控制: 室间质控、室内质控
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结果审核 报告单发放? 检验危急值监控 检验结果周转时间(TAT)监控与分析 检验后标本的保存 临床反馈与检验咨询
1.94
15
2.41
7
1.94
2.10
16
2.44
8
2.03
2.22
17
2.47
9
2.11
2.32
18
2.50
10
2.18
2.41
19
2.53
11
2.24
2.48
20
2.56
a. 当G上限和G下限 值<G0.05n处于在控。 b. 当G上限和G下限处于G0.05n和G0.01n这间时处于警告。 c. 当G上限和G下限>G0.01n时为失控。
校准品:仪器或试剂公司指定用来校正某一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方法程序) 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的参考物质。考虑到它具有基质 效应,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因此,校准品必须专门用于某一检测系 统。如先使用公认的参考方法检测病人样品,再以具有参考值的病人样品 去校准某检测系统。此时该检测系统在检测其他新鲜病人样品时,这些病 人样品结果的溯源性可上溯至公认的参考方法。也即用新鲜病人样品是校 准系统的最佳校准品。
冻干质控血清冰格保存后解冻方式
生化冻干质控血清冰格( - 20 ℃) 保存后,以置室温(24 ±2) ℃30min 解冻为宜。在时间紧急或室温条件难以控制的情况下, 亦可采用水浴(37 ±0. 5) ℃5min 迅速解冻。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背景:血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情况和电解质水平等指标。
为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档介绍了血气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步骤,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处理、仪器校准和校验等内容。
1.样本采集1.1 采集器械选择:选择合适的采集器械,确保采样时不引入空气。
1.2 采集部位准备: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常用的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
1.3 采集技巧: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本采集,避免对结果产生干扰。
2.样本处理2.1 混匀:将采集的样本进行轻柔混匀,确保各成分均匀分布。
2.2 避光:避免样本直接暴露在强光下,以防部分指标发生变化。
2.3 冷藏:部分指标对温度敏感,将样本冷藏可以保护其稳定性。
3.仪器校准和校验3.1 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定期的校准操作,确保仪器读数的准确性。
3.2 校验:使用校准液进行质控样品的校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反应时间:记录仪器的反应时间,确保结果的迅速性和实时性。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采集器械选择参考表●样本采集操作规程●仪器校准和校验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质量控制:指在生产、检验、服务等过程中,通过控制和监视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活动。
2.样本采集:指从患者身体中采集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用于检验或研究。
3.校准:指根据标准或规范,调整仪器或设备的参数,使其达到预定的准确度或精确度的过程。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

血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和室内质量控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一、分析前质量管理1)做好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2)选择合适的仪器安装环境(远离电磁场、热源、防潮、防阳光直射、温度18-25度、湿度<80%、要有稳压电源3)做好仪器的鉴定和校准(包括准确度、精密性、重复性、可比性、干扰试验等)4)结果的比对5)做好分析前仪器的校准6)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①妊娠5个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明显增多②大量吸烟,血中HbCO增高,Hb会明显增高,特别是煤气中毒更为明显③每日不同时间WBC 也有一定差别。
7)分析前标本应注意的事项:标本的采集、抗凝剂、血标本的存放标本的采集:保持标本完整性、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拒绝溶血混匀PLT;混匀不完全;抗凝不完全,导致血小板聚集或产生血凝块,从而影响检测。
抗凝剂:血常规检验首选抗凝剂为EDTA—K2,浓度一般为1.5-2.2mg/ml。
要注意的是,有些标本会出现EDTA-K2耐受问题(PLT假性极度低下)。
解决方法:可采用枸橼酸钠抗凝。
血标本的存放:若标本不能及时检验,须采取有效存放措施,血常规应放常温放置,不超过24h,放冰箱PLT会减少。
二、分析中质量管理1、仪器的正确操作与注意事项(1)每日开机后,首先用稀释液测定仪器背景(本底计数)(2)标本在检测前一定要充分混匀。
2、室内质控CBC质控的要求质控品的选择:推荐使用非定值质控物,应至少使用2个浓度水平(含正常和异常水平)的质控品质控的数量:至少两个水平质控项目:Hb、WBC、RBC、HCT、PLT质控频率:门诊至少1次/8小时、病房2次/24小时质控方法:至少使用L-J法靶值的确定:至少检测3天,至少20个结果的均值、SD的确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检测确定,室内质控的平均标准差作为该质控品的SD失控的判断规则:实验室自定,推荐至少使用13S规则失控的分析与处理、失控报告的填写失控数据的管理:原则上每月统计1次3、注意某些病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1、由于MM、巨球蛋白血症、转移癌等疾病血中含冷球蛋白或白血病、妊娠、糖尿病血中含冷纤维蛋白,可使血液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因而导致WBC、PLT假性增高,解决方法:将标本放置37度水浴箱30分钟,握在手心,充分颠倒混匀后,立即上机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Kunming,Yunnan 650021。C^ina
[Abstr'act|Objective
sis by OPSpecs
OUS
choose reasonable indoor quality
comrol rules of pH,PQ,and
P(弛of
blood gas for analy—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9月第6卷第18期Lab Med C1in,September 2009,!塑:!!盟!:!!
合理选择血气分析室内质量控制规则
支国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昆明
650021)
【摘要】目的利用OPSpecs图合理选择血气分析、pH、P02、PC02 3项指标的室内质控规则。方法参照美国
control rul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OPSpecs graphs.Results
When竹一3,AQA=90%,pH
S
can
adopt the
combined rules of 13 s/(2/3)2 s/R4 s/31 s;and PC()2 is poor,only when n=3, based
(收稿El期:2009—05—22)
(上接第1517页) 3讨 论
的质控规则分别为13 s/(2/3)2 s/R4 s/31 S联合规则和13
s
及13.5 S规则,PC02的方法性能较差一些,只能在行一3, AQA一50%时可选用13 s/(2/3)2 s/R4 S联合规则H]。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摩内质量控
实验室检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indoor quality control rules for the blood boratory
gass
detection
ZHI Cma hua.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
0f the Second Hospital
从近6年的病原菌耐药性监测结果看,大肠埃希菌对环丙
r4]Hemady R,Zahas M,Paton B,et a1.Bacillus—induced
dophthalmitis new series of 10
ca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
and review of the lit—
erature[J].Br J
ophthalmol,1990,74:26—29.
量要求之间的关系。在OPSpecs图中y轴为允许不准确度
和假失控率,使实验室的经济成本与效益最大化f5]。
参考文献
[1]Basic
Planning for
Quality Lessons QPll:Blood Gas Ap—
plications[EB/OL].htpp//www.westgard.com/les—
on
PCh can ado)pt the rules of 13 AQA=50%,the
13
and 13.5
S
S
r.However,because the method performance 0f Testing
s/(2/3)2 s/R4
rules can be adopted.Conclusion
”允许幂轴茁童。
图1
“
”
1.3允许不精密度和允许不准确度的计算(确定标准操作点) 允许不准确度为本室3个水平室内质控的平均不精密度占TEa 的百分比;允许不准确度为本室参加卫生部2008年第1次血气 PT与同组靶值的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占TEa的百分比;pH:允许不
精密度0.009/0.04×100%=22.5%;允许不准确度0.003/0.04=
[53李家泰,李耩,王进.中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阳 性球菌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
365.
[6]丁云芳,糜祖煌,秦玲,等.耐环丙沙星的产超广谱p内酰 胺酶大肠埃希菌gryA基因突变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
2005。23(6):368—370.
沙星的耐药率达到了38.0%,其原因可能是大肠埃希菌染色 体上编码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亚基的gryA或parC基因在 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压力下发生突变,导致两种DNA酶结构 发生改变[61对喹诺酮耐药。另外大肠埃希菌对妥布霉素耐药
呢,怎样才能做到既保证质量又不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本实 验室运用操作过程规范(operational
process
联合规则,但12 S的假失控率高,所以选用13 s/(2/3)2 s/R4 s/31 S联合规则;PO:可选用假失控率低的13 S及13.5 S规 则;PCO:在7z一3和AQA=90%时无可选用的质控规则,只有
[1]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for
Laboratory
standards
Performance
standard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Fifeenth
s15.2005.34—42.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M100一
graphs.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U.S.CLIA’88。and the precision and bias of vail—
indicators,the standard operating point was calculated and reasonable quality
产生的外毒素可对眼球具有穿透性损伤或血原性扩散,且进展 非常迅速,常常是外伤性眼炎致盲的主要病菌。产气荚膜梭菌
necessary
[J].Arch
Ophthalmol,1994,112:45—47.
an—
属革兰阳性厌氧菌,是引起眼外伤性眼炎的严重感染病菌之 一,其致病因子是其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蛋白或毒素,病程进 展非常迅速,故临床必须对其早检查早预防。本研究中检出的 2例蜡样芽胞杆菌和1例产气荚膜梭菌眼外伤患者,虽严重感 染最终得以控制,但都因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最终仍导致眼球 萎缩。
project
in laboratory should be
the
specific method of performance,and rational choice of quality control rules should be cial
cost
conducted。so that the laboratory finan—
降低分析质量保证,选用n一3,AQA=50%的OPSpecs图(见
图2)。由图2可知,PCO:在挖=3,AQA=50%时可选用的假
specifications,OP—
Specs)[“,合理选择了质控规则,有效地做好血气分析的室内质
量控制(下称质控)。 1分析方法
失控率较低的质控规则为13 s/(2/3)2 s/R4 S联合规则。
∞%分斩蜃量僻证的标准攘作过程由
1.1仪器与试剂分析仪:美国NOVA血气分析仪,NOVA配
套血气质控液(批号709151、709152、709153)。 1.2分析质量要求 参照美国CLIA’88能力验证的分析质量
mill
龚
要求[“,pH:靶值+/一0.04;P(n:靶值+/一5
Hg或+/
差
”
一8%(取大者)}P(]2:靶值+/一3 SD。其中PCh SD值来源于 是2008年卫生部第1次血气分析frr同组的平均标准差和变异 系数(SD=7.85;CV=6.33%)。
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减缓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意义重大,也 是尽快控制感染所必需。 参考文献
和力,形成固有耐药,对其产生的耐药要给予高度警惕,加强其 耐药性的监测,对该类菌株临床上可以使用万古霉索治疗。本 试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比李家泰等[5 3报道的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偏低,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眼外伤患者都是 结膜囊细菌异位感染或社区获得性感染而非医院感染所致。 蜡样芽胞杆菌虽对大部分抗革兰阳性杆菌的抗生素敏感,
[Key岫】blood
can
be saved and the benefits can be optimized.
gas
analysis;OPSpeces graphs;quality control
血气分析是急诊检测项目,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患者 的生命。实验室应做好其质量管理,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制定 经济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既经济又有效
CLIA’88能力验证的分析质量要求,根据各指标的精密度和偏倚计算出标准操作点,应用OPSpecs图选择合理的质控
规则。结果 当”一3,AQA=90%时,pH可选用13 s/(2/3)和2 s/R4 s/31 S联合规则;vch可选用13 S及13.5 S规 则;而PCQ的方法性能较差,只有当挖一3,AQA一50%时可选用13 s/(2/3)和2 s/R4 S联合规则。结论 测项目应根据具体的方法性能合理选择质控规则,使实验室的经济成本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血气分析;操作过程规范图;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质量控制 文章编号:1672—9455(2009)18—1517-01
son59.html,2007-04-17.
(bias%),X轴为允许不精密度(%)。图中最高的斜线表示分 析方法非常稳定的最大允许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规定总误 差为偏倚(bias)+不精密度(2 s)。下面的各条虚线分别表示 不同的质控规则。应用OPSpecs图时,采用允许不精密度、允 许不准确度标记的操作点以上的质控方法均能达到给定的质 量保证水平,但最终还要考虑所需的质控品测定个数、假失控 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