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章心理学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㈡ 有效地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①及时复习;②分布复习。 2、恰当安排复习材料;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㈢ 培养追忆的能力:
1、明确追忆的目的任务; 2、选择恰当的追忆方法; 3、培养意志力,排除干扰。 ㈣ 创造有利于记忆的条件:
1、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用脑;
第一节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概述
㈠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㈡ 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记
—— 忆
保持
再认和回 忆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 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 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编码、储存和提取是记忆的三 个基本过程。
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 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灯泡 日记
有皮毛 动物
会动 吃东西 呼吸
有鳍 会游泳
鸟
有翅膀 会飞 有羽毛
鱼
有腮
会唱歌
金丝雀
有长腿
个高 鲨鱼 不会飞
黄色的 鸵鸟
知识网络结构图
会咬 可食用 三文鱼 游向上游 危险 产卵
粉红色
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茶花 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洋葱
牡丹 腊梅 豌豆 番茄 水牛 老鼠 茉莉
机械识记:对无意义材料或没理解的事物依据 其外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其内 部联系并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的识记。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3、识记的方法
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知识考点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A )、保持和提取。
A.编码B.回忆C.再认D.遗忘2.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C )、提取。
A.识记B.回忆C.保持D.再认3.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B )A.感觉记忆B.工作记忆C.长时记忆D.语义记忆4.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D )形式存储。
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5.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A.视像和声像B.声音代码C.语音代码D.语义代码6.瞬时记忆属于( A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工作记忆7.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D )A.有效复述B.无效复述C.精细复述D.保持性复述8.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9.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B )秒钟。
A.5 B.20—30 C.60 D.12010.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1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D )个组块。
A.6±2 B.6±1 C.7±1 D.7±212.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 )个组块。
A.7±2 B.5±2 C.8±2 D.9±213.短时记忆的容量为多少?( C )A.7 加减2 个音节B.7 加减2 个单元C.7 加减2 个组块D.7 加减2 个数字14.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C )。
A.机械复述B.无效复述C.精细复述D.保持性复述15.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B )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B.声象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16.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 )A.复述B.视觉编码C.声音编码D.感觉寄存17.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储?( A )A.声象代码B.视像代码C.语义代码D.图式18.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即(B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解析人类大脑内在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
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记忆是人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从人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整个过程总称为记忆。
基本过程:1.编码:记忆第一过程,它是把来自感观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受和使用的方式,并且编码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
2.保持,也称存储,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人脑中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以被提取。
3.提取。
类型: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记忆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1、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只能将来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各种感觉信息在感觉寄存器中以其特有的形式继续保存一段时间并起作用,这些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称视象和声象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信息加工的核心,一般只保持20-30秒。
如果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编码的形式: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存储,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存储容量:乔治米勒,7±2组块(人们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储存的持久性:复述是指信息保存起来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短时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保持性复述,即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的材料,和精细复述,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地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编码形式:主要涉及语义代码,将信息成功地编码进入长时记忆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还有视觉代码。
4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记忆联结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学生凭借记忆,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演员凭借记忆,才能准许准备地表达各种情感、语言和动作,完成各精彩的艺术表演,离开了记忆个体就什么也学生。
他们的行为就只能由本能来决定。
同时,只有先学习记忆无从谈起。
这里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1、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记忆看作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看图P136)。
3、这些经验包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经历的情景✧从事过的活动✧问题解决的中间结果4、当这些都已成往事,我们默然回首,往事如昨粒粒在目,时而潸然泪下,时而不禁喜笑颜开。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编码——识记、信息输入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记忆过程首先将外界输入的信息主动地进编码。
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即形成客观物理刺激的心理表征。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记住。
学生阅读、做习题、做实验都有编码的过程。
✧表象表征✧听觉表征✧语义表征计算机存储编码图书馆图书分类影响识记忆效果的因素:(1)编码的层次;(2)多种编码方式相结合;(3)与人们的需要、兴趣联系程度;(4)与情绪体验的联系程度;(5)注意的集中程度。
(二)保持(储存)经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保存的过程。
量的变化:遗忘质的变化:简时、详细、夸张(三)提取被保存的信息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的过程。
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对遗忘的新认积:再学习节省三、记忆类型(一)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是对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这些关于事实和事件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如“我国古代四大著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只角。
”2、程序性记忆的内容是程序性知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心理学中的学习和记忆

心理学中的学习和记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事情,比如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记忆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等等。
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策略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
一、学习学习是指通过接受信息、经验或训练,使行为、思维或情感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学习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包括自我探索、观察他人、接受指导和经验等。
1.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需要使用这些资源。
因此,如果在学习时遇到许多无关的信息、复杂的语言或不清晰的指示,这些会增加我们的认知负荷,并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无关的信息,使用简洁的语言并提供明确的指导。
2.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种灵活、系统和专注的练习方式,旨在提高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技能水平。
它通常涉及反馈、策略精细化和目标设置等步骤。
刻意练习能够改善长期记忆,并帮助学生学会深层次思考。
3.交替学习交替学习涉及将不同主题或领域的信息交替学习。
例如,在学习新语言时,可以交替学习语法和词汇。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防止遗忘,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记忆记忆是指从以往的经历和学习中提取信息并存储在大脑中的过程。
这些经验可以是事实、经验、感觉和情感等。
1.心理再活化心理再活化是指通过重复信息来加深记忆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是语言或视觉上的。
例如,在学习新词汇时,可以通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反复使用这些词汇来帮助记忆。
2.视觉编码视觉编码是指使用视觉刺激来加深记忆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是使用电影、图片和图表等视觉刺激。
研究表明,视觉编码可以改善记忆,并使其更稳定持久。
3.情感联系情感联系是指将个人经历和情感联系到所记忆的信息上。
这种方法可以是将事物与个人意义联系起来,或在情感充沛的时候学习新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使记忆更加深刻且持久。
总结学习和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领域。
通过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我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编码
①按语义编码。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材料时, 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它们按语义的关系组成 一定系统,并进行归类。 ②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如借助 语义、发音和字形等。 ③主观组织。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如果 既不能分类也没有联想意义上的联系时, 个体会倾向于采取主观组织对材料进行加 工。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记忆的作用 记忆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与现 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对于个体而言,离开记忆就什么也学不 会,其行为只能由本能来决定。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记忆也具有 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 记忆和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存储:
①复述——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 可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遗忘。 a.机械复述(保持性复述)——不断重复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 b.精细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分 析,使它与个体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加工水平观 点认为,只机械复述不能加强记忆)。 ②遗忘——短时记忆的信息得不到复述会很快遗忘。 a.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 b.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有研究支持干扰说)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语义记忆 含义: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 特殊的时间、地点无关。语义记忆储存的不 是事物的感性特征,而是事物的意义。 特点: ① 信息不依赖于接受信息的时间与地点,而 是以意义为参照。 ②语义记忆很少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 较稳定。 ③ 信息提取较快,常不需要进行搜索。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提取:
①复述——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是复述。复述 可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遗忘。 a.机械复述(保持性复述)——不断重复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 b.精细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深层次分 析,使它与个体已有经验建立起联系(加工水平观 点认为,只机械复述不能加强记忆)。 ②遗忘——短时记忆的信息得不到复述会很快遗忘。 a.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 b.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有研究支持干扰说)
最新[理学]心理学-第四章记忆与学习课件PPT
![最新[理学]心理学-第四章记忆与学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061e7ad1f34693dbef3ebd.png)
第二节 记忆系统
记忆三存模型(three-store model),该模 型认为记忆加工有三个不同的阶段,他们分别是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再学习(relearning)就是让被试先后两次 学习同一个材料,每次达到同样的熟练水平, 再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或时间必定要少 于出次学习,两次所用的时间或次数的差, 就表示了保存的数量。再学习很好的证明了 记忆痕迹不会完全消失。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处理陈述性知 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 事件、概念和观念等。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言语表达。
我注视着它们飘落的全过程,坐在那里向后伸着脖子直到嘴 巴张开,并且伸出手去以防万一,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落在上面。 当一个豆荚着地的时候,我将再来一次仰视,我的眼睛飞快转 动着、等待着下一个奇迹的来临,阳光温暖着我头上的黄色头 发。
我就是那样期待着下一个奇迹的出现,那是一个美妙的瞬间, 和后来的65年间里发生的我能记得的美好瞬间一样。
组块(chunk)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刺激的组合, 即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 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组块的大小可变, 学会将更多的项目组成一个有意义的组快,可以大 幅度地提高记忆广度。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又称技能记忆, 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或如何掌握技能,通 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 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横向联系, 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 用语言清楚表述 的。游泳、骑车
心理学__记忆与学习

心理学记忆与学习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基本过程(一)编码:对信息采取多种方式编码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需要注意的参与。
(二)保持(储存):心理学研究记忆主要关心的就是影响记忆储存的因素,以便与遗忘做斗争。
(三)提取:包括:1、回忆: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复述。
2、再认选出已给出的。
用再学习证明记忆痕记不会完全消失。
三、记忆类型:我们日常从事的大多数活动中,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和程序记忆都要参加。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意记忆;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可以用言语表达。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
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3、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4、语意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空气污染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吗”第二节记忆系统一、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1、概念: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2、特征:3、区别: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1、概念:。
2、特征: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只保持20~30秒,复述,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短时记忆扮演意识的角色。
(2)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3)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寄存器的作用。
(4)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
(一)编码的形式: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具有听觉的性质。
听觉编码占主导地位。
打字错打成发音相似的字,与短时记忆的语音代码特点密切相关。
(二)储存的容量:容量有限,平均为7。
乔治·米勒:七加减二(5—9)个组块。
(三)储存的持久性: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得不到复述,就会很快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殊:遗觉象(照片式记忆):对看到的一切几乎都具有自 动的、长时的、详细而鲜明的记忆。
三、长时记忆:
▪ 1、概念: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 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 2、编码形式: ▪ (1)语义代码:长时记忆主要编码形式。 ▪ (2)视觉代码:视觉表象、遗觉象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动物
▪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 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 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 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 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 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1.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 (形成记忆代码:视觉、
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 ▪ A.遗忘 B.注意 C 提取 D.联想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记忆的种类
(一)陈述性记忆(what)和程序性记忆(how)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 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 表达。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 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 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 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例如打篮 球,你所知道的规则和方法是储存在陈述性记忆中的,但你擅长拦 网和远投,这些运动技巧则储存在程序性记忆中。
语义、声音)
2.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
3.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回忆、再认)
真题
▪ (2008年4月真题)当久未谋面的朋友出 现的人群中时,你能一眼把他认出来。这 种现象属于记忆过程中的(A )。
▪ A. 再认 B.编码 C 识记 D.回忆 ▪ (2005年7月 真题)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
▪ (2007年7月真题)短时记忆的容易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的数 量为( A )。
▪ A. 5 B.6 C 7 D.8
▪ (2009年7月真题)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
▪ A.1-5秒钟 B.20-30秒钟 C.80-100秒钟 D.120秒钟
▪ (2005年7月 真题)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照它去拨号,但 打过电话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种信息一般只 保持20-30秒的记忆称为( )。
▪ 意义:克服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 长时记忆:
▪ 保持时间:永久性的信息存储,一般能保持多年甚 至终身。
▪ 内容:短时记忆加以注意、复述的内容或是印象
▪
深刻而一次形成的;
▪ 容量:似乎是无限的;语义网络模型
▪ 编码形式:
▪ 语义代码:一般意义或概念,“删繁就简” ▪ 视觉代码:视觉表象(画) ▪ 两种编码并存:
优选第四章心理学记忆与学习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 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 为“蜡板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 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 下的印记一样 。
区别例子: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知道篮球比赛的规则或 在什么情况下罚球3次涉及的是语义记忆;
记得你如何像乔丹那样在比赛的最后3秒钟投 中两分需要的是情景记忆;
而知道如何组织进攻、传球、真题)今年春节时全家一起吃年夜 饭的情景还能清晰地在你脑中显现,这属于( )
▪ 观点: ▪ ①短时记忆并不受刺激的物理单位(字母、音
节、字、词、数字)数目的限制,而是受有意 义的组块的限制。 ▪ ②短时记忆中保持的组块是7±2。
组块的实质
▪ 是人们熟悉的单元。
▪ 不同材料中的组块可能不同,而不同人对同 一材料的 组块也可能不同。
▪ 例如: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一个词组
▪
一个汉字、一个词、 一句话等
▪ 2、保持时间:20-30秒 ▪ 3、储存的容量: 与感觉记忆容量相比,容量有限---组块(7±2) ▪ 4、编码形式:声音代码、视觉代码、语义代码 ▪ 5、储存的方式:通过注意、复述(保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来保持信息,精细复述与长时记忆关系 密切。
组块的引入和实质
▪ 材料: he is a student、 ▪ 结果:7±2 ▪ 组块(chunk): 短时记忆的单位。
一、感觉记忆
1、概念:又称感觉寄存器或者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 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信息只能保持几十至几百毫秒。
2、信息存储形式: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即视象和声象)
3、特点:信息的保存具有鲜明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很短暂; 信息量很大;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消退。
二、短时记忆
▪ 1、概念: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 工系统的核心。
▪ A. 语义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 陈述情记忆 D.情 景记忆
▪ (2005年7月 真题)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 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 情景记忆 D.内 隐记忆
▪ (2004年7月 真题 名词解释)情景记忆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 二、短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记忆的种类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 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 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对信 息的这种意义特征的记忆不依赖于接收信息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而是以语义为参照。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日常所从事的大多数活动中,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三 种记忆都要参加。 表述:情景记忆“我记得什么时候……”;语 义记忆“我知道某事……”
有皮肤 能活动
吃、呼吸
有鳍
鸟。
有翅 能飞 有羽毛
能游泳
鱼。 有鳃
。 金丝雀
能唱 黄色
细长腿
高
。 鸵鸟
不能飞
能咬
鲨鱼。 危险
可以吃
。 粉色
鲑鱼
逆游
概念的层次化组织
▪ (2005年10月 真题)人类短时记忆的容易有一定的限度,其平 均数量为( )
▪ A.7±2个组块 B.8±2个组块 C 9±2个组块 D. 10±2个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