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化工原理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合集下载
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下册)章节题库(液液萃取)【圣才出品】

对
于单级萃取,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敬 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 E 为萃取相。又因为
通过 E 点作水平线与溶解度曲线交于 R,即为萃余相。 连线 与 的交点为和点 M,从图可读得 M 点在横坐标上的读数为 0.51。 根据杠杆定律可得
7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一般来说,温度降低,互溶度将______,萃取分离的效果______。 【答案】变小;变好
7.请写出三种液液萃取的工业设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混合-澄清槽;填料萃取塔;筛板萃取塔
三、简答题
1.何谓萃取操作的选择性系数 β?什么情况下 β=∞?
答:选择性系数 β 定义如下:
5.在 A、B 二组分混合溶液中加入纯溶剂 S,混合后分为二个平衡液层 E 相和 R 相, 已知 E 相含 40%A(质量%,下同)、3%B;R 相中含 29%A、70%B。则 A 组分在 E 相和 R 相得分配系数 kA 等于______,溶剂的选择性系数等于______。
【答案】1.379;32.18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7.选用溶剂进行萃取操作时,其必要条件为( )。 A.分配系数 B.萃取相含量 C.选择性系数 β>1 D.分配系数 【答案】C
8.单级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 取剂代替纯萃取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
3.双组分液液萃取分离时,根据相律,其自由度为______,当两相平衡时,组成占有 一个自由度,则______和______可自由选择。
4 / 3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化工原理 液液萃取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抽提) Liquid Extraction
11.1 概述
液-液萃取(抽提):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 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 分相,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 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又称溶剂萃取。
目的: 分离液-液混合物。 操作依据: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 的溶解度之间的差异。
两相接触方式
微 分 接 触
级 式 接 触
11.2 液-液相平衡关系
11.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11.2.1.1 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三角形坐标
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 表示方法 习惯表示法: ▲ 各顶点表示纯组分; ▲ 每条边上的点为两组分混合物; ▲ 三角形内的各点代表不同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液液萃取的应用
1、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液液萃取已广泛应用于分离各种
有机物质。轻油裂解和铂重整产生的芳烃混合物的分离是重 要的一例。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非常接近,用一般的分 离方法很不经济。工业上采用Udex、Shell、Formex等萃取 流程,分别用环丁砜、四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从 裂解汽油的重整油中萃取芳烃。对于难分离的乙苯体系,组 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用精馏方法不仅回流比大, 塔板还高达300多块,操作费用极大。可采用萃取操作以HFBF3作萃取剂,从C8馏分中分离二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
A
mE RM mR ME
点P组成按上述长度为
A:30% B:50% S:20%
A
80
20
UF
60 Q Z 40
40 E 20
S%
11.1 概述
液-液萃取(抽提):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 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 分相,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 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又称溶剂萃取。
目的: 分离液-液混合物。 操作依据: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 的溶解度之间的差异。
两相接触方式
微 分 接 触
级 式 接 触
11.2 液-液相平衡关系
11.2.1 三角形坐标及杠杆定律
11.2.1.1 三角形坐标 三元混合液的表示方法:
三角形坐标
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 表示方法 习惯表示法: ▲ 各顶点表示纯组分; ▲ 每条边上的点为两组分混合物; ▲ 三角形内的各点代表不同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液液萃取的应用
1、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液液萃取已广泛应用于分离各种
有机物质。轻油裂解和铂重整产生的芳烃混合物的分离是重 要的一例。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非常接近,用一般的分 离方法很不经济。工业上采用Udex、Shell、Formex等萃取 流程,分别用环丁砜、四甘醇、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从 裂解汽油的重整油中萃取芳烃。对于难分离的乙苯体系,组 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用精馏方法不仅回流比大, 塔板还高达300多块,操作费用极大。可采用萃取操作以HFBF3作萃取剂,从C8馏分中分离二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
A
mE RM mR ME
点P组成按上述长度为
A:30% B:50% S:20%
A
80
20
UF
60 Q Z 40
40 E 20
S%
化工原理(下)萃取

各组分的浓度本章均以质量%表示。
(也可用摩尔%)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纯组 分A、B、S(100%); 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一个二 元物系,每边等分100份;
即:
xA+xB=1 或 xA+xS=1 或 xB+xS=1 三角形内任意一点代表一个三元混 合物 过M点做三条边的平行线
2、
结论:
1*
B、S物系一定,两相组成 一定,即:L、J点位置一定; B、S混合物的比例不同, 混溶点位置不同。 2* 若B、S完全不互溶, 则点L、J分别与三角形 的顶点B、S重合。
3*
溶解度曲线的“口”在哪条 边上,哪条边上的两组分 就为部分互溶 或完全不互溶。
如:制药工业中青霉素等的制备。 4、其他:稀有金属的提炼、环境
污染的治理等。
四、三元液—液萃取分类
(A与B是互溶的均相物系) 第Ⅰ类: A与B、S完全互溶, B、S为一对部分互溶组分: ( 此类物系的萃取相和萃余相 一般均为三组分溶液)
第Ⅱ类:
A、B完全互溶, B、S及A、S为两对部分互溶组分 以下主要讨论第Ⅰ类物系
关
第三节
萃取剂的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见,萃取剂的 性质和选择很重要。 对萃取剂要求: 既要分散好,又要分层快;与 B互溶度要小;回收要方便。这些 性质决定了该萃取剂能否工业化。
从以下几方面讨论: 一、选择性系数β:
(萃取剂选择性) 如前述,当kA>1、<1、=1 三种情况下均可萃取,但并没表 明S与B的互溶情况对萃取的影响, 我们希望萃取剂能尽可能多地溶 解A,尽可能少地溶解B,
二、三角形相图中的平衡关系: 1、溶解度曲线和连接线: (1)溶解度曲线:
液液 萃取

饭后(食后 15-30分钟)
大部分药物可在饭后服,特别是: 1.刺激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保泰松、吲 哚美辛、盐酸奎宁、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如碘化 钾、氯化铵、溴化钠等)、强力霉素、黄连素等 2.驱虫药雷丸(可在饭后2-3小时半空腹时服) 3.维生素B2
1.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2.减少副作用,且通 过胃较快 3.随食物缓慢进入小 肠,以利吸收
(即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三、合理用药
第一节 药物商品的选择和使用
一、问病给药
• 定义:指不需医师处方而根据患者所求,由具有一定 医药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药学技术人员,凭患者主 述病症后售给对症的药物,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 是药店为广大群众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 • 范围:轻微疾病,如普通感冒、支气管炎、消化性疾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1 概述 1.1过程目的----液液混合物的分离 1.2工业背景 例如,磺化碱熔法制间苯二酚
1.3 基本依据—溶解度的差异(选择性的溶解度) 溶剂S的必要条件
⑴与B相不完全互溶 ⑵对A有选择性的溶解度 1.4 实施方法—液液充分接触传质、分相,
溶剂回收 1.5 主要操作费—溶剂再生
病……
第一节 药物商品的选择和使用
二、 药物商品选择的原则即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安全性 (首要条件)
有效性
要素
经济性
适当性
第一节 药物商品的选择和使用
给药的适当性
治疗目标
第一节 药物商品的选择和使用
三、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以当代药学和医学的系统知识为基础,
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性选用药物的原则。
为什么此线不会打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掌握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 熟悉特殊人群用药 • 了解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能力目标 • 树立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观念。
液液萃取原理

液液萃取原理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
另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液液萃取的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或微容)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
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
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一般可提高萃取效果。
要把所需化合物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
常用萃取剂:水、苯、四氯化碳、汽油、乙醚、直馏汽油。
液液 萃取

S X XF
②多级错流萃取
③多级逆流萃取
Smin=?
溶剂比 S 的选择
F
(1)溶剂比 S 与N的关系
F
(2)最小溶剂比
(
S F
)min
实际
S F
(S F
)min
萃取设备: 混合澄清槽(录像) 筛板塔(录像) 振动筛板塔(录像) 转盘塔(录像) 翻斗式萃取器(录像) 静态混合器(录像)
液泛现象(录像) 界面现象(录像)
6个方程,解6个未知数
计算方法⑴6个方程联立 ⑵图解法(常用,简捷,计算精度不高)
MFS S FM M FS E MR M ER
本次讲课习题: 第十一章 1, 2
第5章 液-液萃取
学习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萃取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掌握液-液相平衡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 法,能用三角形相图对单级萃取过程进行分析和 计算。了解多级萃取过程计算、萃取设备的分类 与主要类型。
一、萃取过程的原理
分离物系 液体混合物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液相(萃取剂)
萃取原理
液体混合物 (A + B)
引入另一液相 (萃取剂S)
各组分在萃取剂 中溶解度不同
液相E(萃取相) (S + A+微量B)
液相R(萃余相) (B + 微量A、S)
示例 用三氯甲烷萃取分离丙酮和水混合物
思考 萃取单元操作与蒸馏单元操作的比较?
为什么此线不会打折?
2.2 溶解度曲线
观察刚出现浑浊时的数据 先放B, 轮流加A、S 先放S, 轮流加B、A
2.3 平衡联结线和共轭相 先放B+S(M1点),逐渐加A
临界混溶点不一定在最高处
②多级错流萃取
③多级逆流萃取
Smin=?
溶剂比 S 的选择
F
(1)溶剂比 S 与N的关系
F
(2)最小溶剂比
(
S F
)min
实际
S F
(S F
)min
萃取设备: 混合澄清槽(录像) 筛板塔(录像) 振动筛板塔(录像) 转盘塔(录像) 翻斗式萃取器(录像) 静态混合器(录像)
液泛现象(录像) 界面现象(录像)
6个方程,解6个未知数
计算方法⑴6个方程联立 ⑵图解法(常用,简捷,计算精度不高)
MFS S FM M FS E MR M ER
本次讲课习题: 第十一章 1, 2
第5章 液-液萃取
学习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萃取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掌握液-液相平衡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 法,能用三角形相图对单级萃取过程进行分析和 计算。了解多级萃取过程计算、萃取设备的分类 与主要类型。
一、萃取过程的原理
分离物系 液体混合物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液相(萃取剂)
萃取原理
液体混合物 (A + B)
引入另一液相 (萃取剂S)
各组分在萃取剂 中溶解度不同
液相E(萃取相) (S + A+微量B)
液相R(萃余相) (B + 微量A、S)
示例 用三氯甲烷萃取分离丙酮和水混合物
思考 萃取单元操作与蒸馏单元操作的比较?
为什么此线不会打折?
2.2 溶解度曲线
观察刚出现浑浊时的数据 先放B, 轮流加A、S 先放S, 轮流加B、A
2.3 平衡联结线和共轭相 先放B+S(M1点),逐渐加A
临界混溶点不一定在最高处
陈敏恒 化工原理 第十一章(1)

2-2 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 一、溶解度曲线
将所有分层点联成一条光滑的曲线, 将所有分层点联成一条光滑的曲线,称为溶解 度曲线
二、平衡联结线 互成平衡的两相 称为共轭相。 称为共轭相。 平衡联结线两端为 互成平衡的共轭相。 互成平衡的共轭相。 三、临界混溶点
两共轭相的组成无限 趋近而变为一相, 趋近而变为一相,表 示这一组成的点称为 临界混溶点。 临界混溶点。
四、平衡联结线的内插 五、相平衡关系的数学描述 (1) 分配曲线 )
萃取相中A的质量分数 y A kA = = 萃余相中A的质量分数 x A
yB kB = xB
不是常数,随温度、 k 不是常数,随温度、组成 而异; 而异; 相平衡方程 y A = f ( x A ) ——相平衡方程
(2)溶解度曲线 )
E z A − x A z S − xS = = R y A − z A yS − z S
E RM = R EM
此式为物料衡算的简捷图示法, 此式为物料衡算的简捷图示法, 称为杠杆定律
三、混合物的和点和差点 的和点; M 为 R 与 E 的和点; 的差点; R 为 M与 E 的差点; 的差点; E 为 M 与 R 的差点;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第一节 概述 1-1 液液萃取过程 一、液液萃取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 目的:分离液体混合物 依据: 依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 度的差异
溶剂S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溶剂S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不能与被分离物完全互溶,只能部分互溶 )不能与被分离物完全互溶, 两组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 (2)对A、B两组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即具 ) A、B两组分有不同的溶解能力 有选择性: 有选择性:
yS = ϕ ( y A ) xS = ϕ ( x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11.1 液液萃取 11.2 固液萃取(浸取)
1
11.1 液液萃取
11.1.1液液萃取概述 萃取是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其方法是 选择一种溶剂使混合物中于分离的组分溶解与其中,其余组分则不 溶或少溶而获得分离。 萃取的基本过程如图11—1所示。
萃取剂S 原料液 A+B 1 图 11- 1 萃 取 过 程 示 意 图 1- 混 合 器 ; 2- 分 层 器 2 萃余相R
图 11- 24 多 级 逆 流 萃 取 物 流 示 意 图
逐级作物料衡算得
F-E1=R1-E2=…Ri-Ei+1=RN-S=D
对其中的溶质作物料衡算得
FxF − E1 y1 = R1 x1 − E2 y2 = L = Ri xi − Ei +1 yi +1 = L = RN xN − SyS = DxD
−
B S
上式即为各级的操作线,其斜率 为第一常数。
13
11.1.6多级逆流萃取
E' XF F 1 E1 Y1 E2 Y2 X1 R1 2 E3 Y3 Ei Yi X2 R2 Xi-1 Ri-1 i Ei+1 Yi+1 EN YN Xi Ri X N- 1 R N- 1 N S YS XN RN
图11-12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萃取设备
典型应用
混合-澄清器 喷淋塔 填料塔 筛板塔 转盘塔 离心萃取器
75%~95% he=3~6m he=1.5~6m 对HT=100~300mm时微 30 30% 3.4~12.5级
润滑油工艺,核燃料加工 用氨水从NaOH中萃取NaC1 回收苯酚 糠醛处理润滑油工艺 废水中脱酚
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萃取设备的构造特点大体上可以分 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二是塔式;三式离心式。
S FM = F MS
A E'
辅助曲线
F
3、点M利用辅助曲线作联结线。有
R ME = E MR
R B
'
R
M
E S
R ME = M RE
图 11- 6 单 级 萃 取 的 图 解 计 算
4、连点S、E和点S、R并分别延长交AB于点E‘和R’,则点E’和R’分别 表示萃取液和萃余液得组成
9
二、S和B完全不互溶时得图解计算
升液管 轻液向上流
图11-18
若选择重液作为分散相,则需使塔身倒转。
图11-17 筛板萃取塔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转盘塔
2 重液入
轻液出 3 4 5
对于两液相界面张力 较大的物系,为改善塔内 的传质状况,需要从外界 输入机械能来增大传质面 积和传热系数转盘塔为其 中之一,与1951年由 Reman开发,如图11—19 所示。
重相
1- 混 合 器 ; 2- 搅 拌 器 ; 3- 澄 清 器 ; 4- 轻 相 溢 出 口 ; 5- 重 相 液 出 口
19
二、塔式萃取设备 1、填料塔 常用的填料由拉西环和弧鞍等,材料由陶瓷、 塑料和金属,以易为连续相湿润而不为分散相 润湿为宜。 2、筛板塔
相界面 重液向下流 挡板 重液 筛板 重相液滴 相界面
同样,对稀释剂B有
kB =
B在E相中得浓度 yB = B在R相中得浓度 yB
β
萃取剂的选择性,用选择性系数
β=
表示
k A y A / x A y A / yB ( A / B ) E = = = k B y B / xB x A / x B ( A / B ) R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选择性 2、 萃取相与萃余相的分离 3、 萃取剂得回收
''
G'
N
E2
R1 M RN C S(溶 剂 )
固液系的三元相图
二、联结线 连接相互平衡的萃取相与萃余相组成的直线称联结线。
25
三、操作线
F1 ,xF 1 E1 ,y1 E2 ,y2 R1 ,x1 2 E3 ,y3 Ei ,yi R2 ,x2 Ri-1 ,xi-1 i Ei+1 ,yi+1 E N ,yN Ri ,xi RN - 1 ,xi- 1 N S,yS RN ,xN
根据杠杆规则,连接点F与E1--、点R1与E2、…点RN与S的直线即操 作线均交于同一点D。点D称操作点,其位置由总物料衡算确定:
E MR = R ME
A
或
F
E R M S
E MR = M ME
B
点M得位置由杠杆规则确定:
MF S = MS F
图 11- 4 杠 杆 规 则 的 应 用
6
11.1.3选择性系数及萃取剂得选择 在原料液中加入萃取剂后形成平衡得两个液相,溶质A在其中得非配 关系用分配系数kA表示
kA = A在E相中得浓度 y A = A在R相中得浓度 y A
1
溶剂 萃取相
残渣 2
冷凝水 产品 图 11- 21 单 击 萃 取 装 置 1- 萃 取 器 ; 2- 蒸 馏 釜 ; 3- 冷 凝 器 ; 4- 溶 剂 槽 ;
图11-22 带螺旋输送的三柱萃取装置
24
11.2.2萃取理论级的图解计算 一、滞液量线
E1 F G D B( 担 体 ) 图 11- 23 G
3
11.1.2 三角形相图 萃取过程设计的组分至少油三个,即溶剂A、稀释剂B和萃取剂S。 最常见到的三角形相图为直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如图11—2所示。
A A
0.5 F E M F E M
B
H 0.5 (a) 直 角 三 角 形
G4
S
B
G 0.5 (b)正 三 角 形
H
S
图11-2 三角形中的相组成
15
二、S和B完全部互溶时的图解计算
此时各级萃取相中的萃取剂量S和萃余相中的稀释剂量B保持 不便,由第1级至第I级的物料衡算式为
Y1-Yi +1 = B (X F − Xi ) S
上式称操作线方程, B S 为操作线的斜率。此直线方程通过 点(XF,Y1)和点(XN,Ys)。
16
轻液出口
11.1.7连续接触逆流萃取 连续接触逆流萃取通常在塔设备内 进行,这类塔设备主要有填料塔和板式 塔,现以填料塔为例加以说明。一般适 宜将润湿性较差和黏度较大的液体作为 分散相。 一、等级高度法
A
F R1 M1 R2 M2 M3 R3 RN R4 B
E1
E2
E3
E4
图 11- 10 多 级 错 流 萃 取 的 图 解 计 算
12
二、S和B完全部互溶时的图解计算 此时对各级分别作物料衡算有
B Y1 = − ( X 1 − X F ) S Y = − B ( X − X ) 2 2 1 S L Y = − B ( X − X ) N N −1 N S
Y
当S和B完全不互溶时,则萃 取相含全部溶剂,萃余相含全 部稀释饥,萃取前厚的物料衡 算式为(萃取剂为纯溶剂):
B XF = S Y + B X
E
相平
E1 Y1 操
衡线
斜 率
作 线
为
或
B Y = − (X − XF ) S
0 X1
−
B S
F XF
X
图 11- 8 S和 B完 全 不 互 溶 时 的 图 解 计 算
4
一、相组成表示方法 三个组分得含量之和应符合
BE + BG + HS = BS
w( A) + w( S ) + w( B ) = 100% 二、溶解度曲线
R4 xA RC R R2 3 R1 B K E4 E C E3 E2 E1 C4 C S 辅助曲线
辅助曲线 K R4 R3 R R1 B E4 C4 M E3 E2 C3 C2 E1 C1 S
14
3、对第1级、第2级、…第N级分别作物料衡算
F − E1 = R1 − E2 R − E = R − E 1 2 2 3 L RN −1 − EN = RN-S
整理得
F-E1=R1-E2=…=RN-S=D
由杠杆规则,点F、R1、…S及D为差点。其中点为公共差点。 点D求法;分别连接点E1、F和点S、RN并延长之,所得交点即 为点D,它位于三角形相图外,称之为操作点。 4、点E1作联结线得表示第1级萃余相组成得点R1。 5、连接点D和R1并延长交溶解度曲线于点E2(习惯上称过点D的直 线为操作线)。 6、重复4和5的方法直至表示萃余相组成的点RN小于规定值。
萃取相E
2
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整流方法比较,下列情况采用是可取的: (1)溶质A的浓度很小而稀释剂的浓度B易挥发组分时,直接用蒸 馏的方法能耗是很大,这时可以先萃取 ,使溶质A富集于萃取剂S 中,然后对萃取相进行蒸馏,如以氯仿为萃取剂从咖啡因水溶液中 分离咖啡因。 (2)恒沸物或沸点相近组分的分离,此时普通整流方法不适用, 如催化重整油中芳烃与烷烃的分离因沸点相近 而需要塔板数太多, 工业上常用环丁砜为萃取剂融解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其他芳烃衍 生物。 (3)需分离的组分不耐热,蒸馏时易分解、聚合或发生其他变化, 如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时采用醋酸丁酯为萃取剂进行萃取。
h0 = N he
轻液入口 重液入口
液-液相界面
填料
二、塔效率(总级效率)法
ET = N Ne
重液出口 图 11- 15 填 料 萃 取 塔
影响塔效率ET的因素有系统的物性、 操作条件和塔板结构等。
17
11.1.8萃取设备
表11-4 萃取设备的工业应用实例 生产能力 /m3/(m2·h) 变动范围大 15~75 6~45 3~6 3 60 3~60 4~95 理论级数或级效率 或理论级当量高度
11.1 液液萃取 11.2 固液萃取(浸取)
1
11.1 液液萃取
11.1.1液液萃取概述 萃取是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其方法是 选择一种溶剂使混合物中于分离的组分溶解与其中,其余组分则不 溶或少溶而获得分离。 萃取的基本过程如图11—1所示。
萃取剂S 原料液 A+B 1 图 11- 1 萃 取 过 程 示 意 图 1- 混 合 器 ; 2- 分 层 器 2 萃余相R
图 11- 24 多 级 逆 流 萃 取 物 流 示 意 图
逐级作物料衡算得
F-E1=R1-E2=…Ri-Ei+1=RN-S=D
对其中的溶质作物料衡算得
FxF − E1 y1 = R1 x1 − E2 y2 = L = Ri xi − Ei +1 yi +1 = L = RN xN − SyS = DxD
−
B S
上式即为各级的操作线,其斜率 为第一常数。
13
11.1.6多级逆流萃取
E' XF F 1 E1 Y1 E2 Y2 X1 R1 2 E3 Y3 Ei Yi X2 R2 Xi-1 Ri-1 i Ei+1 Yi+1 EN YN Xi Ri X N- 1 R N- 1 N S YS XN RN
图11-12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
萃取设备
典型应用
混合-澄清器 喷淋塔 填料塔 筛板塔 转盘塔 离心萃取器
75%~95% he=3~6m he=1.5~6m 对HT=100~300mm时微 30 30% 3.4~12.5级
润滑油工艺,核燃料加工 用氨水从NaOH中萃取NaC1 回收苯酚 糠醛处理润滑油工艺 废水中脱酚
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萃取设备的构造特点大体上可以分 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二是塔式;三式离心式。
S FM = F MS
A E'
辅助曲线
F
3、点M利用辅助曲线作联结线。有
R ME = E MR
R B
'
R
M
E S
R ME = M RE
图 11- 6 单 级 萃 取 的 图 解 计 算
4、连点S、E和点S、R并分别延长交AB于点E‘和R’,则点E’和R’分别 表示萃取液和萃余液得组成
9
二、S和B完全不互溶时得图解计算
升液管 轻液向上流
图11-18
若选择重液作为分散相,则需使塔身倒转。
图11-17 筛板萃取塔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转盘塔
2 重液入
轻液出 3 4 5
对于两液相界面张力 较大的物系,为改善塔内 的传质状况,需要从外界 输入机械能来增大传质面 积和传热系数转盘塔为其 中之一,与1951年由 Reman开发,如图11—19 所示。
重相
1- 混 合 器 ; 2- 搅 拌 器 ; 3- 澄 清 器 ; 4- 轻 相 溢 出 口 ; 5- 重 相 液 出 口
19
二、塔式萃取设备 1、填料塔 常用的填料由拉西环和弧鞍等,材料由陶瓷、 塑料和金属,以易为连续相湿润而不为分散相 润湿为宜。 2、筛板塔
相界面 重液向下流 挡板 重液 筛板 重相液滴 相界面
同样,对稀释剂B有
kB =
B在E相中得浓度 yB = B在R相中得浓度 yB
β
萃取剂的选择性,用选择性系数
β=
表示
k A y A / x A y A / yB ( A / B ) E = = = k B y B / xB x A / x B ( A / B ) R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选择性 2、 萃取相与萃余相的分离 3、 萃取剂得回收
''
G'
N
E2
R1 M RN C S(溶 剂 )
固液系的三元相图
二、联结线 连接相互平衡的萃取相与萃余相组成的直线称联结线。
25
三、操作线
F1 ,xF 1 E1 ,y1 E2 ,y2 R1 ,x1 2 E3 ,y3 Ei ,yi R2 ,x2 Ri-1 ,xi-1 i Ei+1 ,yi+1 E N ,yN Ri ,xi RN - 1 ,xi- 1 N S,yS RN ,xN
根据杠杆规则,连接点F与E1--、点R1与E2、…点RN与S的直线即操 作线均交于同一点D。点D称操作点,其位置由总物料衡算确定:
E MR = R ME
A
或
F
E R M S
E MR = M ME
B
点M得位置由杠杆规则确定:
MF S = MS F
图 11- 4 杠 杆 规 则 的 应 用
6
11.1.3选择性系数及萃取剂得选择 在原料液中加入萃取剂后形成平衡得两个液相,溶质A在其中得非配 关系用分配系数kA表示
kA = A在E相中得浓度 y A = A在R相中得浓度 y A
1
溶剂 萃取相
残渣 2
冷凝水 产品 图 11- 21 单 击 萃 取 装 置 1- 萃 取 器 ; 2- 蒸 馏 釜 ; 3- 冷 凝 器 ; 4- 溶 剂 槽 ;
图11-22 带螺旋输送的三柱萃取装置
24
11.2.2萃取理论级的图解计算 一、滞液量线
E1 F G D B( 担 体 ) 图 11- 23 G
3
11.1.2 三角形相图 萃取过程设计的组分至少油三个,即溶剂A、稀释剂B和萃取剂S。 最常见到的三角形相图为直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如图11—2所示。
A A
0.5 F E M F E M
B
H 0.5 (a) 直 角 三 角 形
G4
S
B
G 0.5 (b)正 三 角 形
H
S
图11-2 三角形中的相组成
15
二、S和B完全部互溶时的图解计算
此时各级萃取相中的萃取剂量S和萃余相中的稀释剂量B保持 不便,由第1级至第I级的物料衡算式为
Y1-Yi +1 = B (X F − Xi ) S
上式称操作线方程, B S 为操作线的斜率。此直线方程通过 点(XF,Y1)和点(XN,Ys)。
16
轻液出口
11.1.7连续接触逆流萃取 连续接触逆流萃取通常在塔设备内 进行,这类塔设备主要有填料塔和板式 塔,现以填料塔为例加以说明。一般适 宜将润湿性较差和黏度较大的液体作为 分散相。 一、等级高度法
A
F R1 M1 R2 M2 M3 R3 RN R4 B
E1
E2
E3
E4
图 11- 10 多 级 错 流 萃 取 的 图 解 计 算
12
二、S和B完全部互溶时的图解计算 此时对各级分别作物料衡算有
B Y1 = − ( X 1 − X F ) S Y = − B ( X − X ) 2 2 1 S L Y = − B ( X − X ) N N −1 N S
Y
当S和B完全不互溶时,则萃 取相含全部溶剂,萃余相含全 部稀释饥,萃取前厚的物料衡 算式为(萃取剂为纯溶剂):
B XF = S Y + B X
E
相平
E1 Y1 操
衡线
斜 率
作 线
为
或
B Y = − (X − XF ) S
0 X1
−
B S
F XF
X
图 11- 8 S和 B完 全 不 互 溶 时 的 图 解 计 算
4
一、相组成表示方法 三个组分得含量之和应符合
BE + BG + HS = BS
w( A) + w( S ) + w( B ) = 100% 二、溶解度曲线
R4 xA RC R R2 3 R1 B K E4 E C E3 E2 E1 C4 C S 辅助曲线
辅助曲线 K R4 R3 R R1 B E4 C4 M E3 E2 C3 C2 E1 C1 S
14
3、对第1级、第2级、…第N级分别作物料衡算
F − E1 = R1 − E2 R − E = R − E 1 2 2 3 L RN −1 − EN = RN-S
整理得
F-E1=R1-E2=…=RN-S=D
由杠杆规则,点F、R1、…S及D为差点。其中点为公共差点。 点D求法;分别连接点E1、F和点S、RN并延长之,所得交点即 为点D,它位于三角形相图外,称之为操作点。 4、点E1作联结线得表示第1级萃余相组成得点R1。 5、连接点D和R1并延长交溶解度曲线于点E2(习惯上称过点D的直 线为操作线)。 6、重复4和5的方法直至表示萃余相组成的点RN小于规定值。
萃取相E
2
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整流方法比较,下列情况采用是可取的: (1)溶质A的浓度很小而稀释剂的浓度B易挥发组分时,直接用蒸 馏的方法能耗是很大,这时可以先萃取 ,使溶质A富集于萃取剂S 中,然后对萃取相进行蒸馏,如以氯仿为萃取剂从咖啡因水溶液中 分离咖啡因。 (2)恒沸物或沸点相近组分的分离,此时普通整流方法不适用, 如催化重整油中芳烃与烷烃的分离因沸点相近 而需要塔板数太多, 工业上常用环丁砜为萃取剂融解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其他芳烃衍 生物。 (3)需分离的组分不耐热,蒸馏时易分解、聚合或发生其他变化, 如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时采用醋酸丁酯为萃取剂进行萃取。
h0 = N he
轻液入口 重液入口
液-液相界面
填料
二、塔效率(总级效率)法
ET = N Ne
重液出口 图 11- 15 填 料 萃 取 塔
影响塔效率ET的因素有系统的物性、 操作条件和塔板结构等。
17
11.1.8萃取设备
表11-4 萃取设备的工业应用实例 生产能力 /m3/(m2·h) 变动范围大 15~75 6~45 3~6 3 60 3~60 4~95 理论级数或级效率 或理论级当量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