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学复习2
生物资源学

生物资源学
复习提纲及答案
植物资源
第一节藻类资源
1. 藻类植物的特点?
(没有根茎叶分化,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萌发不形成胚)
2. 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3. 引起水华的主要是什么藻?(蓝藻)
4. 指出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相互区别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蓝藻:胞壁为多肽葡聚糖;含有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绿藻:胞壁为纤维素;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褐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红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红藻淀粉和藻红素。
5. 电泳、凝胶层析使用的琼脂,是从什么藻生产得到的?
(红藻——红藻胶;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
冰淇淋的藻胶是以什么藻为原料的?
(褐藻——褐藻胶;海带、裙带菜、绳藻等。
)
第二节菌类资源
1. 菌类的特征?(细菌——工业用乳酸菌;农业用根瘤菌;医用大肠杆菌、黏菌、真菌)
(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具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
)
2. 酿酒工业、面包食品、奶酪等的生产一般要用到什么菌?
(乳酸菌、酵母菌——工业用真菌)
3. 举出五种食用真菌。
(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竹荪、猴头)。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

生物资源学复习要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以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价值:消费使用价值:指那些不经市场流通,直接被消费者利用的自然产品的价值。
如:薪柴和肥粪、蛋白质(来源于野生动物,包括鱼类、昆虫、蛆类、蜗牛等)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更新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周期性有限性增殖性藻类蓝藻门细胞壁主要成分:多肽葡聚糖原生质体:核区/中央质:位于细胞中央区域周质/色素质:位于核区四周细胞中储存的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绿藻门细胞中有载色体(类似叶绿体)褐藻门形态: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三部分:带片、柄部、固着器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裙带菜作为食用海藻的特点:味道好,其味道胜过海带,营养成分含量高,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大量食用也不会使人体发胖。
工业用途:●褐藻胶(糖海带、掌状海带、绳藻、裙带菜、裂叶马尾藻、展枝马尾藻等):水溶性强,能进行离子交换食品工业:稳定剂、增稠剂纺织工业:印花布浆、人造纤维用作止血纱布医药卫生:代血浆、止血剂、止血粉、抗凝血剂、胶囊及药片崩解剂●甘露醇(灰叶马尾藻、斯氏马尾藻等):医药方面:治疗肝炎、休克、青光眼、糖尿病工业方面:合成硬质泡沫塑料菌类细菌门农业用细菌:褐球固氮菌、巴氏芽孢梭菌黏菌门真菌门木耳(黑木耳):铁含量高地衣由一种真菌(主导成分)和一种藻类共生三种生长型:壳状、叶状、枝状原生动物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出芽生殖、多分裂、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鞭毛虫纲植鞭亚纲:绿眼虫、钟罩虫动鞭亚纲:锥虫●肉足虫纲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辐足亚纲:太阳虫●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疟原虫焦虫亚纲:焦虫●丝孢子虫纲黏孢子虫亚纲微孢子虫亚纲:蚕微粒子虫●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草履虫多膜亚纲经济价值:鱼的天然饵料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生命科学研究的材料在石油勘测中的作用有刺胞动物出现对称体制——辐射对称;水螅型、水母型●水螅纲●钵水母纲旗口水母木目:海月水母●珊瑚纲扁形动物线虫体壁:角质层:上、外、中、内表皮层肌肉●无尾感器纲毛首目:鞭虫色矛目:色矛线虫●尾感器纲小杆目:小杆线虫蛔目:蛔虫轮虫环节动物出现分节——同律分节血液中含:血红蛋白、血绿蛋白、蚯蚓血红蛋白生殖:无性生殖:横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不分节,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引言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涉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轮复习是为了对之前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为高考做好准备。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介绍。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的科学。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具体功能与相互关系。
3.细胞的能量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4.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学科。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遗传物质DNA:包括DNA的结构、复制和修复过程。
2.遗传基因和基因型:包括基因的定义、基因型的表示和基因的遗传规律。
3.遗传的分子基础:包括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的影响。
4.遗传的细胞基础:包括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定位和连锁。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过程的科学。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适应等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物种的分类和命名、生物进化树等分类原则。
3.进化中的证据:包括古生物学证据、生物地理学证据和比较解剖学证据等。
4.人类进化:包括人类的起源、演化历程和遗传关系等。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圈等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生态位和生态位利用:包括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利用资源的方式。
3.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性:包括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和共生关系等。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等。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生产和创新的技术和工程领域。
生物资源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说⒈自然保护区:拥有法定界限,被指定用来负担拥有特别价值或好处及特定自然特征等地区的保护任务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⒉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状况因子的耐受限制发生合适调理,在生理习惯、形态构造上存在必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状况条件的过程。
⒊生物质源的周期性:是生命现象独有的时间上的层次布列,表现为生物质源的数目周期性和质量周期性两个方面。
⒋直接价值:与生物质源花费者的直接利用和满足相关。
经过标价,直接价值凡是比较简单察觉和衡量。
⒌生物质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拥有必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生物群落。
⒍区系:⒎生物质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不是独自存在,而是产生一种系统关系,所以在利用生物质源时,必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⒏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是在单位面积或某一自然地段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够长远不停地获取人类所需的某种或某类生活物质能凑近或能达到的最大理论产值。
要保持种群的最大连续产量,应使资源种群保持在N〔种群内个体数〕=K〔状况容纳量〕/2水平,假如N>K/2,表示种群利用不足,如N<K/2,表示利用过分。
⒐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守物种灭绝的详细措施。
它拥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两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织交融而成。
⒑引种:从外处或外国引进一个当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动物或植物,经过驯化培养,使其成为当地区的一个种植品种。
⒒生物质源的有限性:生物质源虽属于可改革资源,但其改革本事有必定极限,其实不可以无穷制的增加下去。
⒓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四周,包含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种类和由演替种类所据有的半开发的地段,对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必定的缓冲作用,还能够进行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
⒔动物地理分布:任一种动物所据有必定的地理空间或及分布区,动物在这里达成成长、发育、生殖等全部生命活动。
生物资源学复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植物培植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良莠不齐。
二、说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无序利用的原因。
(1)对产业发展管理不力
(2)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引导、扶持不够 a.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深加工能力薄弱,科技 含量有待提高。 b.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合法高效的流通环节
尚未建立。
c.部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企业所具有的公益性质
界相似。特产科有叉角羚科、山河狸科、鳗螈科、两栖鲵科、
弓鳍鱼科、雀鳝科等。特有属如美洲麝牛、美洲河狸、美洲
獾、美洲松鼠、豹鼠、美洲驼鹿、白头海雕等。本区内有相
当多的动物与本界古北区相同,这间接证实了东北亚和阿拉 斯加曾有大陆桥的存在。
热带区(埃塞俄比亚区)(Ethiopian realm):
包括沙哈拉沙漠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
工业用昆虫是指那些在生活中产生的分泌物、丝、
酿造的物质等可做工业原料的昆虫.如紫胶、白蜡、五
倍子、家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
饲用昆虫资源:
饲用昆虫是指用作养殖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的昆
虫.现目前已开发的饲料昆虫资源如下:蝇蛆、黄粉虫、蚕
蛹粉、蚕沙、蜂花粉、蜂胶、蜂蛹、中华稻蝗、蛴螬、柞蚕 免疫活性蛋白、蚂蚁、蚱蜢、蝉、血蛆虫、蝼蛄、金凤蝶、 蜂尸、僵蚕、蟑螂、金龟子以及螳螂.
位于非洲西边的许多小岛。哺乳类的特有目有蹄兔目、管齿目,
特有科有金毛鼹科、鳞毛鼠科、跳兔科、滨鼠科、河马科、长
颈鹿科等,特有种有大猩猩。黑猩猩、狒狒、非洲象、非洲犀 牛、大羚羊、斑马等。鸟类的特有目是非洲鸵鸟目和鼠鸟目。 爬行类的避没、飞龙,两栖类的爪蟾,鱼类的非洲肺鱼、多鳍 鱼为本界的特产动物。
新热带区
六、造成我国鸟类资源状况不断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有 哪几个方面?
最新贵州大学生物资源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有一定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组成以及由他它们组成的生物群落。
2、生物防治:利用生物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法,可以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和生物种群密度,不污染环境。
3、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4、虫生真菌:是指寄生在昆虫、蜘蛛等幼虫或成虫上的真菌,或能侵入昆虫体内寄生,使昆虫发病致死的真菌。
5、生物多样性: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6、超临界萃取:就是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进行物质分离提取的一项应用技术。
7、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二、功能、组成、应用1、生物资源的特性:系统性、再生性、周期性、地域性、增值性、有限性。
2、(1)绿藻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等形态,其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其细胞中载色体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所含光合色素也和高等植物相同,主要由叶绿素a、b多数种类的载色体中有一至多个蛋白核。
绿藻的贮藏物主要为淀粉。
绿藻中一些种类的营养体和多数种类的孢子或配子具2条或4条顶生等长鞭毛。
(2)食用绿藻:石莼(藻体为黄绿色扁平的膜状体),水绵(藻体绿色丝状),浒薹属,小球藻属药用藻属:软丝藻(绿薹,藻体鲜绿或暗绿色,质地丝软,为一不分枝的丝状体),礁膜(石菜、大本青薹菜,藻体黄绿或淡黄膜状),蛎菜(成团块状),肠浒薹,拟轮藻3、(1)褐藻是一群多细胞藻类植物,有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等形态。
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褐藻的细胞由纤维素和藻胶组成细胞壁,贮藏褐藻淀粉、甘露醇等。
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多数种类固着在基质上生长。
生物资源学复习题

复习一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填空题36.自然资源按类型可分为(),(),()()等。
按形成又分为(),()。
37. 一般来说,生物资源的价值包括()和()。
目前,国际上对生物资源进行价值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38.动物资源,包括()、()、()、()、()、()、()等资源。
39.我国对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和()。
40.有人说:森林是“生态平衡的核心”,也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从被选答案中选择填空: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过滤器”()E、天然“粘合剂”()F、天然“绿色卫士”()G、天然“加湿器”()H、天然“美容师”()I、天然“消声器”()J、天然“绿色宾馆”()备选答案: a 保持水土 b 调节气候 c 吸烟滞尘 d 防风固沙 e 净化空气f 保护农田g 减弱燥噪声h 涵养水源i 美化环境j 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四、改错题40、目前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理由:五、名词解释41、资源42、异形胞43、简单多胚现象44、同律分节45、内骨胳46.保护生物学:47.最小生存种群:六、简答题46、简述华北区动物资源的分布情况。
47、简述鸟类数量统计法的“路线统计法”。
48、简述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
49、举例说明松科植物的资源利用。
50、为什么食用菌又被称作“植物肉”?51、简述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七、论述题论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建立原则。
复习二:一、填空题:1.自然资源按类型可分为()等。
按形成又分为(),()。
2. 一般来说,生物资源的价值包括()和()。
目前,国际上对生物资源进行价值主要有三种方法:(),(),()。
3.植物资源,包括()、()、()、()、()、()、()等资源。
4.我国对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和()。
二、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2.引种与驯化:3.生物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4.自然保护区:5.生物资源的最大持续产量:三、简答题1、简述华北地区动物资源的分布情况2、简述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3、举例说明松科植物的资源利用4、简述生物资源的地域性5、简述生物资源的主要特性6、简述动物引种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问答题1、根据我国南北方在地形、气候等方面以及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在湿度、光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说明我国生物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完整版

资源生物学重点整理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种群:在一个种的分布区内,有一群或若干群体中的个体,其形态特征相似,生态、生理特征相同,特别是具有共同的繁殖习性,即相同的遗传属性——同一基因库的种内个体群。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集合。
3.群体:可认为群体是种群之下的一个研究单位,指能够满足一个渔业管理模式的那部分鱼,可定义为一个群体。
4.量度特征:量度特征又叫体型特征,主要是测量鱼体各有关部位的长度和高度,计算它们之间的比值, 主要项目有:全长与体长、头长与体长、体高与体长、吻长与头长、眼径与头长、尾柄高与尾柄长之比等。
5.鱼类的生命周期:指鱼类个体从受精卵发育到成鱼,直至衰老的整个一生的生活过程,又称之为生活史或个体发育。
6.卵膜:位于卵的最外层,保护卵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并使卵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对外界环境起隔离的作用,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7.卵黄: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由卵细胞质的液泡酿造而成,是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卵黄的大小和胚胎发育时间的长短有关。
8.油球:是许多种硬骨鱼类卵子的特殊组成部分,它是含有脂肪的,表面围有原生质薄膜的小球状体。
油球对于浮性卵不仅是营养的贮藏,还起到了“浮子”的作用,使卵子能经常保持在一定的水层;但对沉性卵只是营养的贮藏。
9.卵质:就是卵子的细胞质,是构成卵细胞体的主要部分,是卵细胞营养和生命活动的中心。
卵质的多少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10.卵核:又称生殖核或细胞核,卵裂、生长、新陈代谢都和核有直接关系。
11.极性:由于卵质中卵黄的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卵子的极性。
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卵黄少或没有的一端,即主要是细胞质集中的一端称为动物极。
12.卵黄间隙或围卵腔:介于卵膜和卵细胞本体之间的空隙。
1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如含有油球,卵黄间隙大等。
14.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子产出后沉于水底,一般比浮性卵大,卵黄间隙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⒈自然保护区:具有法定边界,被指定用来承担具有特殊价值或利益及特定自然特性等区域的保护任务的地区,叫自然保护区。
⒉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发生适当调整,在生理习性、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⒊生物资源的周期性:是生命现象特有的时间上的层次排列,表现为生物资源的数量周期性和质量周期性两个方面。
⒋直接价值:与生物资源消费者的直接利用和满足有关。
通过标价,直接价值通常比较容易觉察和衡量。
⒌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⒍区系:
⒎生物资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因此在利用生物资源时,一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⒏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是在单位面积或某一自然地段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够长期不断地获得人类所需的某种或某类生活物质能接近或能达到的最大理论产值。
要维持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应使资源种群保持在N(种群内个体数)=K(环境容纳量)/2水平,如果N>K/2,表示种群利用不足,如N<K/2,表示利用过度。
⒐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
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双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会而成。
⒑引种: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一个本地区或本国所没有的动物或植物,经过驯化培育,使其成为本地区的一个栽培品种。
⒒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生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限度,并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⒓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周围,包括一部分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半开发的地段,对外界的影响和破坏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进行某些试验性或生产性的科学试验研究。
⒔动物地理分布:任一种动物所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或及分布区,动物在这里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
⒕生产使用价值:属于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指商业收获性的,用于市场上正式交换的产品的价值。
⒖自然资源:凡是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物质,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16.生物资源的地域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生物资源。
同一种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资源数量和质量存在有差异。
二、问答题:
⒈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
参考答案: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
⒉简述两栖动物的经济价值
㈠科学研究价值:研究生物进化、区系演化和地理变迁等;作为实验动物,用于解剖、遗传、胚胎发育等教学、科研;医药卫生检验,例蛙类。
㈡生态环境价值:捕食农林害虫;在食物链中是皮毛动物的食物。
㈢药用价值:蟾蜍皮肤腺分泌物的干制品叫蟾酥。
中国林蛙的输卵管制成蛤士膜油,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
大鲵、山溪鲵的肉不仅美味营养丰富,而且还具有滋补强体之效。
㈣食用价值:主要有蛙类、鲵类、蟾蜍类等。
㈤观赏价值:动物园和博物馆饲养两栖动物或制成标本供人们观赏及普及科学知识;家庭宠物饲养。
㈥工艺价值:蛙皮用来制胶与制成精美小皮包等。
⒊简述动物资源调查时需要准备的工具和装备
参考答案:动物资源调查时需要准备的工具和装备主要包括:
⑴采集工具:捕网、捕夹、补笼、采集簿、标本箱、标签等;
⑵制作和解剖工具:解剖盘、解剖器、注射器、防腐剂、棉花、刷子、针线、钳子等;
⑶度量工具:天平、卷尺、卡尺、皮尺、秒表;
⑷挖掘工具:斧、锯、刀、铲、锹等;
⑸观察与记录仪器: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等;
⑹定位系统:GPS;
⑺固定保存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⑻生活器具设施:温度计、风镜、墨镜、照明设备、服装、卧具、药品、收音机、对讲机等。
⒋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六大功能
⑴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⑵是动植物物种及种群的“天然贮存库”;
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⑷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群众普及自然界知识和宣传自然保护的重要场所;
⑸可用于旅游活动;
⑹有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
⒌根据昆虫资源的用途对昆虫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昆虫纲种类繁多,占动物界的80%以上,根据它们的经济价值和用途,可以将昆虫资源分为以下类别:⑴传粉昆虫资源,如蜜蜂、蝴蝶等;⑵食用昆虫资源,如蚕蛹、龙虱等;⑶饲料用或饵用昆虫资源,如蝇蛆和黄粉虫等;⑷药用昆虫资源,如蝉蜕、
土元等;⑸工业昆虫资源,如白蜡虫、紫胶虫等;⑹绢丝昆虫资源,如家蚕、蓖麻蚕等;
⑺天敌昆虫昆虫资源,如螳螂、蜻蜓等;⑻观赏昆虫资源,如蝴蝶和某些蛾类;⑼食腐性昆虫资源,如蜣螂和蝇蛆等。
⒍简述我国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利用原则
我国生物资源的利用原则如下:⑴保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⑵保持物种的最丰富性;
⑶保持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⑷保持种群的最适持续产量;⑸确定最小生存种群,制定有效策略;⑹确定最佳生境类型,形成良性循环;⑺制定重要的猎取对策,选择性猎取;
⑻保护濒危物种,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
⒎简述资源动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资源动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⑴克服引种的盲目性;⑵考虑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⑶引种前必须做好检疫工作;⑷加强保种复壮工作,防止种质退化;
⑸建立健全的引种管理机制。
⒏简述中国资源生物减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中国资源生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⑴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
⑵掠夺式过度利用、过度采伐和滥捕乱杀,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违法开采、捕捉和交易仍然很频繁。
⑶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⑷经营品种的单一化,对病虫害的爆发缺乏抵御能力。
⑸外来物种的入侵,替代当地物种的生态位,引起生境的丧失,造成当地物种的灭绝。
⒐简述鱼类的经济价值
㈠科学研究价值:中华鲟是经2亿年而不灭绝的古老鱼类,被称为“活化石”;用作药理、毒理学试验,灵敏、经济并判断明确。
㈡药用价值:黑鱼、黄鳝、泥鳅、鲀科鱼类可用于治疗皮肤病;海马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海龙、海马还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河鲀毒素有抑制人血中胆碱酯酶活力的作用,用于治疗神经痛、外伤痛、痉挛等。
鲨鱼的肝脏油富含维生素A、D,可制造鱼肝油。
㈢食用价值:鱼肉味鲜美,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食物之一。
鱼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高能量的优质食品,蛋白含量高于牛奶、鸡蛋,还含有人类必需和易吸收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㈣观赏价值:除水族馆外,也可作为装点居室的观赏品,丰富人们文化生活。
观赏鱼大致有三类:金鱼(人工长期驯化培育)、锦鲤(观赏鱼之王)、热带鱼(形态与色彩多样美丽)。
㈤工艺用途:加工成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鱼皮可制革;
㈥生态环境价值:包头鱼吃食藻类以净化水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维护生态平衡。
10.简述鸟类的经济价值
11.请列举出10种属于蔷薇科的植物,并简单介绍其利用价值
12.请列举出10种属于豆科的植物,并简单介绍其利用价值
13.请列举出10种属于菊科的植物,并简单介绍其利用价值
14.请列出“四大皖药”和“浙八味”中的药材来源及药用部位
牡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白术根、白芍根茎、浙贝母鳞茎、杭白菊花、延胡索块茎、玄参根、笕麦冬根、温郁金块茎
15.试述你所在区域植物和动物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资源利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