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人物心理描写”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人物心理描写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四种描写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四种描写方法

人物心理描写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四种描写方法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心理描写: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

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如大雪寒天里,一般人想的是驱寒取暖,快出太阳;这是人本能的常态的要求。

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

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

下面就以上文“紧张”这一心理活动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从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能用于上文的有内心独白、幻觉描写和所有间接描写。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

心理描写作文方法指导一、情境导入,感受心理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

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

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现在,她孤单单地只身独坐,弟妹们也不在身边,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顾种种恋情旧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诚和爱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对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静沉着和老实可靠似乎是天赐之福,一个正直的妇女应该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筑花工羔继薏荒割维公哩在这些基础上;她相信他会永远关怀她和她的弟妹们的。

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作文指导

怎样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作文指导

时,我才惊奇地发现他手里拿的竟是我的钱包,同时,我发
现他原来是个聋哑人。真是虚惊一场。
课堂练习:
选择下面题目中的一个,写一心理活动描写 片段。
1、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 2、受到委屈时
欣喜:愉快 笑嘻嘻 欢天喜地 满面春风 愤怒:大怒 气冲冲 怒气冲天 火冒三丈 惊惧:惊慌 发抖 大惊失色 心惊肉跳 憎恶:怀恨 仇视 深恶痛绝 可恶之极 愧疚:懊悔 自责 无地自容 后悔莫及
1、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 跳。
3、我终于爬下去了,蹲在石架上,心 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4、我听见了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1、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也跟着他们向上爬。(动作描写)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 跳。(直接心理描写) 3、我终于爬下去了,蹲在石架上,心 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动作描写和 直接心理描写) 4、我听见了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 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幻觉描写)
作业:
从自己生活中选取一件典型事例, 写一心理活动描写片段,题目自拟,字 数不少于200字。注意运用动作、幻觉 和直接描写等心理描写方法。
供选取题目:
1、放学后,很晚才回家 2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正比划着向我跑来。
他高颧骨,凹眼睛,嘴向外突出,脸又窄又瘦。追我干啥?
哎呀!我的妈!他是不是坏人?(内心独白)我心一慌,抱着提
包跑了起来。(直接描写和 动作描写)此时,路上一个行人
也没有,再回头一望,那人追得更凶了。尤其是他那怪叫声
使我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我没命地跑起来。(直接
怎样写好人物 的心理活动
——作文指导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精选五篇)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精选五篇)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心理描写如何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如果如实地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如:课文《三人行》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的事情,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面对饥饿、伤痛、劳累的威胁,王吉文先是背着小周在草地中行走,然后他又轮流背着小周和黄元庆两人在草地中更艰难的行走,可王吉文最终因伤势过重、劳累过度倒下了。

这时伤员小周和黄元庆一起拉着已昏迷了的王吉文在茫茫草地中行走……当王吉文苏醒过来时,他看到一行大雁正排成整齐的“人”字形队伍,并且靠得那么紧,慢慢地向南飞去。

他由此想到,红军战士也一定会像大雁那样,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奔向胜利的前方。

这段心理描写暗示了我们红军战士一定能克服千难万险,走出草地,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象征性的结尾含义深邃,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由此可见,作文中心理活动描写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一、心理活动往往由事情引发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时,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便是心理活动。

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写出来,能够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例如:《回家的路上》路灯亮了。

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

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

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

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

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

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

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

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

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在写作中,人物心理描写是一个关键的要素,它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写好人物心理描写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一、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人物心理描写需要有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感觉,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人物和事物来积累素材。

他们可以细致观察家人、朋友或同学的言谈举止,注意他们的表情、眼神和动作。

同时,他们还可以关注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媒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借鉴其中的描写技巧。

二、调整视角,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学生需要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并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以通过设想自己是这个人物,思考他们的个性特点、经历、目标和情感感受。

进一步,他们可以通过写下人物的日记、内心独白等方式,来深入了解人物的思考和情感。

三、运用适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中,使用恰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词语来刻画人物的情感状态,比如喜悦、忧虑、焦虑等。

并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艺术效果,如用烈火般的眼神来形容一个愤怒的人物,用流淌如岁月的泪水来刻画一个伤感的人物。

四、在情节线索中巧妙融入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描写不应该是孤立的,它需要与情节线索相互配合,使得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流畅。

学生可以在情节中巧妙安排人物心理描写的时机和方式。

比如,在人物经历重大事件或者面临抉择时,适合描写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在人物与其他人交往互动的时候,可以描写其对他人的情感态度。

五、多读优秀作品,分析心理描写技巧最后,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技巧,从中汲取灵感。

他们可以选择与人物心理描写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

与此同时,也可以关注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独特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心理描写需要注重观察、理解和运用。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通过调整视角,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运用适当的描写词语和手法;巧妙融入情节线索;多读优秀作品,分析心理描写技巧。

写作指导: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写作指导: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写作指导:如何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生活中我们都会耳闻目睹一些事情,产生一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把这些想法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中加入心理活动的描写,不仅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意图更明确,还会使读者产生共鸣,使故事更感人。

心里的描写是十分抽象的,想要将抽象的东西描写的十分生动就需要一定的技巧,那么,该怎样把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呢?人物心理描写常用的方法概括为以下几点:一、简单直接的描写方式。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句子中一般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直接描写一般较为简洁。

例1: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例2: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直接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但一定要揭示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内心独白的方式。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着重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或思想斗争。

例:我怀着慌张的心情快步来到讲台,同学们齐刷刷地看向我,就像千万把箭向我射来,让我不敢大声喘气。

我的手不停地揉着衣角,两腿也颤抖着,这一瞬间,时间好像定住了,脑海里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不停地对我说话,一个说:“加油!把你最好的水平放出来。

”另一个说:“慌张吧?回座位上去吧!”教室一边的老师正微笑地看着我,慈祥的脸上充满了鼓励。

突然间,我感觉到一股勇气在心头升起,浑身好像充满了力量。

于是,我不再慌张了,对着全班大声地说:“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同学们安静极了,五十个人就好像五十座石像,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

演讲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我快步跑回座位,心还噗噗地跳个不停。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一、激趣导入。

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们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第十三课和第十五课的情况,不用举手,我随意抽人背诵。

装做找人的样子停顿五到十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3、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实,同学们已经在很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接触到了心理活动描写。

可回忆一下……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

没什么可抱怨的。

表现了桑娜家穷,但勤劳、爱家人、乐观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沙俄的黑暗统治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这正是作家托尔斯泰所要表现的主题。

《穷人》片段二,默读: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是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既担心丈夫不同意,又觉得自己给丈夫增加了生活重负而自责,但对两个孤儿的怜惜又让他下定决心宁愿自己挨打也要留下孩子。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之心理描写指导心理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心理描写,作家可以展现人物的情感、动机和思维过程,使读者更加有共鸣和代入感。

下面是一些心理描写的指导方法,帮助你更好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

1.观察细节:要描写出人物的心理状态,首先需要进行观察。

观察人物的细节,包括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目光流露等等。

这些细节会透露出人物的情感和思维过程。

例如,人物的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上扬,可以暗示出他们的烦恼和喜悦;人物的手颤抖、脚踢踏地面,可以暗示出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2.运用比喻与象征:利用比喻和象征可以更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喻和象征能够使抽象的心理状态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例如,用“他的心如同一片漆黑的夜空”来形容一个悲伤的人物,可以表达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用“他的思绪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来形容一个思绪纷乱的人物,可以展现他头脑中的思考和困惑。

3.描写内心活动:在心理描写中,需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思考、回忆、幻想、冲动等。

通过具体而细致的描写,读者可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进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描述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思考着这个问题,各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飞快地闪现”;描写人物的回忆,可以利用回忆的场景和具体细节,“他闭上眼睛,回想起了那个温暖夏日的午后,那时的他无忧无虑,笑容绽放”。

4.对话和内心独白:对话和内心独白是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话,可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冲突;通过内心独白,可以直接表达人物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对话中可以反映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你怎么能这么自私!我已经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在乎!”;内心独白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的话让我心里一直不舒服,我是否做错了什么?”5.感官描写:利用感官描写可以更好地营造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氛围。

通过描述人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人物心理描写”写作指导
在写作时,深入刻画人物心理,可使人物更加丰满,使角色的转变更加流畅。

通过人物心理委婉地表达主旨,可使读者有更深层的共鸣和对主旨的理解。

直接描写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如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的如下片断: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这样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地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写了出来。

值得强调的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的文段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文章沉闷,有损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抒情独白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

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

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

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

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

……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作者用抒情的笔法,写“我”与儿子洪七给山上的红军送粮,在途中遇到了敌人。

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是牺牲儿子保护粮食,还是保护儿子?“我”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心情极度矛盾、复杂。

梦境描绘
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梦境描绘的文字一般较多,
下面选一较短的进行说明: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这是曹雪芹《宝玉挨打》中的文字,作者通过梦境揭示出了宝玉关心体贴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

心理分析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如莫泊桑在小说《项链》的如下片断:
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行动表现
通过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林冲听说陆谦追杀至沧州,不觉大怒,于是用了“买”“带”“寻”等几个连续的动词,表现出林冲报仇急切的激愤心理。

环境衬托
衬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写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紧扣人物的心理,最好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墨,将人物的悲喜之情恰当地衬托出来。

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

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孩》中的如下片断:
她又擦了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

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

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以上的幻觉描写,很好的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和对温饱渴求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