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

合集下载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1在从北京桂馨阅读包申请的一批图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书籍之一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

其实,在我刚进师范的时候,我的教育学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这本书。

据说“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

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亲,都成功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而我却是在成为一位5岁孩子的母亲时候,才拜读了这么优秀的教育著作,不免有些惭愧。

在老卡尔威特的精心培育下,众人眼中的痴呆儿变成了闻名全欧洲的神童,造就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少年大学生,也使原本注定拥有不幸人生的儿子过上了幸福而长寿的人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担负的就是教书育人的责任。

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的几点想法:我们现在的孩子一提到学习,就皱眉头。

在他们的心里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

可是卡尔威特回忆说“无论在幼儿时期、少年时期、还是现在,我的学习几乎都像玩游戏一样。

”这是因为老卡尔威特在教育上认为:即学习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工作,也不应该是孩子的一种压力,更不应该是成长中的烦恼,而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爱好,应该是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

一、要注重兴趣的培养他认为能使孩子产生兴趣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在卡尔威特三四岁时,便开始坚持每天早晨带他去野外散步。

每当此时,老卡尔威特都要给他讲几个有趣的故事。

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散步中卡尔威特获得了许多历史和地理的.知识。

而我们的学生接受知识,大多数都局限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已经厌烦了这样的学习环境。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我们应该努力挖掘课外的学习素材,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二、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注重培养兴趣的同时,老卡尔威特也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他教育儿子,要像把握音乐的节奏那样把握学习过程中的节奏。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要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卡尔威特在有节奏的学习过程中,花费不太多的时间便掌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优质的心得体会需要结合个人的真切感受,才能更好地传递出情感的深度和温度,当内心积累了丰富的收获时,提前写下心得体会是分享这些经验的有效方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心得篇1《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

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

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

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

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

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

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

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

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第一篇: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帝给了他一个痴呆的儿子,但是卡尔-威特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儿子成为了一个天才:8岁学会6种语言;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3岁发表数学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

一切的奇迹都来自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

1、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孩子成长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条件,而是取决于五六岁时的教育。

开展游戏,兴趣记忆。

多种感官,尝试记忆。

动作演示,准确记忆。

善用比喻,理解记忆。

找准异同,比较记忆。

发散思维,创造记忆。

综合归类,逻辑记忆。

加强复习,强化记忆。

2、在老威特的持之以恒的教育下,虽然天生痴呆的儿子长到四五岁时,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大大超过同龄孩子,成为本地教育史的惊人事件。

正是老威特对儿子实施科学的全面化教育,使小卡尔的成长非常健康,学业也进步十分神速。

3、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的,如果从出生起就对他们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们的潜在的能力就可能达到100%。

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从儿童的潜在能力谈起。

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

不过,这种能力是隐蔽地潜藏在人体内的,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这就是潜在的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能力。

因此,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但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到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都没有发挥。

威特坚信,教育的思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达到十成。

然而,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潜在的能力实现的机会就越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种潜在能力都有各自的发展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那么就几乎很难再发展。

4、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为接近完美的人。

卡尔威特的教育案例分析(2篇)

卡尔威特的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引言卡尔·威特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倡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早期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

本文以卡尔·威特的教育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成果,旨在为我国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1.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卡尔·威特认为,早期教育是培养天才的关键。

在他看来,儿童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大脑发育迅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抓住这个时期进行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潜能。

2. 天才教育卡尔·威特主张天才教育,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培养。

他强调,天才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3. 父母的教育责任卡尔·威特认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他强调,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1. 个性化教育卡尔·威特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他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和积极性。

2. 游戏化教育卡尔·威特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他利用游戏的方式,将知识融入到游戏中,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激励式教育卡尔·威特强调,激励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他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四、卡尔·威特的教育成果1. 卡尔·威特本人的成就卡尔·威特本人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哲学家,他的著作《天才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早期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中。

2. 卡尔·威特子女的教育成果卡尔·威特共有9个子女,其中7个成为了博士,被誉为“世界最聪明的家庭”。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为人父母必修课——《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各行各业都有准入门槛,上路行驶需要驾照,在德国就连养宠物也需要执照,但我们很多父母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收获颇多。

——题记两种“天才观”在教育学领域一直存在着两种天才观之争。

以下两个例子就能使这两种观点的不同一目了然。

哲学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著作《爱弥儿》一书中有如下比喻:有两条狗由一母所生,并在同一个地点接受同一母亲的教育,但是,其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其中一条狗聪明伶俐,另一条愚蠢痴呆。

这种差异完全是由于它们的先天性不同造成的。

与之相对的是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一段寓言: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

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

庄稼人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用它来赚钱,最后,这匹小马变成了无价值的驮马;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在他的精心喂养下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

以上两则小故事代表了有关“天才与成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

前者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的大小决定的,而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

与此相反,后者则几乎视环境的作用为万能,天赋的作用则毫不重要。

卡尔威特认为:先天的禀赋固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后天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因为先天的禀赋是一定的,个人在知识、才能、性格甚至道德品质诸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天才”一步步走来老卡尔对于孩子的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是可惜小卡尔出生后被认为是白痴,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孩子的培养。

仍然坚信可以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使他的智力超越同龄人的水平。

小卡尔8、9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也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而他尤为擅长的是数学;9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于1812年冬天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814年4月,卡尔由于提供的数学论文卓而不群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老卡尔的见识的确高人一筹,他完整地掌握了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主要讲的是 19世界初德国的牧师卡尔·威特 如何教育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 的故事。书里面介绍了作者将一 个痴呆儿培养成天才的全部过程, 以及对于孩子按照自己预期的轨 迹成长的欣喜;并用大量的实力 证明了自己教育的正确性
1、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2、儿童的递减法则 例子 “从儿子十五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
1、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唤起孩子的兴趣 2、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不能强迫施教 3、我坚持与儿子的地位平等
早教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要注重教育的方法。 我们要给孩子的是一个宽松、自由、愉快的 环境,那里充满爱心、充满欢乐、充满学习、 充满创造,一切活动从孩子的兴趣、需要、 人格、天性出发,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孩 子”。虽然很难做到,但我们也应该尽自己 做大的努力去实现。
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 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 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教育家 陶行知

卡尔·威特,儿童早期教育鼻祖,第一 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 长的重要性,并且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 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 就无数天才。他是19世纪初德国哈勒洛 赫村的一名牧师,他坚信通过科学的早 教普通孩子也可以成为天才,并在自己 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身上取得了巨大成 功。他将自己对小卡尔14岁以前所实施 的教育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 书。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孩子潜在能力发挥出来的比例就 越小。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抓住关键期对孩 子施行早期教育,为孩子创造优越的客观条件, 这样,孩子的智力潜力就会得到更大的发挥。这 就是早期教育造就人才的根据,也是“望子成龙” 的父母必须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原因。因为 婴幼儿期的早期教育所形成的生活经验,也就是 在大脑发育最佳期受到的教育,有着无比的生命 力,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早 期教育的意义所在。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也是一份现今 仍然被使用的、讼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更是一部全 球销量过亿的畅销书。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 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 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 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 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 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 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 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本书最早在19世纪德国出版,1914年由Thomas Y.Crowell出版公司编辑爱丁顿· 布鲁斯从哈佛大学的藏 书馆里发掘出来,翻译成了英文出版。经过几个世纪的 流传,得到了许多著名教育学家的赞誉和推崇,而且由 于它将思想和操作完美结合,使得无数有幸按照书中方 法教育子女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卡尔威特的教育 作 者:(德)卡尔· H.G.威特
卡尔· H.G.威特(Karl heinrich Gcottfried Witte,1767-1845)儿童早 期教育鼻祖,第一次用实证方法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开创了影响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无数天 才。 卡尔· H.G.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特别热衷于探 讨儿童的教育问题,针对当时流行的“天赋决定论”,他赞同法国思 想家爱尔维修“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将成为不平凡的 人”的论断,并且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 始。 卡尔· H.G.威特为了向人们证明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 响,当儿子小卡尔· 威特出生后,他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对其进行早 期教育。小卡尔· 威特在父亲的指导下,很小的时候就通晓法语、意大 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0岁便进入大学,14岁获得哲学 博士学位,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 这一引起世界轰动的惊人成就, 让人们认识到了早期教育思想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卡尔· H.G.威特为了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教育小卡尔· 威特的过程和方法,于1818年写 成《卡尔· 威特的教育》一书,成为世界上现今仍然被使用的论述早期 教育的最早文献,200年来造就无数天才,他的教育理念也被后人奉 为早期教育的经典。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00字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00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500字(共含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08月20日三岁以前,“硬灌”时期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知道“认生”了。

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

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

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出生后,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外,吃过多除了阻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婴儿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所说的运动是从他两、三周时开始,让他光滑的木棍上作悬垂运动。

生物学的理论说:“个体发育是整体发育的短暂重复。

”所以婴儿是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木棍上作悬垂运动的。

还有一种训练是让孩子抓住大人的手指,由于婴儿与生俱来的“把握反射”,他就像吊单杠一样用力拉起自己的上身。

等到两个月大反射消失时,他的胳膊已经练得相当有力,为提前进行爬行训练创造了条件。

培养孩子喜欢洗澡的天性。

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孩子就不愿洗澡,所以,一开始就注意调节水的温度。

每天都给儿子洗澡、按摩手脚,这样既能发展他的触觉,又能促进血液循五和肢体的灵活。

从一岁时起,就教他洗脸、洗手刷牙,一天要洗几次,早起和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刷牙。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首先周围的环境有布置好。

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

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卡尔的行为,父亲一直坚持,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绝不会对禁律出尔反尔。
我的收获: 本书有关怎样教孩子获取知识的内容,占全书的不到5%,绝大 部分的篇幅介绍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及优秀品质。优秀的人, 首先具有优秀的品质。
一定要尊重孩子,但有些事情绝不能迁就。绝不能迁就撒谎, 绝不能迁就欺负弱小,绝不能迁就哭闹等,这些会造成长大后的 品格缺陷甚至更严重的恶果。 做为年轻的独生子女的父母,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一生的 财富,而不是不时的满足。
为了更强大的中国,也为了我们的孩子。
作者:卡尔· 威特(德国)
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其德文原版珍藏于 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 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 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卡尔· 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 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等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 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 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6岁前获得哲学,法学博士学 位。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 卡尔· 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直到1883年 逝世为止。
前几天看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日本母亲的一句话对我 震撼很大“你不要拿你们中国教育小皇帝的方式来教育我的 孩子,我们日本的孩子如果都像你们这样懒惰,早晚会没饭 吃的。”
我在孕期买了这本书,遗憾的是,我并没有能够完全按书上 的方式教育我的女儿,但我希望我身边的人,特别是在座的 还没有孩子的年轻的同事,能培养出杰出的新一代独生子女。
这个出生时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 全赖于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 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 威特的教育》。 该书写于1818年,但这本书问世以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 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 因此,看过原书的人极其少。
教育孩子,首先从改变孩子的母亲开始。 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意志, 希望和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都会对腹中的孩子产生极大 的影响,会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 所以,准妈妈们要: 呼吸新鲜空气, 心胸开阔 心平气和 经常运动 你的善良,宽容,乐观,爱美,爱正义,爱真理等气质, 孩子能感觉得到,并影响着她。 不要: 与宠物为伴, 用烫水洗澡 吃辛辣的食物,伤心忧郁
卡尔· 威特的观点及做法: 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恐怕只有人类会把自己的孩 子托付给他人,这样有失天性。 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只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 的人。 父母应该是孩子最早的老师,而不是保护神-教孩子独立。 让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知识更重要-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并跑回家拿面包送给他,多么可爱的孩子。 六岁的卡尔,具有超强的自制力,如果吃饭时洒了牛奶, 就要一天不喝牛奶,牛奶是卡尔的最爱。 从两岁以后,卡尔就没有再用哭闹来表示要求,因为他的 父母认为纵容哭闹,会造成孩子蛮横无礼,蔑视他人的恶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