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细胞的融合实验

合集下载

鸡血细胞的融合实验

鸡血细胞的融合实验

本实验材料为鸡红细胞,其核结构紧密,易于观察。
[实验用品]
10 ml刻度离心管、试管架、吸管、注射器、载玻片 等。
1. 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离心机、恒温水浴箱、
2. 材料:新鲜鸡血或与Alsever液混合的备用鸡血。 3. 试剂:50%PEG(现用现配),Alsever液,0.85
%生理盐水,GKN液,Janus green染液或Giemsa 染液。
3.细胞融合操作
(1)离心洗涤:
取(1:4)鸡血悬液0.5ml加0.85%生理盐水至4m1,混匀。 3000rpm,1min,弃上清。 加GKN溶液至4ml,混匀。 3000rpm,1min,弃上清。
(2)水浴 加GKN溶液至0.5m1,混匀。
39℃ 水EG至悬液,边加边混匀。
[注意事项]
1.滴加50%PEG时,应缓慢、逐滴加入,而且每 加一滴应轻摇离心管以混匀,滴加完毕后可用 滴管温和混匀。 2.高Ca2+浓度能提高细胞的融合率。 3.因PEG对细胞有毒性,应严格控制作用时间于 1~2 min,但本实验中融合后的细胞不继续培 养,可将处理时间延长至15 min以达到最高融 合率。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可看到不同融合 状态的细胞:两细胞的细胞膜间相互接触、粘连;接 触部位的细胞膜崩解,两细胞间的细胞质相通,形成 细胞质通道;通道扩大,两个细胞连成一体;细胞合 并完成,形成一个含有两个或多个核的圆形细胞。 2. 计算融合率: 融合率=视野内发生融合的细胞核总数/视野内所 有细胞核总数×100%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 量的多聚体。PEG可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在高浓度 (50%)的PEG溶液中自由水消失,导致细胞脱水而发 生质膜结构的变化,引起细胞融合。为了发挥PEG促 进细胞融合的效力,必须采用较高浓度的PEG溶液, 但在高浓度PEG溶液下,细胞可能因脱水而受到显著 的破坏。因此,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浓度及作用时间 是PEG融合技术的关键。

实验十 PEG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

实验十 PEG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
加0.5%酚红 4 ml。配好的Hanks液,分装包扎好 贴上标签,经过灭菌后,4℃保存。
(7)詹纳绿染液。
四、方法与步骤
(一)鸡血细胞的体外融合
1.鸡血细胞的获得 用肝素溶液润洗注射器,从家鸡的翼根静脉用注射器采血,
注入试管后,速加入肝素(100U肝素/5ml全血)混合,制 成抗凝全血。 2.鸡血细胞储备液的制备 在抗凝全血的试管中,加入4倍体积的0.85%NaCl溶液,制 成红细胞储备液,置于4℃冰箱内可供一周内使用。
• 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 (1)首先是酶解条件: 渗透压稳定剂 Ca2+ 、Mg2+、蔗糖 可保持原生质体稳定利于再生;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原生 质体的释放量增大;酶解浓度到达一定浓度后,原生质体 的再生率下降;再就是酶解温度。 (2)原生质体的脱壁是否完全会影响融合效果。有的原生质 体会很快再生细胞壁,因此在洗去酶液后,应立即进行融合 处理。 (3)原生质体的悬浮状况也会影响融合,如果两亲本原生质 体密度相差较大,就难以混和均匀,接触机会减少,这时应 用离心方法强迫它们密集
实验 十 PEG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JIANG Univercity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二醇(PEG)诱导体外细胞融合 的基本原理。
通过PEG诱导鸡血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 初步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荧光标记的细胞融合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用具:注射器、刻度离心管、离心 机、血细胞记数板、水浴锅、滴管、显微 镜、烧杯、容量瓶、凹面载玻片、盖玻片、 酒精灯等。
材料:成年家鸡。
■ 试剂
(1)0.85%NaCl溶液: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引言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将两种或多种细胞融合在一起,可以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鸡血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探究其对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鸡血细胞样本:从鸡体内提取鲜血样本,分离出鸡血细胞。

- 细胞培养基:含有适宜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维持细胞生长和分裂。

- 细胞培养器具:培养皿、离心管、移液器等。

2. 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与扩增:将鸡血细胞接种于含有细胞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 细胞融合: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标记为A和B。

将细胞A和细胞B分别收集,离心沉淀后,用细胞培养基将其悬浮于一起。

利用电融合或化学融合等方法,使细胞A和细胞B融合为一个细胞群体。

- 细胞观察与分析:观察融合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生长速率、基因表达等特性,并与原始细胞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结论:1. 细胞融合后形态变化融合前的细胞A和细胞B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然而,经过细胞融合后,新形成的细胞群体呈现出一种中间状态,既保留了细胞A和细胞B的一些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以导致细胞形态的重塑和变异。

2. 细胞融合后生长速率我们观察到,在细胞融合后的细胞群体中,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的细胞A和细胞B。

这可能是由于融合后细胞的互补性增强,使得细胞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3. 细胞融合后基因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我们检测了融合后细胞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融合后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或下调。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PEG实验操作

PEG实验操作

PEG介导的鸡血细胞融合实验
1.鸡翼下静脉采血,血液用D-Hank’s液,稀释10-20倍。

2. 实验时取约0.5 ml鸡血保存液于EP管中。

1500rpm离心10min 弃去上清,可见血细胞沉淀。

3.用手轻弹管底,使沉淀松散,加入D-Hank’s 约0.25ml制成悬液。

然后放入38℃水浴中预热10min。

4.吸取预热在38℃水浴锅中的50%PEG 0.25 ml在38℃水浴锅中于1min内沿离心管壁逐滴加入离心管中至离心管0.5 ml 刻度处(融合过程应在水浴锅内进行),边加边摇动离心管,使之与细胞混匀,38℃水浴中保温。

5.保温15~20min 后轻轻混匀,取细胞液制备涂片。

6.自然干燥后,甲醇固定10 分钟,晾干。

7. Giemsa扣染10分钟,小水流冲片后干燥,显微观察。

在上第5点细胞融合过程中,可在不同融合时间取细胞液制备涂片后,并加入少量Giemsa 染色,用牙签混匀,3min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

(注意:1.细胞液不能多2.显微镜观察只用40×观察。

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

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

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PEG(聚乙二醇)介导的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细胞融合、基因转移、病毒感染等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PEG起到促进融合的作用。

本文将对常用的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进行比较。

1.直接混合法:直接混合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将两种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直接混合,加入PEG处理后,通过细胞的融合产生融合细胞。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b.将细胞收集、洗涤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c.在混合细胞悬液中加入PEG,进行处理。

d.处理后的细胞悬液进行培养。

优点:简单快捷,操作方便。

缺点:融合效率低,融合细胞的纯度较低,难以鉴定融合细胞。

2.等渗处理法:等渗处理法使用PEG使两个细胞类型的渗透压基本相等,减小由于渗透压差带来的融合细胞死亡的可能性。

实验步骤类似于直接混合法,不同之处在于在混合前要将细胞分别处理加入等量的PEG。

优点:可以减少融合细胞死亡的可能性。

缺点:融合效率仍然较低,难以确保融合细胞的纯度。

3.高瓶底法:高瓶底法是一种间接融合法,将两种细胞性的细胞分别培养到八倍增生指数时接种于两个高菌瓶内,将角质层去除,用高菌瓶口与高速离心的纺棉花轻摩转盘瓶底,离心至指定g数。

因离心后双方菌瓶接触,菌体外膜断裂,细胞在瓶壁内微小空间聚集,有利于融合。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八倍增生指数。

b.将细胞收集后接种于两个高菌瓶内。

c.去除角质层,将高菌瓶口与高速离心的纺毛轻摩转盘瓶底。

d.将菌瓶离心至指定g数。

优点:融合效率较高,融合细胞纯度较高。

缺点:操作复杂,需要使用专用设备。

4.电熔法:电熔法是利用电场将两种细胞融合的方法。

通过电熔法可以达到融合效率较高的效果。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b.将细胞收集后接种于电熔腔中。

c.设置一定的电场参数,通过电场产生的作用使细胞融合。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

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报告引言:细胞融合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将两种或多种细胞融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细胞,从而探索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将鸡血细胞进行融合,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以期对细胞融合的机制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鸡作为实验对象。

2. 细胞培养:从鸡体内提取血液样本,分离出鸡血细胞,并进行细胞培养。

3. 细胞融合:选择适当的融合剂,将两种不同来源的鸡血细胞进行融合。

4. 观察与记录:通过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特征,记录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融合细胞在形态上与原始细胞有所不同。

融合细胞的大小较原始细胞更大,形状也更加不规则,颜色也呈现出混合的特征。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能导致细胞的形态改变,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

为了进一步验证融合细胞是否具有新的生理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检测了融合细胞的代谢活性。

结果显示,融合细胞的代谢活性明显增强,相比于原始细胞,其能够更快地吸收营养物质并释放代谢产物。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能导致代谢途径的改变,从而增强细胞的生理功能。

接下来,我们对融合细胞进行了增殖实验。

结果显示,融合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加快,相比于原始细胞,其能够更快地分裂并形成新的细胞。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能导致细胞增殖机制的改变,从而增强细胞的生长能力。

此外,我们还对融合细胞进行了细胞凋亡实验。

结果显示,融合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相比于原始细胞,其更容易存活并继续进行细胞分裂。

这表明细胞融合可能导致细胞凋亡途径的改变,从而增强细胞的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我们发现融合细胞在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上与原始细胞有所不同。

细胞融合可能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代谢活性的增强、增殖速度的加快以及凋亡率的降低。

这些发现为细胞融合的机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线索,有望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一:鸡血细胞融合

实验一:鸡血细胞融合

实验一:鸡血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1、熟悉细胞融合的理论;2、掌握PEG诱导的细胞融合方法。

二、实验原理1、细胞融合原理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

在通常情况下,两个细胞接触并不发生融合现象,因为各自存在完整的细胞膜,在特殊融合诱导物的作用下,两个细胞膜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可促进两个或多个细胞聚集,相接触的细胞膜之间融合,继之细胞质融合,形成一个大的融合细胞。

利用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其实验原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定论。

学者们一般认为,PEG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相互接触部位的膜脂双层中磷脂分子发生疏散、进而使其结构发生重排,再加上膜脂双层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间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相临的重排质膜在修复时相互合并在一起,使两细胞的胞质沟通,从而造成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发生融合。

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种间细胞融合,而且也能诱导动植物细胞间产生融合。

细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

2、细胞融合方法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和电融合。

1. 病毒诱导融合:有许多种类的病毒能介导细胞融合,最常用的是灭活的仙台病毒(HVJ),为RNA病毒。

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过程有:首先是细胞表面吸附许多病毒粒子,接着细胞发生凝集,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后,病毒粒子从细胞表面消失,而就在这个部位邻接的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胞浆相互交流,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2. 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化学融合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衍生物、脂质体、钙离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性蛋白质和多肽,其中最常用的是聚已二醇(PEG)。

PEG用于细胞融合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可促使细胞凝结;②破坏互相接触处的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从而使相互接触的细胞膜之间发生融合,进而细胞质沟通,形成一个打的双核或多核融合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实验报告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实验报告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的基本操作过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细胞行为和变化
实验材料:鸡血红细胞、50%PEG溶液、0.85%氯化钠溶液、显微镜、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原理:聚乙二醇(PEG)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相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
子层的互相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实验步骤:1、取鸡血,离心后去除上清液,以0.85%氯化钠溶液制成5%~10%的悬液
2、加入GKN液4ml,混匀
3、加入14滴PEG液,静置3~5min后混匀,放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有些细胞发生质膜融合
分析与讨论:细胞融合的应用有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构成新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技术培育新植物、细胞杂交瘤技术与单克隆抗体、用于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
图谱、用于生产树突状细胞抗肿瘤疫苗、用于动物育种、用于细胞疗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业]
绘制显示所观察到的细胞融合情况图。
[思考题]
1.细胞融合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在进行细胞融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融合情况,可看到不同融合 状态的细胞:两细胞的细胞膜间相互接触、粘连;接 触部位的细胞膜崩解,两细胞间的细胞质相通,形成 细胞质通道;通道扩大,两个细胞连成一体;细胞合 并完成,形成一个含有两个或多个核的圆形细胞。 2. 计算融合率: 融合率=视野内发生融合的细胞核总数/视野内所 有细胞核总数×100%
[注意事项]
1.滴加50%PEG时,应缓慢、逐滴加入,而且每 加一滴应轻摇离心管以混匀,滴加完毕后可用 滴管温和混匀。 2.高Ca2+浓度能提高细胞的融合率。 3.因PEG对细胞有毒性,应严格控制作用时间于 1~2 min,但本实验中融合后的细胞不继续培 养,可将处理时间延长至15 min以达到最高融 合率。
鸡血细胞的融合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融合的概念及基术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实验原理]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 量的多聚体。PEG可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在高浓度 (50%)的PEG溶液中自由水消失,导致细胞脱水而发 生质膜结构的变化,引起细胞融合。为了发挥PEG促 进细胞融合的效力,必须采用较高浓度的PEG溶液, 但在高浓度PEG溶液下,细胞可能因脱水而受到显著 的破坏。因此,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浓度及作用时间 是PEG融合技术的关键。
3.细胞融合操作
(1)离心洗涤:
取(1:4)鸡血悬液0.5ml加0.85%生理盐水至4m1,混匀。 3000rpm,1min,弃上清。 加GKN溶液至4ml,混匀。 3000rpm,1min,弃上清。
(2)水浴 加GKN溶液至0.5m1,混匀。
39℃ 水浴5min
缓慢逐滴加0.25ml的50%PEG至悬液,边加边混匀。
水浴15min
加入GKN溶液至4m1,混匀。
水浴10min
3000rpm,1min,弃上清 加入GKN溶液至4m1,混匀,3000rpm,1min。
(3)结果观察:
弃去上清液,加入GKN溶液至1 ml处,混匀。取 0.5滴悬液滴于载玻片上,加入Janus green染液0.5 滴,用牙签搅匀,8 min后盖上盖玻片,观察细胞融 合情况。

本实验材料为鸡红细胞,其核结构紧密,易于观察。
[实验用品]
10 ml刻度离心管、试管架、吸管、注射器、载玻片 等。
1. 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离心机、恒温水浴箱、
2. 材料:新鲜鸡血或与Alsever液混合的备用鸡血。 3. 试剂:50%PEG(现用现配),Alsever液,0.85
%生理盐水,GKN液,Janus green染液或Giemsa 染液。
[实验步骤]
1.鸡血的采集与抗凝 将新鲜鸡血与Alsever液按1∶4混成悬液 (抗凝效果最佳),或存放 4℃冰箱保存备用 (3~4天内可用)。 2.50%PEG溶液的配制 称取适量PEG (Mr 4000) 放入烧杯中,将其 加热熔化,待冷却至50℃,加入等体积的已预 热至50℃的GKN液并充分混匀,37℃保温备用。 PEG溶液需使用前现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