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精选方案合集

合集下载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0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0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0篇《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0篇!(1)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微笑》含反思设计意图:对孩子来说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特别是在幼儿园能够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孩子之间的相处是纯洁的,也是最真实的。

我们的”幼儿园里朋友多”主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着。

当然,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家他们是被宠爱的,是被几代人迁就的。

但是在幼儿园,他们就要学会谦让和尊重朋友,礼貌待人。

与人相处的方法是孩子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并积累的,这对孩子以后进一步的社会交往是很有帮助,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跨出与朋友相处和交往的第一步,如何向朋友表达自己,微笑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它能够给人带去快乐和开心的感觉,微笑能够传染身边的朋友,拉近和朋友之间的距离。

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感受微笑的力量,理解用微笑能够打开朋友的心门同时能够给朋友带来快乐。

活动目标: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感受微笑的力量,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去快乐。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一组表情照片、空白的圆形卡片、蜡笔等、幻灯片活动过程: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1、引导幼儿笑眯眯的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导语:怎样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客人老师会很开心?(笑眯眯)客人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眯眯的,很开心,他们也会很高兴的.2、出示一张微笑的图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3、我在后面布置也放了一些照片,等一会儿,请大家去看一看,说一说,看看照片上的朋友为什么那么开心的笑?(幼儿自由选择照片讨论,老师倾听引导)4、交流图片:导语:这张照片上的朋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幼儿讲述中的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方案(6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方案(6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交流、分享相关的资料,激发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欲望。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了不起地方,产生敬佩的情感。

3、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围绕主题活动“了不起的人”,收集相关资料。

2、幼儿的画稿、老师的画稿、收集的物品、纸、笔等。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游戏我们上个星期去了消防队看看找找消防员了不起的地方,你们找到了吗?他们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只要你们说出消防员了不起的事,这里的星星就会变。

二、介绍身边了不起的人1、消防员叔叔很了不起的,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每天都在刻苦训练本领,而且哪里有困难有危险,他们就去哪里帮助。

2、我听张桢琦说他的妈妈也很了不起,他也很佩服自己的妈妈。

还听其他小朋友也说了他们认识的谁谁谁也很了不起的,我可想听听他们的故事啦,你们想吗?3、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想要介绍的身边的了不起的人物,并且有实物的介绍,让幼儿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产生敬佩的感情。

4、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了不起的人,有些人不像有名的人那样大家都知道他们,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很努力的,我们都觉得他们是了不起的人啊。

5、今天我们这里就有许多的客人老师,说不定他们中也有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你们去问问他们好吗?三、教师自制画册我认为我自己也有了不起的地方,你们知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吗?我把我自己了不起的事情画下来了,我会……哦,还有,我做了十年老师了,这些啊都是我的学生们,有好多好多的,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学生了啊。

我还会烧好吃的东西呢,我们家的人都爱吃,夸我很能干的,今天我也带来了,想给你们尝尝呢。

四、延伸活动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地吗?你的好朋友中有了不起的吗?把自己的了不起画下来。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方案(二)活动目标: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集锦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集锦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集锦以下是一些中班社会领域活动的优秀案例集锦,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力,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启发。

案例一:社区清洁行动主题:保护环境,关爱家园活动内容:1. 组织孩子们在社区内进行垃圾清理活动。

提前准备好垃圾袋和工具,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拣起垃圾并分类处理。

2. 鼓励孩子们主动发现并解决周围环境问题,如捡拾丢弃的纸屑,整理花坛等。

3. 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们一起总结活动收获,并进行感恩环境的讨论。

效果:1. 增强了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增进了社区内居民对幼儿园的认可和支持。

3. 激发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案例二:宣传交通安全主题:安全出行,快乐上学活动内容:1. 邀请交警叔叔前来幼儿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通过图片、道具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红绿灯的含义、斑马线的作用以及正确穿行马路的方法。

2. 通过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交通规则和行车礼仪。

3. 在户外模拟交通场景中,组织孩子们扮演行人、骑车者和司机等角色,学习如何正确穿行马路和遵守交通规则。

效果:1. 提高了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增加了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和认可,提高了园所的声誉。

3. 培养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案例三:老人院互动主题:尊老爱幼,传承美德活动内容:1. 带领孩子们去附近的老人院探望老人,并和他们互动交流。

孩子们可以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唱歌、跳舞等,拉近彼此距离。

2. 组织孩子们和老人一起制作手工艺品。

可以选择简单的手工,如折纸、剪纸等,让孩子们与老人共同完成。

3. 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可以为老人们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表达关心和祝福。

效果:1. 增进了孩子们对老人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了他们的传统美德和家庭关系意识。

2. 促进了幼儿园与社区老人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3. 培养了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创意范文(8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创意范文(8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创意范文活动目标:1.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猜谜。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猜谜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谜语课件2.课前对于农作物的知识经验的准备。

3.男孩女孩分组做;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今天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一个很有趣的游戏—猜谜会。

我们先一起来学一学猜谜语然后再去参加游戏。

今天咱们的谜语都是跟农作物有关的哦!2.幼儿学习编谜语。

(1)教师念花生的谜语,让幼儿猜。

有个老头子,头上长胡子。

脱下绿袍子,满身是珠子。

分析谜面,让幼儿了解什么叫谜面。

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说说它的特征(形状、用途等等)再了解什么叫谜底。

教师小结:从外形、特征猜出来的。

(2)猜第二个农作物谜语。

像桃不是桃,桃里长白毛。

秋天咧嘴笑,白毛向外冒。

引导幼儿积极开动小脑筋猜谜语。

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有什么特征)3.比一比、赛一赛。

(1)师:我们的猜谜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2)猜谜语比赛。

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是男孩子队和女孩子队。

老师按序出示谜面,请两队分别才谜底,如果一队没有正确猜出来可由另外一队帮助。

猜对的那组获得小红旗一面。

(3)谜语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谜语2:青青藤儿长又长,桃形绿叶上边长。

藤在土中扎了根,一群娃娃围根上。

谜语3: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向太阳,籽儿香又香。

谜语4:小时青青像棵草,老来黄金是珠宝,珠宝脱下金黄衣,用它做饭吃个饱。

4.颁发奖励,照相留念。

给获得小红旗最多的一组颁发大大的笑脸娃娃,另外一组送上小小的笑脸娃娃给予鼓励。

5.结束部分: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棒,回家后你们把今天猜的谜语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讲讲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创意范文(二)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尝试按动物进食的特性进行分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学习最后一句说、唱的连接。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磁带;《我家有几口》歌曲磁带;布娃娃一个;粘贴在KT板上的幼儿全家福照片【活动流程】1、导入活动师幼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进入活动室,在音乐间奏时,引导幼儿一起唱这首熟悉的歌曲,激发起幼儿对妈妈的情感。

2、组织幼儿说说我的一家。

3、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1)教师出示贴有全家福照片的KT板,幼师谈话:建庭老师带来很多照片,找一找有没有你的。

照片上有哪些人?像这样的,有爸爸,有妈妈,有孩子的照片,我们叫做全家福照片,现在我们请小朋友来给我们介绍以下你是全家福上的各个成员。

(2)现在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几口人?都一样多吗?为什么会不一样?(3)现在请小朋友把全家福照片放回KT板上,让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着我们上课吧!(4)老师这里也有一张全家福照片,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老师家里有几口人吧!(让幼儿用掰指头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歌曲《我家有几口》的歌词。

)老师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布娃娃(出示布娃娃),我们再一起来数一遍,看看加上布娃娃后有几口人。

4、学唱歌曲(1)安静的欣赏歌曲。

(2)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教师:歌曲的最后一句跟我们以前常唱的歌有什么不同?(3)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5篇】幼儿园中的社会领域教育问题是一项意识超前的社会内容教学工作,有着意义深远的发展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制作拉环、折纸、面具、彩球等材料,汽球和彩灯若干。

活动与指导:1.说说怎样让教室变漂亮的想法。

2.提供制作材料,示范一两种不太熟悉的作法,其他熟悉的请幼儿回忆制作要领。

3.确定制作内容后,分组制作。

4.将作品布置在教室周围,井衬以彩汽球,和彩灯等物,烘托节日气氛。

师生共同欣赏有益的学习经验:1.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准备:《小熊让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人物贴绒: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狮子)活动与指导: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让路》2.教师演示教具并讲故事。

(故事见附录)3.提问:(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负大狮子?他这样做对吗?(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狮子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就不欺负人呢?(4)大狮子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4.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附故事:小熊让路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

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东西,快给我让路!”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2023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15篇)

2023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15篇)

2023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15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身体。

2、能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3、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懂得爱护环境。

活动重点: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身体。

活动难点:能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活动准备:1、《小小清洁工》教学ppt。

2、垃圾桶、透明盒子两个。

3、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1、谈话形式引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家住在哪个小区?你的小区漂亮吗?干净吗?2、出示《小区怎么了》图片,了解垃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这是小熊居住的小区,他的小区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他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伤害?如果这些垃圾扔进了大海里面,对大海有什么影响?扔进土里面又会怎样?使幼儿了解垃圾会污染水源、破会土壤,危害人们的健康。

3、知道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有哪些,了解它们的特征。

(1)、出示《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图片。

教师:小朋友,小熊夸赞你们懂的知识太多了,他特别喜欢和你们做朋友,想要邀请你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想去吗?小熊家里漂亮东西太多了你们看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成的?哦,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心灵手巧的熊妈妈用废旧物品做成的。

那老师告诉你们,因为这些物品能被人们重复利用,制作成其他物品,所以叫做可回收垃圾。

(2)、午饭时间到了,哇,熊妈妈为我们准备了这么丰富的大餐和餐后水果,赶快谢谢熊妈妈。

嗝,哎呀王老师吃的好撑呀,你们吃饱了没有,那我们吃完的鱼剩下了什么?吃完的水果剩下了什么?这些东西还能回收回去做成其他物品吗?小结:不能被人们重复利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4、认识可回收垃圾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上的标志,能将垃圾正确分类。

(1)、小朋友们,熊妈妈给我们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真是辛苦了,我们来帮熊妈妈收拾一下餐桌好不好?刚才我们说过了我们吃剩下的这些东西是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2)、出示垃圾桶,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有两个垃圾桶我们应该扔进哪个垃圾桶?垃圾桶上面的标志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4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4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减少噪音教学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认识噪音对身心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听觉健康意识;2. 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静音规则的能力;3. 培养幼儿减少噪音污染行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不同噪音来源的图片;2. 角色扮演道具:如手机、电视、音响等;3. 小玩具:代表各种噪音来源的玩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最喜欢的音乐和噪音,并问他们对噪音的感受。

2. 展示不同噪音来源的图片,让幼儿猜测是什么音源产生了这些噪音。

逐一解释每张图片的噪音来源。

示范与实践:1. 通过故事、歌曲或角色扮演来演示噪音对身心的影响,增强幼儿的理解。

2. 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草,幼儿扮演各种噪音源(如手机、电视、音响等),模拟在公共场所中制造噪音的场景。

让幼儿观察小草受到的影响,并引导幼儿理解噪音对自己与他人的影响。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不同的噪音源玩具,要求小组合作减小噪音污染。

总结与讨论:1.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说出噪音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 谈论公共场所和家庭中的噪音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噪音污染。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音的经验和好习惯。

拓展活动:1. 观看有关噪音污染的动画片或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噪音影响的理解。

2. 家庭作业:请幼儿在家中观察、记录并分享一个能减少噪音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引导幼儿体会噪音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主动遵守减少噪音的规则;2. 注重幼儿的参与感,通过亲身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噪音带来的影响;3. 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讨论时要注意尊重每个幼儿的意见和想法,给予积极的反馈。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减少噪音》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动手搬玩具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搬运玩具的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精选
方案合集
在社会领域都中,因其教育形式的单一,也往往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活动,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幼儿发展。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

2.故事PPT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明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丁丁想借来看。

丁丁该怎么做呢?
(二)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向明明借书时是怎么说的?(明明,这本新书借给我看看好吗?)(2)教师示图1教师:他在干什么?(把借来的书包上封面。

)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
(3)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看书时怎么样?(丁丁看得很认真,也很小心,不把书弄脏。

)(4)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还书时会说些什么?(明明,这本书我看完了,现在还给你。

谢谢!)明明怎样说?(不用谢。

)(二)情境表演,巩固经验。

1.自由组合,表演"借书"。

2.个别表演,师生评价。

3.迁徙训练,可表演借铅笔、借橡皮等,练习借和还时的言行。

(三)师生总结,提升情感。

1.教师:你喜欢丁丁的哪些地方?
2.师生针对班级实际,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3.教师小结:借了东西要爱护,要及时归还。

借和还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

(四)欣赏故事:《宋濂借书》,懂得"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道理。

教师:为什么主人同意宋濂随时来借书呢?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仅要有礼貌,还要讲信用,要及时归还给别人,今后再问别人借,就不难了。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借别人东西时有礼貌,并且及时归还。

附故事:
宋濂借书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

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

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

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

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

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2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

2.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真好。

3.丰富词汇:“祖国”。

准备:
准备一张中国的地图。

准备一些祖国各地风光的画片或摄影。

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的图片。

活动与指导:
1.将中国地图和各地风光图布置在活动室的四周,教师向幼儿介绍地图,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地图是缩小了的,告诉幼儿这些风光图上的地方就是在地图上,让幼儿自由观看四周的风光图,教师介绍风光图是什么地方,指示这个地方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看一看祖国各地是多么美丽。

2.引起幼儿听儿歌的兴趣:
“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有许多叔叔阿姨,有许多小朋友,还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大家都爱祖国,听一听儿歌‘祖国’是怎样说的。

”教师朗诵儿歌让幼儿欣赏,然后边问边教幼儿说儿歌。

“祖国,美丽的祖国,小白鹅说了什么?”学说第一句和第二句。

“小山羊说了什么?”学说第三句。

“小燕子说了什么?”学说第四句。

“小蜜蜂说了什么?”学说第五句。

“小朋友说了什么?”学说第六句。

3.幼儿边看图边联系各种动物的习性:小白鹅爱游水。

小山羊爱吃青草。

小燕子在房檐下衔泥筑窝。

小蜜蜂爱采花蜜。

带领幼儿边看图边朗诵儿歌,反复朗诵几遍。

4.复习所学的一些儿歌。

附:
祖国
祖国,美丽的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

小山羊说:祖国有绿绿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到处都是欢乐。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3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做游戏?那好,今天郑老师就带大家做一个别开生面的游戏。

(板书:盲人与拐杖)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很好奇,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生2:老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3:老师,是不是让一部分人扮演盲人,一部分同学扮演拐杖啊?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种体验。

老师希望你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要全身心地投入游戏,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

游戏结束后我们评评谁最投入,谁体会最深。

二、创设情景,组织活动
师:同学们,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和这个美丽的世界对话的时候,你可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四千多万人因为先天性眼病、视神经萎缩以及车祸、药物治疗等原因失去了双眼,成了盲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把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国际盲人节”。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盲人的世界,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并学会关心盲人、体贴盲人。

(教师请同桌左侧的同学来到讲台,让同桌右侧的同学给他们戴上眼罩,并检查是否严实。

教师板书:准备)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对“盲人”进行引导)也许,生活对我们太不公平了,可是我们却不能不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一下子跌入黑暗的世界,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你要外出、吃饭、购物、就医甚至旅游,未来的路变得坎坷而艰辛,可怕的是,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注定这一切都无法改变。

我想问一下各位盲人朋友,此时此刻你内心有何感想。

生1:当我眼前一片黑暗的时候,我开始绝望了!
生2:没有眼睛太可怕了!我真不知道我是否有活下去的勇气。

生3:没有眼睛我怎么生活呢?
生4:我真盼望着能有人来帮我一下,不然的话我肯定是寸步难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将来有一天你写作文时把这种感受写出来,一定非常感人的。

(转向台下其他同学)同学们,这些盲人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啊!你们愿意做他们的拐杖吗?(生齐声回答:“愿意!”)听着你们响亮的回答,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颗火红的心。

可是,承诺是容易的,实践却是艰难的。

你们要带他们上下楼梯,还要穿越重重障碍,你能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吗?(生大声回答:“能!”)请你们上来选择自己要帮助的“盲人”,充
当他们的拐杖。

但是,不能选择你的同桌,不能让对方知道你是谁,而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出声,因为你仅仅是不会说话的拐杖。

你只能用肢体语言引导他去走那段艰难的人生之路。

记住了吗?(教师板书:活动)
(教师带领大家走出教室,下楼梯,上楼梯,穿越由椅子胡乱摆成的方阵、钻桌子,跨桌子。

有的“拐杖”走神导致“盲人”在楼梯上差点摔倒,吓得战战兢兢,几乎不敢走路。

在穿越障碍物时,“拐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急得满头大汗,不时有“盲人”的头碰到桌子,疼得“哎哟哎哟”直叫,尤其是在过椅子阵时,“拐杖”们抱着“盲人”的腿放进空隙里,再去搬另一条腿,等回到教室时,“拐杖”们几乎筋疲力尽了。

)
师:大家同心协力回到教室,真是不容易呀!咱们先请“盲人朋友”谈谈自己此时此刻心里的想法。

谁先说?(“盲人”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哎呀(他一声长叹引来大家一片笑声)!这次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盲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以后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

生2:黑暗让人恐怖,这话一点也不假。

深浅不知高低不明,如果这样的不幸降到我头上,我真不知道我是否会有勇气去承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