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新进展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细胞的损害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等,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困扰。

长期以来,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但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重建受损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热门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移植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最新进展正在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增殖,再将其注射到患者体内,以达到修复受损神经组织的目的。

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早期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干细胞移植还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神经元凋亡和增加神经生成,从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情。

除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外,神经干细胞移植也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具有生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潜能。

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促使其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帕金森病和亨廷顿舞蹈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转化为神经细胞,以实现自体移植的效果。

这一技术的成功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除了干细胞的种类外,干细胞移植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新的移植方式,如脑内直接注射、脊髓腰池内注射、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等。

这些新的移植方式可以提高干细胞的存活率和分化效率,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此外,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各种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光照射等,以进一步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疗效。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这些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然而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由于这一特性,干细胞被认为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想来源。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干细胞被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别是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具有极高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身体的各种细胞。

然而,由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涉及胚胎的破坏,引发了伦理和法律问题,使得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成体干细胞作为一种在人体成熟阶段存在的细胞类型,可以通过抽取患者自身组织或捐赠者的组织进行获取,且不涉及伦理和法律问题。

因此,成体干细胞移植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通过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来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内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这些移植的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以取代患者大脑中因病受损而减少的多巴胺神经元,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此外,干细胞移植还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研究发现,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中,干细胞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连接形成,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有望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除了使用干细胞进行移植外,干细胞在药物筛选和疾病模型构建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患者的细胞重编程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人员可以模拟患者的疾病过程和药物反应,并通过体外测试来筛选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然而,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已经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震颤、僵硬等症状。

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深脑刺激手术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但无法逆转病变。

而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种新颖而激动人心的方法,被视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景之一。

干细胞移植治疗利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或来自其他来源的干细胞,将其移植到受损部位,以修复和取代受损的细胞和组织。

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并移植到患者大脑中,以恢复多巴胺水平,改善症状。

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最新进展使得帕金森病患者有了新的希望。

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通过使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该研究团队从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干细胞,并通过培养和分化,将其转化为多巴胺神经元。

接着,在手术中将多巴胺神经元移植到患者大脑中的受损区域。

研究结果显示,移植后3个月,患者的震颤、抖动和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疾病进展速度减缓。

该研究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外,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

iPSC是通过重新编程成体细胞,使其回到类似干细胞状态的方法获得的多能性细胞。

这些干细胞可以通过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对抗帕金森病的症状。

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显示,通过向患者提供来源于其自身的iPSC进行移植,可以有效改善运动障碍和生活质量。

这项研究强调了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潜力,并为帕金森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自体干细胞和iPSC,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

胚胎干细胞具有广泛的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多巴胺神经元。

然而,由于胚胎干细胞来源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特定细胞类型的能力。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n e u r o n s, wh i c h r e p l a c e t h o s e d i e d n e u r o n s, l e a d s t o f u n c t i o n a l r e s t o r a t i o n f o r P D p a t i e n t s . Th e p r o s p e c t or f t he ne w c l i n i c a l t ia r l wi t h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s t e m c e i l s i s de s c ib r e d. we b ie r ly f s u m ma r i z e a n d d i s —
C US S r e c e n t i f n di n g s o f t h e s e g r a t f s t o t h e a n i ma l s a n d h u ma n a f t e r i mp l a nt a t i o n. We s u mma iz r e t he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s t e m c e l l t r a n s pl a nt a t i On f o r p ar ki n s o n S di s e a s e t h e r ap y
Z HOU C h u n — h u i .W A NG Xi a o — q i n g ,Z H A NG J i a n — n i n g
《 转化 医学杂志》 2 0 1 3年 1 2月 第 2卷 第 6期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 e d i c i n e J o u r n a l , V o 1 . 2 N o . 6 , D e c 2 0 1 3

神经千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千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rsoss ac e 06 4 (7— 9 :6 2 6 3 epne.V ci ,2 0 ;2 3 3 ) 3 1— 3 1 n
( 0 8— 5— 8收稿 ) 20 0 2
神经 千 细 胞 移植 治 疗 帕金 森 病 的研 究 进 展
成都 33 6 医院神经内科 张 天照 龚 玉来综述 伍 雪英 审校
பைடு நூலகம்
lm nm sl ri R s 9 9 89 ( ) 2 — 2 u iu at a e ,19 : 3 2 :2 1 2 6 .B n
l Mc e L. Mc e r E 9 Ge rP G e G. Au oo ii n z e me i— t txet a d Alh i rd s y

re i e a s m cl po i ,N s n 作 为胚 胎 期 opt l l t e rt n h i e l e et ) i NC S s的特异性 分 子标 志 。N sn阳性 的 N C 能 够 et i Ss
为神经发育研究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 条新 的思 路 。本 文就 近 年 来 N C 在 治 疗 P 中 Ss D 的研 究进 展 进行综 述 。
es.A hN uo,2 0 ; 7 ( ) 8 7 0 ac m erl 0 0 5 6 :7 9— 9
2 B mae g ,Du n sZ, Ree 0 e rg i A e a y s—R i J e 1 Po e- uz M ta. rp r
t s o l tmae e e tr o z eme ie s b an i f g ua t r c po s f Alh i r S d s a e r i e
国外医学 ・ 老年医学分册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从人类身体的角度来看,神经元是最为复杂的细胞类型之一,直接控制着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动。

因此,当神经元受到损伤或失去时,很难从其他组织、器官中寻找替代品来取代它们的功能。

长期以来,针对神经元损伤和退化性疾病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往往只能通过止痛等措施来缓解病痛。

但是,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新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失去的神经细胞,并有助于治疗像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新进展。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优势神经干细胞是一种早期的、未分化的细胞类型,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成大多数类型神经元的潜力。

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可以通过产生新生神经细胞来恢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或缺失。

和传统的药物或外科治疗方式不同的是,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组织,从而持久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干细胞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得,包括自体来源、同种异体来源、胚胎来源等。

自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是从患者自身的身体组织中提取的,这样可以避免免疫排异反应,从而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而同种异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则可以从献血者或尸体中获得,这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在大范围内利用,从而更好地满足治疗需求。

2. 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目标和适用范围神经干细胞移植最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细胞。

在这个方面,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神经元类型,并且可以自主移行到受损部位并产生功能性神经元。

除此之外,神经干细胞移植还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最大限度地缓解受损的神经模型和组织。

这种治疗方法在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3.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原因是大量的脑细胞死亡、丧失功能。

目前,外科切断神经束的方法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但是这种手术风险高且难以完全恢复病变。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兴疗法,它通过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让其自动分化为对应的细胞,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从而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

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研究在世界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医生的关注。

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治疗可以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神经细胞受损引起的,而神经干细胞治疗则可以通过替代受损的细胞来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

神经干细胞治疗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一些缺陷。

传统治疗方法通常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治愈疾病,有些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而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治疗性方法,其目标是治愈神经系统疾病,而不是仅仅减轻症状。

此外,神经干细胞治疗也可以避免患者接受异体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尽管神经干细胞治疗前景广阔,但其研究和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研究者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得神经干细胞,包括胚胎、成人组织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

但前两者的使用具有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三种来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安全性和效果的问题。

其次,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是受多种因素调控的。

其分化方向、分化效率以及细胞类型等都受到调控,因此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机制,以实现有效且可控制的分化。

此外,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和集成也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神经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有前途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

虽然它还面临一些挑战,但科学家和医生们正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神经干细胞治疗将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最终造福于人类健康。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能细胞移植只能部分的改善纹状体神经支配功能。 在丹铸和纽约进行的临床试验 中,有 1喵的移 5 植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运动障碍 ,但出现运动障碍的 机理尚不清楚。假如不使用干细胞移植治疗 ,病情 发展会更严重 。严重的运动障碍并不是多巴胺细胞

些神经细 胞移埴后 只能在动物 的脑内存活 很短时
移 埴 的多 巴胺 细 胞 过度 繁 殖引 起 的 。
是移埴新的神经细胞去代替由于外伤和疾病而造成
损伤和丢失的神经细咆。虽然有证据表明,在动物 实验研究中神经细胞的替代和部分传导通路的重建 是可能的。然而 . 鉴于人脑功能和传导通路的复杂 性 ,这一做法的前景并不很乐观。如果替代的神经 细胞真的能在人的大脑中发挥作用 ,这有可能成为
I — —
放 疗引起是胃肠 ( I G)
综 合 征 的恶 心 、崾 泻 和 脱 水 目 前 已成 为 该 类 型 癌症
人报道说,在受到放射 的A M s 裸鼠的微血管中凋 Sa e 亡的细咆数量大大减少 , 然而 , S a 的缺失使死 A Ms e 于 G 综合征的小鼠的百分数明显降低。 I
此 外 ,作者 还 研究 了应 用 基底 纤维 母 细 胞 生 长
治疗的主要限制。有人认为,放射可以损伤存 在于
肠嚎和肠绒毛基底的上皮干细胞,从而引致这 些症
状,导致肠粘膜的最终恶化。在近期的 《 科学》杂 志上 , as Pr 等人报道说 , i 放射的实际目标可能是肠 毛细管的内皮细咆 , 而使上皮干细胞损失成为一 从
个 次 要 结果 。
因子 ( F F b G )治疗小 鼠的效 果,研究 证明 b G 在 FF 体外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放射 引起的细胞死亡。
在 施 行放 射 疗法 之 前和 之 后 ,立 刻给 小 鼠 注射 bGF F 可 减 低微 血 管 中 凋 亡 细 咆 的 数 量 并延 长 存 活 时 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袁野1,丁继固2(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1;2.咸宁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0635(2011)01-0090-0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N)变性坏死,导致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及代谢物含量减少,从而引起锥体外系功能失调,临床上出现震颤、麻痹、运动强直等行为障碍[1]。

传统的PD药物治疗应用左旋多巴(L-dopa)以纠正患者脑内DA神经递质的缺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L-dopa 会出现神经系统及精神行为等方面的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腹后苍白球毁损术等外科治疗定向破坏作用过强的神经元可改善某些运动症状,而且手术时机、部位选择及术后康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因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只能改善症状,尚不能控制病程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能否用健康的DN替代被破坏的DN,恢复纹状体DA的神经释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PD 这个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为克服这些问题,经过不断尝试人们将目光转向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

1988年Lindvall 等[2]开展了第1例人胚胎干细胞中脑移植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近几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已逐渐转向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的基础和临床实验及应用研究,使得帕金森病的治疗成为可能与可行。

本文就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1神经干细胞及生物学特性神经干细胞是指存在于成体脑组织中的一种干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也可转分化成血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1992年Reynolds和Weiss[3]最先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它具有以下特点:有增殖能力,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能自我更新,能通过扩增而产生大量子代,具有向多细胞分化的能力。

目前,NSCs的生物学特性仍未完全阐明,且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特性是否完全相同也少有报道。

以往研究提示不同部位来源的NSCs在生长特性和分化规律的特性可能有所不同。

将这些干细胞或转染基因后的干细胞移植于被毁损的大鼠脑内,可成功地恢复多巴胺水平,以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

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年脑组织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均可产生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为帕金森病的移植治疗提供细胞来源。

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N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技术的成功建立[4],为在体外研究NSCs 的生长特性及其分化规律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模型,也为细胞移植治疗CNS特定部位的病变和损伤奠定了基础。

如何诱导NSCs的增殖,促使其向神经元分化,以弥补已丢失的神经元功能,成为NSCs研究的焦点。

NSCs在发育过程中其增殖、分化调控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普遍认为除NSCs 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分化程序外,局部环境中的各类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细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影响NSCs的分化[5]。

2.1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内在因素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受细胞自身基因和外来信号两种机制调控[6]。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首先是基因选择性地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性蛋白质而最终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许多转录因子参与细胞基因的调控,它们在特定时间通过某一途径被激活后,引起或关闭下游基因的表达,决定着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命运。

同一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不同部位后,其分化结果也不相同,但往往与接受移植部位的细胞相似,提示外来信号调控作用的重要性。

2.2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外在因素神经干细胞分化为何种类型的神经细胞,不仅取决于内在的基因调控,更受所处环境中包括细胞因子等微环境的影响[7]。

神经营养因子不仅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存活及其突起生长有促进作用,也对NSCs和祖细胞的分化起一定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同一细胞因子不同浓度以及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NSC诱导分化作用各不相同,且不同阶段,相同细胞因子的作用亦不同。

Ling和Potter[8]等通过18种细胞因子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作用的筛选,发现只有IL-1α和IL-1β能够诱导中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两者诱导分化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而IL-11、LIF和GDNF本身没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但却能明显地提高TH 阳性多巴胺神经元的存活率。

3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及检测其具体操作步骤参照文献[9 11]进行。

第一步,NSCs的原代分离培养。

第二步,NSCs的传代分离培养。

第三步,NSCs的诱导分化,撤去生长因子bFGF及添加剂B27。

按所选定的诱导因子分组诱导分化:如GDNF、IL-1β细胞诱导因子,并设对照组。

第四步,NS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对未分化的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检测,对有血清培养分化10 12d的细胞分别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酪氨酸羟化酶(TH)检测。

第五步,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细胞。

4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应用4.1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是修复黑质神经元变性引起的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损伤。

其主要机制有3个方面:①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替代作用;②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及营养作用;③促进内源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生。

4.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神经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将干细胞或前体细胞进行移植,使其在体内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可以与宿主细胞整合,重建黑质纹状体通路。

Piccini等[12]采用从人胚胎的腹侧中脑内分离出黑质细胞植入帕金森病病人脑中,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病人症状明显改变而且效果持续存在。

Jitka等[13]应用未经工程化的神经干细胞植入帕金森氏病大鼠的中脑后一段时间,发现宿主部分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及多巴胺转运体活性恢复改变了宿主受损部位的微环境,对受损但尚未凋亡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第二种方法,在体外将神经干细胞提前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后再移植,即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

4.3神经干细胞转基因移植治疗帕金森病4.3.1基因转染路径主要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就是直接将目的基因转入动物治疗靶区。

间接法,将目的基因首先在体外转入适当的靶细胞,再将转基因靶细胞植入动物脑内发挥治疗作用。

不管哪一种转基因路线,都涉及如何将目的基因带入治疗靶区并进入细胞内的问题,即基因的转移载体(细胞模型)[14]。

细胞模型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干细胞、胶质细胞等都可以通过个别或联合转移一种或多种多巴胺合成酶基因,或神经营养素基因制备成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

4.3.2基因转染病毒载体病毒载体是基因转染的主要选择,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载体、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以及逆转录病毒载体等。

质粒载体是基因治疗常用的非病毒载体之一,尤其在帕金森病间接法治疗途径的基因转移过程中,是转染靶细胞的有效工具。

选择的基因有如下几类。

①caspase-3亚家族抑制蛋白XIAP(X-chro-Mosome-1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抗凋亡基因、如Bc1-2基因等。

②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人类肝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

其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IL-1β成为在人体内进行试验的神经营养因子之一[15]。

③酶或蛋白质基因,如GCH酶基因、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抑制性氨基酸递质酶基因等。

⑤其他基因,如下游转录激活物转录因子Gli-1基因、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因子(differentiation factor)、Sonic Hedgehog(Shh)、DJ-1基因、parkin基因与а-synuclein基因等。

4.3.3移植动物模型第一种模型,是最常使用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应用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人大鼠单侧黑质、内侧前脑束以及纹状体建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旋转模型。

第二种模型,是向小鼠、C57黑鼠或灵长类动物腹腔注射MPTP(MPP +),建立双侧黑质损伤鼠模型或一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MPP+),建立单侧黑质毁损的帕金森病旋转模型,用于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研究。

5问题及展望真正将神经干细胞用于治疗帕金森的临床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如,怎样选择合适的供体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或神经干细胞等);怎样更科学合理培养、纯化神经干细胞;怎样更科学合理选择诱导因子;怎样选择合适的移植方案、移植干细胞的保存方式、移植干细胞数量、移植干细胞靶点的选择等。

怎样解决干细胞移植后的安全性及致瘤性问题;怎样解决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能否存活、恢复以及远期疗效等。

基因治疗在技术上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可供选择移植的目的基因越来越多,不同目的基因联合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成为目前的一种方向,但这些研究在适用性、技术、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但有理由相信,随着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好帕金森病终会成为可能与可行。

参考文献:[1]Shastry BS.Parkinson disease:etiology,pathogenesis and future of gene therapy[J].Eurosci Res.2001,41(1):5[2]Lindvall O,Hagell P.Cel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huma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J].Clin Neurosci Res,2002,2(1):86[3]Reynolds BA,Weiss S.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 adult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J].Science,1992,255(5052):1707[4]Carpenter MK,Cui X,Hu ZY,et al.In vitro expansion of a multipotent population of huma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J].Exp Neurol,1999,158(2):265[5]Horiguchi S,Takahashi J,Kishi Y,et al.Neural precursor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embryonic brain retain regional specificity[J].Neurosci Res,2004,75(6):817[6]Brannen CL,Sugaya SO.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of multipo-tent human neural progenit orsin serum-free medium[J].Neuroreport,2000,11(5):1123[7]Seo S,Richardson GA,Kroll KL.The SWI/SNF chromatin remodeling protein Brg1is required for vertebrate neuro-genesis and mediates transactivation of Ngn and NeuroD [J].Development,2005,132(1):105[8]Ling ZD,Potter ED,Lipton JW,et al.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ephalic progenitor cells into dopaminergic neurons by cytokines[J].Exp Neurol,1998,149(2):411[9]丁继固,丁文杰,李光,等,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小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4):341[10]丁继固,丁文杰,李光,白细胞介素1β体外诱导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406[11]Lee SH,Lumelsky N,Studer L,et al.Efficient generation of midbrain and hindbrain neurons frommouse embryonic stemcells[J].Nat Biotec,2000,18:675[12]]Piccini P,Bmohs DJ,Bjorklund A,et al.Dopamine re-lease from ragral translants visualized in vio in a Parkin-son’s patient[J].Nat Neuosci,1999,2:1137[13]Jitka Ourednik,Lynch WP.Neural stern cells display an inherentmechanism for rescuing dysfunctional neurons [J].Nat Bioteehnol,2002,20:1103[14]Mochizuki H.Parkin gene therapy[J].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2009,15(Suppl1):s43[15]Lang AE,Gill S,Patel NK,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ntraputamenal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fusion in Parkinsen disease[J].Ann Neurol,2006,59(3):459(收稿日期:2010-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