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特色的新城区水系规划布局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规划与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

浅谈城市规划与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

浅谈城市规划与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摘要:“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等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说法,充分表明水系景观在城市建设与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水是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人文价值、生态价值和环境调节功能,如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等。

一个完善的水系景观区从多个方面综合改善城市的整体风貌,如何建造高水平的水系景观区是景观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平衡城市规划、水系景观区建设、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分析我国目前水系景观区的建设现状、影响,并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发展路径,希冀为城市及景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水系景观区建设;现状;影响;解决与发展路径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上升到和物质需求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层面。

从城市规划与景区的角度看,如何将环境保护、人文精神、舒适安居等理念结合在一起,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愈发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水是万物之源,水系是环境的重要部分。

水既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元素,也是城市与景区美化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城市的发展以及规划布局具有深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城市建筑本身更为重要[1]。

因此,水系景观区建设是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关注的核心,更是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举措。

二、水系景观区建设现状“干流、支流和流域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称水系,又称河系。

”具体包含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两类。

前者是指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后者是指给排水管道、雨水管道等。

我国城市水系景观区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大致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起来的。

近年来,城市水系景观区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部分城市的水系景观将防洪、绿化、安居、文化集为一体,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北京市为例,1998年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政治活动,明显改善了水环境,实现了水清岸绿的现代化城市通航水系,美丽清洁的现代化园林水系以及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给排水体系。

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

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

生活理念,因此,大量的应用环保材料也可以说成是相得益彰。

3保证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在前文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提及,那就是,在园林景观当中,绿色植物之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根据这一特点,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做到针对性比较强的利用了。

例如,在园林景观当中,要特别的重视废水以及垃圾的处理,这样,在外部的整体效果上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其自然的属性。

而且,众所周知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小型生态系统的设计,如何让这一小型的生态系统进行运转是这项工作当中的一个难题,而保证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之后,这一小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也能够得到保证了,这对于未来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也是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

4注重园林景观的保护其实,就目前来说,国内的诸多园林景观都不能发挥其主要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当中,园林景观受到了意料之外的破坏,使其能够发挥出的作用非常有限。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部门要注重园林景观的保护。

例如,相关的设计部门可以与当地的物业部门进行合作,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得以保护,这样才能够将其主要的作用发挥出来。

5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的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措施研究了,从文中叙述的内容当中不难看出,我国在这项工作内容上还是具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的,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后续的工作过程当中就要做好优化和完善的工作,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和使用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1]沈杰.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初探[J].现代园艺,2019(2):76-77.[2]郑长有.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62.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8.0061. [3]刘琴.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措施探讨[J].花卉,2018,(22):89-90.DOI:10.3969/j.issn.1005-7897.2018.22.061.收稿日期:2019-7-24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崔珩王雅乾(安阳工学院)摘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引导和拓展了城镇自然生态网络的构建,水系是构建自然生态网络的重要廊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有重要作用。

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

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

关于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被提上日程,并且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在城市建设中,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不仅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且也使得城镇自然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拓展。

在自然生态网络建设中,水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建设起着决定着作用。

为了处理好城市生态水系和城市一体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把城市水系进行梳理、建设水景空间、提高城市交通的方便性、把水系建设与城市公园建设合为一个整体等等。

众所周知,城市生态与城市文明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城市生态变得优质了,才能有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并且根据具体问题,给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希望能够通过这篇文章,为我国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城市水系;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地域文化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水域是其核心活力区的重要表现,它能够使得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所以在很多的城市建设中,水域往往发展成了居住区、商业综合体、文体中心等特别重要的区域。

城市水域景观的构建,让整个城市的水景空间变得多式多样,与此同时,很多的水域空间的免费开放使得居民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完全符合城市居民对于休闲、休憩、娱乐、聚会空间的需要,变成了整个城市区域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城市景观建设而言,城市景观功能结构的多样化加快了城市功能多样化的发展,为整个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1、城市水系景观生态问题纵观整个城市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的水系景观建设给整个城市建设发现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城市水系景观的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城市水系景观的不合理开发,加快了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使得原有的生态功能缺失,对于整个城市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城市水景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使得整个的水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作为武汉城市发展的重要板块,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系统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改善花山生态新城的排水系统,提高城市品质,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套科学的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一、规划目标1.提高排水系统的覆盖率,确保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区域的排水需求得到满足。

2.优化排水管道布局,降低管道淤积、堵塞等现象,提高排水效率。

3.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提高设施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4.提高排水系统的抗灾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5.注重环保,实现排水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二、规划原则1.科学合理:根据花山生态新城的地理、气候、水文等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案。

2.安全可靠:确保排水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运行,降低事故风险。

3.节能环保:采用先进的排水技术,降低能耗,实现废水回收利用,减轻环境负担。

4.经济高效:在满足排水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计,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5.灵活适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预留足够的调整空间,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规划内容1.排水管道布局:结合花山生态新城的地形地貌,优化排水管道布局,提高排水效率。

在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区域,合理设置排水管道直径、数量和走向。

2.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选择优质的管道材料,确保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

对老旧、损坏的排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整体排水能力。

3.排水泵站建设:根据花山生态新城的排水需求,合理布局排水泵站,提高排水系统的抗旱、排涝能力。

4.雨水收集与利用:加强雨水收集设施的建设,提高雨水利用率,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结合绿化、景观等工程,打造生态化的雨水利用体系。

5.排水系统监管:建立健全排水系统监管机制,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城市绿地与水利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

城市绿地与水利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

城市绿地与水利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城市的绿地和水利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并提高城市的生态性。

因此,对城市绿地和水利系统进行生态优化设计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首先,城市绿地的生态优化设计应注重空间布局。

绿地的规模、位置和形状都会影响城市的生态效益。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布局,合理规划绿地的分布和面积。

城市中心区域应设置大片的公园和绿化带,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和绿色空间,同时起到净化空气和水体的作用。

而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可以适量布置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以满足城市水利系统的需求,并提供观鸟等生态旅游的场所。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使城市绿地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其次,城市绿地的生态优化设计还需考虑植被的选择和管理。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土植被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

本土植被具有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更易于管理和维护。

例如,在山区地区可以选择适合山地气候的乔木和灌木来进行绿化,以减缓山体的水土流失和滑坡。

在沿海地区,可以选择耐盐碱的海滨植物来进行防风固沙和海岸防护。

除了植被的选择,绿地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定期修剪、施肥和浇水等措施可以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第三,水利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关乎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

城市的水利系统不仅是供水、排水的基础设施,还是水资源的调节和保护的手段。

因此,在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中应注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减少城市自来水的消耗。

此外,城市的水利系统还应注重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

建设人工湿地和河岸带绿地,既可以处理污水和雨水,又可以提供生态栖息地。

同时,在水利系统的设计中应注意减少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并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最后,城市绿地与水利系统的生态优化设计需要将城市绿地和水利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北戴河新城区防洪排涝水系规划探讨

北戴河新城区防洪排涝水系规划探讨

科技创新□赵金莹北戴河新城区防洪排涝水系规划探讨收稿日期:2018-05-11作者简介:赵金莹,男,汉族,河北天和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摘要分析北戴河新城区防洪、排涝、蓄水情况,提出单一河道联成水系,防洪排涝安全,联网调度蓄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议。

关键词北戴河新城区;防洪排涝;水系规划以北戴河新区中心片区和赤洋口片区水系规划为例,对城市防洪排涝水系规划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其他城市的水系规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当代城市规划理念,是“治城先治河”,河流、水系先行,优秀的规划能够赋予城市类似“八水绕长安”的文化底蕴,城市面貌也会因水系的蜿蜒灵动而变得曼妙多姿。

1.基本情况北戴河新区东到渤海、西至沿海高速公路和京秦铁路、南至滦河、北至戴河,与南戴河隔河相望,面积约425.8km 2。

新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平均不至4m ,自西向东分布有冲积洪积平原、泻湖与海积平原、海岸沙丘带、海滩、水下岸坡等地貌类型。

工程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干湿相宜、降水丰沛、雨热同季的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空气干燥、风速较大;夏季多雨、潮湿、气温高;秋季时间较短、气压高、降温快;冬季时间较长、寒冷、干燥、少雪。

全年日照时数2592~2809h ,多年平均降水量620mm ,年平均气温11℃。

涉及北戴河新区中心片区、赤洋口片区内的行洪排涝河道,设计洪水流量为18.7~241m 3/s 、涝水流量28.2~46.0m 3/s 。

北戴河新区自北向南依次被洋河、白玉庄河、长沟河、人造河、小黄河、东沙河、沿沟河、减河等14条河流分割。

中心片区位于黄金海岸度假区西部、减河(大蒲河)以北建设地区,是新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

赤洋口片区位于减河(大蒲河)以南、赵家港以北、沿海快速路以东的沿海地区。

中心片区与赤洋口片区将由农村变为城市区,成为北戴河新区城市核心区,防洪保护对象则由农村逐渐变为城市。

浅谈城市规划与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

浅谈城市规划与水系景观区设计建设

改善城 市环 境 , 丰富城 市文 化内 涵的重 要措 施 。

局限, 设 计 人员 与厂 大市 民缺少 沟 通 , 厂大 市 民没有 机 会 接触 和参
国内城 市水 系景观 建设现 状 与到 对设计 方案 的讨论 工 作中来 , 导 致规划 方案 实施 后总 会或多 或 水 是 自然景 观 中最 有灵 性 的构成 要素 , 在决 定城 市 特征 方面 有 少 存在一 些不尽 如人 意的地 方 。
题 的解决对策。要 重视 生态平衡 , 营造和谐景观 ; 建 立水系景观保 护区 ; 搞好水 系景观 区域的人工造景设计与建设。 【 关键词 】 城 市规划 ; 水 系景观 区; 设计 建设 ; 理论依 据
城 市作 为人 们 的生 活 归宿和 精神 家 园 , 不 仅 是人 与 自然共 创 的 受 到 了很大 的 影 响, 路 面硬 化 比例 升 高导 致径 流 时间 的明 显缩 短 , 自然景 观 , 更 反映 了所 在地 区 的文化 特征 。随着 城市 建设 高速 向 前 同 日 寸 增 大 了雨 水径 流 量和 洪 峰流 量 。多数 河 道都 具有 城 市的 排污 发展 , 人 们 在 享受 繁 华与 喧 嚣 的现 代城 市 带来 的物 质满 足 的 同时 , 泄 洪功 能 , 但河 堤护 岸 常做 了 整体 硬 化处 理 , 这种 规划 建 设方 法导 对 城 市 环境 质 量 和生 活 品 味的 要 求也 不 断 提高 。如 何 能够 规 避环 致 的最 大 安全 隐患 就 是 泄洪 能力 降低 。因l t  ̄ B ] 使 在市 区 建设 中花 境污染、 空间 拥挤 、 精神 生 活 匮乏等 一 系列 问题 的困 扰 , 创 建人 与 自 巨 资修 建 排水 管 网系 统 , 仍 然 会增 大 防洪 排涝 的风 险 , 对 城市 居 民 然 和谐 共处 的人居 环境 早 已是城市 规划 建设 中极其 重视 的 问题 。 的财 产和生 命安 全造成威 胁 。 水 系 是 市 内 环 境 中 的 重要 构 成 , 作 为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的 骨 架 网 4 、 亲近 性较低 , 公 众参与程 度低 络, 影响着 城 市 的发展 方 向以 及性质 布局 。城市 中的 临水 区域 具备 城 市居 民是 水 系景观 区的 真正 使用者 , 只 有居 民厂 泛的参 与到 平 衡 生 态环 境 , 为 人 们提 供 充裕 的 交流 活 动 空 间等 功能 , 因而 成 为 设计 过程 中 , 才 能 真正创 造 出富有 地方 特色 的景观 空间 。但 由于水 了城 市空 间 中最 具吸 引力 的理 想 生活地 段 。时至 今 日 , 随 着人 们 生 系景 观 区域的 建设 涉及规 划土 地等 诸多 方面 , 所 以最终 的设计 方案 存 理 念 的不 断更 新 , 城市 水 系 的景 观建 设 也 更加 受 到重 视 , 成 为 了 般都 由政府 部 门牵头 , 依托设 计 单位完 成 。由于种 种客 观条 件 的

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景观营造方案探究

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景观营造方案探究

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景观营造方案探究石家庄市东南环是一个充满实力的新兴开发区,其水系景观的营造方案对于该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石家庄东南环水系景观营造方案进行探究,分析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现状石家庄市东南环的水系包括了多条河流和水渠,其中最重要的是绕城高速公路东侧的以白沟河为主干的水系和海河南流支的水系,这些水系交汇在石家庄市东南角的岗峦。

东南环水系河段长度约为100公里,涉及石家庄市、高碑店市、白沟新城和长安区等地,目前已完成的水系景观建设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市区和白沟新城。

二、问题分析1. 造景不够精致虽然东南环水系景观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个造景设计与实际情况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些景观区域并没有进行深度细化,且局部细节处理存在不足,整体效果有待提升。

2. 缺乏设计理念当前的东南环水系景观建设缺少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性,只是单一地将水系改善为公园供市民休闲。

在滨水公共空间的利用与管理、交通运输与停靠、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设计和规划存在不足。

3. 生态保护与治理水平不高石家庄市东南环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但由于建设、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水域资源被污染,部分岸线被开发破坏,造成水体生态无法恢复,绿化覆盖率低等问题。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实现深度细化的景观建设在东南环水系景观的建设中,应该以实现深度细化为首要任务,更加重视局部细节的处理,提高景区的品质和整体效果。

2. 引入生态水系设计理念在水系景观营造中引入生态水系的设计理念,将现有的分散建设的公园连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公园,使公园真正成为创造城市自然气息、构建城市宜居环境的重要载体。

3. 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在水系景观建设中坚持走生态优先、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采取保护与治理结合的生态修复方式,推行河道清淤、生态湿地建设等多样化且有效的治理方式,打造生态良好的水系生态环境。

4. 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区域乡土文化,赋予东南环水系景观更具地方特色,增大其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红梅 Qin Hongmei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3 Tianjin University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Tianjin 300073
摘 要:水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形成城市结构形态的重要因素,对于体现城市特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践,从水系 布局与城市特色关系入手,提出城市水系规划应把握的关键点是 : 梳理资源、把握特征,对接总体规划、明确要求,解读防洪排涝规划, 提出问题和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水面率等;并提出从宏观构建特色水系框架、从中观和微观打造特色滨水环境等水系规划布局的思路 和方法。 关键词:水系布局;城市特色;特色水系框架;特色滨水环境
保障行政新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
和地震灾害 ;地势低洼,土壤盐碱 ;淡水 利用水系组织城市空间,打造富有特
如何利用水系组织城市空间,打造富有
资源缺乏,不利于植物生长。
色的北方水城?
特色的北方江南水城?
整合建议
尊重水网肌理和自然规律,因势利导,使 依托大清河,引水入新区,通过蜿蜒 结合新区整体的防洪排涝规划和低洼
由于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环境基础和城市特征,面 临的问题和机遇也各不相同,水系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实际 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本文认为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 2.1 梳理城区资源,把握城区特征
每个城市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在布局上如何 合理分配特色资源、加强城市水系对于城市风貌的贡献率, 体现城市特色是规划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要对规划城 市的特色资源进行梳理,把握城区的特征。文章结合青岛 高新区、开原滨水新城、扶沟行政新区这三个城市的水系 规划实例来挖掘、提炼体现城市特色的资源要素,并进行 特色资源的整合(表 1)。 2.2 对接城区总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对水系规划的要求
等。
根雕等民间艺术独具关东风格。
三面环海、一面依山 , 兼有山海之胜。从
开原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空间结构为“ 扶沟县城为“一轴”,“两带”,“双中
主城城市格局 “带状布局”到“品字格局”,再到现在的
一轴、双心、六片区”。
心”,“三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拥湾发展”
主城城市风貌
有独特欧陆风情的海岛城市。红瓦、碧 景观如画的古城大道,古色古香的清
海、蓝天、绿树和典型欧式风格的众国建 河大桥,气势磅礴的城门城墙,高耸
县城风貌一般,特征不够明显
筑共同构成了城市特有的风貌。
云天的崇寿宝塔,古色古香的清真古
素有东方瑞士之美誉。
刹,历史厚重的古城古都。
存在问题
规划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如何
面临洪涝、风暴潮、海水倒灌等海洋灾害 周边水利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何
1 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紧密关系
城市水系有着诸多的功能,如 :城市供水、交通运输、
灌溉和水产养殖、防洪排涝、调蓄洪水、城市防火、躲避 风浪、绿化造园、调节气候等功能。城市水系关乎城市的 选址、发展与繁荣。同时 , 水环境也是衡量城市居住、投资 与旅游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 1.1 城市水系与城市自然环境特色密切相关
表1 资源要素整理与比较
新城(区) 资源特色
青岛高新区
开原滨水新城
扶沟行政新区
自然环境
处于胶州湾海湾和田园之间,有多条河流 地处老城区北侧,大清河南岸。南有 县域主要河流贾鲁河流由县域西南角向
穿越入海。诸多的河道和盐田虾池构成了 青龙湖滨水区,北有黄龙岗森林公园, 东北角穿插而过,新区生态基质较好,
河、湖、岛互相沟通串联,用调蓄和疏导 曲折的水系串联各个功能区,通过水 区排水方式,通过“内蓄”方式解决内
的方式对待洪水,形成“岛群”式城区结 系这一生态廊道将城市的主要公共空 涝 ;并结合疏导和外排方式解决防洪排
构。
间联系起来,形成景观链。
涝的问题。
35
园林生态
2 新城区水系规划应把握的原则与关键
规划本身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只有找对了城市的问题所在,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分析和
图1 高新区水系用图 36
园林生态
表2 参考城市分区
城市分区
参照城市
Ⅱ 开封、洛阳
Ⅲ 郑州、焦作、淮阳、漯河、三门峡、商丘、周口、驻马店
Ⅳ 平顶山、鹤壁、新乡、安阳、许昌、南阳、信阳
认识问题,才能够梳理出相应的、有效的规划对策,为规 划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说,找出了城市的问 题也就把握住了城市的特征,城市特色的塑造也就迎刃而 解了。如 :青岛高新区地处入海口,沟渠纵横,水网密布, 盐池水塘较多,又有洪涝威胁,如何解决新区防洪和内涝, 解决新区用地与城区形态等问题是规划的关键。规划结合 防洪排涝规划采用了如下应对措施 : 2.3.1 以“外挡内蓄、综合调配”的原则,在女姑口大桥以 北修建2.5公里长的拦海大坝,抵御风暴潮的侵袭,同时截 留上游水系,构建人工水库,并在主海沟位置设置泄洪闸 以宣泄洪水; 2.3.2 充分发挥调蓄功能,结合景观规划大小泻湖、湿地公 园带,以“生态经络,湿地岛链”的空间设计理念,联通 所有水体,将新区内水系作为相对独立的排涝系统。对于 对新区有影响的几条河流,则在入海口设置挡潮闸,防止 海水倒灌(见图1)。 2.3.3 通过滨水景观控制,将防洪工程与绿化景观、休闲旅 游相结合,可以将部分平时的缓坡绿地和休闲广场作为洪 水来时临时的调蓄空间。同时结合完善防洪预案、防汛指 挥决策体系建设等非工程措施,确保新区生态水系安全。 最终形成“海·岛·湾·城”的拥湾空间构架,彰显了海 岛城市特色。 2.4 立足于城市适宜水面积分析,确定城市水面积率和相关
网络状的水系,并呈现出河、湖、溪、岛 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大清河、清河 水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较易形成好
等多种水体形态,湿地资源丰富。
水库等,水资源丰富。
的水系统。
主城城市文化
五朝重镇,四国故都,辽金古城,东
鲁文化、齐文化、儒家文化、崂山道教文
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凤凰岗
北水乡,人杰地灵,古迹众多。人文
2014,11(3):34-38.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homakorabea园林生态
Landscape Ecology
基于城市特色的新城区水系规划布局研究
Research on New District Water System Layout Based on Urban Features
化, 对 青 岛 地 区 文 化 发 展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遗址、古城遗址、大程书院古建筑群、
景观独特。是东北二人转的发源地之
响;
文庙大成殿 ;还有支亭寺仰韶文化遗
一;
名人故居浓缩了近现代的历史文化 ;
址、道教圣地雾烟山、吉鸿昌将军故居
浓 郁 地 方 特 色 的 书 法、 绘 画、 剪 纸、
现代海洋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文化
城市水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对总 体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的同时,还可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
从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角度对总体规划提出调整意见, 增加总体规划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将水系规划与城市总体 规划很好地沟通、融合,可有效地协调不同专项之间的矛 盾,通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来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如开 原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给开原滨水新城的发展要求是 :突 出水生态主题,依托新城的市民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 心、商业中心等几大城市功能的开原市城市、现代城市滨 水生活聚居区,体现关东形象的北方水城。水系规划通过 蜿蜒的水形串联各主要功能区,构建“麒麟”形状的水系 形 象, 取 其 祥 瑞、 福 气 的 寓 意。 同 时 形 成“ 三 环、 六 脉、 九 湖 ” 的 水 系 网 络 结 构, 综 合 考 虑 水 系 景 观、 功 能 区 块、 道路交通、空间形态等要素,以利于促进该地区城市形态 和空间环境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新城的发展。 2.3 解读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划,提出存在问题
城市特色与城市物质环境密不可分。水体作为城市重 要的资源和构成城市的自然要素之一,在城市的形成和发 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城市防灾息息相关,也关乎城 市的生产和生活,还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在塑造城市形 态、体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系的规划布局特色对于城市的规划布局、特色展示 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青岛高新 区、开原滨水新城、扶沟行政新区这三个城市新区的水系 规划实践,分析城市水系规划布局对城市特色的塑造。
文章编号:1003-6997(2014)03-0034-05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ater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expressing city features, is a key factor of improving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rming urban structure.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ayout of water system and city features, coming up with the key factors such as: analyzing resources, seizing features, combining with the master plan, assuring demands, explaining the flood control plan, raising problems and finding proper water surface rate etc. Meanwhi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deas of building unique water system frame from macroscopic and forming waterfront environment in middle and microscopic. Key words: water system layout; city features; unique water system frame; unique waterfront environ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