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1)

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1)
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1)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际码□□□□□□病例编号□□□□

1.一般情况

1.1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

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

(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注明)(18)不详□□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

(5)高中(6)大学及以上(7)不详□

1.6现住址走途生:住宿生:

1.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

1.9联系人,联系电话(或手机)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年月日□□□□□□□□

2.2发病地点

2.3初诊时间年月日□□□□□□□□

2.4确诊时间年月日□□□□□□□□

2.5诊断医院

2.6住院日期年月日□□□□□□□□

2.7出院日期年月日□□□□□□□□

2.8转归情况(1)死亡(2)痊愈(3)其他□

3.临床资料

3.1发热持续天□□

3.2最高体温℃□□.□

3.3有无下列症状

3.3.1发热(1)有(2)无□

3.3.2畏寒(1)有(2)无□

3.3.3乏力(1)有(2)无□

3.3.4咳嗽(1)有(2)无□

3.3.5头痛(1)有(2)无□

3.3.6腰背酸痛(1)有(2)无□

3.3.7四肢酸痛(1)有(2)无□

3.3.8咽痛(1)有(2)无□

3.3.9鼻塞(1)有(2)无□

3.3.10流鼻涕(1)有(2)无□

3.3.11打喷嚏(1)有(2)无□

3.3.12恶心(1)有(2)无□

3.3.13呕吐(1)有(2)无□

3.3.14腹泻(1)有(2)无□

如有腹泻,每天大便次

3.4有无下列并发症

3.4.1肺炎(1)有(2)无□

3.4.2哮喘(1)有(2)无□

3.4.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有(2)无□

3.4.4流产(1)有(2)无□

3.4.5死胎(1)有(2)无□

4.疫苗接种情况

4.1有无接种(1)有(2)无□

4.2最后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5.流行病学调查

5.1病前7日内接触流感样病人(1)有(2)无□

接触方式(1)家庭内(2)办公室(3)公共场所(4)同教室

(5)其他□

5.2病前7日内禽、畜接触史(1)有(2)无□

5.2.1接触地点

5.2.2接触动物名称

5.2.3接触方式(1)屠宰(2)饲养(3)玩耍(4)经营销售

(5)其他□

5.2.4动物健康情况(1)健康(2)患病(3)病死□

5.3住宅情况(1)居民楼(2)独立房屋(3)集体宿舍□

5.3.1人均居住面积 m2

5.3.2开窗情况(1)经常(2)偶尔(3)不开□

6.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湖南省澧县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在我市常在冬春季流行,常可引起暴发及较大规模流行,尤其易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等处引起暴发。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一般为l~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为及时发现我县的流行性感冒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 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澧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 县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本方案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 本方案适用于在流行性感冒病例暴发时的预防控制工作。澧县卫计局、澧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及疫情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有关部门或机 构,尤其是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时必须遵循本 方案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1流行性感冒诊断依据 参照卫生部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执行。

2.1.1流行病学史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集中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1.2临床表现 2.1.2.1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卡他 性症状比较明显。 2.1.2.2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 消化道症状。 2.1.2.3少数病例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 肺炎等,甚至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1.2.4在两岁以下的幼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两肺可有 呼吸音减低、湿罗音或哮鸣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2.1.2.5重症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性病变,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2.1.2.6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1.3实验室检查 2.1. 3.1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 2.1. 3.2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

流感防治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关于流感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BCDE) A.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B.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C.某一时期的流行多由单一血清型引起 D.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 脏器衰竭而死亡 E.咳嗽明显,食欲减退,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2.下列哪些是典型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ABCD) A.突起畏寒、寒战和高热 B.全身酸痛明显,尤以背部和腿部最为明显 C.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D.可有咽喉刺痛、胸骨下烧灼感、干咳 E.头疼及中毒症状明显 3.关于流感患者的肺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E) A.流感病毒本身可引起病毒性肺炎 B.病程中若持续或反复发热,呼吸道症状加重,提示可能并发细菌性肺 炎 C.并存慢性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迅速致死 D.都必须尽早应用抗生素 E.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

4.流感需与下列疾病鉴别(ABCDE) A.伤寒、麻疹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 E.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脑的早期 5.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ABCDE) A.呼吸衰竭; B.急性坏死性脑病; C.脓毒性休克; D.多脏器功能不全; E.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A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 B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C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D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2.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 A流行性感冒病毒属副粘液病毒 B甲、乙、丙、丁四型 C甲型不变异

水痘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水痘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_______市_________区(县)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 村(居委会) 区(县)国标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镇、街道)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 2.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 3.调查人员:_______________ 4.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__ 5. 出生日期: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年龄(只在无法获得 出生日期时填写): ____岁(月龄换算成岁,留两位小数)□□.□□6. 性别:①男②女□ 7. 职业:①幼托儿童②散居儿童③小学生④中学生 ⑤大学生⑥教师⑦医生⑧其它 □ 如为幼托儿童或 中小学生,则班级为: _______________ 停课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8.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是否失访:①是②否□ 10. 外来人口:①是②否⑨不详□ 如果是,来自省:_______________ □□来京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或来京距离发病时间①三周及以内②三周以上□ 11. 家长姓名:父亲: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 12.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二、临床表现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季节?( A ) A.冬春季 B.夏季 C. 春季 D. 秋季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哪一类?( A ) A.任何年龄 B.12岁以下儿童 C.青年 D.老年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A ) A.病原学检查 B.实验室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临床表现 5、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上报时限?( A ) A.2小时 B.6小时 C. 8小时 D. 24小时 二、多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BC ) A.呼吸道 B.密切接触 C.直接接触 D.消化道 E.血液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原则?( ABCDE ) A.隔离原则 B.对症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中医治疗 E.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3、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五早”是?( ABCDE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诊断 E.早治疗 4、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到位”是?( ABCD ) A.认识到位 B.宣传到位 C.人员到位 D.物资到位 E.治疗到位 5、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加强”是?( ABCD ) A.强化联动 B.强化监测 C.强化防控 D.强化培训 E.强化治疗 6、H7N9禽流感的病例分类有哪几类?( CDE ) A.医学观察病例 B. 临床诊断病例 C.疑似病例 D.确诊病例 E.监测病例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几类?(ABCDE) A.患禽流感的鸡 B.携带禽流感病毒禽类 C.野禽 D.患禽流感鸭 E.患禽流感鹅 三、问答题 (一)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定义?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一般情况 1.1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 1.2性别(1)男(2)女 口 l.3年龄(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 (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 (17)其他:(18)不详口口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 (6)大学及以上(7)不详口 1.6现住址: 1.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 1.9联系人:联系电话: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2发病地点: 2.3初诊时间: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4确诊时间: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5诊断医院: 2.6住院时间: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7出院时间: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8转归情况(1)死亡(2)痊愈(3)其他口 3.临床资料 3.1发热持续天 口口 3.2最高体温℃ 口口.口 3.3有无如下症状 3.3.1发热(1)有(2)无 口 3.3.2畏寒(1)有(2)无 口 3.3.3乏力(1)有(2)无

口 3.3.4咳嗽(1)有(2)无 口 3.3.5头痛(1)有(2)无 口 3.3.6腹背酸痛(1)有(2)无 口 3.3.7四肢酸痛(1)有(2)无 口 3.3.8咽痛(1)有(2)无 口 3.3.9鼻塞(1)有(2)无 口 3.3.10流鼻涕(1)有(2)无 口 3.3.n打喷嚏(1)有(2)无 口 3.3.12恶心(1)有(2)无 口 3.3.13呕吐(1)有(2)无 口 3.3.14腹泻(1)有(2)无 口 如有腹泻,每日大便次口口 3.4有无下列并发症 3.4.1肺炎(1)有(2)无 口 3.4.2哮喘(1)有(2)无 口 3.4.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有(2)无 口 3.4.4流产(1)有(2)无 口 3. 4.5死胎(1)有(2)无 口 4. 疫苗接种情况 4.1有无接种(1)有(2)无 口 4.2最后一次接种日期:年月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5.流行病学调查 5.1病前7日内接触流感样病人(1)有(2)无 口

个案调查表

附表: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编码□□□□□□□□□□□□□(编码规则附后)1 一般情况 1.1姓名:(14岁以下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1.2性别:①男②女 1.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 1.4出生日期:年月日(若无详细日期,填写实足年龄岁) 1.5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保姆(6)餐饮食品业(7)公共场所服务业(8)商业服务(9)旅游服务业 (10)医务人员(11)干部职员(12)工人(13)民工(14)农民 (15)林业(16)采茶(17)牧民(18)狩猎 (19)销售/加工野生动物(20)离退人员(21)家务待业 (22)不详(23)其他 1.6现住址:省市(地、州)县(市、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 1.7联系电话:联系人:与患者关系: 1.8 身份证号: 2 发病情况 2.1发病时间:年月日 2.3 现住医院入院时间:年月日 2.4住院号: 2.5入院诊断: 2.6是否出院:①是②否□ 如已出院: 2.6.1出院诊断: 2.6.2出院时间:年月日 2.7本次调查时病人情况:①痊愈②好转③恶化④死亡□ 2.8最后转归:①痊愈②死亡③其他

3 临床表现 3.1首发症状: 3.2全身症状、体征: 3.2.1发热①有②无最高:℃□ 3.2.2畏寒①有②无□ 3.2.3头痛①有②无□ 3.2.4乏力①有②无□ 3.2.5全身酸痛①有②无□ 3.2.6眼结膜充血①有②无□ 3.2.7皮肤瘀点或瘀斑①有②无□ 3.2.8牙龈出血①有②无□ 3.2.9食欲减退①轻度②厌食③无□ 3.2.10恶心①有②无□ 3.2.11呕吐①有②无□ 3.2.12呕血①有②无□ 3.2.13腹痛①有②无□ 3.2.14腹胀①有②无□ 3.2.15腹泻①有,次/天②无□ 3.2.16大便性状①血便②黑便③水样便④其他□3.2.17肾区疼痛①有②无□ 3.2.18淋巴结肿大①有②无□ 3.2.18.1若有,肿大部位及大小、是否压痛: 3.3其他: 4血常规检查

流感试题(参考相关)

流感试题 1.关于流感病毒分型描述正确的是:A A.根据病毒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不同,对流感病毒进行分型。 B.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C.由于都是流感病毒,各型流感病毒可以在一个房间内进行隔离。 D.甲型病毒易发生变异,常引起流行,乙型病毒变型缓慢,流行比较局限,因此,不必重视乙型流感。 2.关于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染期描述正确的有:D A.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B.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C.一般来讲,不用退热药物体温自行恢复正常后24小时已没有传染性。 D.以上都正确。 3.关于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有:D A.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 B.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C.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D.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样,不会引起并发症,预后良好。 4.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有:D A.年龄<5岁的儿童和年龄≥65岁的老年人; B.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C.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2]和任何阶段的妊娠期妇女; D.以上都正确。 5.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 A.肺炎 B.心脏损害 C.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D.神经系统损伤 6.以下病原学检测方法哪种不能用于流感的确诊:C A.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 B.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C.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 D.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7.以下关于流感重症病例描述不正确的有:C A.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B.合并肺炎,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C.呕吐、腹泻,无脱水表现。 D.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8.关于流感的处置不正确的有:B A.妊娠中晚期妇女感染流感建议住院治疗。 B.为预防细菌感染,应同时使用抗菌药物。 C.居家隔离时,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保持房间通风,照顾患者的家人要配戴口罩。 D.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埃博拉出血热的蔓延和传播,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 (一)发现病例的感染来源和暴露史; (二)发现病例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确定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二、调查对象 (一)留观病例 (二)疑似病例 (三)确诊病例 三、调查内容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按照附件《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查、诊断与转归等。 (一)诊疗情况:通过查阅病历,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获得病例的完整发病就诊经过。医疗机构负责收集病例的临床相关信息。

(二)流行病学史:对病例发病前21天内的暴露情况开展调查,主要调查其发病前接触类似病例、可疑动物和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等的相关情况。要对与病例在症状期时接触的人员进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相关管理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和《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转运及其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开展。 四、组织与实施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病例所在的辖区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期间,调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令后, 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流行 病学调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信息的上报与分析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初步调查后,要及时做好资料的保管和存档工作,并及时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资料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1)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际码□□□□□□病例编号□□□□ 1.一般情况 1.1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 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 (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注明)(18)不详□□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 (5)高中(6)大学及以上(7)不详□ 1.6现住址走途生:住宿生: 1.7户口地 1.8工作(学习)单位 1.9联系人,联系电话(或手机)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年月日□□□□□□□□ 2.2发病地点 2.3初诊时间年月日□□□□□□□□ 2.4确诊时间年月日□□□□□□□□ 2.5诊断医院 2.6住院日期年月日□□□□□□□□ 2.7出院日期年月日□□□□□□□□ 2.8转归情况(1)死亡(2)痊愈(3)其他□ 3.临床资料 3.1发热持续天□□ 3.2最高体温℃□□.□ 3.3有无下列症状 3.3.1发热(1)有(2)无□ 3.3.2畏寒(1)有(2)无□ 3.3.3乏力(1)有(2)无□ 3.3.4咳嗽(1)有(2)无□ 3.3.5头痛(1)有(2)无□ 3.3.6腰背酸痛(1)有(2)无□

3.3.7四肢酸痛(1)有(2)无□ 3.3.8咽痛(1)有(2)无□ 3.3.9鼻塞(1)有(2)无□ 3.3.10流鼻涕(1)有(2)无□ 3.3.11打喷嚏(1)有(2)无□ 3.3.12恶心(1)有(2)无□ 3.3.13呕吐(1)有(2)无□ 3.3.14腹泻(1)有(2)无□ 如有腹泻,每天大便次 3.4有无下列并发症 3.4.1肺炎(1)有(2)无□ 3.4.2哮喘(1)有(2)无□ 3.4.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有(2)无□ 3.4.4流产(1)有(2)无□ 3.4.5死胎(1)有(2)无□ 4.疫苗接种情况 4.1有无接种(1)有(2)无□ 4.2最后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5.流行病学调查 5.1病前7日内接触流感样病人(1)有(2)无□ 接触方式(1)家庭内(2)办公室(3)公共场所(4)同教室 (5)其他□ 5.2病前7日内禽、畜接触史(1)有(2)无□ 5.2.1接触地点 5.2.2接触动物名称 5.2.3接触方式(1)屠宰(2)饲养(3)玩耍(4)经营销售 (5)其他□ 5.2.4动物健康情况(1)健康(2)患病(3)病死□ 5.3住宅情况(1)居民楼(2)独立房屋(3)集体宿舍□ 5.3.1人均居住面积 m2 5.3.2开窗情况(1)经常(2)偶尔(3)不开□ 6.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免费下载】甲型H1N1流感试题(答案)

甲型H1N1流感试题 科(所)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 A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 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2、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 A 青壮年 B 老年人 C 儿童 D 妇女 3、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是()。 A 胸片检查显示肺炎 B 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 C H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4、在甲型H1N1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1 分钟~3 分钟。 A 0.2% B 0.3% C 0.4% D 0.5% 5、卫生部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 A 奥司他韦 B 利巴韦林 C 无环鸟苷 D 干扰素 6、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天。 A 3 B 5 C 7 D 14 7、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浓度为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8、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 )复核。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C 医学院校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天。 A 1-2 B 1-7 C 5-10 D 14 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传染病,并采取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 、 、 。2、目前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 天。3、目前WHO 将甲型(H1N1)流感的警告的级别定为 级。4、甲型H1N1流感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5、因为可以诱发Reye 综合征,禁止将含 的药物应用于18岁以下患者。6、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 、 、 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食用熟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 2、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 3、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 4、 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1N1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医院( )对全过程中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肺结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姓名:,如为14岁以下儿童,其家长姓名是: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周岁): 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餐饮食品(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 (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休人员 (16)家务待业(17)其他_(注明)(18)不详 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 及以上(7)不详 1.6现在住址: 户口地: 1.7工作(学习)单位: 1.8联系人:联系电话: 2.发病及诊疗情况 2.1肺结核症状(1)有(2)无 如有,症状为(1)咳嗽(2)咳痰(3)胸闷及气短(4)血痰(5)低热(6)盗汗(7)乏力(8)食欲减退(9)其他 2.2就诊情况 2.2.1有症状后是否就诊(1)是(2)否 2.2.2如曾就诊 2.2.2.1有症状至初次就诊的时间共周 2.2.2.2初次就诊单位(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病院(5)乡镇卫生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2.3包括初次就诊在内的已就诊次数次 2.3未就诊者 2.3.1未就诊原因(1)自已不在乎(2)工作忙,没时间(3)经济困难 (4)交通不便(5)就诊点太远(6)就诊点服务态度不好(7)其他 2.3.2有症状至本次就诊的期间共周 2.4诊断情况 2.4.1已就诊者在本次就诊前的诊断(1)感冒(2)肺炎(3)气管炎 (4)肺核(5)其他 2.4.2肺结核诊断结果是在哪个医疗单位做出的(1)综合医院(2)结核病防治所(3)中医院(4)结核病院(5)乡镇医院(6)私人诊所(7)其他 2.4.3初次就诊至确诊共周 确诊日期:年月日 2.4.4曾接受的检查(治疗前的检查)(1)临床体检(2)查痰次 (3)X检查(4)以上三项都检查过(5)其他 2.5治疗情况 2.5.1已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是杳已接受抗结核治疗(1)已治疗(2)未治疗

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

案例: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人员、对象、时间与调查形式 调查人员:天天向上组全体组员。 调查对象:192班全班学生。 调查时间:2013年4月1~7日。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问、资料查找等方式。 二、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群体中流行性感冒这种传染病的一些基本情况; 2.学会设计调查表格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途径: 1.以本班同学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2.对一些不清楚的知识访问校医或生物老师,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补充。 调查内容: 1.流感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病情况。如:一年患流感的次数,流感的症状,发病的季节,治愈或自愈的时间。 2.同学们对流感的认知情况。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 3.对流感的治疗情况。如:有没有进行治疗,用了哪些治疗手段,有没有进行流感的疫苗注射、效果如何。等等。 4.了解学生群体中对流感的预防情况。如:是否知道怎样预防流感,知道哪些预防流感的措施。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6份。调查结果都来源于对这46份问卷的统计。 (一)流感的发病情况 1.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率(见右 图) 可见,流感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发病 率很高的传染病,每年的发病率达成 74%,每年发病两次以上的人占总调查 人数的35%,更有近1/5的青少年每年 发病3次以上。 分析: 这可能是由于青少年都为在校学生,群体生活,且正处在青春期,体质发育还不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2.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发病季节(见下图) 由图可知,流感的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冬季,特别是春季为流感的暴发季节。 分析: 冬、春季节流感高发的原因如下: (1)气温较低,室内多处于封闭状态,空气不流通,容易引起流感的流行。 (2)多阴霾,少阳光,紫外线弱,自然杀毒能力弱。 (3)青少年们在气候变化时没及时增减衣服,造成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感染流感。 (4)春末,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细菌、病毒。 3.学生群体中流感的常见症状(见右图) 可见,流感的典型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头晕乏力、咳嗽等,同时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会有发热现象。 分析: 据查找资料,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侵染呼吸道黏膜引起的病理反应,至于发热、头晕乏力则是病毒引起人体的毒性反应。 4.治愈或自愈的时间(见右图)

H7N9防控培训测试题选择题

2017年H7N9防控培训测试题 姓名日期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禽流感病毒属于()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副流感病毒 E、鼻病毒 2、下列哪个不是流感流行的传染源()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D、病后病原携带者 E、动物 3、流感患者发病几天内的传染性最强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4、流感样病例标本的采集对象为发病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A、2 B、3 C、5 D、6 E、7 5、关于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运送保存正确的是 A、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48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48小时内送到的,应-70℃保存

B、标本采集后-20℃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70℃保存 C、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D、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48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48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E、标本采集后0℃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6、以下不符合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采样要求的是 A、疫情发生地疾控中心负责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鼻拭子 B、必要时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 C、每起爆发疫情应采集至少5份左右咽、鼻拭子,如果病例在5例以下,应全部采样 D、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E、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以后,患者可正常上课或者上班 7、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A、高热伴畏寒或寒战 B、头痛、肌痛 C、急性热病容 D、腹痛、腹泻 E、全身乏力 8、关于“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 A、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B、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和咽痛,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C、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咽痛或流涕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D、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流涕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E、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和流涕,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9、在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中,内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爆发终止 A、3天

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流行性感冒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号□□□□□□□ 一、一般情况 1.姓名(儿童家长姓名):( ) 2.性别(1男;2女)A1□3.年龄:(岁)A2□□4.职业:A3□(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大中小学);(4) 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 不详;(18)其他() 5.是否孕妇?1是;2否A4□ 6.住址:市县(区) 街道(村) 号 7.工作单位/学校; 联系电话: .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B1□□□□□□□□ 2.发病地点:市县(区) 3.初诊日期: 年月日B2□□□□□□□□确诊日期: 年月日B3□□□□□□□□ 4.诊断医院:; 5.住院日期: 年月日B4□□□□□□□□出院日期: 年月日B5□□□□□□□□ 6. 转归情况(1)死亡;(2) 痊愈;(3) 其它B6□ 三、临床资料 1.发热持续天C1□□最高体温℃C2□□.□2.有无如下症状?(1有,0无) C3发热□C4畏寒□C5乏力□C6咳嗽□C7头痛□ C8腰背酸痛□C9四肢酸痛□C10咽痛□C11鼻塞□ C12流鼻涕□C13打喷嚏□C14恶心□C15呕吐□ C16腹泻□,如有腹泻,每日大便次C17□□ 3.有无以下并发症?(1有,0无) C18肺炎□C19哮喘□C2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21Reye,s综合征□C22流产□C23死胎□

4.血常规:WBC ,中性 5.X线胸片:。四、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1.有无接种?(1有,2无)D1□2.最后一次接种日期:年月日D2□□□□□□□□3.疫苗商品名:厂家; 4.接种方式及部位:; 5.接种地点:。 五、实验室诊断 1.快速诊断:方法结果:(1)甲型(2)乙型E1□诊断时间:年月日E2□□□□□□□□ 2.病毒分离,方法:鸡胚E3□细胞E4□鉴定:(1) 甲1 ;(2) 甲3;(3) 乙型;(4) 其他;(5)待定E5□ 鉴定时间:年月日E6□□□□□□□□ 3.双份血清诊断型别为:(1)甲1;(2)甲3;(3)乙型;(4)其他;(5)待定E7□诊断时间:年月日E8□□□□□□□□ 测定抗体所用抗原:; 4.其他诊断方法及结果: 诊断时间:年月日E9□□□□□□□□ 六、流行病学调查 1.传染源调查 1)病前7日内接触流感样病人:(1)是;(2)否F1□接触程度:(1)一般;(2)密切F2□2)病前7日内禽、畜接触史?(1)有;(2)无F3□接触地点:;接触动物名称:; 接触方式:; 接触频率:(1)经常;(2)不经常;(3)偶而F4□动物健康状况:(1)健康;(2)患病;(3) 病死F5□2.疫点环境卫生状况 1)住宅情况F6□ (1)居民楼;(2)合住院落;(3)独立房屋;(4)集体宿舍 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F7□□.□开窗情况:(1)经常;(2)偶而;(3)不开F8□如使用空调,近7天平均小时/天F9□□.□

流行性感冒防治常识培训测试试题

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一、多选题 1.关于流感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B.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C.某一时期的流行多由单一血清型引起 D.可以并发Reye综合征 E.咳嗽明显,咳脓痰或血痰 2.下列哪些是典型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 A.突起畏寒、寒战和高热 B.全身酸痛明显,尤以背部和腿部最为明显 C.全身乏力明显,多数患者感觉十分虚弱而卧床多天 D.可有咽喉刺痛、胸骨下烧灼感、干咳 E.咳嗽明显,咳脓痰或血痰 3.关于流感患者的肺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本身可引起病毒性肺炎 B.病程中若持续或反复发热,呼吸道症状加重,提示可能并发细菌性肺炎 C.并存慢性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迅速致死 D.都必须尽早应用抗生素 E.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 4.流感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A.伤寒、麻疹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 E.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脑的早期 5.关于流感的预防与控制,重要的是 A.建立一个规范、灵敏、高效的覆盖全国或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 B.大力宣传接种流感疫苗,尤其高危人群 C.对患者的呼吸道隔离 D.首选抗流感药物预防 E.流感流行期间应避免大型聚会和活动,注意室内通风 二、单选题 1.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F.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 G.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H.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I.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2.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J.流行性感冒病毒属副粘液病毒 K.分甲、乙、丙三型 L.甲型不变异 M.乙型及丙型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 3.流行性感冒的确诊的主要依据是

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2018

株洲市中心医院 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血凝素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2.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 变异所致,HA变异更快(√) 3.乙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4.流感患者气管深部咳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标本。(×) 5.人感染流感病毒时血常规化验,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6.甲型流感血生化检查可伴有酶学的改变及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升高。(√) 7.血凝素能水解细胞膜上各种多糖受体末端的唾液酸,促使流感病毒的释放(×) 8.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Yamagata系。(√) 9.流感病毒可以说是世界上变异最快的病毒,而乙型流感病毒是变异最为频繁的一个类型(×) 10.甲型流感抗病毒治疗有效,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容易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亚型是() A、H7N9 B、H1N1 C、H5N1 D、H5N6 2、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亚型是() A、H7N9 B、H10N8 C、H5N1 D、H1N1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与()结合进入细胞 A、上呼吸道的唾液酸α2-6受体 B、下呼吸道的唾液酸α2-6受体 C、上呼吸道的唾液酸α2-3受体 D、下呼吸道的唾液酸α2-3受体 4、对于甲型流感传染性,描述正确的是() A、容易感染人类,容易在人际间传播 B、不容易感染人类,有限的人传人 C、容易感染人类,有限的人传人 D、不容易感染人类,但容易在人际间传播 5、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 6、对疑似或确诊禽流感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医务人员应戴()、护目镜及穿隔离衣。 A、外科口罩 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医用防护口罩 D、脱脂棉纱布口罩 7、.对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应采取的措施不适宜的是() A、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B、病情允许时,患者应戴一次性口罩 C、指导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和手卫生 D、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终末消毒 8、流感病毒感染后发病几天内应用奥司他韦疗效最佳( ) A、2天内 B、6天内 C、4天内 D、3天内 9、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现场工作准备 (1)人员准备: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确定工作组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分工。 (2)技术准备:现场工作组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处置技术复习,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3)物资准备:现场工作组领取应急箱、消杀药品和器械,现场警示标识等,清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痕迹记录器材(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调查表、参考资料(专业、法律)、宣传资料、通信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安排车辆、交通、食宿等。 (5)其他事项:现场工作组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预约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商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6)响应时限:派出现场工作组的指令下达后,工作组应在1小时内准备完毕,从中心出发赶赴事件发生所在地。 2、现场工作实施 (1)核实疫情或事件: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核实疫情或事件,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置有关工作。 主要内容:①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②核实疫情或事件:与参与诊诒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或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3)设计调查表:根据事件性质,采用现有调查表,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重新拟订。在病原或流行因素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调查表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内容: ①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15岁以下要填家长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学校名称和班级)、联系方式等; ②临床相关信息: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临床症状、体征、就诊和治疗经过、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以及病情的进展或转归; ③流行病学信息:患者感染、暴露来源及途径等; ④实验室资料:采样、检测情况及结果。 (4)确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定义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群范围界限,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基本内容。病例定义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现场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使用敏感性高的病例定义(也就是“较为宽松”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及线索;如进行病因研究则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或一览表),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除在事件发生地通过医院、社区调查、接触者追踪进行病例搜索处,还需了解周边地区或单

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doc

xxx县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在我市常在冬春季流行,常可引起暴发及较大规模流行,尤其易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等处引起暴发。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一般为l~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为及时发现我县的流行性感冒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澧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本方案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 本方案适用于在流行性感冒病例暴发时的预防控制工作。澧县卫计局、澧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及疫情可能涉及到的其他有关部门或机构,尤其是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时必须遵循本方案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1流行性感冒诊断依据 参照卫生部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执行。

2.1.1流行病学史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集中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1.2临床表现 2.1.2.1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卡他性症状比较明显。 2.1.2.2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1.2.3少数病例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甚至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1.2.4在两岁以下的幼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两肺可有呼吸音减低、湿罗音或哮鸣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2.1.2.5重症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性病变,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2.1.2.6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1.3实验室检查 2.1. 3.1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 2.1. 3.2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