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经济调查报告
九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

九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 九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九江市位于中国江西省中部,是江西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九江城市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九江城市现状的分析,可以为九江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2. 人口发展根据统计数据,九江市的人口从2010年的约560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约630万人,人口增长率约为12.5%。
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九江市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此外,九江市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这些人口为九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经济发展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九江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10年的约20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约4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九江市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纺织服装和医药等领域。
九江市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产值也在不断增长。
4. 城市规划九江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九江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发展策略,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九江市还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和利用了一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和观光环境。
5. 交通设施九江市的交通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
九江市拥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枢纽,连接着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
九江市还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等,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此外,九江市还建设了一批港口和码头,便于货物运输和海上贸易。
6. 环境保护九江市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九江市加强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九江市也建设了大量公园和绿地,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7. 结论九江市在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九江市区及县城核心商圈数据调研报告

原创文档
花瑞
1.2 九江市场核心商圈明细
市
区/县
行政区 划
商圈简称
主路段/位置
辅路段/位置
商圈划 商圈形 商圈
分
态 发展
九江市
柴桑区 德安县 都昌县 共青城市 湖口县
庐山市
彭泽县
瑞昌市
武宁县
修水县
浔阳区
原创文档 永修县
地级市 县 县
县级市 县
县级市 县
县级市 县
县
地级市 县
丽都步行街商圈 丽都步行街、柴桑北路(沿河南路-庐山西路)
区域人口
约23.73万,占市人口规模的 4.8%。
常住客储 居民区
51个居民区
中产客储 写字楼
7个
学校 消费储备
中学 :4所 小学 :6所 幼儿园:24所
购物 消费场所 花瑞
购物中心:5个 百货零售:27个
药店 零售
46个
原创文档
花瑞
湖口县云亭路商圈5公里调研
区域人口
约16.03万,占市人口规模的 3.3%。
行街(信华广场-环城路)
(环城路-交通路)
新城大道商圈
新城大道(兴隆街-发达路)
新城大道(发达 路-南津路)
核心
商业街 成熟
花瑞
九江市区域核心商圈调研重点
7
2.1 核心商圈大数据调研参考
商圈范围:一般说来,商圈范围是以这个餐厅中心,以1~2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作为它的商 圈。随着商圈发展及交通便利度,本次调研调研为(市区3公里、县城5公里)商圈范围。(注:
67个
原创文档
地图颜色文字可修改
花瑞
德安县朝阳路商圈5公里调研
人文地理调查报告

九江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农民的市民化是当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议题,也是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
从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来看,有两类群体逐步被纳入到了政府的视野之中:一是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二是长期移居在城市的农民工群体。
这两类群体都是改革开放和城市扩张的产物,也是城市未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社会群体。
因而本次对九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查,具有贴合时政的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对62名居住在九江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访谈,主要从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途径、限制因素,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城市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1.调查时间:2013年7月8日2.调查地点:九江市区3.调查人: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第五小组:第六小组:4.调查方式:分小组进行访谈5.调查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途径、限制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青壮年和老年)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经过此次访谈,整理结果后发现,九江市的农民市民化人口主要来自周边县乡村的农民,还有部分外省市人口。
他们在九江定居至少2年以上,现在他们在九江主要从事的工作:长期移居的农民工群体——从事相关城市建设工作;企业职工;私营小店老板;事业单位职工等等。
同时对他们转移到九江市的动因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归纳得出如图1所示的原因:图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因素本次调查,把促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因素分为两大类:主动动力因素和被动动力因素。
被动动力因子:①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的横向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逐步变为城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民的耕地、房屋用地转变成城市建设或者工业建设用地,因而促使大量农民被动的向城市转移;②在此次随机调查访谈中发现,有个别受访者是因为洪水、干旱、土地污染等环境原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转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农民工。
关于九江市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九江市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华东交大软件学院09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4>班张敏*摘要:今年以来,九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抓手,抢抓机遇,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努力推动经济逆势上行,全市经济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九江市经济发展GDP浅谈九江市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我市实现生产总值519.65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较二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
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特点。
一.整体经济逐步好转。
我市经济在度过金融危机低迷期后开始企稳回升,发展趋势明显好转。
1-8月,我市生产总值完成519.65亿元,同比增长12.6%。
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0.23亿元,同比增长7.8%;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9.92亿元,同比增长16.6%;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9.5亿元,同比增长9.7%,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17.4:46.2:36.5,与二季度比较显示,一、二、三产平稳发展,一、三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1-6月,我市农业实现总产值143亿元,增长7.7%;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1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34万公顷,同比增长2.5%。
(2)工业生产趋稳回暖。
1-8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66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在全省位居第4位,比一、二季度分别上升了3.4个和1.8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物价平稳运行。
1-8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92亿元,排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8.7%,排全省第4位。
(4)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1-8月,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4.05亿元,同比增长41.85%,总量排全省第3位。
二、三大收入继续平稳增长。
工业利润实现稳定增长。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8.39%。
2019年江西九江市场报告简略版-13页精选文档

一、九江经济环境分析1、九江市概况1)江西副中心,长江中下游及京九沿线交通枢纽,著名工九江贸、港口、旅游城市。
九江是仅次于省会南昌的江西第二大城市,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常住人口86万人。
九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称号,得天独厚的山水尽揽:庐山、鄱阳湖、长江等,山脉、湖泊星河棋布。
九江市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俗称“九县七区”。
九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四大八向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交汇;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九江长江大桥在建;城际交通便利,往南昌只需要45分钟。
2)形成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物流园区为纽带、产业聚集为延伸、临港新城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九江经济发展格局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交通运输制造、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
战略部署:作出“两区(城区、工业园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六大沿江工业板块,加速各种要素向13个工业园聚集,整合和建设了清洁能源、汽车、有机硅、钢铁、节能灯、温控器、造船、纺织服装、建材、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基地。
十大城建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5.7亿元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已于2009年7月开建;总投资20多亿元的十里河整治、长虹西大道、八里湖环湖路等三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昌九城际铁路、沿江快速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全面拉开了九江城市发展框架。
九江市今后3年将再投资200亿元,实施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100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2、九江市经济环境主要经济指标横向对比九江市规模、人口与同级城市相比属于前列,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与二线、省外同级城市有一定差距,与邻近的赣州水平相当。
九江房地产销售量处于中下水平,市场消化能力偏低,但价格与二线从省会南昌、广东省三线城市相当,表现出该市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
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作者:李文博杨露露刘滨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03期摘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江西省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为了解当前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的状况,我们对江西省7县215戶农户及林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分析结果认为,林农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还存在林区基础设施水平较差、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宣传不到位、普通林农应对环境问题能力较弱、林下经济企业销售渠道单一、林农缺资金缺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调查报告*基金项目:江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金“林农参与林下经营行为与驱动政策研究——以江西省为例”(编号JD18072);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林农可持续林下经济经营行为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行为理论”(YC2019-S192)。
一、引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产品种植与采集、动物的驯养繁殖及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是一种立体复合经营活动[1]。
在合理有效地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及林荫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能促进各地区农林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林业生产经营者开拓有效增收途径,加快巩固区域“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改善单位面积林地的生态、经济及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发展林下经济与发展林业产业不同。
林下产业往往具有生产周期较长、见效慢等特点,而林下经济在克服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可获得短期与中期效益,最终实现以短养长或长短兼顾。
江西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根据江西省林业部门发布的《江西省2018年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8年江西省森林覆盖率63.1%,长年树叶堆积使得山林土壤十分肥沃,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19年江西九江市场报告简略版-13页精选文档

一、九江经济环境分析1、九江市概况1)江西副中心,长江中下游及京九沿线交通枢纽,著名工九江贸、港口、旅游城市。
九江是仅次于省会南昌的江西第二大城市,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常住人口86万人。
九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称号,得天独厚的山水尽揽:庐山、鄱阳湖、长江等,山脉、湖泊星河棋布。
九江市现辖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九县、瑞昌市、浔阳、庐山两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青开发区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俗称“九县七区”。
九江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家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四大八向枢纽之一,京九铁路交汇;九江港是长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九江长江大桥在建;城际交通便利,往南昌只需要45分钟。
2)形成以港口建设为龙头、物流园区为纽带、产业聚集为延伸、临港新城为依托的发展格局。
九江经济发展格局支柱产业: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交通运输制造、电力等五大支柱产业。
战略部署:作出“两区(城区、工业园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六大沿江工业板块,加速各种要素向13个工业园聚集,整合和建设了清洁能源、汽车、有机硅、钢铁、节能灯、温控器、造船、纺织服装、建材、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基地。
十大城建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5.7亿元的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已于2009年7月开建;总投资20多亿元的十里河整治、长虹西大道、八里湖环湖路等三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昌九城际铁路、沿江快速通道建设进展顺利,全面拉开了九江城市发展框架。
九江市今后3年将再投资200亿元,实施城市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100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2、九江市经济环境主要经济指标横向对比九江市规模、人口与同级城市相比属于前列,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与二线、省外同级城市有一定差距,与邻近的赣州水平相当。
九江房地产销售量处于中下水平,市场消化能力偏低,但价格与二线从省会南昌、广东省三线城市相当,表现出该市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
九江市(区县)市场商圈调研分析报告

九江市
共青城 市
县级市
三级
天虹商圈 天虹购物中心(富华大道-高尔夫大道)
-
次级 商业体 成熟 否 是
九江市 湖口县 县 三级 云亭路商圈
云亭路(三里大道-大中路)
大中路(云亭路往西 到登山路)
核心 商业街 成熟
是
是
九江市 濂溪区 地级市 三级 天虹商圈
天虹购物中心(前进东路-青年路)
-
次级 商业体 新生 是 是
九江市 濂溪区 地级市 三级 万达商圈
万达广场(德化路-站前路)
-
次级 商业体 成熟 是 是
九江市 濂溪区 地级市 三级 联盛商圈
联盛奥特莱斯(庐山大道)
-
次级 商业体 发展 是 是
九江市 濂溪区 地级市 三级 铜锣湾商圈
铜锣湾广场(德化路-浔南大道)
-
三级 商业体 发展 否 是
九江市 濂溪区 地级市 三级 九方商圈 九方购物中心(长虹西大道-长江大道)
成熟
否
一、二
是
级市场 核心商
圈
否
是 否
九江三市级市场
原创内容,侵权必究
市场
区/县
行政 市场 区划 级别
商圈简称
主路段/位置
辅路段/位置
商圈划分
商圈 形态
商圈 发展
是否 适合 入驻
是否 已有 竞品
备注
九江市 九江市
柴桑区
地级市
三级
丽都步行街商圈
丽都步行街、柴桑北路(沿河南路-庐 山西路)
德安县
县
三级
四级市场(3个):镇级市场见附表
注:本次调研报告主要对三级以上进行分析
市调九江市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11—2012九江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国商(6)班颜笑目录一、九江市概况 (3)二、九江市经济发展历程 (4)三、九江市近些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5)四、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以及社会保障 (6)五、九江市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 (7)六、九江市贸易的发展情况 (8)七、九江市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发展现状 (10)八、对九江市三大产业的未来发展的评估 (10)九、九江市开放性的发展情况 (11)十、九江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11)十一、九江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1)一、九江市概况九江市地理位置地处江西北部大京九铁路与万里长江交汇点上。
全境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1882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3%。
而九江市的常驻人口达到469万人。
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九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
九江市的水能资源丰富,除去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之外,它还临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九江市自然环境奇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和风云变幻的历史文明,使九江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
庐山为中国唯一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景观”。
以庐山为中心的风景区是京九沿线最大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全区大小景点共300多处,系全国4个重点名胜区之一。
九江市人文环境九江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
在这块土地上,流传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墨宝。
九江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土家园;又是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的故里。
宋代我国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就在九江。
这所有纲领,有校规,有秩序的高等学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靖节之土,有用之才,流风余绪,泽及明清。
九江市的自然资源九江市不仅仅地理位置与环境资源优越,它的自然资源丰富。
已探明的矿种有铜、钨、锡、锑、黄金、萤石等51种,其中锑、锡、萤石、黄金储量居全省之首,铜居第二,钨居第三;其他如石灰石、砂、石英砂、大理石、花岗石、瓷土等建筑材料开发潜力很大。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修水、武宁两县。
全市活力木蓄积总量1680万立方米。
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7种。
森林覆盖率43%左右。
九江水系完整。
地表水资源13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2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3万千瓦。
二、九江市经济发展历程九江市正式成立于1917年,曾称为称为江洲又或“柴桑”。
古便被认为是中国“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
自从1953年试试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开始以来,九江经济加速发展。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潮在1.88万平方公里的赣北大地潮起潮涌.而九江也成为其中的先锋城市。
勤劳、勇敢、智慧的九江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矢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九江这块红土地上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九江为第一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也是江西省目前惟一一个沿江开放城市。
成为沿江开放城市后,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契机。
九江市成为沿江开放城市之后,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九江,九江市的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九江化工厂、九江钢铁厂等大型企业的进入,为九江市的工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九江市的经济发展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百年难遇的大洪水,而作为沿长江开放的城市,九江的发展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进入21世纪以后,九江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地震、雪灾的考验。
但是坚强而睿智的九江人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走出了这些困境。
并且对未来九江的发展充满无限的憧憬。
三、九江市近些年来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一、综合实力二是赶超发展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始终坚持项目的抓手作用,近两年来,共开工、在建、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4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2个,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
五年累计新建铁路1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01公里,全市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到350公里和374公里;改造国省干线227.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400公里,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新增港口3000吨级及以上泊位12个,新增吞吐量1280万吨;新建发电装机26万千瓦,全市能源发电总装机达218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投入7.75亿元。
2011年,GDP和增速位居江西省第三,人均GDP位居全省中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尚未挑尖的九江,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难称理想。
四、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支出九江市人均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4元,比上年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10823元,增长15.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比上年增加769元,增长16.0%。
职工年平均工资24744元,增长17.5%。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87平方米。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较城镇居民而言,更加宽敞。
土地压力更小。
就总体而言,城乡贫富差距的状况近两年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九江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待改善。
尤其是医疗方面,农村需要更多的投入。
九江市社会保障支出五、九江市经济与周边城市经济比较九江市是与湖北、安徽相邻的城市。
在省内,九江市与南昌、景德镇相邻。
同时,九江市与安徽的安庆市以及湖北省的黄石市相接壤。
其中与南昌相比较,九江市的经济实力是不及南昌市地。
南昌作为一座省会城市,他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就整个江西省而言,江西省临近福建、浙江、广东等省。
但是浙江可以辐射到上饶;广东可以辐射到赣州;福建可以辐射到抚州。
而九江要想分到这些油水,必须要经过南昌这道屏障,才能得到剩下的的油水。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九江的发展存在着制约。
但是九江市位于京九铁路上,所以和南昌相比较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是还是具有比较优势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景德镇和九江一样与安徽省接壤。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与世界,有瓷都之城。
景德镇的地理位置较为有优势,有分析称景德镇是江西的门户,因为他与两省八县相交界。
从下图可以看出来,南昌市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等方面都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省份。
从九江市与景德镇的经济指标分析,在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等方面九江的指标都要高于景德镇。
虽然九江市的各项指标都高于景德镇,但是九江市的人均GDP却要低于景德镇。
外商投资增加值上,景德镇的投资金额在2011年却反而下降了。
从居民消费水平上来看,九江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景德镇的人均升后水平要低了近一千元。
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要高于九江近千元。
虽然九江市的人均生活水平不及景德镇,但是九江市的增长速度高于景德镇。
这些经济现象从以下的图表都可以得出结论。
2011年南昌、九江、景德镇的人均GDP以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 -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人均GDP(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人民币美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全省11583.812.51645.0 34.22599040243910.919.18756.127.7南昌市2688.8713.0325.50 25.5533238256761.2318.02002.6626.1景德镇564.7112.168.89 29.7355735508181.8318.5394.4715.0九江市1256.4113.2161.81 38.7265704114480.9718.31006.5439.4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出口总额(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绝对值增长%全省3457.717.9 218812163.160588118.81749513.0689219.1南昌市928.3418.556567553.916816013.92074113.5848417.9景德镇165.3517.412387059.610500-13.51896413.9767617.7九江市329.7418.1262644116.67725816.11791113.6677721.3六、九江市近三年贸易的发展情况国外贸易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72个,增长95.5%,项目个数全省排位第一;实际进资总额5.2亿美元,增长19.3%,实际进资总量全省排位第三,其中现汇进资1.87亿美元,增长23.3%;实际进资总量增幅由2008年全省第11位跃升至2009年第1位,前进10位。
对外贸易进入快速车道全市外贸出口总额4.62亿美元,增长75.4%。
出口总额增幅由2008年的全省第9位跃升至第2位,前进7位。
船舶实现首次自营出口,出口额度3797万美元。
在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出口战略的带动下,出口商品也由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逐步向出口制成品和精加工产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不断上升,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73万美元,同比增长1737%。
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00家,涌现出赛得利化纤、财怡五金、巨石集团、华孚纺织等一批年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大户企业。
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3~2009年,九江市外贸依存度分别为1.17、1.75、1.97、2.09、3、4.68、5.8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全年全市出口总额达4.62亿美元,增长75.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出口商品以机械、轻工业品、纺织品、化工产品、服装、五金矿产、土畜产为主,这七大类商品出口总额达到4.2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1.3%;其中机械和轻工业品2.25亿美元,占总值的48.6%。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4068万美元,占30.4%;国有企业出口3413万美元,占7.4%;民营企业出口28747万美元,占62.2%。
出口市场前10位分别为:美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斯里兰卡、德国、意大利、阿联酋、台湾、西班牙,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9.7%,其中对斯里兰卡、阿联酋、西班牙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