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断面测试方案全

合集下载

隧道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试验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试验检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隧道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工程结构,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隧道进行试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隧道试验检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试验检测前准备工作。

1. 确定试验检测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试验检测的内容和要求。

2. 制定试验检测计划,包括试验检测的时间安排、人员配备、设备准备等。

3. 对试验检测的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了解隧道的地质情况、结构特点等。

三、试验检测方案。

1. 试验检测的内容包括隧道的地质勘探、结构稳定性、排水情况、通风情况等。

2. 地质勘探,采用地质雷达、钻孔等技术手段,对隧道周边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了解地层的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3. 结构稳定性,通过对隧道结构的材料、尺寸、施工工艺等进行检测,评估隧道的结构稳定性,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

4. 排水情况,对隧道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测,确保隧道内部的排水畅通,避免积水影响隧道的使用。

5. 通风情况,通过对隧道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测,保证隧道内部的通风情况良好,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

四、试验检测的具体实施。

1. 按照试验检测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2. 配备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和分析,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1. 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2. 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隧道施工方案,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3. 将试验检测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六、总结。

隧道试验检测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介绍的试验检测方案,可以有效地保障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隧道试验检测工作有所帮助,为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1)

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1)

2.3.2 隧道围岩分级的方法
对隧道围岩的分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考虑选择对围岩稳定性有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如 岩石强度、岩体的完整性、地下水、地应力、结构面产状、 以及他们的组合关系作为分级指标; ➢其次选择测试设备比较简单、人为因素小、科学性较强的 定量指标; ➢在考虑分级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复合指标等。
44
秦岭隧道平面位置的方案比选
15.40km
19.40km
F2
F5
F3
F1
F4
西安安康线初测阶段秦岭地段
45
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
46
47
起初的几条线路,虽然充分地利用了地形,却始终无法避 开安宁河大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并不好。为了减少连续纵坡, 也为了规避不良地质和自然保护区,公路史上首座双螺旋隧道 诞生了。双螺旋隧道最大的妙处就在于,以长度换取高度。 48
什么叫做分水岭?
分水岭是指分隔 相邻两个流域的 山岭或高地,河 水从这里流向两 个相反的方向。 在自然界中,分 水岭较多的是山 岭、高原。
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长江流域图
什么叫做傍山隧道?
山区道路通常傍山沿河而行,山区河流的特点是河 床狭窄、弯曲,经过常年的河水侵蚀和风化作用, 地势往往变得陡峻。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 里程、节省时间,常需修建隧道,这种隧道叫做傍 山隧道,或称河谷线隧道。
隧道方案优缺点: ➢ 优点:能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缩短线路, 节省运输时间,不需用较大的坡度,不需设置太多、 太急的曲线,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 植被的破坏。 ➢ 缺点:造价高、施工进度慢。
一般情况下,采用隧道方案是比较有利的。当线 路遇到地形高程障碍时,应该优先考虑隧道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编制:审核:审批:二零一二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 (1)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 (2)第五章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及作业程序 (2)一、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 (3)三、保证措施 (5)四、作业程序 (5)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配置 (5)第七章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6)一、监控量测项目 (6)二、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 (8)三、监控量测手段及频率 (16)四、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18)五、监控量测的方法 (18)六、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 (21)七、二次衬砌施做作时机 (25)第八章工程安全性评价 (26)一、工程安全分级及应对措施 (26)二、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 (27)第九章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反馈与工程对策 (27)一、数据采集、上传 (27)二、信息反馈 (28)三、工程对策 (32)第十章量测现场实施要点 (33)第十一章监控量测数据提交方式 (34)第十二章监控量测验收资料 (34)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规范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把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在施工中严格实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修建的新建XX铁路XX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第二章工程概况新建XX铁路站前工程XX标起止里程为:本标段共有隧道:双线19115延长米/10座,占线路长50.68%;其中L>4km的隧道有4.615/1公里/座,2km<L≤3km隧道有4.72/2公里/座,1km<L≤2km隧道有1.767/1公里/座,L<1km隧道有3.02/6公里/座。

第三章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制定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 218-2015);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5、铁总《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4﹞75号);6、铁总《关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2号);7、铁总《关于开展铁路隧道监控量测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8号);8、《江黑铁路EPC总承包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管理办法》(江黑建设安函﹝2018﹞63号);9、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第四章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的目的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重要内容之一,应达到下列目的: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3、及时掌握支护施工后的变形,对围岩位移速度提供准确的预报,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同时指导下一步的开挖工序;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积累量测数据,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支护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隧道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检测实施方案

隧道检测实施方案隧道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交通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需要对隧道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隧道检测的实施方案,包括检测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检测内容1. 结构安全检测:包括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裂缝和变形情况等。

2. 环境监测:包括隧道内部的通风情况、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等。

3. 设备状态检测:包括隧道内部的照明、通风设备、消防设施等的运行情况。

4. 涵洞检测:对涵洞结构、排水系统和防护设施进行检测。

二、检测方法1. 监测设备:使用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如激光扫描仪、测量仪器等,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测量和监测。

2. 现场勘察:对隧道进行现场勘察,了解隧道的实际情况,包括结构、设备和环境等方面。

3.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隧道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4. 专业评估:邀请专业的隧道结构工程师和环境工程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隧道检测时,要确保安全措施到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 数据准确性:监测设备要保持准确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维护保养:隧道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及时处理:一旦发现隧道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发生。

5. 定期检测:隧道检测工作要进行定期的周期性检测,确保隧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隧道检测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

只有做好隧道检测工作,才能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交通运输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希望隧道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重视隧道检测工作,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隧道穿越断裂带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穿越断裂带专项施工方案

西铁车2号隧道穿越断裂带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西铁车2号隧道位于山东省莱芜市西铁车村东南至沂源县小张庄村,隧道穿越碌碡陡坡及山间河谷区。

隧道里程DK1076+119~DK1083+970,全长7851km,进、出口线路设计路肩标高分别为312。

205m、351。

968m,洞身最大埋深约234m,最小埋深约27m,隧道内为单面坡,分别为5.0‰的上坡(531m)和 5.1‰的上坡(6200m)、4。

9‰的上坡(1120m)。

在DK1080+356处设置一座613m长斜井,斜井进入正洞后双方向施工,斜井为双车道斜井,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出碴。

隧道进口段377.54m位于R=4000m 的曲线上,隧道出口段1086。

24m位于R=3500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

隧道穿越低山丘陵区,冲沟发育,地面高程296m~565m之间,相对高差最大约269m,自然坡度较陡,一般为15~50°,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植被多为树木及少量杂草,局部有少量耕地。

对到进出口有村、省级公路,交通相对方便.该隧道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山东段最长隧道,也是目前山东省境内最长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由进口、出口及1个斜井共4个工作面掘进。

隧道围岩有Ⅱ、Ⅲ、Ⅳ、Ⅴ级,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全隧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与二次衬砌组成,Ⅱ级围岩段采用曲墙式带底板衬砌,Ⅲ~Ⅴ级围岩采用曲墙加仰拱结构形式,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其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技术标准高。

二、地质构造本隧道穿越地层为强~弱风化花岗岩、灰岩、页岩。

隧址区不良地质主要是岩溶,整个隧址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鲁西台背斜,其基底由泰山群花岗岩构成。

寒武系盖层发育,大部分呈倾角平缓的单斜构造覆盖于基底,寒武系地层较连续,局部以断层接触,寒武系地层与太古界花岗岩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1、断裂隧址区洞身分别穿越7条实测及推测断层.各断层的主要特征如下:F1:与洞身相交于DK1077+960,与线路夹角约为56°,为平移断层,断层产状110°∠70°。

【2018最新】隧道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15页)

【2018最新】隧道检测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隧道检测作业指导书篇一: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总说明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隧道施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请严格遵照执行。

2. 适用范围本标段所有隧道工程。

3. 职责分工主管工程师负责施工方法控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技术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安排与施工技术;质检员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质量与检查报表的收集与填写;试验员负责检验原材料、成品质量及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合比的执行情况;安全员制定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并督导施工落实;4. 编制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X);《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1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1X);《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1X J159-201X;牡绥铁路施工设计图;5. 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隧道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2、外业技术准备⑴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满足技术工人生活休息的需要⑵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已到场。

⑶水、电、施工道路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6. 环保要求环保、水保要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本体同步实施。

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的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水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通过国家验收。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
背景
该项目寻求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及地下设施等因素进行检测及监控。

本检测方案旨在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目的
1. 检测和监控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及地下设施等因素。

2. 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3. 确保隧道施工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检测内容
1. 地质地貌类:岩土勘察、隧道地质灾害监测、岩体稳定性监测、隧道变形监测等。

2. 地下水类:地下水文化与地下水化学监测、水位监测等。

3. 地下设施类:地下管线及隧道周边建筑物与隧道的位移变化等。

检测方法
1. 实地考察法:采用现场观测、测量、钻探等方法进行岩土体验观察及地质、地貌、地下水等野外勘察。

2. 无损检测法:超声波、雷达、红外线、电磁波等技术对岩土体和隧道周边设施进行无损检测。

3. 数据统计法: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

监测措施
1. 建立监测桩位及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校准。

2. 建立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和传输系统,及时获取监测数据。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方。

总结
本检测方案将会有助于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并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有效的监测措施可以快速发现和处理隧道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护隧道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方案

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方案

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方案1. 简介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是指在铁路工程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铁路设备、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一系列试验活动。

本文档旨在介绍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方案,包括试验对象、试验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内容。

2. 试验对象铁路现场试验检测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铁路轨道铁路轨道是铁路运行的基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十分重要。

常见的轨道检测项目包括轨道高低、轨道线形、轨道几何等方面的试验。

2.2 铁路桥梁铁路桥梁是铁路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梁的承载力、结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是保证铁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桥梁试验项目包括静荷试验、振动试验、位移监测等。

2.3 铁路隧道铁路隧道是铁路线路中的重要部分,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是保障列车运行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隧道试验项目包括隧道内外的空气质量检测、水质检测等。

2.4 铁路电气设备铁路电气设备对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试验以确保其性能稳定是必要的。

常见的电气设备检测项目包括绝缘电阻测量、耐压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等。

3. 试验方法铁路现场试验检测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试验对象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试验方法:3.1 静荷试验静荷试验是用来评估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的方法之一。

通过施加静态荷载,观察桥梁的变形情况以及对荷载的响应,评估桥梁的工作性能。

3.2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用于评估结构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自由振动试验和受激振动试验。

通过测量结构在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位移等参数,分析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特性。

3.3 轨道测量轨道测量是对轨道线形、高低、几何形状等进行检测的方法。

常用的轨道测量设备有轨道测量车、激光测量仪等,可以实时地获取轨道的形状和位置信息。

3.4 环境监测铁路环境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外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等。

通过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铁路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隧道断面测试方案一、编制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3—200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 9218—201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二、测试基本规定1.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与施工和设计。

2.监控量测人员必须保持稳定,达到专人专测,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3.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持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

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4.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禁破坏。

5.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监控量测数据应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如有监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做出记录。

6.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

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

7.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三、测试内容及项目(一)监控量测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监控量测项目;2.确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3.确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二)监控量测项目监控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是用以判断围岩的变化情况和支护结构工作状态的经常性量测。

选测项目是用以判断隧道围岩松动状态、喷锚支护效果和积累资料为目的的量测。

通过监控量测,了解隧洞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围岩和结构物的变形情况、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以保证施工安全,必要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施工工艺和参数,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设计和施工过程。

测试项目详见表1和表2。

表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表2 监控量选测项目四、实施细则(一)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

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

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

(二)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

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

拱顶下沉量测点在初期支护后施做,用风钻凿孔,用锚固剂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待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拱顶下沉点和净空变化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一般布置在拱顶中部,每断面布置1点,当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如下图。

量测仪器:精密水平仪、因瓦尺、挂钩式钢尺。

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达1mm。

拱顶下沉量测点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 拱顶下沉量测点布置示意图(三)隧道净空变化量测可采用收敛计或全站仪进行。

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五级围岩布置两条基线,四级围岩可只布置一条基线。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如表3所示,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表3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图2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布置图(四)围岩压力量测采用振弦式压力盒和振弦式传感器。

根据隧道形状,分别在隧道开挖断面的拱顶、拱腰及边墙等部位设置5个测点,并依次编号。

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

若采用台阶法分部施工的隧道,如有需要可以依次从上台阶到下台阶开始布置测点。

在埋设时,应注意对测试元件、侧线的保护,防止由于埋设不当而使元件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埋设后侧线扯断。

图3 围岩压力5测点布置图(五)钢架应力量测采用振弦式传感器。

传感器应成对埋设在钢架的内、外侧。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或应变计进行型钢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把传感器焊接在钢架翼缘内测点位置。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格栅钢架应力量测时,应将格栅主筋截断并把钢筋计对焊在截断部位。

若隧道钢架采用型钢支撑。

监测时,在横断面上,根据钢架的长度和围岩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测点进行监测,一般在某一测点位置的上下缘布设一对表面应变计,固定在固定支座上时,拉压螺栓要适当。

若隧道钢架采用格栅支撑。

监测时,选择与格栅主筋直径相同的钢筋计焊接到适当的部位,监测钢支撑应力、应变的变化。

应力、应变计在隧道周边的测点布置与压力盒基本相同,即钢架应力测点也是5个。

在应力、应变计的安装时,应尽量使应力计与钢筋同心,防止钢筋计偏心或应变计受扭而影响元件的使用和读数的准确性。

此外,将钢筋计焊接在格栅主筋时,要注意给钢筋计降温,以防温度过高烧坏钢筋计的钢弦.(六)喷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应力、应变量测采用混凝土应变计和钢筋计。

传感器应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应测点位置,在每个喷射混凝土量测断面布置5个测点,每个测点布设1个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计;二次衬砌应力监测,每个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一个量测断面,每个量测断面布设5个测点,每个测点设置1个混凝土应变计。

测点布置如图4所示。

二次衬砌单个测点具体布置如图5所示。

图4 喷混凝土与二衬测点布置图图5 二衬单个测点布置图(七)初期支护和二衬接触压力量测采用压力盒和振弦式传感器。

传感器与接触面要求紧密接触,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应与围岩和支护相适应。

在拱顶、拱腰及边墙等部位设置5个测点。

测点的布设方法先用锤子将测点处初期支护表面锤击平整,再用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约4h),用钻机在所需位置钻孔并将钢筋固定在钻孔中,最后用铁丝将压力盒绑扎在钻孔钢筋上,也可以直接将压力盒绑扎在二衬钢筋上,由于此时压力盒紧贴防水板,可以认为压力盒测量数值能够近似反应初支、二衬间的接触压力。

初支、二衬间的接触压力测试的单个压力盒布置如图6所示。

图6 初支二衬接触面压力盒布置图(八)锚杆轴力的测量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来测量锚杆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并用应变片来监测不同位置处的应变。

首先将锚杆编号,分别将其记为B-1、B-2、B-3、B-4、B-5。

每根锚杆初设4个监测点,分别将钢筋计焊接于监测点上,并对每个钢筋计进行编号,如B-1上钢筋计分别记为B-11、B-12、B-13、B-14;B-2上钢筋计分别记为B-21、B-22、B-23、B-24,依次类推。

对应于每个钢筋计的编号,分别贴上应变片来测其应变。

锚杆测点位置如图7所示。

图7 锚杆测点布置图(九)围岩内部位移采用多点位移计来测量。

沿隧道围岩周边分别在拱顶、拱腰和边墙共打5个深孔,孔深3.7m~5m、孔径φ50mm,采用4点杆式多点位移计测量,一个断面共20个测点。

量测的断面尽可能靠近掌子面,及时安装,测取读数。

多点位移计安装位置如图6所示。

图6 多点位移计安装位置示意图(十)隧底隆起和隧道纵向位移的监控量测采用全站仪。

施工的初期阶段、位移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较小值;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且位移下沉量较小时,量测间距可取表中较大值,根据情况也可加大,但在围岩突变处和较软弱结构面处应增设量测断面和测点。

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

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

根据隧道现场实际情况和水准测量规程,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

(十一)监测项目及频率五、测试数据分析处理及信息反馈1.监控量测数据取得后,应及时进行校对和整理,同时应注明开挖方法和施工工序以及开挖面距监控量测点距离等信息。

2.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观测数据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等。

3.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

数据可采用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双曲线模型、分段函数经验公式等进行分析,并预测最终值。

4.信息反馈主要依据时态曲线的形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定,验证和优化设计参数,指导施工。

5.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

6.应确保监控量测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反馈及时有效。

六、经费预算预算说明仪器购置费:量测仪器价格参考“淘宝网”,围岩压力量测采用振弦式压力盒,压力盒20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5个土压力盒,总计1000元;钢架应力量测采用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20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10个应变计,总计2000元;喷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应力、应变量测采用混凝土应变计,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17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10个,总计1700元;初期支护和二衬接触压力量测采用压力盒,压力盒20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5个土压力盒,总计1000元。

锚杆轴力的测量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振弦式钢筋计18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20个,总计3600元。

围岩内部位移采用多点位移计来测量,多点位移计750元/个,每个断面需要5个多点位移计,总计3750元。

总计每个断面仪器购置费1305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