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稳定性及脊柱损伤的分类
gertzbein-robbins标准

gertzbein-robbins标准Gertzbein-Robbins标准是一种评估脊柱骨折严重程度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脊椎损伤以及预测患者康复需求和预后。
本文将详细介绍Gertzbein-Robbins标准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并讨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Gertzbein-Robbins标准是由Gertzbein和Robbins于1985年提出的,用于评估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
该标准主要根据骨折片段的形态、骨折稳定性、神经系统受损情况以及后缘等方面的损伤来评估骨折的严重度。
根据损伤的不同程度,将脊柱骨折分为以下五类:A型(骨折片段完整,骨折稳定性差)、B型(骨折片段有缺损)、C型(骨折伴有脱位)、D型(神经系统受损)、E型(背侧损伤)。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损伤情况,并为治疗和手术提供参考。
Gertzbein-Robbins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通过该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脊柱骨折的严重程度,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A型骨折中,骨折片段完整但骨折稳定性差,常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稳定骨折片段。
而在C型骨折中,由于骨折伴有明显的脱位,常常需要进行封闭复位或手术治疗。
因此,根据Gertzbein-Robbins标准分类,医生可以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其次,Gertzbein-Robbins标准还可以作为预测患者康复需求和预后的工具。
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康复所需的时间和努力,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建议。
此外,Gertzbein-Robbins标准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
这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并让患者对自己的康复有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Gertzbein-Robbins标准在研究和学术领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许多研究和临床试验使用该标准来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
脊柱损伤分型-PPT

3、分离-屈曲型
4、压缩-伸展型
• Allen-Ferguson分期
• 分期
骨折描述
•Ⅰ
单侧椎板骨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Ⅱ
双侧椎板骨折
•Ⅲ
双侧无移位骨折
•Ⅳ
双侧部分移位骨折
•Ⅴ
完全移位骨折
5、分离伸展型损伤
• Allen-Ferguson分期
• 分期 骨折描述
• Ⅰ 前纵韧带断裂
•
肌肌力3级以上。
• E正常
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
• 1、压缩骨折 • 2、爆裂骨折 • 3、chance骨折 • 4、骨折脱位 • 5、脱位
• 单纯压缩骨折
爆裂骨折
爆裂骨折
• 骨折线呈水平走形,由椎体前缘向后经椎弓根至棘突发生水平骨折或致 棘间韧带断裂,常见于安全带骨折,骨折移位不大,脊髓损伤少见
•chance骨折
脱位
四、按脊柱稳定性分类
• 常在颈部损伤导致死亡后得尸检中发现 • 高分辨率CT常可显示此类损伤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就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寰枕关节脱位
Traynelis分型 • 脱位类型 • Ⅰ型 • Ⅱ型 • Ⅲ型
描述 向前移位 纵向分离移位 向后移位
寰枕关节半脱位
• 枕骨大孔后缘相对于 颈1椎板线向前移位
• 枕骨髁移出枕骨髁间 窝
脊髓损伤得分类
脊髓震荡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 脊髓完全性损伤
脊髓震荡
• 最轻得脊髓损伤
脊髓收到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 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在组织学 上无病变,只就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 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脊柱、脊髓、骨盆伤 (Trauma of Spine, spinal cord and pelvis)

石膏背心
支具
(二)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
RDIF
Reduction(复位) Decompression(减压) Internal Fixation(内固定)
上颈椎骨折(C1、2)
寰椎骨折 齿状突骨折 Hangman骨折
Jefferson骨折
后路单纯寰椎复位固定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固定Magerl 技术
韧带断裂。 (3)关节突骨折脱位 (4)关节突跳跃征 (5)腰4~5椎弓骨折(尤其双侧椎弓
骨折容易滑脱)
(三)根据有无脊髓损伤分为
无神经损伤; 合并神经损伤
完全性 不完全性
不完全脊髓损伤的分类
(1)脊髓前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表现为肢体瘫痪或浅感觉(痛温觉) 丧失,深感觉可能正常,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把这 种损伤的临床表现称之为脊髓前部损伤综合征。
颈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
颈椎前后联合入路
胸腰段骨折的治疗
固定的胸椎与活 动的腰椎转换点
关节突关节面 朝向的移行处
胸椎后凸与腰 前凸的衔接点
,
占 脊 柱 临脊 床髓 常损 见伤 损的 伤 以 上
60%
胸腰段骨折的TLICS分类法
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
高处坠落伤
患者,男,29岁,10米高坠落
1 2 3
54
1
2
3
4/5
S1
4
5
S1
一、脊柱损伤的分类
(一)根据损伤机制分类
1.屈曲型损伤 占脊柱损伤总数的80~90%。如
椎体压缩性骨折、关节突骨折 合并椎体向前脱位等
脊柱疾病的分类

脊柱疾病的分类一、引言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并维持身体平衡。
脊柱疾病是一类常见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脊柱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是脊柱老化的表现,主要包括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腰椎病等。
这些疾病通常由于长期劳损、外伤或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症状包括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三、脊柱骨折脊柱骨折是指脊柱骨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重物砸伤等。
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变形、脊髓损伤,甚至瘫痪。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四、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中的弯曲畸形。
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神经肌肉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等。
侧弯可能导致疼痛、呼吸困难、姿势异常等。
治疗方法包括支具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五、脊柱肿瘤脊柱肿瘤是指发生在脊柱部位的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症状包括疼痛、神经功能异常、脊柱变形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具体取决于肿瘤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六、脊柱感染性疾病脊柱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脊柱感染。
原因包括免疫系统低下、外伤、邻近器官感染等。
症状包括疼痛、发热、活动受限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和严重程度。
七、总结脊柱疾病的分类多种多样,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脊柱疾病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加强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脊柱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脊柱、脊髓损伤

三、过伸损伤
1、缢死者骨折
Hangman`fracture
绞刑架骨折
枢椎椎弓发生垂直骨折
2、挥鞭伤-whiplash损伤 无骨折-脱位或有轻微骨折,但脊髓完全损伤,症状重
受伤机制:
急刹
撞脸
面部有外伤痕迹
前纵韧带断裂 椎间盘横向破裂 上节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 后纵韧带断裂 棘间韧带断裂
【治疗】
原则:
1、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的,应积极治疗,抢 救生命 2、单纯性、稳定性骨折,卧硬板床休息及对 症治疗 3、不稳定性骨折,行急诊固定或垫枕逐渐复 位,必要时,手术植骨内固定 4、并发脊髓损伤,保守治疗无效的,行椎板 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腰背肌功能锻炼
脊髓损伤
一、脊髓震荡
1、压缩骨折
1/3 1/2 2/3
2、爆裂骨折
椎体粉碎 骨折 块四处移位,可使 骨性椎管变小,引 起脊髓、神经损伤。
3、Chance骨折
经椎体、椎弓根、棘突的横行骨折
4、骨折-脱位 导致脊柱不稳,椎体前后移动,可伴有骨折
【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
1、严重外伤史:跳水、车祸、高坠
2、颈、胸、腰椎损伤后,局部疼痛、活动明显受限。 患处肌肉僵硬、痉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 3、脊髓神经损伤的表现:下肢肌力减退,痛触觉减 退,反射改变,大小便功能障碍(详细询问并查体)
1、前脊髓综合征
颈脊髓前方受压
前中央动脉闭塞 四瘫(下重上轻) 下肢和会阴部位置觉、深感觉存在,部分浅感觉存在 预后最差
2、后脊髓综合征
颈脊髓后方受压
后中央动脉闭塞 运动及痛、温、触感觉存在,深感觉丧失
3、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什么叫做脊柱稳定性[技巧]
![什么叫做脊柱稳定性[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92004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0.png)
什么叫做脊柱稳定性Write等(1987)最先提出脊柱稳定性的概念,认为在生理条件下脊柱各结构能够维持其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不会引起脊髓或者脊神经根的压迫和损害,称为“临床稳定”,而当脊柱丧失这一功能时,叫作“临床不稳定”。
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四大类:结构性稳定器—椎体的形状与大小,关节面的形状、大小与方向;动力性稳定器—韧带、纤维环、关节面软骨;流体力学稳定器—髓核的膨胀度;随意性稳定器—整体运动肌和局部稳定肌。
以上四种因素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脊柱稳定性的下降,如脊柱骨折导致结构性稳定器的破坏,腰部急性扭伤导致动力性稳定器的损坏,随着年龄增长、髓核的膨胀度逐渐下降,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功能下降。
对于结构性稳定器、动力性稳定器、流体力学稳定器的问题,临床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矫形器保护、药物、牵引、理疗等方法,对于随意性稳定器的功能障碍,则采取运动治疗技术。
Panjabi于1992年提出了保持脊柱稳定性“三亚系模型”: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
三亚系间的相互关系?被动亚系主要由椎体、小关节突和关节囊、韧带等成分组成。
躯干前屈过程中,后纵韧带、小关节突及其关节囊和椎间盘是主要的稳定性维系结构。
躯干后伸过程中,前纵韧带、纤维环前部纤维和小关节突是主要的稳定性维系结构。
水平旋转运动中脊柱的稳定性主要由椎间盘和椎骨关节突维系。
侧屈过程中脊柱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可能与椎体间韧带作用有关。
在脊柱活动的中位区域,被动亚系还可作为本体感受器,感受椎体位置的变化,为神经控制亚系提供反馈信息。
其感受器主要位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面上。
被动亚系损伤可以增大中位区间的范围,提高对神经控制亚系活动的要求。
中位区域(Neutral Zone)是指在此脊柱活动范围内,脊柱节段活动的内部阻力较小,属于生理性活动范围的一部分,此时总内应力(活动阻力)保持最小值状态。
张力性区域(Elastic Zone)指从中位区域(NZ)到脊柱节段活动极限范围之间区域,此时脊柱节段活动会遇到较大的内部阻力。
脊柱骨折的分型

脊柱骨折的分型
脊柱骨折可以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骨折部位、骨折后的稳定程度、骨折形态等进行分类。
具体来说:
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损伤、伸直型损伤、屈曲旋转型损伤和垂直压缩型损伤。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颈椎、胸椎和腰椎骨折。
其中,颈椎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和椎弓骨折;胸椎骨折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腰椎骨折多为屈曲型损伤,主要发生于第11~12胸椎至第1~2腰椎之间。
根据骨折后的稳定程度,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包括压缩性骨折、压缩性粉碎性骨折、撕脱性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包括爆裂性骨折、Chance骨折等。
根据骨折形态,可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撕脱骨折、Chance骨折等。
其中,压缩骨折又可以分为屈曲压缩型和垂直压缩型;爆裂骨折可以分为Anderson-D'Alonzo分型Ⅰ~Ⅲ型;撕脱骨折可以分为横突撕脱骨折和棘突撕脱骨折等。
特殊类型的脊柱骨折,如颈椎骨折中的寰椎前后弓双骨折(Jefferson 骨折)、寰枢椎脱位、齿状突骨折等;胸椎和腰椎骨折中的安全带型损伤等。
脊柱稳定性

脊柱稳定性的概念,认为在生理条件下脊柱各结构能够维持其相互间的正常位置关系,不会引起脊髓或者脊神经根的压迫和损害,称为“临床稳定”,而当脊柱丧失这一功能时,叫作“临床不稳定”。
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四大类:1结构性稳定器—椎体的形状与大小,关节面的形状、大小与方向;2动力性稳定器—韧带、纤维环、关节面软骨;3流体力学稳定器—髓核的膨胀度;4随意性稳定器—整体运动肌和局部稳定肌。
以上四种因素的病理改变都可导致脊柱稳定性的下降,如脊柱骨折导致结构性稳定器的破坏,腰部急性扭伤导致动力性稳定器的损坏,随着年龄增长、髓核的膨胀度逐渐下降,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肌肉功能下降。
对于结构性稳定器、动力性稳定器、流体力学稳定器的问题,临床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矫形器保护、药物、牵引、理疗等方法,对于随意性稳定器的功能障碍,则采取运动治疗技术。
保持脊柱稳定性“三亚系模型”:被动亚系、主动亚系和神经控制亚系。
三亚系间的相互关系?被动亚系主要由椎体、小关节突和关节囊、韧带等成分组成。
在脊柱活动的中位区域,被动亚系还可作为本体感受器,感受椎体位置的变化,为神经控制亚系提供反馈信息。
其感受器主要位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面上。
被动亚系损伤可以增大中位区间的范围,提高对神经控制亚系活动的要求。
中位区域(Neutral Zone)是指在此脊柱活动范围内,脊柱节段活动的内部阻力较小,属于生理性活动范围的一部分,此时总内应力(活动阻力)保持最小值状态。
张力性区域(El astic Zone)指从中位区域(NZ)到脊柱节段活动极限范围之间区域,此时脊柱节段活动会遇到较大的内部阻力。
在NZ区间,被动亚系不参与脊柱稳定性维持,此刻的脊柱稳定性取决于局部肌肉(loc al muscle)活动的维系;在EZ区间,被动亚系参与脊柱稳定性维持。
主动亚系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们与神经控制亚系协同活动,共同维系脊柱在中位区间的稳定性。
采用去除肌肉的实验证明,缺乏相应的肌肉的支持,腰椎可以在极其轻度的负载之下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稳定性骨折
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这是前、中、后三柱 同时损伤的结果 暴力来自垂直的轴向 压缩以及顺时针或逆 时针的旋转,使后柱 亦出现断裂 由于脊柱不稳定,会 出现创伤后脊柱后突 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Chance 骨折:椎体 水平状撕裂性损伤 脊柱过伸而产生损伤 例如从高空仰面落下, 着地时背部被物体阻 挡,使脊柱过伸,前 纵韧带断裂,椎体横 形裂开,棘突互相挤 压而断裂 可以发生上一节椎体 向后移位
前柱:前纵韧带、
椎体和纤维环的前 2/3
中柱:后纵韧带、
椎体和纤维环的后 1/3
后柱:后关节囊、
骨性神经弓(椎弓根、 椎板)、黄韧带、关 节突(椎间小关节)、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稳定性骨折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 暴力致脊柱向前屈曲所致, 后方的结构很少受影响, 椎体通常成楔形 该型骨折不损伤中柱,脊 柱稳定性好 通常为高空坠落伤,足、 臀部着地,身体猛烈屈曲, 产生椎体前半部压缩
屈曲一牵拉型损伤:屈曲轴 在前纵韧带的后方 前柱部分因压缩力量而损伤, 而中、后柱则因牵拉的张力 形成后纵韧带断裂;关节囊 破裂、关节突脱位、半脱位 或骨折 往往旋转力量的参与,黄韧 带、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都 有撕裂,是潜在性不稳定型 骨折 多见于高速公路安全带遇急 刹车时上身突然前屈所致
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 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 暴力来自垂直轴向压缩 通常亦为高空坠落伤,足、 臀部着地,脊柱保持垂直, 胸腰段脊柱的椎体受力最大, 因挤压而破碎 由于不存在旋转力量,脊柱 的后柱则不受影响,因而管前方,损伤脊髓 而产生神经症状
脊柱骨折一脱位:又名移动性损伤 车祸时背部后方直接暴力撞击;或 弯腰工作时,高空重物坠落直接打 击背部 在强大暴力作用下,椎管的对线对 位已经完全被破坏,在损伤平面, 脊椎沿横面产生移位 通常三个柱均毁于剪力。同时还有 旋转力量的参与,因此脱位程度重 于骨折,可有关节突交锁 这类损伤极为严重,脊髓损伤难免, 预后差
脊柱的稳定性及脊柱损 伤的分类
骨一科 徐卫东
胸腰段脊柱 (T10-L2)处 于两个生理 弧度的交汇 处,是应力 集中之处, 因此该处骨 折十分常见
每块脊椎骨分椎体与 附件两部分 可以将整个脊柱分成 前、中、后三柱 中柱和后柱包裹了脊 髓和马尾神经,该区 的损伤可以累及神经 系统,特别是中柱的 损伤,碎骨片和髓核 组织可以突人椎管的 前半部,损伤脊髓